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向槽宽度对涡轮增压器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聪聪 周瑜哲 +3 位作者 门日秀 付晓瑞 冯泽民 蔡长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83-191,共9页
浮环外表面周向槽宽度结构参数会影响外膜压力分布,进而对高速轻载涡轮增压器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流体润滑机理和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包含轴系集总运动方程、浮环轴承瞬态温度模型、润滑油黏温方程以及轴承间隙热变... 浮环外表面周向槽宽度结构参数会影响外膜压力分布,进而对高速轻载涡轮增压器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流体润滑机理和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包含轴系集总运动方程、浮环轴承瞬态温度模型、润滑油黏温方程以及轴承间隙热变形方程在内的涡轮增压器轴系热-流-固耦合的综合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求解策略。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该综合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某柴油机用涡轮增压器转子系统为例,通过三维振动瀑布图研究不同周向槽宽度在低(50℃)、中(90℃)、高(130℃)3种入口油温下转子系统频域瞬态振动响应。结果表明:相对于全圆瓦浮环轴承支撑的转子系统,当周向槽宽度从2.4 mm增加至4.8 mm时,在不同入口油温下转子系统内膜涡动、振荡的转速区间逐渐缩小,振动幅值均大幅降低;但随着周向槽宽度和入口油温的增加,外膜承载力降低,转子系统呈现出刚性运动,即零频振动,并且零频振动幅值高于低频振动,成为主导频率。当周向槽宽度从2.4 mm增加至4.8 mm:入口油温为50℃时转子系统的最大无量纲振幅值降幅分别约为67%、75%和83%;入口油温增加至90℃时,转子系统的最大无量纲振幅值降幅分别约38%、75%和82%;入口油温增加至130℃时,最大无量纲振幅值降幅分别约为67%、75%和79%。因此,对于不同的入口油温,周向槽浮环轴承可使转子系统的振动幅值大幅降低,有利于提高转子系统的稳定性,结论可为周向槽浮环轴承的参数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向槽浮环轴承 涡轮增压器转子 非线性动力特性 瞬态响应分析 低频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附加约束的小型涡轮增压器转子模态测试 被引量:4
2
作者 宾光富 周伟 +1 位作者 王钢 陈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74-1278,共5页
针对转子模态参数难以有效获取的问题,进行了基于附加约束的小型涡轮增压器转子模态测试研究。以多种材料和零部件组成的某型汽油发动机涡轮增压器转子结构为例,采用有限元法构建了其有限元模型,得到自由边界条件下转子前三阶模态频率... 针对转子模态参数难以有效获取的问题,进行了基于附加约束的小型涡轮增压器转子模态测试研究。以多种材料和零部件组成的某型汽油发动机涡轮增压器转子结构为例,采用有限元法构建了其有限元模型,得到自由边界条件下转子前三阶模态频率。然后分别采用卧式悬挂、立式悬挂、海绵垫、硬纸垫四种不同附加约束条件,开展转子的力锤模态测试,通过稳态图识别模态频率,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采用悬挂方式较采用直接固定约束方式的识别值要低,而采用立式悬挂约束方式获得的转子模态测试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 附加约束 涡轮增压器转子 锤击模态测试 稳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涡轮增压器转子轴焊接移动夹具的结构优化设计
3
作者 牛金霞 白连杰 李戬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97,共2页
涡轮增压器转子轴是由叶轮和连接轴经过摩擦焊接而成的,焊接质量至关重要,摩擦焊机的装夹方式和定位精度决定了工件的焊接精度。通过对移动夹具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移动夹具的定位精度,并且提高了夹具的刚性和强度,解决了涡轮增压... 涡轮增压器转子轴是由叶轮和连接轴经过摩擦焊接而成的,焊接质量至关重要,摩擦焊机的装夹方式和定位精度决定了工件的焊接精度。通过对移动夹具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移动夹具的定位精度,并且提高了夹具的刚性和强度,解决了涡轮增压器转子轴的焊接精度超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优化 移动夹具 摩擦焊机 涡轮增压器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增压器叶轮转子典型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4
作者 刘琦 霍柏琦 +2 位作者 关涛 齐亮 赵思恒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8-113,共6页
船舶柴油机增压器转子故障的监测参数较多,不同故障参数之间存在重合的情况,导致计算耗时增加和分类准确率下降。为提高增压器转子故障识别率及诊断实时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递归消除法(SVM-RFE)与改进Hu不变矩结合的增压器转... 船舶柴油机增压器转子故障的监测参数较多,不同故障参数之间存在重合的情况,导致计算耗时增加和分类准确率下降。为提高增压器转子故障识别率及诊断实时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递归消除法(SVM-RFE)与改进Hu不变矩结合的增压器转子故障轴心轨迹特征提取选择方法,即Hu-SVM-RFE算法。首先,针对不同故障类型转子轴心轨迹提取改进Hu不变矩,然后通过SVM-RFE方法进行特征排序与选择,筛选出分类识别率较高的特征组合,最后分别采用PNN、BP神经网络和SVM三种诊断算法对Hu-SVM-RFE算法筛选组合的特征矩阵进行分类识别诊断。结果表明:采用Hu-SVM-RFE方法获得的最优特征子集能够在简约特征数量的同时保证增压器转子故障信息的丰富性,结合PNN算法可以获得较高的分类识别率并且耗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涡轮增压器转子 故障诊断 改进Hu不变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涡轮增压器轴承-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毅 王伟 +3 位作者 魏道高 王刚 许吉敏 刘焜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0-631,共12页
汽车涡轮增压器广泛采用浮环轴承支承的小型轻质转子系统,以实现100000~300000 r/min的工作转速,提高发动机功率和动力性能,并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在此超高速工况下,动压油膜的强非线性作用和转子固有的不平衡效应使该系统呈现出复杂的... 汽车涡轮增压器广泛采用浮环轴承支承的小型轻质转子系统,以实现100000~300000 r/min的工作转速,提高发动机功率和动力性能,并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在此超高速工况下,动压油膜的强非线性作用和转子固有的不平衡效应使该系统呈现出复杂的动力学现象,其中油膜涡动、振荡、跳跃、倍周期分岔和混沌等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对增压器的健康运转意义重大,因而备受关注.本文作者从摩擦学动力学耦合的角度出发,基于流体动压轴承润滑理论和有限差分法计算非稳态油膜压力,结合达朗贝尔原理和传递矩阵法建立了转子离散化动力学方程,提出了一种由双油膜浮环支承的涡轮增压器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从转子轨迹、轴承偏心率、频谱响应、庞加莱映射和分岔特性等方面比较分析,描述了该非线性轴承-转子系统的不平衡效应及油膜失稳特征.结果表明:转子一般在相对低速下作稳定的单周期不平衡振动,在高转速下其被油膜失稳引起的次同步涡动所抑制,但不平衡量的增加可阻碍转子以拟周期运动通向混沌运动的路径;适当不平衡补偿下,由于内、外油膜间交互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作用,在油膜失稳区间之间的中高速区会出现适合增压器健康运转的稳定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器转子 浮环轴承 非线性振动 油膜涡动/振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418涡轮盘和42CrMo轴摩擦焊接头的强化 被引量:11
6
作者 杜随更 傅莉 +1 位作者 曹营 王晋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涡轮增压器转子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 ,通常由铸态的 K41 8涡轮盘和调质状态的 42 Cr Mo涡轮轴摩擦焊接而成 ,焊接接头常会发生接头低应力破坏和焊接缺陷。强、弱两种焊接规范模式下得到的接头微观硬度、成分及金相组织分析表明 :采用强... 涡轮增压器转子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 ,通常由铸态的 K41 8涡轮盘和调质状态的 42 Cr Mo涡轮轴摩擦焊接而成 ,焊接接头常会发生接头低应力破坏和焊接缺陷。强、弱两种焊接规范模式下得到的接头微观硬度、成分及金相组织分析表明 :采用强规范焊接时接头两侧硬度的变化程度小于弱规范焊接时接头两侧的硬度变化。采用弱规范焊接时 ,42 Cr Mo侧热力影响区易出现粗晶、上贝氏体、混合组织 ,K41 8侧热力影响区会产生粗晶、碳化物带、粘滞层。因此 ,K41 8+ 4 2 Cr Mo摩擦焊接时 ,宜采用强规范。摩擦焊接工艺研究表明 ,旋转工件表面线速度 v、摩擦压力 Pf、顶锻压力 Pd,以及反映加热功率 (温度 )的参数 Pfv对接头拉伸强度的影响显著。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建立了接头拉伸强度与上述参数之间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焊接 异种金属接头 涡轮增压器转子 发动机 K418涡轮 42CrMo涡轮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