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润滑油基础油生产阶段碳足迹核算与评价
1
作者 王陶 张志智 +1 位作者 孙潇磊 石健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118,共8页
润滑油基础油需求稳定增长,“双碳”背景下,碳足迹评估成为促进产业绿色转型的新途径。基于英国标准协会制定的核算标准PAS 2050基本原理,对核算关键参数进行适应性优化,建立符合国内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实际的碳足迹核算方法。以某企业润... 润滑油基础油需求稳定增长,“双碳”背景下,碳足迹评估成为促进产业绿色转型的新途径。基于英国标准协会制定的核算标准PAS 2050基本原理,对核算关键参数进行适应性优化,建立符合国内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实际的碳足迹核算方法。以某企业润滑油基础油产品为评价对象,核算其生产阶段碳足迹,并对生产工艺、单元装置、排放源等的影响进行评价,针对性地提出减排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老三套、加氢、异构脱蜡3种工艺下的碳足迹(以二氧化碳当量计)分别为437.9,372.4,494.4 kg/t,加氢裂化装置和润滑油加氢装置是减排的关键装置,蒸汽、电力、燃料气及循环水系统是重点排放源。从加快新能源替代、提高装置能效、加强碳排放因子监测、公用工程系统优化等方面提出减排建议,助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碳足迹 碳减排 碳排放 生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脱蜡润滑油基础油组成对其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胡松伟 郭庆洲 +2 位作者 夏国富 聂红 李大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1-835,共5页
以加氢裂化尾油和加氢处理重质减压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异构脱蜡工艺制备润滑油基础油。分析基础油的性质,并采用质谱和13 C核磁共振分析异构脱蜡基础油的烃组成和烃结构,考察异构脱蜡润滑油基础油的烃组成和烃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 以加氢裂化尾油和加氢处理重质减压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异构脱蜡工艺制备润滑油基础油。分析基础油的性质,并采用质谱和13 C核磁共振分析异构脱蜡基础油的烃组成和烃结构,考察异构脱蜡润滑油基础油的烃组成和烃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异构脱蜡润滑油基础油,在多环环烷烃质量分数、链烷碳质量分数和平均碳数相近的条件下,黏度指数随着异构烷碳与正构烷碳质量分数之比的增大而减小,倾点随着异构烷碳与正构烷碳质量分数之比的增大而降低;在多环环烷烃质量分数、异构烷碳与正构烷碳质量分数之比相近的条件下,黏度指数和倾点随着分子的平均碳数减少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异构脱蜡 黏度指数 倾点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结构组成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Ⅰ.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组成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会东 李建明 +2 位作者 薛卫国 王爱勤 李桂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7,共5页
采用柱色谱、质谱1、H NMR1、3C NMR和DEPT13C NMR等手段详细分析了6种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1种聚α烯烃(PAO-6)的物理性质和烃类组成。结果表明,各种基础油的S、N含量很低,饱和烃含量很高,芳香烃含量很低;基础油碳类... 采用柱色谱、质谱1、H NMR1、3C NMR和DEPT13C NMR等手段详细分析了6种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1种聚α烯烃(PAO-6)的物理性质和烃类组成。结果表明,各种基础油的S、N含量很低,饱和烃含量很高,芳香烃含量很低;基础油碳类型含量的分布和基础油烃类结构组成影响其黏度指数。正构烷烃和亚甲基含量高的基础油黏度指数高,而支链甲基和次甲基含量高的基础油黏度指数低;支化度与基础油黏温性能有负的相关性,支化度越大,黏温性能越差,黏度指数越低。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烃类结构符合相应原油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润滑油基础油 烃组成 质谱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催化1-癸烯齐聚制备润滑油基础油 被引量:12
4
作者 吕春胜 李东凯 +3 位作者 许云飞 颜子龙 李晶 于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81,83,共4页
采用Et3NHCl-AlCl3催化剂对1-癸烯的齐聚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反应温度(25~75℃)、反应时间(1~4 h)对齐聚反应的影响。按照石油和石油产品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测定了产物的黏度、凝点和相对分子质量。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齐聚产物为高黏... 采用Et3NHCl-AlCl3催化剂对1-癸烯的齐聚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反应温度(25~75℃)、反应时间(1~4 h)对齐聚反应的影响。按照石油和石油产品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测定了产物的黏度、凝点和相对分子质量。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齐聚产物为高黏度指数(138~160)、低凝点(-48~-60℃)、中等黏度(15.9~29.6 mm2/s)、相对分子质量适中(460~620)的高性能润滑油基础油;在50℃、3 h条件下,收率高达8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1-癸烯 齐聚反应 聚α-烯烃(PAO) 润滑油基础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籽油环氧化新工艺制备润滑油基础油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强 李文林 +1 位作者 郑畅 黄凤洪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23,共4页
菜籽油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矿物润滑油替代产品,但菜籽油中含有大量双键,导致其氧化稳定性差,难以达到常规润滑油的性能标准。以强酸性阳离子树脂为催化剂,采用无溶剂法合成环氧菜籽油,通过正交试验对环氧化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 菜籽油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矿物润滑油替代产品,但菜籽油中含有大量双键,导致其氧化稳定性差,难以达到常规润滑油的性能标准。以强酸性阳离子树脂为催化剂,采用无溶剂法合成环氧菜籽油,通过正交试验对环氧化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环氧菜籽油具有较低的碘值,较高的粘度指数,再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后,其氧化诱导时间大于80h,凝点达到-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菜籽油 润滑油基础油 环氧化 氧化稳定性 凝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各组分对光安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王会东 韩志群 +2 位作者 王仁安 张永连 赵锁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7-61,共5页
将经紫外光照前后的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分离为饱和烃、轻质芳烃、中质芳烃、重质芳烃和极性组分 ,分别采用薄层色谱、质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了各组分的烃组成、硫和氮含量的变化 ,并通过将从原料油中分离出的各组分反加到光安定性好... 将经紫外光照前后的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分离为饱和烃、轻质芳烃、中质芳烃、重质芳烃和极性组分 ,分别采用薄层色谱、质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了各组分的烃组成、硫和氮含量的变化 ,并通过将从原料油中分离出的各组分反加到光安定性好的饱和烃中 ,试验验证了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中的重质芳烃和极性组分是光不安定组分 ,其中含有硫、氮的芳香杂环化合物光安定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处理 润滑油基础油 组分 光安定性 芳香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测定润滑油基础油中多环芳烃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楼明 李英 +5 位作者 杨左军 张昱 陈国峰 吕洪 张琛 刘丽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7-72,76,共7页
对润滑油基础油中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样品的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等前处理方法,同时也对仪器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检测润滑油基础油中多环芳烃时,经优化的GC/MS法的加标回收率和精密... 对润滑油基础油中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样品的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等前处理方法,同时也对仪器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检测润滑油基础油中多环芳烃时,经优化的GC/MS法的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均达到较满意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多环芳烃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基础油结构组成与性能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秀文 陈文艺 邹恺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539-542,共4页
主要介绍润滑油基础油的结构组成与部分性质(氧化安定性、黏温性能、光稳定性、低温性能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基础油的结构组成与部分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指出哪些烃类是润滑油基础油的理想组分,哪些是非理想组分,从而优化生... 主要介绍润滑油基础油的结构组成与部分性质(氧化安定性、黏温性能、光稳定性、低温性能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基础油的结构组成与部分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指出哪些烃类是润滑油基础油的理想组分,哪些是非理想组分,从而优化生产工艺,指导润滑油生产厂家合理选择基础油的类型,并为润滑油基础油的未来研发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结构组成 性质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基础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分离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月珠 吴艳萍 +2 位作者 周文勇 劳永新 梁文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9-66,共8页
为了考察含氮化合物对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将150SN、150ZN及900ZN脱蜡油用四氯化钛、二氯化铜络合法或磷酸改性硅胶色谱法进行分离,以获得含氮化合物、碱性含氮化合物或非碱性含氮化合物的浓缩物。结果表明... 为了考察含氮化合物对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将150SN、150ZN及900ZN脱蜡油用四氯化钛、二氯化铜络合法或磷酸改性硅胶色谱法进行分离,以获得含氮化合物、碱性含氮化合物或非碱性含氮化合物的浓缩物。结果表明:四氯化钛对总氮的脱除率为80%左右,碱氮的脱除率可达90%以上;二氯化铜对碱性含氮化合物的络合具有较高的选择性;用磷酸改性硅胶色谱法分离碱性含氮化合物,可以达到很高的回收率,但选择性较差。总的来看,用四氯化钛和二氯化铜两步络合的方法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碱氮和非碱氮化合物 选择性络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α-烯烃航空润滑油基础油高温氧化衰变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费逸伟 郭峰 +3 位作者 姚婷 郝敬团 彭兴隆 程治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2 12,12,共6页
借助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聚α-烯烃(PAO)航空润滑油基础油在发动机内的高温工况,对反应油样的黏度和结构组成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温度≤200℃,PAO的性能和黏度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但在300℃的极高温度时,黏度从原来的17.940... 借助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聚α-烯烃(PAO)航空润滑油基础油在发动机内的高温工况,对反应油样的黏度和结构组成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温度≤200℃,PAO的性能和黏度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但在300℃的极高温度时,黏度从原来的17.940 mm2/s下降到8.279 mm2/s,降幅高达53.9%;结合GC/MS分析,300℃油样中检测到分子量相对较小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和烯烃,其相对含量高达22.11%。这些信息揭示了高温主要促使PAO发生链裂解和脱氢的热化学反应。该研究成果为PAO的热氧化安定性和衰变机理研究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航空润滑油基础油 高温裂解 热安定性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多酸选择性脱除润滑油基础油中含氮化合物 被引量:7
11
作者 谢颖 鲍晓军 +2 位作者 刘洪涛 魏伟胜 石冈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5-258,共4页
By using heteropoly acid/acetone system as chemical extr ac tant, a novel process was developed to selectively remove nitrogen-containing c ompounds from lubricating oil base stock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ces... By using heteropoly acid/acetone system as chemical extr ac tant, a novel process was developed to selectively remove nitrogen-containing c ompounds from lubricating oil base stock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cess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ntent of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and thus greatly increase the anti-oxidative stability of the lubricating oil base stock s, without significantly lowering sulfur content and affecting other physical an 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refined base stocks. This work may provide an alte rnative way for denitrification of lubricating oil base st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 润滑油基础油 含氮化合物 抗氧化安定性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基础油分子结构与黏度指数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宋春侠 张智华 +2 位作者 刘颖荣 王威 刘泽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共5页
为了全面、准确地揭示润滑油基础油(简称基础油)分子结构与黏度指数的构效关系,结合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提出更准确的基础油分子结构表征参数,并建立其与异构脱蜡基础油黏度指数的关联。结果表明,基础油黏度指数随着链状结构... 为了全面、准确地揭示润滑油基础油(简称基础油)分子结构与黏度指数的构效关系,结合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提出更准确的基础油分子结构表征参数,并建立其与异构脱蜡基础油黏度指数的关联。结果表明,基础油黏度指数随着链状结构平均碳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多环环烷碳分率和异构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根据黏度指数与结构表征参数的构效关系,为生产高黏度指数基础油的原料选择、工艺条件优化及馏程切割等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质谱 核磁共振 分子结构表征 黏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加氢润滑油基础油性质和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文艺 邹恺 +1 位作者 王秀文 吴亮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7-91,共5页
通过对9种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的主要性质及组成进行分析,并采用n-d-M法计算其结构族组成参数,依据其性质与组成的关系,对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的密度、折射率、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构组成以及烃类组成进行关联,同时对加氢润滑油基础油中的链... 通过对9种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的主要性质及组成进行分析,并采用n-d-M法计算其结构族组成参数,依据其性质与组成的关系,对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的密度、折射率、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构组成以及烃类组成进行关联,同时对加氢润滑油基础油中的链烷烃、环烷烃含量与黏度指数、氧化安定性进行关联。结果表明:9种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的密度与总环数和芳环数具有正相关性;折射率与结构组成参数(芳碳率、烷基碳率)具有近似的正相关性,而与烷基碳率具有负相关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芳烃、环烷烃含量呈正相关性,而与链烷烃含量则呈负相关性;链烷烃含量与氧化安定性、黏度指数也具有正相关性,但环烷烃含量与氧化安定性、黏度指数则呈现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润滑油基础油 密度 折射率 结构组成 烃类组成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黏度指数 氧化安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脱蜡润滑油基础油中絮状物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韩鸿 祖德光 +1 位作者 石亚华 李大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4-87,共4页
某些异构脱蜡重质润滑油基础油,在室温下,放置一定时间后,常有絮状物从油中析出。为了研究异构脱蜡油絮状物生成的原因,将异构脱蜡油中的絮状物分离出来,并以模拟蒸馏、测定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质谱(MS)和核磁共振(13C-NMR)等方法进行分... 某些异构脱蜡重质润滑油基础油,在室温下,放置一定时间后,常有絮状物从油中析出。为了研究异构脱蜡油絮状物生成的原因,将异构脱蜡油中的絮状物分离出来,并以模拟蒸馏、测定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质谱(MS)和核磁共振(13C-NMR)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絮状物主要是由具有较长碳链、凝固点较高的蜡状分子,特别是链状或异构化程度较低的烷烃分子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异构脱蜡 浊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C_(14)烯烃齐聚制备高性能润滑油基础油 被引量:8
15
作者 吕春胜 李艺超 +2 位作者 杨阳 颜子龙 周晓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80,共5页
以离子液体Et3NHCl-AlCl3催化1-C14烯烃齐聚制备润滑油基础油(不同粘度级别的中粘度PAO),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齐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75℃下反应1~4 h,由1-C14烯烃齐聚可制备高性能的润滑油基础油;齐聚物主要是由三聚、... 以离子液体Et3NHCl-AlCl3催化1-C14烯烃齐聚制备润滑油基础油(不同粘度级别的中粘度PAO),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齐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75℃下反应1~4 h,由1-C14烯烃齐聚可制备高性能的润滑油基础油;齐聚物主要是由三聚、四聚、五聚体组成的混合物,粘度υ100℃=20.3~35.2 mm2/s,粘度指数153~183,倾点-26^-36℃,相对分子质量742~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C14烯烃 离子液体催化剂 PAO 齐聚 润滑油基础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脱蜡催化剂及工艺条件对润滑油基础油黏度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孟祥彬 胡胜 +1 位作者 孙发民 高善彬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42,共4页
以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分公司轻质低含蜡油和重质高含蜡油为原料,用开发的PIC系列异构脱蜡催化剂,并配套使用某工业加氢预精制和补充精制催化剂,进行加氢预精制-异构脱蜡-补充精制试验,考察加氢预精制过程及异构脱蜡催化剂和工艺条件对润... 以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分公司轻质低含蜡油和重质高含蜡油为原料,用开发的PIC系列异构脱蜡催化剂,并配套使用某工业加氢预精制和补充精制催化剂,进行加氢预精制-异构脱蜡-补充精制试验,考察加氢预精制过程及异构脱蜡催化剂和工艺条件对润滑油基础油黏度指数的影响。试验结果和工业装置运行数据表明:通过对异构脱蜡催化剂的改进,催化剂中B酸含量增高;B酸含量、加氢精制温度、异构脱蜡温度的升高,均可提高催化剂的开环活性,进而提高产品黏度指数;与上一代异构脱蜡催化剂PIC-802相比,PIC-812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在工业装置上加工大庆650SN糠醛精制油和200SN浅度脱蜡油时,反应温度分别降低2℃和26℃,基础油收率均提高4百分点,黏度指数均提高4个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预精制 异构脱蜡 黏度指数 润滑油基础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光照沉淀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会东 韩志群 +2 位作者 王仁安 张永连 赵锁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2-77,共6页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 (MALDI TOF MS)、红外光谱 (IR)和紫外光谱 (UV)等分析手段 ,研究了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 (简称加氢油 )光照沉淀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 ,加氢油的沉淀含有碳、...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 (MALDI TOF MS)、红外光谱 (IR)和紫外光谱 (UV)等分析手段 ,研究了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 (简称加氢油 )光照沉淀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 ,加氢油的沉淀含有碳、氢、氧、氮和硫元素 ,沉淀中最高的硫和氮含量为加氢油中硫和氮含量的2 0 0倍以上 ,且硫和氮含量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含有硫和氮的芳香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是引起光不安定的主要化合物。加氢油经光照后产生沉淀的主要原因是加氢油对光氧化产生的极性化合物溶解能力差 ,生成大分子化合物是次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处理 润滑油基础油 光照沉淀 芳香杂环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C_(12)烯烃齐聚制备高性能润滑油基础油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吕春胜 许云飞 +1 位作者 颜子龙 周晓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6-452,共7页
采用Et3NHCl-AlCl3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1-C12烯烃齐聚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和温度对齐聚反应的影响。用色谱-质谱仪和红外光谱仪表征了产物的组成和结构,并按照石油和石油产品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测定了产物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1~4... 采用Et3NHCl-AlCl3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1-C12烯烃齐聚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和温度对齐聚反应的影响。用色谱-质谱仪和红外光谱仪表征了产物的组成和结构,并按照石油和石油产品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测定了产物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1~4h、温度为25~75℃的范围内,1-C12烯烃齐聚反应的产物主要是其三聚体、四聚体和五聚体,是具有长侧链的聚α-烯烃。该混合物具有高黏度(ν100为32.1~53.2mm2/s)、较高黏度指数(169~189)、低倾点(-33℃^-42℃)、适中相对分子质量(645~740)的特性,可作为高性能合成润滑油基础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PAO) 齐聚反应 1-C12烯烃 Et3 NHCl-AlCl3离子液体催化剂 润滑油基础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馏分油加氢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油品组成与黏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小伟 章群丹 +2 位作者 朱新宇 宋春侠 王鲁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32,共5页
为弄清加氢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简称基础油)时原料变化的影响,探讨决定基础油黏温性能的关键因素,分析了减压馏分油(VGO)、加氢裂化尾油、基础油等油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VGO的黏度指数及其中链烷烃、一环环烷烃和烷基... 为弄清加氢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简称基础油)时原料变化的影响,探讨决定基础油黏温性能的关键因素,分析了减压馏分油(VGO)、加氢裂化尾油、基础油等油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VGO的黏度指数及其中链烷烃、一环环烷烃和烷基苯的质量分数之和与以其为原料生产所得基础油的黏度指数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考察基础油黏度指数与化学组成,发现基础油的黏度指数主要受其链烷烃和一环环烷烃的含量以及碳数分布、异构化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链烷烃 环烷烃 黏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基础油异构化和非对称裂化(IAC)脱蜡技术工业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胜 田志坚 +1 位作者 辛公华 阎立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60,共4页
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加氢预精制异构化/非对称裂化-补充精制技术(IAC技术)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炼化分公司200 kt/a润滑油基础油加氢装置进行工业应用的情况。结果表明:在缓和的操作条件下,加工石蜡基200SN浅度脱蜡油、650SN... 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加氢预精制异构化/非对称裂化-补充精制技术(IAC技术)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炼化分公司200 kt/a润滑油基础油加氢装置进行工业应用的情况。结果表明:在缓和的操作条件下,加工石蜡基200SN浅度脱蜡油、650SN糠醛精制油和蜡下油三种原料油,可生产Ⅱ、Ⅲ类的轻质、中质和重质润滑油基础油;生产的Ⅱ类中质基础油和Ⅲ类重质基础油收率分别比传统的异构脱蜡技术提高约9百分点和20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加氢异构化 非对称裂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