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面法的阳离子涤纶混纺织物清洁染色工艺
1
作者 周仕航 陈杨轶 +1 位作者 王汝亚 叶小柔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7,共8页
阳离子涤纶混纺织物在高端服装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但其染色过程中存在染料利用率低、水耗高的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为探究阳离子涤纶混纺织物在硅基非水介质中的染色工艺条件,利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法对染料用量、十... 阳离子涤纶混纺织物在高端服装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但其染色过程中存在染料利用率低、水耗高的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为探究阳离子涤纶混纺织物在硅基非水介质中的染色工艺条件,利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法对染料用量、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用量、染色时间等影响织物色深(K/S值)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染色织物的色牢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硅基非水介质中,当染色温度108℃、染料用量1.6%(o.w.f)、D5用量93.5%(o.w.f)、染色时间60 min及pH为4~5时,染色织物的K/S值达最高,且明显高于传统水浴染色;该染色过程节水93.5%,染色织物色牢度在4-5级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阳离子涤纶混纺织物的清洁染色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涤纶混纺织物 K/S值 响应面 清洁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纱捻系数对赛络纺亚麻/涤纶混纺纱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孙颖 姜海艳 +3 位作者 陈忠涛 李杰 许超 张季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15,共3页
对亚麻/涤纶赛络纺纱试纺,研究粗纱捻系数对赛络纺纱线性能的影响。通过在23.6 tex亚麻/涤纶赛络纺纱的前纺工序中,采用不同的粗纱捻系数,可以得到不同的纱线质量,并对纱线的毛羽、强度、条干CV值等各项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 对亚麻/涤纶赛络纺纱试纺,研究粗纱捻系数对赛络纺纱线性能的影响。通过在23.6 tex亚麻/涤纶赛络纺纱的前纺工序中,采用不同的粗纱捻系数,可以得到不同的纱线质量,并对纱线的毛羽、强度、条干CV值等各项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粗纱捻系数的增加,亚麻/涤纶赛络纱的细节减少,粗节增加,但整体条干CV值趋于均匀,粗纱捻系数对其断裂强度的影响随着捻系数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涤纶混纺 赛络纺 粗纱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涤纶混纺织物过醋酸漂白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晓春 王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60,共2页
测定漂白液温度、浓度、时间、pH对漂白效果的影响,确定适合大豆/涤纶混纺织物漂白用于过醋酸的最佳工艺。
关键词 大豆/涤纶混纺织物 过醋酸漂白工艺 混纺织物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涤纶混纺弹力薄花呢生产工艺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徐丹 陈健 +1 位作者 张淑梅 王文志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19,共4页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风险,做出质量更优异的薄花呢面料,从产品设计、织造、后整理几方面对羊毛/涤纶混纺弹力薄花呢的设计及工艺进行探讨,通过反复试验寻找最佳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测试结果表明:织造的最佳上机工艺参数为开口时...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风险,做出质量更优异的薄花呢面料,从产品设计、织造、后整理几方面对羊毛/涤纶混纺弹力薄花呢的设计及工艺进行探讨,通过反复试验寻找最佳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测试结果表明:织造的最佳上机工艺参数为开口时间303°,闭口时间318°,综框高度55 mm,综框动程134 mm,车速330 r/min,产品的生产效率较高且质量较为稳定。预定形温度为180~190℃,最佳定形温度为190℃,时间应达到35 s,车速为22 m/min时,能达到很好的定形效果。采用优选的工艺参数使羊毛/涤纶混纺弹力薄花呢的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减少了生产事故,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为轻薄弹力面料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涤纶混纺 弹力织物 工艺设计 织物整理 疵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改性涤纶混纺织物的异色花灰染色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美佳 杨爱民 何金 《印染》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24,共4页
涤纶/改性涤纶混纺弹力针织物异色花灰染色,采用分散染料和阳离子染料同浴染色时存在颜色稳定性差、上染不匀和色点等问题,生产中通过加入防沉淀剂S、阳离子染料匀染剂等助剂,可以解决两种染料同浴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加入0.1 g/L... 涤纶/改性涤纶混纺弹力针织物异色花灰染色,采用分散染料和阳离子染料同浴染色时存在颜色稳定性差、上染不匀和色点等问题,生产中通过加入防沉淀剂S、阳离子染料匀染剂等助剂,可以解决两种染料同浴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加入0.1 g/L分散染料匀染剂C,1.5 g/L防沉淀剂S,0.7 g/L阳离子染料匀染剂OD,可提高染色的匀染性;pH值控制在3.5~4.5,分散染料染色温度为80~130℃,阳离子染料染色温度为90~120℃,升温速率控制在0.5℃/min。大生产结果表明,染色产品的质量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分散染料 阳离子染料 涤纶/改性涤纶混纺弹力针织物 一浴两步染色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苎麻与涤纶混纺细布的研制
6
作者 刘安生 朱念念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3-25,共3页
本文较详细地叙述了涤纶短纤与变性苎麻混纺细布的生产方法,并就其织部工艺设计,生产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变性苎麻 涤纶混纺细布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苧麻与涤纶混纺纱的实践
7
作者 曹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23,共2页
本文介绍了用碱法变性苧麻与涤纶以麻/涤30/70比例混纺14.5与13特纱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变性苎麻 涤纶混纺 纺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母冰凉纤维/苎麻/有色涤纶混纺纱生产实践
8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1,共2页
云母冰凉纤维是一种具有天然冰凉效果的新型降温散热高科技纤维。文中以研发14.5rex云母冰凉纤维、苎麻与有色涤纶混纺纱(混纺比50:20:30)为例.在棉纺设备上,探讨云母冰凉纤维、苎麻与有色涤纶纤维的纺纱关键工艺及技术措施.
关键词 高科技纤维 纺纱生产 天然冰 云母 有色涤纶 苎麻 涤纶混纺 棉纺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基膨胀阻燃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平 朱平 刘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0,共9页
为得到阻燃且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涤纶/棉混纺织物(T/C),选用亚磷酸化壳聚糖(PCS)和γ-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GP-108)制备阻燃整理剂(PCS/GP),通过一步浸渍法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并研究其微观表面形貌、热稳定性能、阻燃性... 为得到阻燃且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涤纶/棉混纺织物(T/C),选用亚磷酸化壳聚糖(PCS)和γ-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GP-108)制备阻燃整理剂(PCS/GP),通过一步浸渍法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并研究其微观表面形貌、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拉伸性能以及白度等。结果表明:PCS/GP成功在涤纶/棉混纺织物表面沉积成膜,包裹住涤纶/棉纤维;T/C-PCS/GP呈现典型的涤纶/棉混纺织物二步热降解过程,在700℃时保留有28.5%的残炭量,说明PCS/GP提高了阻燃涤纶/棉混纺织物在高温区的热稳定性能;T/C-PCS/GP的LOI值提升至26.5%,实现了垂直燃烧测试中的离火自熄,残炭扫描电镜照片表明,PCS/GP的沉积改善了涤纶/棉混纺织物燃烧时存在的“支架”效应;T/C-PCS/GP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火灾蔓延指数较T/C分别降低了20%和40%,表明其火灾危险性大幅度降低;锥形量热测试后的残炭电镜照片表明,T/C-PCS/GP能够保留完整的织物编织结构,残炭表面存在明显的膨胀炭层,与垂直燃烧测试结果相符;热重红外测试结果表明,T/C-PCS/GP分解提前,主要影响棉组分热降解并促进其成炭,而高温区的红外谱图表明,在致密炭层的保护下,T/C-PCS/GP的热降解得到抑制。T/C-PCS/GP与T/C-PCS相比,断裂强力提升17%,其断裂强力与T/C的断裂强力相差不大;同时,GP-108的使用改善了T/C-PCS的黄变问题,提升了T/C-PCS/GP的白度。然而,阻燃样品耐久性较差,需要后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棉混纺织物 阻燃整理 壳聚糖 膨胀体系 硅烷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棉混纺织物在水热体系中的降解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永芳 郭红 +2 位作者 史晟 阎智锋 侯文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168,共9页
为实现废弃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循环利用,以金属盐硫酸铜作为添加剂,采用绿色、经济的水热法对废弃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降解,研究在硫酸铜-水热体系中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棉与涤纶在硫酸铜-水热体系中表现出不同的降解行... 为实现废弃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循环利用,以金属盐硫酸铜作为添加剂,采用绿色、经济的水热法对废弃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降解,研究在硫酸铜-水热体系中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棉与涤纶在硫酸铜-水热体系中表现出不同的降解行为;在低温水热条件下,棉纤维在非晶区发生降解生成粉末状纤维素及少量葡萄糖,而涤纶在低温下则保持其纤维形貌及理化性质不变,可实现双组分涤纶与棉的分离;在高温水热条件下,涤纶发生降解生成对苯二甲酸,其得率可达91%以上,而棉纤维在高温下则降解炭化形成富含含氧基团的炭材料,实现了涤纶与棉在同一体系中的同时降解;高温环境中涤纶与棉同时降解不会影响棉纤维炭产物的晶体结构,但会对炭产物的形貌有一定影响。该水热降解工艺在低温下可实现涤纶/棉混纺织物双组分的分离,高温下可实现涤纶与棉在同一体系中共同降解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为废弃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涤纶/棉混纺织物 循环利用 硫酸铜-水热体系 水热分离 水热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壳聚糖对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协同阻燃整理
11
作者 胡自强 骆晓蕾 +1 位作者 魏璐琳 刘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针对涤纶/棉混纺织物的易燃问题,采用植酸(PA)和壳聚糖(CS)构成膨胀阻燃体系,通过浸渍烘焙法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并对整理前后织物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燃烧行为、力学性能及耐水洗性等进行探究。通过工艺调控... 针对涤纶/棉混纺织物的易燃问题,采用植酸(PA)和壳聚糖(CS)构成膨胀阻燃体系,通过浸渍烘焙法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并对整理前后织物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燃烧行为、力学性能及耐水洗性等进行探究。通过工艺调控与优化,获得最佳阻燃整理工艺:烘焙温度160℃,烘焙时间120 s,CS质量浓度30 g/L,PA质量浓度400 g/L。经过阻燃整理后,所得涤纶/棉混纺织物的极限氧指数值由17.8%上升到28.7%,达到难燃级别;热重结果表明,相较于原涤纶/棉混纺织物,阻燃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分解速率下降,高温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在氮气气氛下,800℃时残炭率提高到25%以上;阻燃涤纶/棉混纺织物的最大热释放速率由原涤纶/棉混纺织物的145.86 kW/m^(2)下降到96.96 kW/m^(2),总热释放量由原涤纶/棉混纺织物的2.75 MJ/m^(2)下降到2.06 MJ/m^(2);PA和CS在织物表面构成膨胀阻燃涂层,显著提高了织物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棉混纺织物 壳聚糖 植酸 阻燃整理 生物质膨胀阻燃体系 功能性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分散黄染料对涤纶/棉混纺织物的超临界CO_(2)同浴染色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天博 郑环达 +3 位作者 蔡涛 于佐君 王力成 郑来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6-122,131,共8页
为解决涤纶/棉混纺织物水浴染色能耗大、水污染严重的技术难题,并拓宽超临界CO_(2)染色技术的应用范围,研究了活性分散黄染料对涤纶/棉混纺织物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的染色性能。分析了染色温度、压力、时间、助剂用量和CO_(2)流速对涤... 为解决涤纶/棉混纺织物水浴染色能耗大、水污染严重的技术难题,并拓宽超临界CO_(2)染色技术的应用范围,研究了活性分散黄染料对涤纶/棉混纺织物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的染色性能。分析了染色温度、压力、时间、助剂用量和CO_(2)流速对涤纶/棉混纺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染色温度为100℃,压力为20 MPa,染色时间为80 min,CO_(2)流量为20 g/min,二甲基亚砜质量分数为80%。结果表明:与天然染料相比,利用活性分散黄可以显著提升涤纶/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深度和色牢度;同时,二甲基亚砜处理与“乙醇助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预处理”法相比,K/S值提升了2倍以上,色牢度达到4~5级,获得了较好的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同浴染色 染色性能 活性分散黄 涤纶/棉混纺织物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氮阻燃剂对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益婷 程献伟 +1 位作者 关晋平 陈国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99,106,共7页
为赋予涤纶/棉混纺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采用生物质植酸和尿素合成植酸铵盐,通过轧—烘—焙工艺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合成阻燃剂植酸铵盐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热... 为赋予涤纶/棉混纺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采用生物质植酸和尿素合成植酸铵盐,通过轧—烘—焙工艺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合成阻燃剂植酸铵盐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热释放性能、阻燃性能及其阻燃机制。结果表明: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较好,极限氧指数升高至25.6%,在垂直燃烧测试中能够自熄,炭长降低为12 cm,满足GB/T 17591—2006《阻燃织物》中B_(1)级阻燃性能的要求;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热稳定性提高,热释放能力降低;植酸铵盐主要通过膨胀型阻燃机制提高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纺织品 涤纶/棉混纺织物 阻燃整理 植酸 支架效应 膨胀型阻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涤纶/棉混纺军训服的化学分离回收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爽 孔昱萤 +2 位作者 关晋平 程献伟 陈国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8-185,共8页
针对军训服每年产生大量的废弃,造成原料涤纶/棉混纺织物浪费的状况,将醋酸锌、尿素、尿素-醋酸锌共晶体系作为催化剂,通过乙二醇醇解法对废旧涤纶/棉混纺军训服中的涤纶组分进行解聚回收,并通过酸解法对棉纤维素组分进行回收;研究了催... 针对军训服每年产生大量的废弃,造成原料涤纶/棉混纺织物浪费的状况,将醋酸锌、尿素、尿素-醋酸锌共晶体系作为催化剂,通过乙二醇醇解法对废旧涤纶/棉混纺军训服中的涤纶组分进行解聚回收,并通过酸解法对棉纤维素组分进行回收;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废旧涤纶/棉混纺军训服、白色涤纶/棉混纺织物、白色涤纶织物醇解的影响;最后采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对醇解得到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体及酸解纤维素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选用醋酸锌作为催化剂,催化剂相对用量为0.6%,反应固液比为1∶6,在196℃条件下醇解3 h效果较好;硫酸酸解过滤得到白色纤维素,达到对废旧军训服不同组分分离回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训服 涤纶/棉混纺织物 废旧纺织品 醇解 化学分离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氢钠及亲水柔软剂对涤纶/羊毛混纺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和平 刘光平 +1 位作者 曾跃兵 刘丽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6-40,共5页
为了研究亚硫酸氢钠和亲水柔软剂对涤纶/羊毛混纺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选用不同质量浓度的亚硫酸氢钠/尿素溶液和亲水柔软剂对织物进行整理,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接触角测量仪、多功能电子织物强力... 为了研究亚硫酸氢钠和亲水柔软剂对涤纶/羊毛混纺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选用不同质量浓度的亚硫酸氢钠/尿素溶液和亲水柔软剂对织物进行整理,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接触角测量仪、多功能电子织物强力仪和主观刺痒评价法对织物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在亚硫酸氢钠质量浓度为30 g/L、尿素质量浓度为60 g/L、处理时间2 h、处理温度80℃的工艺条件下,羊毛鳞片基本溶解,织物刺痒感降低;再经过30 g/L亲水柔软剂整理后,织物刺痒感基本消失,接触角从142.2°下降到124.1°;红外光谱图表明织物分子结构未被破坏;处理后试样经纬向拉伸断裂强力下降,但撕破强力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羊毛混纺织物 亚硫酸氢钠 亲水改性 刺痒感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分散染料对涤纶/棉混纺织物的沾色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易菁源 裴刘军 +2 位作者 朱赫 张红娟 王际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7,共9页
为实现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少水无盐、污水零排放染色关键技术,基于前期开发适用于非水介质中对涤纶的上染率较高的偶氮染料以及传统水浴常用的蒽醌和杂环染料,探究了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分散染料结构、染色温度、促染剂、保温时间、分散... 为实现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少水无盐、污水零排放染色关键技术,基于前期开发适用于非水介质中对涤纶的上染率较高的偶氮染料以及传统水浴常用的蒽醌和杂环染料,探究了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分散染料结构、染色温度、促染剂、保温时间、分散剂对分散染料沾染棉纤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使用相对沾色率对分散染料在涤、棉上的分配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实验所用的蒽醌类分散染料对涤纶组分的上染率仅有12%,并不适用于该体系中对涤纶/棉混纺织物染色;而选用的偶氮类和杂环类分散染料对涤纶组分上染率在80%以上;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加入极性小分子促进剂,不仅能够改善涤纶组分的溶胀,且借助分子的强极性降低分散染料在非水介质中的溶解度,提高分散染料对涤纶组分的上染率,从而降低分散染料对棉组分的沾色;染色过程中加入分散剂NNO,不仅不能提升分散染料的染色性能,反而影响其沾色率。根据分散染料对涤纶的上染率及相对沾色率,得出分散染料的最佳染色条件为:温度140℃、促染剂含量10%(o.w.f)、保温时间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介质染色 涤纶/棉混纺织物 分散染料 沾色 促染剂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不锈钢纤维混纺电磁屏蔽织物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武晖 路海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共5页
为了开发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民用纺织品,利用涤纶/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织造不同规格的电磁屏蔽织物。测试分析了涤纶/不锈钢纤维混纺织物组织结构、混纺纱线嵌织网格大小、嵌织密度对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组织结构会影响涤... 为了开发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民用纺织品,利用涤纶/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织造不同规格的电磁屏蔽织物。测试分析了涤纶/不锈钢纤维混纺织物组织结构、混纺纱线嵌织网格大小、嵌织密度对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组织结构会影响涤纶/不锈钢纤维混纺织物电磁屏蔽性能;涤纶/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嵌织形成的网格面积越小,织物电磁屏蔽效能越好;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随不锈钢纱线嵌织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涤纶/不锈钢纤维混纺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具有方向性,当涤纶/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排列方向与电磁波中磁场振动方向垂直时,屏蔽效能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效能 涤纶/不锈钢纤维混纺织物 嵌织密度 功能性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粘胶混纺织物一浴法染色
18
《印染》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涤纶/粘胶混纺织物 一浴法染色 色强度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纺比对麻涤纱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俞雯 沈丕华 郁崇文 《中国麻业》 2001年第3期30-33,37,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不同混纺比下的麻涤混纺纱的性能测试分析得出 :涤纶比例必须达到一定量 ( 4 0 % )后 ,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才能随着涤纶比列的提高而逐渐改善 ;随着混纺比的改变 ,在涤纶含量为 50 %左右 ,混纺纱的断裂强力将出现一个低谷 ;... 本文通过对不同混纺比下的麻涤混纺纱的性能测试分析得出 :涤纶比例必须达到一定量 ( 4 0 % )后 ,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才能随着涤纶比列的提高而逐渐改善 ;随着混纺比的改变 ,在涤纶含量为 50 %左右 ,混纺纱的断裂强力将出现一个低谷 ;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 ,毛羽和条干指标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涤纶混纺 混纺 断裂强力 断裂伸长率 条干不匀 毛羽 纱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远红外短纤混纺纱开发功能针织面料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济宏 徐文 肖亚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6-57,共2页
文中介绍了以远红外涤纶短纤混纺为主要原料开发的系列功能性针织面料 ,给出了详细的编织工艺 ,染色及酶处理工艺及织物机械性能和服用性能参数 ,指出远红外涤纶短纤混纺纱可编织性能良好 ,用其开发的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温其热性能和... 文中介绍了以远红外涤纶短纤混纺为主要原料开发的系列功能性针织面料 ,给出了详细的编织工艺 ,染色及酶处理工艺及织物机械性能和服用性能参数 ,指出远红外涤纶短纤混纺纱可编织性能良好 ,用其开发的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温其热性能和一定的保健、辅助治疗作用。运用纤维素酶对面料进行整理 ,可以改善织物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涤纶短纤混纺 针织物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