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涨价归公”正义——对今日中国土地征收制度和房产税制度的反思
被引量:
11
1
作者
熊金武
王昉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6-30,共5页
"涨价归公"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解决中国近代土地问题的思路,对近代中国土地税收制度改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今日中国关于城市土地升值分配问题的争论中,"涨价归公"也一再被提出来。然而,当前中国土地征收制度和...
"涨价归公"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解决中国近代土地问题的思路,对近代中国土地税收制度改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今日中国关于城市土地升值分配问题的争论中,"涨价归公"也一再被提出来。然而,当前中国土地征收制度和房产税制度不仅不符合"涨价归公"本义,反而导致了对"涨价归公"思想的种种误解和扭曲。"涨价归公"本质上是一种资产增值分配价值取向,并且以尊重土地私人产权和土地市场机制为前提,其相应的土地增值税和土地原价税制度对今日中国扭转土地财政困局亦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涨价归公
房产税
土地征收
城市化
孙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被征农地增值收益的归属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期陈
胡志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33,共4页
"土地涨价归公"和"土地发展权国有"是被征农地增值收益归国有的主要经济依据。但根据产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土地涨价归公"实际上只能表明政府有权利"分享"被征农地的增值收益,而不表示被征农...
"土地涨价归公"和"土地发展权国有"是被征农地增值收益归国有的主要经济依据。但根据产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土地涨价归公"实际上只能表明政府有权利"分享"被征农地的增值收益,而不表示被征农地增值收益归国家所有;另一方面,从权属性质看,国有土地发展权实际上是权力性质的,政府不能藉此而直接占有被征农地的增值收益。从产权经济逻辑看,被征农地的增值收益应该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由于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土地涨价归公"思想和"土地发展权国有"思想容易混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导致权利主体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征农地
增值收益
土地
涨价归公
土地发展权
国有土地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配正义”视角下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创新
被引量:
9
3
作者
李怀
朱邦宁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82,90,共6页
关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学界存在三种争论:涨价归公、涨价归私、公私兼顾。"分配正义"理论要求把土地增值收益放到城市化过程中考虑,其制度创新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政府公益性征地要处理好公益界定问题、公平补偿问题以及补偿...
关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学界存在三种争论:涨价归公、涨价归私、公私兼顾。"分配正义"理论要求把土地增值收益放到城市化过程中考虑,其制度创新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政府公益性征地要处理好公益界定问题、公平补偿问题以及补偿落实问题;政府非公益性用地要引入谈判机制,允许农民与用地单位进行收益补偿谈判;非政府用地则应该允许土地"同地同权",并结合各地的实践创新进行分析。只有坚持"分配正义"才能保护农民分享城市化收益,以及为城市化、工业化提供土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正义
土地增值收益
涨价归公
涨价
归私
公私兼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地增值税的制度缺陷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10
4
作者
董黎明
高磊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5年第10期91-97,共7页
课征土地增值税的基本依据在于,土地资源稀缺性或公共投资带来的自然增值部分,理应由政府运用税收工具汲取收益并进行公平分配或"涨价归公"。而我国开征此税的初衷更多地体现在调节房地产市场,通过增加土地转让环节税负来抑...
课征土地增值税的基本依据在于,土地资源稀缺性或公共投资带来的自然增值部分,理应由政府运用税收工具汲取收益并进行公平分配或"涨价归公"。而我国开征此税的初衷更多地体现在调节房地产市场,通过增加土地转让环节税负来抑制市场的投机行为。文章认为,土地增值税制度的现实表现与设计初衷相去甚远。该税种的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单一化政策工具职能、目标定位存在偏差、税制要素不明确和"先预征后清算"模式的征管困境等方面。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无论是否沿用土地增值税的名称,对土地自然增值部分课税是现代财产税应有的内涵,也构成了当前地方税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遵循税收法定主义,清理整顿土地及房屋建设和交易环节税费,进行一体化的房地产税税制设计,才可能实现土地房屋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增值税
涨价归公
先预征后清算
税收法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廖霞林
罗志鹏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12期80-82,共3页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征收中的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现行的分配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民的两级分化,也造成了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的扩大。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应进一...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征收中的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现行的分配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民的两级分化,也造成了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的扩大。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应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集体成员资格和成员权;保证分配程序的正义;设立专项基金,保障偏远地区农民和代际分配的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增值收益
涨价归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型期中国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唐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53,共10页
在现行政府获取房地产增值收益的分配机制中,以土地出让金为代表的地租"一股独大",导致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功能紊乱,已成为房地产税改革的制约因素;房地产各环节税种搭配极不合理,呈现出显著的一次性特征。要实现房地产...
在现行政府获取房地产增值收益的分配机制中,以土地出让金为代表的地租"一股独大",导致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功能紊乱,已成为房地产税改革的制约因素;房地产各环节税种搭配极不合理,呈现出显著的一次性特征。要实现房地产增值收益的公平合理分配,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租税兼收混合体制,解决租税混乱和房地产税收缺位的问题,必须实现由"土地财政"向土地税收转型,从根本上规范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扩大个人存量住房评估征税,优化转移环节税种,建立健全房地产增值收益税收调节的长效机制。夯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私人财产权属性,为健全我国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奠定产权法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增值收益
土地批租
涨价归公
土地财政
房地产税
不动产
土地税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孙中山的地价税构想及其当代借鉴意义
7
作者
王昉
熊金武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7,共5页
通过地价税实现"涨价归公"和平均地权是孙中山提出来解决中国近代土地分配问题的思路。孙中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地价税思想,对中国土地税收制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由此,在民国时期构建了完善的地价税立法体系,并得以在一定范围...
通过地价税实现"涨价归公"和平均地权是孙中山提出来解决中国近代土地分配问题的思路。孙中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地价税思想,对中国土地税收制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由此,在民国时期构建了完善的地价税立法体系,并得以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虽然地价税实践没有能够完成孙中山设定的社会改革使命,但是却构建了一套土地升值再分配机制,对今日中国土地制度和土地税收制度改革有着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价税
涨价归公
经济思想
孙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土地财政20年:构成与规模(1998—2017)
被引量:
13
8
作者
王涵霏
焦长权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38,共13页
在阐释学界对中国土地制度探讨的基础上,指出其中的焦点问题是土地“涨价归公”的制度和理念是否合理,而对“土地财政”的构成和规模展开充分的经验分析,是论证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基础性工作。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主要由土地出让金、...
在阐释学界对中国土地制度探讨的基础上,指出其中的焦点问题是土地“涨价归公”的制度和理念是否合理,而对“土地财政”的构成和规模展开充分的经验分析,是论证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基础性工作。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主要由土地出让金、土地税收和土地规费构成,具有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以土地税收收入为辅的特点,是一种混合性质的公共收入。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一方面,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急速增加,成了地方财政的主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政;另一方面,土地财政兼有地租、税收和金融性质,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严峻的金融风险和政府性债务问题。土地财政是中国实现土地“涨价归公”的独特方式,但是土地“涨价归公”的理念是一个世界通则,与土地所有制的关系很弱;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主要区别在于“涨价归公”的具体制度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涨价归公
土地财政
地方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孙中山“土地国有”思想内涵辩
被引量:
2
9
作者
杨天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1-76,共6页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平均地权”,其要旨在于平均地税的承担义务,使“土地皆有税”。“平均地权”的具体办法是让地主自报地价,国家照价抽税,涨价归公。其实施前提,则是实行“土地国有”政策。孙中山在其论著和各种讲话中,曾不...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平均地权”,其要旨在于平均地税的承担义务,使“土地皆有税”。“平均地权”的具体办法是让地主自报地价,国家照价抽税,涨价归公。其实施前提,则是实行“土地国有”政策。孙中山在其论著和各种讲话中,曾不遗余力地宣传“土地国有”政策,认为“此种方法最适宜于我国社会经济之改革”。这使学术界许多同志认为,孙中山宣传“土地国有”,是要建立一个单一的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模式。其实,将孙中山有关土地所有制的设想完全框定在公有制范围内,是一种将内涵丰厚的孙中山经济思想简单化的做法,它有可能并且实际上已经导致了对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体系的片面理解。那么,孙中山的实际主张究竟如何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收归国有
绝对地租
单一税
地租与地价
地主
思想内涵
土地私有
土地所有制
涨价归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台湾“都市平均地权”看孙中山民生方案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海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88-91,共4页
历史具有的相似性每每令史家玩味深思。当他们越过时空的沟壑,发现在现实与历史陈迹之间存在着不绝如缕的相通纽带时,不能不感到惊讶和震动。笔者近来在研究台湾社会福利措施时,也感悟到孙中山民生主义方案的“圣灵”,并认为有必要对孙...
历史具有的相似性每每令史家玩味深思。当他们越过时空的沟壑,发现在现实与历史陈迹之间存在着不绝如缕的相通纽带时,不能不感到惊讶和震动。笔者近来在研究台湾社会福利措施时,也感悟到孙中山民生主义方案的“圣灵”,并认为有必要对孙中山民生方案的历史意义予以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历史意义
台湾光复
涨价归公
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土地问题
蒋介石
三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涨价归公”正义——对今日中国土地征收制度和房产税制度的反思
被引量:
11
1
作者
熊金武
王昉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
出处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6-30,共5页
文摘
"涨价归公"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解决中国近代土地问题的思路,对近代中国土地税收制度改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今日中国关于城市土地升值分配问题的争论中,"涨价归公"也一再被提出来。然而,当前中国土地征收制度和房产税制度不仅不符合"涨价归公"本义,反而导致了对"涨价归公"思想的种种误解和扭曲。"涨价归公"本质上是一种资产增值分配价值取向,并且以尊重土地私人产权和土地市场机制为前提,其相应的土地增值税和土地原价税制度对今日中国扭转土地财政困局亦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涨价归公
房产税
土地征收
城市化
孙中山
Keywords
Price increment belonging to the public
property taxes
land eminent domain
urbanization
Sun Yat-sen
分类号
F092.6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被征农地增值收益的归属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期陈
胡志平
机构
上海商学院经济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理论部
出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33,共4页
基金
上海党校系统2010年课题资助项目"浦东新区征地活动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和谐构建"(41)
文摘
"土地涨价归公"和"土地发展权国有"是被征农地增值收益归国有的主要经济依据。但根据产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土地涨价归公"实际上只能表明政府有权利"分享"被征农地的增值收益,而不表示被征农地增值收益归国家所有;另一方面,从权属性质看,国有土地发展权实际上是权力性质的,政府不能藉此而直接占有被征农地的增值收益。从产权经济逻辑看,被征农地的增值收益应该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由于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土地涨价归公"思想和"土地发展权国有"思想容易混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导致权利主体错位。
关键词
被征农地
增值收益
土地
涨价归公
土地发展权
国有土地
城市化
Keywords
State-owned Land
Incremental Benefit
State-owned Land Appreciation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Urbanization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配正义”视角下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创新
被引量:
9
3
作者
李怀
朱邦宁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
出处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82,90,共6页
文摘
关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学界存在三种争论:涨价归公、涨价归私、公私兼顾。"分配正义"理论要求把土地增值收益放到城市化过程中考虑,其制度创新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政府公益性征地要处理好公益界定问题、公平补偿问题以及补偿落实问题;政府非公益性用地要引入谈判机制,允许农民与用地单位进行收益补偿谈判;非政府用地则应该允许土地"同地同权",并结合各地的实践创新进行分析。只有坚持"分配正义"才能保护农民分享城市化收益,以及为城市化、工业化提供土地资源。
关键词
分配正义
土地增值收益
涨价归公
涨价
归私
公私兼顾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地增值税的制度缺陷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10
4
作者
董黎明
高磊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5年第10期91-9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构建地方税体系研究>(13CJY108)
文摘
课征土地增值税的基本依据在于,土地资源稀缺性或公共投资带来的自然增值部分,理应由政府运用税收工具汲取收益并进行公平分配或"涨价归公"。而我国开征此税的初衷更多地体现在调节房地产市场,通过增加土地转让环节税负来抑制市场的投机行为。文章认为,土地增值税制度的现实表现与设计初衷相去甚远。该税种的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单一化政策工具职能、目标定位存在偏差、税制要素不明确和"先预征后清算"模式的征管困境等方面。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无论是否沿用土地增值税的名称,对土地自然增值部分课税是现代财产税应有的内涵,也构成了当前地方税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遵循税收法定主义,清理整顿土地及房屋建设和交易环节税费,进行一体化的房地产税税制设计,才可能实现土地房屋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土地增值税
涨价归公
先预征后清算
税收法定主义
Keywords
Land Appreciation Tax
prices go public
liquidation after pre-collection
tax legalism
分类号
F812.42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廖霞林
罗志鹏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12期80-82,共3页
文摘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征收中的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现行的分配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民的两级分化,也造成了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的扩大。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应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集体成员资格和成员权;保证分配程序的正义;设立专项基金,保障偏远地区农民和代际分配的正义。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增值收益
涨价归公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型期中国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唐明
机构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出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53,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社会双转轨背景下中国房地产税改革的制度环境研究"(11CJY091)
湖南大学2014年资助项目"解决‘营改增’改革引发湖南地方财力缺口问题的对策研究"
文摘
在现行政府获取房地产增值收益的分配机制中,以土地出让金为代表的地租"一股独大",导致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功能紊乱,已成为房地产税改革的制约因素;房地产各环节税种搭配极不合理,呈现出显著的一次性特征。要实现房地产增值收益的公平合理分配,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租税兼收混合体制,解决租税混乱和房地产税收缺位的问题,必须实现由"土地财政"向土地税收转型,从根本上规范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扩大个人存量住房评估征税,优化转移环节税种,建立健全房地产增值收益税收调节的长效机制。夯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私人财产权属性,为健全我国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奠定产权法律基础。
关键词
房地产增值收益
土地批租
涨价归公
土地财政
房地产税
不动产
土地税收
分类号
F293.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孙中山的地价税构想及其当代借鉴意义
7
作者
王昉
熊金武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7,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化转型中的农村地权关系:经济思想的变迁与制度的构建"(07CJL020)
文摘
通过地价税实现"涨价归公"和平均地权是孙中山提出来解决中国近代土地分配问题的思路。孙中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地价税思想,对中国土地税收制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由此,在民国时期构建了完善的地价税立法体系,并得以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虽然地价税实践没有能够完成孙中山设定的社会改革使命,但是却构建了一套土地升值再分配机制,对今日中国土地制度和土地税收制度改革有着借鉴意义。
关键词
地价税
涨价归公
经济思想
孙中山
Keywords
land value increment going to the public
land value tax
economic thought
Sun Yat-sen
分类号
F092.6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土地财政20年:构成与规模(1998—2017)
被引量:
13
8
作者
王涵霏
焦长权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农村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38,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SH068)。
文摘
在阐释学界对中国土地制度探讨的基础上,指出其中的焦点问题是土地“涨价归公”的制度和理念是否合理,而对“土地财政”的构成和规模展开充分的经验分析,是论证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基础性工作。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主要由土地出让金、土地税收和土地规费构成,具有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以土地税收收入为辅的特点,是一种混合性质的公共收入。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一方面,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急速增加,成了地方财政的主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政;另一方面,土地财政兼有地租、税收和金融性质,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严峻的金融风险和政府性债务问题。土地财政是中国实现土地“涨价归公”的独特方式,但是土地“涨价归公”的理念是一个世界通则,与土地所有制的关系很弱;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主要区别在于“涨价归公”的具体制度机制不同。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涨价归公
土地财政
地方财政
Keywords
iand system
public appreciation
iand finance
iocal fiscal system
分类号
F812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孙中山“土地国有”思想内涵辩
被引量:
2
9
作者
杨天宏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1-76,共6页
文摘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平均地权”,其要旨在于平均地税的承担义务,使“土地皆有税”。“平均地权”的具体办法是让地主自报地价,国家照价抽税,涨价归公。其实施前提,则是实行“土地国有”政策。孙中山在其论著和各种讲话中,曾不遗余力地宣传“土地国有”政策,认为“此种方法最适宜于我国社会经济之改革”。这使学术界许多同志认为,孙中山宣传“土地国有”,是要建立一个单一的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模式。其实,将孙中山有关土地所有制的设想完全框定在公有制范围内,是一种将内涵丰厚的孙中山经济思想简单化的做法,它有可能并且实际上已经导致了对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体系的片面理解。那么,孙中山的实际主张究竟如何呢?
关键词
孙中山
收归国有
绝对地租
单一税
地租与地价
地主
思想内涵
土地私有
土地所有制
涨价归公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台湾“都市平均地权”看孙中山民生方案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海林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88-91,共4页
文摘
历史具有的相似性每每令史家玩味深思。当他们越过时空的沟壑,发现在现实与历史陈迹之间存在着不绝如缕的相通纽带时,不能不感到惊讶和震动。笔者近来在研究台湾社会福利措施时,也感悟到孙中山民生主义方案的“圣灵”,并认为有必要对孙中山民生方案的历史意义予以重新认识。
关键词
孙中山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历史意义
台湾光复
涨价归公
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土地问题
蒋介石
三十年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涨价归公”正义——对今日中国土地征收制度和房产税制度的反思
熊金武
王昉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被征农地增值收益的归属
张期陈
胡志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分配正义”视角下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创新
李怀
朱邦宁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土地增值税的制度缺陷与发展趋势
董黎明
高磊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廖霞林
罗志鹏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转型期中国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唐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孙中山的地价税构想及其当代借鉴意义
王昉
熊金武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土地财政20年:构成与规模(1998—2017)
王涵霏
焦长权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孙中山“土地国有”思想内涵辩
杨天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从台湾“都市平均地权”看孙中山民生方案的历史意义
张海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