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装置单点系泊水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谢志添 杨建民 +2 位作者 胡志强 谢彬 王俊荣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101,共6页
针对设计的计划作业于南海1 500 m水深海域的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装置(FLNG),开展了水池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分析,模拟了南海的环境条件,采集了单点系泊下的FLNG船体六自由度运动以及系泊锚链顶端载荷时历,在频域和时域范围对FLNG水动力... 针对设计的计划作业于南海1 500 m水深海域的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装置(FLNG),开展了水池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分析,模拟了南海的环境条件,采集了单点系泊下的FLNG船体六自由度运动以及系泊锚链顶端载荷时历,在频域和时域范围对FLNG水动力特性以及舱内液体晃荡对FLNG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频域分析中,舱内液体晃荡使得FLNG的横摇运动在波频范围表现出较固体装载更小的运动响应;在时域分析中,舱内液体晃荡在南海一年一遇海况下加剧了FLNG的横摇运动;在百年一遇海况下削弱了该型FLNG的横摇运动;舱内液体晃荡对FLNG的纵摇、垂荡、纵荡、横荡以及艏摇运动影响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泊系统优化方案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认为在满足一定安全裕度的条件下能够通过减少系泊锚链数目显著降低建造成本,这对现阶段FLNG的自主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装置 单点系泊 水动力特性 水池模型试验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液化装置制冷方法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赵红利 侯予 +1 位作者 张敏 陈纯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回顾了国内外几种比较成熟的天然气液化装置中采用的制冷方法(复叠式制冷循环、混合制冷剂循环、膨胀制冷循环等)以及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式液化天然气的制冷方法——吸收制冷循环。该... 回顾了国内外几种比较成熟的天然气液化装置中采用的制冷方法(复叠式制冷循环、混合制冷剂循环、膨胀制冷循环等)以及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式液化天然气的制冷方法——吸收制冷循环。该方法利用溶液浓度的变化来获取冷量,即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蒸发吸热,再利用吸收剂吸收冷剂蒸气,这种循环系统不仅适用于海上天然气液化装置,同时也适合于太阳能、地热能丰富的地区,既可降低产品成本又可实现废物利用。最后,还针对液化天然气运输、储存过程蒸气的产生,介绍了几种运输及储存装置中辅助制冷方法G-M制冷机和Stirling制冷机、相变制冷、脉管制冷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液化 制冷 方法 装置 液化天然气储存 液化天然气管道 蒸气 辅助制冷 吸收制冷循环 液化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RU再气化模块再冷凝系统控制方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延建 张超 +1 位作者 梁海瑞 安东雨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3-231,共9页
再气化模块作为液化天然气浮式储存与再气化装置(FSRU)中的核心装备,再冷凝系统的控制对整个再气化模块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结合传统陆上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和FSRU船再冷凝器工艺流程和控制方案,提出了适用于再气化模块再冷凝系统... 再气化模块作为液化天然气浮式储存与再气化装置(FSRU)中的核心装备,再冷凝系统的控制对整个再气化模块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结合传统陆上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和FSRU船再冷凝器工艺流程和控制方案,提出了适用于再气化模块再冷凝系统的新型压力控制方案和液位控制方案,采用HYSYS模拟分析了2种控制方案在BOG(闪蒸气)变化工况下的稳定时间及再冷凝器液位、压力等参数超调量。结果表明:2种控制方案均能实现再冷凝系统的平稳运行,新型液位控制方案再冷凝器液位及顶部压力超调量小,但达到平稳控制的时间较长,适用于外输量波动较大的调峰型再气化模块;新型压力控制方案的控制超调量较大、稳定速度较快,适用于稳定外输的基荷型再气化模块。本研究为后续模块化、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再气化装备研发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浮式储存装置 再气化模块 再冷凝系统 控制方案 调峰型 基荷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