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层层自组装多层膜的耐用性超滑导管制备
1
作者
程静
陈苏仰
+4 位作者
孙文文
姚天平
尧婉辰
曾冬冬
林祥德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11,共6页
利用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倍半硅氧烷(SiSQ)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通过层层自组装交替沉积技术分别在硅片和医用导管表面制备了基于40 nm和80 nm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BPEI/SiSQ)_(n)多孔多层膜,并通过低黏度硅油多孔...
利用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倍半硅氧烷(SiSQ)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通过层层自组装交替沉积技术分别在硅片和医用导管表面制备了基于40 nm和80 nm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BPEI/SiSQ)_(n)多孔多层膜,并通过低黏度硅油多孔灌注的方法制备了ST/(BPEI/SiSQ)_(n)-SO超滑硅胶导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层层自组装多层膜分别进行形貌表征,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不同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证明了(BPEI/SiSQ)_(n)和(BPEI/SiSQ)_(n)-SO涂层的成功制备。另外,以硅片为基底的Si/(BPEI/SiSQ)_(n)-SO水滴接触角和滑动角测量数据分别为104°和4°左右,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超滑性能。对ST/(BPEI/SiSQ)_(n)-SO超滑导管进行了稳健性测试,包括机械性、化学腐蚀和抗污染测试,展现了稳定的超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导管
层层自组装
液体灌注超滑表面
耐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层层自组装多层膜的耐用性超滑导管制备
1
作者
程静
陈苏仰
孙文文
姚天平
尧婉辰
曾冬冬
林祥德
机构
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
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
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1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008151)
上海健康医学院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项目(E1-2602-21-201006-1)
上海健康医学院科研骨干学术导师制项目(E3-0200-21-201012-8)。
文摘
利用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倍半硅氧烷(SiSQ)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通过层层自组装交替沉积技术分别在硅片和医用导管表面制备了基于40 nm和80 nm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BPEI/SiSQ)_(n)多孔多层膜,并通过低黏度硅油多孔灌注的方法制备了ST/(BPEI/SiSQ)_(n)-SO超滑硅胶导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层层自组装多层膜分别进行形貌表征,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不同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证明了(BPEI/SiSQ)_(n)和(BPEI/SiSQ)_(n)-SO涂层的成功制备。另外,以硅片为基底的Si/(BPEI/SiSQ)_(n)-SO水滴接触角和滑动角测量数据分别为104°和4°左右,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超滑性能。对ST/(BPEI/SiSQ)_(n)-SO超滑导管进行了稳健性测试,包括机械性、化学腐蚀和抗污染测试,展现了稳定的超滑性能。
关键词
医用导管
层层自组装
液体灌注超滑表面
耐用性
Keywords
medical catheter
layer-by-layer assembly
lubricant-infused slippery surface
robustness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层层自组装多层膜的耐用性超滑导管制备
程静
陈苏仰
孙文文
姚天平
尧婉辰
曾冬冬
林祥德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