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气组合畸变对某涡轴发动机性能影响研究
1
作者 赵思瑞 王旭 +3 位作者 李杜 马东阳 吴鑫鑫 吴建辉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6-94,共9页
进气畸变是恶化涡轴发动机性能、造成其稳定裕度损失的重要因素。针对某新研发的民用涡轴发动机,采用全环非定常方法开展了进气组合畸变对其组合压气机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并基于压气机部件试验数据进行了数值校验,分析了组合畸变对压... 进气畸变是恶化涡轴发动机性能、造成其稳定裕度损失的重要因素。针对某新研发的民用涡轴发动机,采用全环非定常方法开展了进气组合畸变对其组合压气机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并基于压气机部件试验数据进行了数值校验,分析了组合畸变对压气机特性的影响规律,探索了组合畸变对组合压气机流场的影响机制。结合总体模型分析了进气畸变对涡轴发动机整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整机地面试验结果校验了工作线位置变化,总体模型的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小于2%,数值结果表明100%转速下组合畸变使得发动机稳定裕度降低了2.36%,掌握了进气畸变对发动机稳定裕度的影响,验证了发动机在畸变进气条件下的稳定工作能力,为发动机适航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组合压气机 进气畸变 喘振试验 特性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轴发动机振能转移优化设计方法与实验研究
2
作者 高永强 刘准 +1 位作者 廖明夫 陈忠斌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7-298,共12页
为优化带共用支承结构双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特性,使其在同等不平衡量下能够在较大的转速范围内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带共用支承结构双转子系统的振能转移优化设计方法,并对双转子系统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动力学特性计算和动力学... 为优化带共用支承结构双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特性,使其在同等不平衡量下能够在较大的转速范围内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带共用支承结构双转子系统的振能转移优化设计方法,并对双转子系统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动力学特性计算和动力学优化设计。优化后,该模型在各阶自激励模态下的可容度均超过0.8,能够满足可容模态设计要求。以某涡轴发动机为参考对象,设计并加工了一套带共用支承结构的双转子实验器,该实验器能够模拟4种不同刚度下带共用支承结构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使用该实验器进行了动力学特性计算验证实验,在4种刚度组合下,该实验器在各阶自激励模态下临界转速的误差均不大于7%,这表明建立的带共用支承结构双转子系统的模型是准确的。使用该实验器进行了不平衡响应峰值对比实验和抗振特性对比实验,与优化前的刚度组合相比,在最优的刚度组合下,动力涡轮的不平衡响应峰值降低了51.49%,最大许用不平衡量提升了79.21%,这说明振能转移优化设计对于降低动力涡轮的不平衡响应和提升动力涡轮的抗振特性效果显著。分别对振能转移优化前和振能转移优化后的实验器进行了长时间“共振”实验,优化前的实验器无法在临界转速处长时间运行,不满足可容模态设计要求,而对于优化后的实验器,动力涡轮在其自激励一阶模态临界转速处长时间运行时的不平衡响应增幅为5.37%,燃气发生器在其自激励一阶模态临界转速处长时间运行时的不平衡响应增幅为1.39%,能够满足可容模态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共用支承结构 动力学优化设计 振能转移 可容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转子动力特性试验方案优化
3
作者 赵海凤 朱如鹏 +2 位作者 吕彪 张海彪 宋明波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为解决涡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转子高速动力特性试验各阶临界转速结果与转子临界转速设计结果及整机试验反映情况存在差异问题,提升发动机动力涡轮转子支承结构及动力特性设计能力,对原高速动力特性试验方案转子系统开展了动力特性仿真分析... 为解决涡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转子高速动力特性试验各阶临界转速结果与转子临界转速设计结果及整机试验反映情况存在差异问题,提升发动机动力涡轮转子支承结构及动力特性设计能力,对原高速动力特性试验方案转子系统开展了动力特性仿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提出了调整试验静子件传力方式的优化方案,并开展了优化方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方案优化后,在试验器上动力涡轮转子各阶临界转速试验结果与转子临界转速设计结果及整机试验反映情况基本一致。这对于动力涡轮转子支点布局及承力系统设计,保证动力涡轮转子安装到整机上之后正常运行具有积极的工程意义,同时对转子动力特性试验的转接段支承设计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动力轮转子 动力特性 试验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的某涡轴发动机转子振动信号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翟欢乐 黄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76,共4页
针对涡轴发动机转子振动特性,提出遗传算法优化的VMD方法。以VMD分量信息熵最小化为适应度函数,运用遗传算法优化VMD分量数量和惩罚因子,并采用仿真案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基于某涡轴发动机转子振动倍频幅值包络线、试车转速曲线,仿... 针对涡轴发动机转子振动特性,提出遗传算法优化的VMD方法。以VMD分量信息熵最小化为适应度函数,运用遗传算法优化VMD分量数量和惩罚因子,并采用仿真案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基于某涡轴发动机转子振动倍频幅值包络线、试车转速曲线,仿真进气机匣、涡轮机匣的振动信号,并采用优化的VMD对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对分解后的信号进行整周期重采样后再进行频谱分析。结合瀑布图对比分析原信号和VMD分解信号,同时以试车第100s时刻的频谱图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的VMD能够有效地对转子振动信号进行分析,且能够识别出各转子的主要倍频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VMD 转子振动信号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对带有轴承共腔结构涡轴发动机的减振特性
5
作者 刘源 王四季 +3 位作者 陈佳窈 张晋琪 林大方 王程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66-175,共10页
为研究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在带有轴承共腔结构的涡轴发动机减振特性,基于阻尼器动静摩擦副的运动特征,提出弹支干摩擦阻尼器位于轴承共腔结构处的附加刚度和阻尼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弹支干摩擦阻尼器与涡轴发动机耦合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 为研究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在带有轴承共腔结构的涡轴发动机减振特性,基于阻尼器动静摩擦副的运动特征,提出弹支干摩擦阻尼器位于轴承共腔结构处的附加刚度和阻尼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弹支干摩擦阻尼器与涡轴发动机耦合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求解,分析不同支点阻尼器对涡轴发动机各阶模态减振效果及阻尼器对可控模态的减振机理。基于以上工作提出了阻尼器各阶模态减振设计方案。结果表明,通过设计弹支干擦阻尼器的支点位置、个数、正压力及控制转速区间等参数,可实现阻尼器对带有轴承共腔结构涡轴发动机各阶模态振动的有效控制,最大减振比达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支干摩擦阻尼器 涡轴发动机 承共腔结构 不平衡响应 减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蔽式安装布局涡轴发动机安装损失的飞行试验
6
作者 张浩 汪涛 李延希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74,共5页
为确定轻小型直升机飞行性能评估所需的发动机安装性能损失,对隐蔽式安装布局的涡轴发动机进行了不同直升机飞行姿态的飞行试验。基于试飞数据建立了一套真实飞行条件下涡轴发动机安装损失的计算流程,对比分析了在不同高度和速度下稳定... 为确定轻小型直升机飞行性能评估所需的发动机安装性能损失,对隐蔽式安装布局的涡轴发动机进行了不同直升机飞行姿态的飞行试验。基于试飞数据建立了一套真实飞行条件下涡轴发动机安装损失的计算流程,对比分析了在不同高度和速度下稳定平飞、有/无地效悬停、有/无地效悬停回转、不同高度爬升、不同高度下滑、盘旋、侧后飞等飞行姿态对涡轴发动机安装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隐蔽式安装布局的涡轴发动机安装损失主要来自进气温升,不同飞行姿态下功率损失为4.3%~20.7%,耗油率相对增量为1.2%~132.7%;功率损失随飞行高度的变化规律不明显,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耗油率相对增量随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在近地面的低速飞行姿态下安装损失最小,且受地效影响较小;风速和风向对安装损失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装损失 涡轴发动机 飞行姿态 隐蔽式安装布局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轴发动机细长柔性转子动力特性及高速动平衡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邓旺群 王桢 +1 位作者 舒斯荣 杨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2-165,170,共5页
建立涡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转子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得到转子的前三阶临界转速值,在高速旋转试验器上完成全转速范围内的动力特性和高速动平衡试验,实测得到转子在额定工作转速范围内高速动平衡前后等状态下振动幅值随转速的变化曲... 建立涡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转子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得到转子的前三阶临界转速值,在高速旋转试验器上完成全转速范围内的动力特性和高速动平衡试验,实测得到转子在额定工作转速范围内高速动平衡前后等状态下振动幅值随转速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计算模型反映了转子的真实情况,高速动平衡效果良好,解决了型号研制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动力轮转子 动力特性 高速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波转子影响涡轴发动机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成本林 李建中 +2 位作者 巩二磊 温泉 张堃元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6-731,共6页
内燃波转子涡轴发动机是一种集波转子增压技术、等容燃烧技术和涡轴发动机技术为一体的新概念发动机。介绍了内燃波转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内燃波转子涡轴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数学模型,开展内燃波转子通道出口气流马赫数变化对涡轴发... 内燃波转子涡轴发动机是一种集波转子增压技术、等容燃烧技术和涡轴发动机技术为一体的新概念发动机。介绍了内燃波转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内燃波转子涡轴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数学模型,开展内燃波转子通道出口气流马赫数变化对涡轴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探讨内燃波转子涡轴发动机热力循环状态参数变化规律,验证了内燃波转子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涡轴发动机性能,内燃波转子涡轴发动机比功率和热循环效率最大提高了35.79%,耗油率SFC最大减少了26.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内燃波转子 热力循环 性能 出口马赫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件性能非确定性对涡轴发动机性能影响量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唐海龙 张坤 +1 位作者 郭昆 陈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43-1150,共8页
航空发动机各部件性能非确定性的累积叠加会导致发动机总体性能的非确定性。建立了基于蒙特卡洛概率设计方法的非确定性涡轴发动机数学模型,用以量化发动机各部件性能的非确定性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部件性能按正态分布进行... 航空发动机各部件性能非确定性的累积叠加会导致发动机总体性能的非确定性。建立了基于蒙特卡洛概率设计方法的非确定性涡轴发动机数学模型,用以量化发动机各部件性能的非确定性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部件性能按正态分布进行非确定性变化时对发动机性能有明显影响,与发动机确定性模型所计算的性能100%达标相比,输出功率的达标概率为49.32%,耗油率的达标概率为50.83%,模型量化结果合理且均方根误差小于3%。发动机在采用限制涡轮前温度的控制规律后,输出功率和耗油率的达标概率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性能 非确定性 概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轴发动机高精度实时部件级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廖光煌 焦洋 +1 位作者 李秋红 黄金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3,共9页
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涡轴发动机共同工作方程求解方法。在基于牛顿-拉夫逊迭代法求解共同工作方程的模型上采集离线训练数据,以共同工作方程迭代求解前的残差为输入,迭代收敛后的共同工作方程猜值修正量为输出,训练BP神经网络,对共同... 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涡轴发动机共同工作方程求解方法。在基于牛顿-拉夫逊迭代法求解共同工作方程的模型上采集离线训练数据,以共同工作方程迭代求解前的残差为输入,迭代收敛后的共同工作方程猜值修正量为输出,训练BP神经网络,对共同工作方程进行求解。采用变缩放因子的萤火虫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参数,提高了猜值修正量的预测精度。在飞行包线的某一区域内,采集额定发动机在直升机前飞过程的数据进行神经网络离线训练,并将网络参数代入部件级模型对共同工作方程进行求解,在训练数据采集区域附近的爬升状态、远离训练数据采集区域的前飞状态下进行测试,计算模型输出与牛顿-拉夫逊迭代算法模型输出的偏差,与一次通过算法相比,本文提出方法模型输出最大偏差约为一次通过算法的1/34到1/4,模型运行耗时约为一次通过算法的2/5,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数学模型 共同工作方程 BP神经网络 萤火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轴发动机/直升机综合控制仿真平台设计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海波 姚文荣 陈国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3-390,共8页
建立了UH-60直升机/T700涡轴发动机综合控制数字仿真平台。基于VC++环境开发了包含UH-60直升机/T700涡轴发动机综合实时模型的上位机程序,与运行机载涡轴发动机+旋翼实时模型及在线优化控制模式的下位机程序。两者基于TCP/IP协议实时通... 建立了UH-60直升机/T700涡轴发动机综合控制数字仿真平台。基于VC++环境开发了包含UH-60直升机/T700涡轴发动机综合实时模型的上位机程序,与运行机载涡轴发动机+旋翼实时模型及在线优化控制模式的下位机程序。两者基于TCP/IP协议实时通讯,可进行模拟实际直/发综合优化控制的数字仿真实验。在该数字仿真环境下,分别给出了提高直升机常规飞行性能的多种优化控制模式仿真、变旋翼转速优化控制以及快速功率跟随控制模式仿真,充分表明该平台可为新一代直/发综合系统的开发研制提供一个可靠的前期数字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涡轴发动机 综合控制 数字仿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速速率闭环的涡轴发动机起动过程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胜泉 杨征山 +1 位作者 张基钢 孙健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2-306,共5页
针对某型在研涡轴发动机起动过程容易出现超温和悬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转速速率闭环的起动燃油流量调节方法,并且根据相似原理、温升效应和管路填充对起动燃油流量进行了修正。用于全权限数控系统,经过试验验证,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自... 针对某型在研涡轴发动机起动过程容易出现超温和悬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转速速率闭环的起动燃油流量调节方法,并且根据相似原理、温升效应和管路填充对起动燃油流量进行了修正。用于全权限数控系统,经过试验验证,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发动机起动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推进系统 起动控制规律 自适应控制 涡轴发动机 全权限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涡轴发动机气路故障数值仿真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占生 曹智选 +2 位作者 沈勇 欧阳运芳 张广辉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4-850,974,共7页
为了仿真某型涡轴发动机的气路故障特征,采用部件法建立了该发动机的稳态非线性数学模型。首先,研究了发生不同气路故障时各部件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并引入性能退化因子改变部件特性曲线,仿真部件故障;然后,建立了组合故障以及不同故障... 为了仿真某型涡轴发动机的气路故障特征,采用部件法建立了该发动机的稳态非线性数学模型。首先,研究了发生不同气路故障时各部件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并引入性能退化因子改变部件特性曲线,仿真部件故障;然后,建立了组合故障以及不同故障严重程度的仿真方法,仿真发动机实际运行时,不同故障类型、不同故障组合以及故障严重程度引起的发动机各截面总压、总温以及输出功率的改变;最后,经分析得到发动机气路故障特征,验证了该气路故障仿真方法的可行性,为数据驱动的发动机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提供了一种获取气路故障数据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气路故障 故障诊断 数值仿真 性能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涡轴发动机性能寻优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楠 黄金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308,共6页
基于涡轴发动机的非线性模型,采用阶跃响应法建立状态参数与控制量的线性关系———推进系统矩阵(Propulsion system matrix,PSM)。根据发动机安全工作要求以及执行机构物理性质得到优化约束条件,建立涡轴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模式和最小... 基于涡轴发动机的非线性模型,采用阶跃响应法建立状态参数与控制量的线性关系———推进系统矩阵(Propulsion system matrix,PSM)。根据发动机安全工作要求以及执行机构物理性质得到优化约束条件,建立涡轴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模式和最小耗油率模式性能寻优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距离的自适应惯性权重粒子群改进算法,对两种模式进行性能寻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粒子群应用于发动机性能寻优具有较好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推进系统矩阵 粒子群优化算法 性能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轴发动机涡轮级间支承结构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艳红 曹冲 +1 位作者 李鑫 洪杰 《航空发动机》 2014年第4期34-40,共7页
高效、稳定的涡轮级间支承结构需要先进的设计技术予以支持。考虑涡轮级间支承结构处于高温、多种载荷的工作环境,以及先进涡轴发动机的设计需求,提出了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小热应力和热变形低,隔振性能良好,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好。... 高效、稳定的涡轮级间支承结构需要先进的设计技术予以支持。考虑涡轮级间支承结构处于高温、多种载荷的工作环境,以及先进涡轴发动机的设计需求,提出了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小热应力和热变形低,隔振性能良好,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好。在此基础上,对几种典型的涡轴发动机涡轮级间支承结构进行了分析与对比,确定了结构多功能、结构变刚度质量分布、连接稳定性和结构与动力学一体化等设计是先进级间支承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级间支承结构 涡轴发动机 结构设计 轮导向器 稳定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轴发动机性能非确定性模型校核与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海龙 张坤 +2 位作者 郭昆 徐思远 陈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47-2455,共9页
为了使涡轴发动机性能非确定性模型能够在工程中应用,利用均值法和发动机温度特性试验数据对其进行了校核,输出功率均方根误差为2.1%,耗油率为1%。基于此模型,对涡轴发动机循环参数选择和自由涡轮效率裕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当考虑... 为了使涡轴发动机性能非确定性模型能够在工程中应用,利用均值法和发动机温度特性试验数据对其进行了校核,输出功率均方根误差为2.1%,耗油率为1%。基于此模型,对涡轴发动机循环参数选择和自由涡轮效率裕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当考虑涡轮进口总温升高引起的涡轮冷气量变化及冷却气掺混引起的涡轮效率变化时,现有循环参数选择范围已不能满足发动机性能指标要求。根据控制燃气发生器的相对转速保持为设定值不变的控制方案,当自由涡轮效率裕度提高1.8%时,发动机输出功率和耗油率达标概率≥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性能 非确定性 循环参数 裕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环法在测量航空涡轴发动机角接触球轴承轴向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卢艳辉 张春月 边杰 《轴承》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8-50,共3页
针对涡轴发动机结构尺寸小、转速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涡轴发动机角接触球轴承轴向力测量的方法,主要介绍了弹性环的设计、贴片制作、标定以及轴向力测量系统配置等,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角接触球 弹性环 向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涡轴发动机等压差活门建模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魏艳艳 王宏宇 缪万波 《航空发动机》 2014年第4期75-78,共4页
考虑某型涡轴发动机燃油流量调节器通道截面的局部能量损失,推导出流经计量油针的燃油流量方程,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等压差活门的功用、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以连续方程和力平衡方程为基础,采用线性化处理方法,建立等压差活门的数学模... 考虑某型涡轴发动机燃油流量调节器通道截面的局部能量损失,推导出流经计量油针的燃油流量方程,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等压差活门的功用、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以连续方程和力平衡方程为基础,采用线性化处理方法,建立等压差活门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等压差活门系统结构,得到等压差活门系统的传递函数,进而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单位阶跃输入的稳态误差。结果表明:以流量方程和力平衡方程为基础建立等压差活门数学模型的方法可行,分析出等压差活门稳定工作条件和稳态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为燃油调节器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仿真计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调节器 等压差活门 涡轴发动机 建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轴发动机性能退化数学建模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时瑞军 周剑波 +1 位作者 张秋贵 皮星 《航空发动机》 2010年第4期26-28,25,共4页
分析了航空发动机各部件性能退化原理;分别建立了压气机、燃烧室、涡轮性能退化的部件模型;根据航空自由涡轮式涡轴发动机的工作和使用特点,建立了性能退化的涡轴发动机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仿真研究了不同部件性能退化对涡轴发动机性... 分析了航空发动机各部件性能退化原理;分别建立了压气机、燃烧室、涡轮性能退化的部件模型;根据航空自由涡轮式涡轴发动机的工作和使用特点,建立了性能退化的涡轴发动机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仿真研究了不同部件性能退化对涡轴发动机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正确反映了部件退化对涡轴发动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性能退化 数学模型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轴发动机全状态实时气动热力学数值模拟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开明 黄金泉 郭腊梅 《航空发动机》 2006年第2期46-49,22,共5页
应用“外推”法得到了某型涡轴发动机起动状态的部件特性,采用容积法建立了表达发动机热力过程特性的非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决了通常的部件法建模所带来的需要迭代的问题,建立了涡轴发动机全状态的气动热力学实时模型,给出了某发动机工... 应用“外推”法得到了某型涡轴发动机起动状态的部件特性,采用容积法建立了表达发动机热力过程特性的非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决了通常的部件法建模所带来的需要迭代的问题,建立了涡轴发动机全状态的气动热力学实时模型,给出了某发动机工作全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外推 数值模拟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