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涪江干流绵阳段河岸带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
1
作者 崔禹涛 董廷旭 +1 位作者 陈卓 李鹏宇 《河南科技》 2025年第3期88-92,共5页
【目的】研究涪江干流河岸带及缓冲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对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方法】以涪江干流绵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2000—2020年中国土地利用覆盖产品数据,将河岸带缓冲区分成7... 【目的】研究涪江干流河岸带及缓冲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对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方法】以涪江干流绵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2000—2020年中国土地利用覆盖产品数据,将河岸带缓冲区分成7个景观类型,从景观格局指数中面积/密度指数、形状指数两个维度进行研究。【结果】涪江干流河岸带缓冲区从面积/密度指数上分析,耕地、林地CA值在不断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CA值增大。林地LPI的值由原来的7.3767%增长到10.1683%,逐渐成为优势景观类型。缓冲区的耕地、农村居民点PD值先减后增,其他景观斑块PD变化不大。从形状指数上分析,缓冲区耕地、林地、城镇建设用地的LSI的趋势是上升,SHAPE的波动不大,大多斑块的值是上升态势景观图斑趋向不规则,景观类型趋向于复杂。【结论】20年来,涪江干流河岸带景观格局总体趋势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涪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涪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沙响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雪妍 张会兰 +2 位作者 罗泽宇 张嘉琪 安妮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9,100,共12页
[目的]分析涪江流域水沙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响应情况,为流域水土资源规划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采用情景模拟方法构建3期自然情景以及3种极端情景,分析流域1990—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目的]分析涪江流域水沙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响应情况,为流域水土资源规划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采用情景模拟方法构建3期自然情景以及3种极端情景,分析流域1990—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以及量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流域水沙的作用程度。[结果](1) 1999—2010年,流域上游以林草地为主,约占流域总面积的46%;中下游主要为农业用地和居民用地,耕地占流域总面积的51%左右;居民用地与未利用地扩张率分别为95.86%和434.43%。自然情景下,流域径流变化率小于5%,侵蚀产沙变化率小于15%。(2) SWAT模型在涪江流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径流率定期和验证期的R~2和NSE分别为0.86,0.85;0.80,0.78,泥沙分别为0.68,0.67;0.68,0.43。情景模拟分析得出具体土地利用类型对径流的影响程度:林地>草地>未利用地,相对于基准期,林地覆被情景减少了35.66%的产流量。对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程度:未利用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情景下增加了56.74%的侵蚀产沙量,林地和草地情景分别减少了43.57%和30.04%。(3)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自变量影响程度重要性排序结果表明:影响产流量的前3个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林地、草地,权重系数分别为2.057,2.030,1.148;影响侵蚀产沙量的是草地、耕地、林地,权重系数分别为1.753,1.208,1.003。[结论]除耕地外,径流对林地变化的响应最显著,侵蚀产沙量对草地变化的响应最显著,当土地利用类型向林草地转化时,对流域具有显著减水减沙效果。该研究可为涪江流域未来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水土资源的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SWAT模型 情景分析 随机森林算法 涪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江绵阳段河流水环境容量测算 被引量:7
3
作者 杨立中 熊风 罗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3-157,共5页
为了缓解西部大开发对涪江绵阳段造成的河流污染,用标准指数法对涪江绵阳段进行了水质评价.将河流划分为9个水域功能区,针对不同河段的特点建立河流水质模型,采用一维和二维模型计算涪江绵阳段河流水环境容量,以减小计算误差,并按照行... 为了缓解西部大开发对涪江绵阳段造成的河流污染,用标准指数法对涪江绵阳段进行了水质评价.将河流划分为9个水域功能区,针对不同河段的特点建立河流水质模型,采用一维和二维模型计算涪江绵阳段河流水环境容量,以减小计算误差,并按照行政区划分配剩余水环境容量.研究结果表明:涪江绵阳段有机污染严重,部分河段水质严重超标;涪江绵阳段的水环境容量化学需氧量为56 142 t/a,氨氮为3109 t/a.研究结果为绵阳市河流水环境管理决策和总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江 水质模型 环境容量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台涪江大桥控爆拆除总体方案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施富强 柴俭 《工程爆破》 2003年第4期25-29,共5页
通过建立完善的力学模型,分析保证斜拉桥安全坍塌时应控制的关键构件的运动轨迹。据此提出完成这一设计思想应采取深孔爆破、水压爆破及浅眼爆破相结合的最佳方案。同时,采用计算机动态仿真技术对大桥的爆破过程进行全时段的爆破坍塌仿... 通过建立完善的力学模型,分析保证斜拉桥安全坍塌时应控制的关键构件的运动轨迹。据此提出完成这一设计思想应采取深孔爆破、水压爆破及浅眼爆破相结合的最佳方案。同时,采用计算机动态仿真技术对大桥的爆破过程进行全时段的爆破坍塌仿真,以此来检验完善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台涪江大桥 爆破拆除 深孔爆破 水压爆破 浅眼爆破 可靠性 安全性 仿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江管道跨越工程清管振动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廖柯熹 张淮鑫 +3 位作者 王晓峰 胡道华 谢健 方航 《天然气与石油》 2005年第3期59-62,共4页
涪江管道跨越工程为西南油气田公司所辖中坝-青白江天然气输送管道系统中的关键部位,由于采用竖向补偿器,加之斜拉索管道跨越本身具备的超静定、高柔性的结构特点,使得清管时的积液柱在补偿器前后端产生复杂的动力作用。按照模型相似原... 涪江管道跨越工程为西南油气田公司所辖中坝-青白江天然气输送管道系统中的关键部位,由于采用竖向补偿器,加之斜拉索管道跨越本身具备的超静定、高柔性的结构特点,使得清管时的积液柱在补偿器前后端产生复杂的动力作用。按照模型相似原理建立了涪江管道跨越工程清管动力分析物理模型,通过实验建立了竖向布置补偿器时管道跨越工程清管速度与补偿器下游液体不满流程度间的近似计算公式,这为准确进行管道跨越工程清管动力特性分析提供了依据和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跨越 清管 振动 模型 实验 管道跨越工程 实验研究 振动模型 涪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江流域气候及径流变化趋势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渺林 郭丽娟 朱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4-46,共3页
结合GIS和DEM平台,应用坎德尔(Kendall)秩次相关法,分析长江支流涪江流域1954-2001年气候厦径流变化趋势。这时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过程,深入了解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和适应机制具有重大意义。结果表明,... 结合GIS和DEM平台,应用坎德尔(Kendall)秩次相关法,分析长江支流涪江流域1954-2001年气候厦径流变化趋势。这时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过程,深入了解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和适应机制具有重大意义。结果表明,涪江流域降雨普遍减少,显著减少的主要是高程小于600m的中下游地区:气温存在上升趋势,显著增加的主要是高程大于1600m的上游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径流减少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气候变化 变化趋势 涪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涪江绵阳段水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谭洪涛 王彬 +1 位作者 朱琳 张馨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9期70-72,93,共4页
[目的]评价涪江绵阳段水环境质量,确定水质类别。[方法]根据2015年涪江绵阳段水质监测资料,建立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模糊综合评价集。[结果]平武水文站、涪江铁路桥、涪江顺河前街和三台百顷断面水质等级均为Ⅰ类,丰谷渡口断面水... [目的]评价涪江绵阳段水环境质量,确定水质类别。[方法]根据2015年涪江绵阳段水质监测资料,建立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模糊综合评价集。[结果]平武水文站、涪江铁路桥、涪江顺河前街和三台百顷断面水质等级均为Ⅰ类,丰谷渡口断面水质等级为Ⅲ类。[结论]该研究可为其他河流或湖泊的水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涪江绵阳段 水环境 质量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江流域水资源变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毅 陈国刚 +4 位作者 杜成华 李雪梅 张筱跃 王中 刘伟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04-311,共8页
用适宜于四川地区的太阳总辐射计算方法,计算了涪江流域近年来的太阳总辐射量。并用彭曼公式求出涪江流域近年来和绵阳42年的水资源变化。提出了近几年涪江流域水资源处于历史低值期、太阳总辐射处于历史高值期;水资源短缺期由历史... 用适宜于四川地区的太阳总辐射计算方法,计算了涪江流域近年来的太阳总辐射量。并用彭曼公式求出涪江流域近年来和绵阳42年的水资源变化。提出了近几年涪江流域水资源处于历史低值期、太阳总辐射处于历史高值期;水资源短缺期由历史上的6~7个月增加到近几年的9~10个月等观点。为合理利用涪江流域水资源、科学安排工农业及生活用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太阳总辐射 蒸散量 涪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江流域分布式日径流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渺林 李身渝 朱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2-43,共2页
以长江上游支流涪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分布式时变增益日径流模型(Distributed Time Variant Gain Mod-el,简记为DTVGM)。对涪江流域的概况,模型的构成,河网的提取、参数的选择进行了介绍。利用1981年和1998年的实测资料检验模型,模型... 以长江上游支流涪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分布式时变增益日径流模型(Distributed Time Variant Gain Mod-el,简记为DTVGM)。对涪江流域的概况,模型的构成,河网的提取、参数的选择进行了介绍。利用1981年和1998年的实测资料检验模型,模型效率系数达到0.8,取得较好的模拟效果,模拟流量过程线与实测流量过程线吻合较好。模型可以提供各个空间网格上水文变量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时变增益模型 径流 涪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江吴家街电航枢纽引水渠口门通航试验
10
作者 缪吉伦 张绪进 尹崇清 《水道港口》 2002年第3期127-131,137,共6页
涪江吴家街电航枢纽工程系裁弯取直工程。通过正态物理模型试验 ,分析了不同运行方案情况下 ,引水渠取水口通航水流条件。研究表明 ,对水库的调度运行方案及取水口平面布置进行优化后 。
关键词 涪江 吴家街 电航枢纽 引水渠口门 通航试验 水流条件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江潼南河段综合整治
11
作者 赵志舟 周华君 +1 位作者 兰波 杨胜发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91-93,共3页
涪江潼南河段防洪整治是一项以防洪为主体的综合性河岸整治工程 ,在平面二维数值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再进行河工模型试验 ,比较分析各防洪整治方案下潼南河段水流条件的变化 ,及其对上游防洪、河道、大桥、电站、航运、河势等的影响 。
关键词 涪江潼南河段 防洪整治工程 水流条件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江公司机电工程管理经验
12
作者 曹伟 刘峰 王子铭 《四川水力发电》 2010年第6期131-133,共3页
涪江公司用八年时间完成"一库四级"四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行"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的机电工程管理模式,并在综合自动化、机电设备选型、机电安装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机电工程 管理 自动化 模式 涪江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江流域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
作者 可华明 杨清伟 +1 位作者 胡运海 董廷旭 《四川水利》 2023年第2期143-145,149,共4页
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文章以四川省绵阳市为例,深入51个乡镇、园区、企业实地调研并分析了该市在“5.12汶川地震”后近15年来其所在的涪江中上游流域在社会经济发展... 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文章以四川省绵阳市为例,深入51个乡镇、园区、企业实地调研并分析了该市在“5.12汶川地震”后近15年来其所在的涪江中上游流域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为汶川地震后绵阳市制定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其他河流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保护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参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水环境保护 涪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江流域(射洪境内)面源污染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史小春 敖天其 +2 位作者 黎小东 王文章 杨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5-379,385,共6页
为准确评估射洪县水体环境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以期为当地水环境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源强系数法和输出系数法,从涪江流域射洪县30个乡镇、6种污染源角度分析了农村面源污染物的入河量,并通过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了各乡镇的负... 为准确评估射洪县水体环境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以期为当地水环境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源强系数法和输出系数法,从涪江流域射洪县30个乡镇、6种污染源角度分析了农村面源污染物的入河量,并通过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了各乡镇的负荷比。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的主要污染物为总氮,其入河量为1 443.9t;太和镇的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所占污染比例为63.3%,其他乡镇的主要污染源均为农村居民生活污染,所占比例均高于50%;30个乡镇中有8个乡镇的总等标污染负荷量超过100t,可见研究区内面源污染严重,主要为农村居民生活污染源,污染物入河量在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需根据不同污染物的贡献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江流域 面源污染 等标污染负荷法 总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异质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雪茂 董廷旭 +3 位作者 杜华明 袁川 廖传露 王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6-163,共8页
对涪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可以为该区域制定生态风险防控措施、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科学参考。从“自然—社会—景观格局”3个维度选择海拔、土壤类型、地表覆被类型等10个景观生态风险胁迫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空间主... 对涪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可以为该区域制定生态风险防控措施、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科学参考。从“自然—社会—景观格局”3个维度选择海拔、土壤类型、地表覆被类型等10个景观生态风险胁迫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SPCA)、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涪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涪江流域的景观生态风险等级呈西北部高于东南部地区,并呈集聚分布模式,其中在松潘、平武、北川、安岳、潼南等区县形成了“热点”区域,梓潼、游仙、盐亭、中江等区县形成“冷点”区域,主要受自然和景观格局维度因子影响较为明显;(2)研究区处于中度及以上风险等级区的面积为25596.51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65.36%,主要分布于上游的松潘、平武、北川等县(区);(3)景观类型与生态风险等级空间分布有密切的联系,低度、较低生态风险区的分布与涪江干流走向契合。涪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且面临的生态风险问题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空间主成分分析 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异质性 涪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涪江射洪段小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小春 敖天其 +2 位作者 黎小东 杨雯 王文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3-46,共4页
为分析小流域水环境污染状况,以涪江流域射洪段为例,利用源强系数法估算研究区COD、氨氮的污染负荷量,输出系数法估算研究区总氮、总磷的污染负荷量,并通过GIS技术对污染物进行空间分异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2016年主要污染源为居民生... 为分析小流域水环境污染状况,以涪江流域射洪段为例,利用源强系数法估算研究区COD、氨氮的污染负荷量,输出系数法估算研究区总氮、总磷的污染负荷量,并通过GIS技术对污染物进行空间分异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2016年主要污染源为居民生活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总氮,重点治理乡镇为大于镇、金华镇、洋溪镇、太乙镇;总氮入河负荷量为1 663.2t/a,等标污染负荷占比为47.6%,说明评估的污染现状与流域水质监测结果基本一致;针对污染现状,提出了修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农村分布式垃圾收集池的措施。研究结果为小流域水环境污染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污染负荷 总氮 涪江流域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1”涪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云 吴树宝 +1 位作者 王春雷 刘跃晨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4-67,共4页
2011年7月21日,四川省松潘县境内涪江发生锰污染事件,重庆市水文局开展了以锰和氨氮为对象的水质应急监测。通过与上游环境监测机构加强联系,了解污染物动态情况及上游水库蓄放水情况,同时收集涪江的洪水预报模型和实时水情信息,预测了... 2011年7月21日,四川省松潘县境内涪江发生锰污染事件,重庆市水文局开展了以锰和氨氮为对象的水质应急监测。通过与上游环境监测机构加强联系,了解污染物动态情况及上游水库蓄放水情况,同时收集涪江的洪水预报模型和实时水情信息,预测了污染物的传播时间。监测结果表明,由于受洪水及沿程吸附作用影响,锰浓度在重庆段恢复至正常值;氨氮浓度的波动可能是由于沿程其他污染物进入河道中所引起的。由于缺乏水质污染模型,未能对污染物衰减情况作出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污染 应急监测 水污染事件 涪江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江特大桥沉井基础的施工
18
作者 陈婕妤 王家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29-31,共3页
通过涪江大桥16个沉井基础的施工实践表明,当土层渗水性差、土层稳定、抽水不引起流砂的情况,采用排水开挖下沉沉井的方法,既简便又可保证施工质量。否则采用不排水开挖下沉沉井也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沉井基础 排水开挖下沉 涪江特大桥 工程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形处理器的涪江中段流域降雨汇流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朝阳 陈军 +2 位作者 刘意 孙伟 肖俊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316-322,共7页
为增加径流汇流模型的时效性,提出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通用计算的汇流模型。首先,在稳定水源供给的条件下,通过对模型修改和完善生成流域前期水环境。最后,将小时降水数据叠加到前期水环境进行径流汇流模拟得到模拟结果。通过验证发现,... 为增加径流汇流模型的时效性,提出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通用计算的汇流模型。首先,在稳定水源供给的条件下,通过对模型修改和完善生成流域前期水环境。最后,将小时降水数据叠加到前期水环境进行径流汇流模拟得到模拟结果。通过验证发现,模型模拟结果具有更小的水位变化误差,模拟精度进一步提高,模拟速度更快,满足实时计算要求。精度和性能的同时提升,证实汇流模型在流域暴雨洪涝灾害实时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处理器通用计算 汇流模型 稳定水源 前期水环境 涪江中段 3S集成与气象应用 气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江特大桥设计与施工
20
作者 蒋维常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25-28,共4页
介绍涪江特大桥设计中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及施工中所解决的主要难题。
关键词 涪江特大桥 设计 铁路桥 工程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