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涡流技术的淀粉磷酸酯制备工艺 被引量:2
1
作者 孙赟 李里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0-123,共4页
将涡流技术应用于干法变性中 ,在对国内外淀粉磷酸酯工艺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实验的参数和水平 ,通过全面实验获得一系列的实验样品 ,并对其进行测试分析 ,可知涡流技术可以应用于淀粉磷酸酯的生产 ,产品性能优良并可随着各参数的... 将涡流技术应用于干法变性中 ,在对国内外淀粉磷酸酯工艺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实验的参数和水平 ,通过全面实验获得一系列的实验样品 ,并对其进行测试分析 ,可知涡流技术可以应用于淀粉磷酸酯的生产 ,产品性能优良并可随着各参数的变化而改变。该工艺技术可缩短反应时间 ,降低生产成本 ,使得生产连续稳定并无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技术 淀粉磷酸酯 制备工艺 干法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涡流技术的干法制备糊精工艺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赟 李里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0-133,共4页
对基于涡流技术的干法变性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本工艺过程将涡流技术应用至预混合、预干燥以及反应转化的整个过程 ,保证了混合的均匀性、反应的高效性。利用该工艺可以按所需产品的转化度、粘度等指标的要求进行任意调节。
关键词 糊精 涡流技术 干法变性 工艺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解调与涡流技术的涂层厚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选择 方诗雪 +2 位作者 程斌 刘武平 翟中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针对金属基体的非金属材质涂层的厚度测量,提出一种基于数字解调与涡流技术的检测方法。针对拾取涡流信号的电感式传感探头,理论分析了涡流电感大小与涂层厚度之间的关系。设计了集激励与放大处理为一体的对称式低噪差分电路,并采用STM3... 针对金属基体的非金属材质涂层的厚度测量,提出一种基于数字解调与涡流技术的检测方法。针对拾取涡流信号的电感式传感探头,理论分析了涡流电感大小与涂层厚度之间的关系。设计了集激励与放大处理为一体的对称式低噪差分电路,并采用STM32单片机对差分放大信号进行采集与处理。应用基于数字解调原理的信号拟合算法,自动求解采集信号的特征值。以提离距离测量代替涂层厚度测量的方式,搭建了实验平台。使用位移平台按一定步长运动10~500μm的提离量,并利用光栅对平台运动位移进行实时计量。根据测量信号反演算提离量大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方法在测量范围内达到相对精度±2%,且有较高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技术 数字解调 低噪电路 信号拟合 涂层厚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阵列涡流技术的管道变形检测数值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辛佳兴 陈金忠 +2 位作者 李晓龙 朱宏武 王长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22,共8页
及时发现管道变形缺陷并排除安全隐患,对保证油气资源正常运输有重大意义。鉴于此,针对阵列涡流管道变形检测技术进行了电磁理论分析,从磁畴的微观水平上解释了涡流信号的变化机理,提出管道内检测器上阵列探头的3种布置方案,利用Maxwel... 及时发现管道变形缺陷并排除安全隐患,对保证油气资源正常运输有重大意义。鉴于此,针对阵列涡流管道变形检测技术进行了电磁理论分析,从磁畴的微观水平上解释了涡流信号的变化机理,提出管道内检测器上阵列探头的3种布置方案,利用Maxwel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阵列涡流管道变形缺陷检测的三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以磁感应强度峰值为特征量对管道变形缺陷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电涡流传感技术的管道变形缺陷检测中,管道磁畴磁化产生的磁场强度大于感应涡流产生的磁场强度;阵列涡流传感器输出信号变化量随管道变形量呈四次多项式递增的变化规律;对比单独布置的传感器,阵列涡流传感器对管道变形缺陷检测的灵敏度至多下降10%。所得结论可为油气管道涡流变形内检测探头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涡流技术 油气管道 变形缺陷 管道内检测 数值模拟 磁畴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涡流技术的铝合金焊丝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世鹰 王东 +1 位作者 倪培君 张沛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0-124,共5页
针对铝合金焊丝表面缺陷检测效率低、精度差、检测结果滞后的问题,提出基于涡流技术的在线检测方法。研究检测技术应用工艺、检测系统硬件设计,应用极限平均思想减小检测误差关键算法,最终实现在线检测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快... 针对铝合金焊丝表面缺陷检测效率低、精度差、检测结果滞后的问题,提出基于涡流技术的在线检测方法。研究检测技术应用工艺、检测系统硬件设计,应用极限平均思想减小检测误差关键算法,最终实现在线检测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出焊丝表面缺陷,并可推广应用到其他金属线材表面缺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检测 涡流技术 极限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涡流技术的管道表面缺陷探测系统 被引量:8
6
作者 徐慧 王诗鹏 +2 位作者 刘致秀 谢蓉蓉 燕敏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9-122,126,共5页
管道内壁在生产过程中会有气泡、裂纹和腐蚀等问题,为提高管道内壁质量检测精度,设计一种基于涡流技术的管道表面缺陷探测系统。根据探测原理和工艺参数要求,采用0.1kHz^20MHz数字可调脉冲发生器驱动涡轮传感器来适应更多场合,设计1 00... 管道内壁在生产过程中会有气泡、裂纹和腐蚀等问题,为提高管道内壁质量检测精度,设计一种基于涡流技术的管道表面缺陷探测系统。根据探测原理和工艺参数要求,采用0.1kHz^20MHz数字可调脉冲发生器驱动涡轮传感器来适应更多场合,设计1 000倍仪表放大、交流电压检测及200 mV有效值检波等检测电路,通过检测缺陷表面与标准表面信号的方法对比识别故障,最后对比不同故障的电压值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实验表明传感器提离值为4 mm时仍然能对宽2 mm、深1 mm的缺陷检测信号进行分辨。结果表明系统能对板材内壁表面质量实现无接触的稳定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技术 嵌入式 缺陷检测 模拟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涡流技术的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晓雷 王秀琳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67-70,共4页
以一种新型的管道爬行器系统为平台,研制出一套涡流检测系统.该系统基于脉冲涡流技术对油气管道腐蚀状况进行评价,从而在不拆卸管道包履层的前提下,探测管道的壁厚减薄区域.企业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所要求的检测功能,打破了国外同... 以一种新型的管道爬行器系统为平台,研制出一套涡流检测系统.该系统基于脉冲涡流技术对油气管道腐蚀状况进行评价,从而在不拆卸管道包履层的前提下,探测管道的壁厚减薄区域.企业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所要求的检测功能,打破了国外同类设备对中国市场的垄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检测技术 管道检测 涡流探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检测技术在高含硫天然气管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帅 文绍牧 +3 位作者 廖柯熹 秦林 林冬 高健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9-157,共9页
四川盆地2/3的气田含有硫化氢等酸性气体,造成管道内部出现了氢鼓泡、氢致开裂、应力腐蚀开裂、硫化物应力开裂等腐蚀形貌,导致管道快速穿孔,增加管道事故的风险。为了及时掌握管道内壁的运行状况,保障管道本质安全,应定期对高含硫天然... 四川盆地2/3的气田含有硫化氢等酸性气体,造成管道内部出现了氢鼓泡、氢致开裂、应力腐蚀开裂、硫化物应力开裂等腐蚀形貌,导致管道快速穿孔,增加管道事故的风险。为了及时掌握管道内壁的运行状况,保障管道本质安全,应定期对高含硫天然气管道开展检测。本文介绍了漏磁、超声波、电磁超声、涡流、射线五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展示了其中三种方法的现场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了几种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为高含硫天然气管道的完整性评价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最后基于高含硫天然气管道的特点,对管道材质的选择、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 腐蚀机理 无损检测 漏磁检测技术 涡流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FM的脉冲涡流检测亚表面腐蚀缺陷成像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齐勇 李勇 +2 位作者 刘相彪 陈振茂 赵宏达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66,94,共5页
将磁场梯度测量技术和脉冲涡流检测技术有效融合,集中探究基于脉冲涡流磁场梯度信号的亚表面腐蚀缺陷成像手段及其优势性。首先,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了脉冲涡流磁场梯度信号在亚表面腐蚀缺陷成像中的有效性和优势性,模拟仿真结果显... 将磁场梯度测量技术和脉冲涡流检测技术有效融合,集中探究基于脉冲涡流磁场梯度信号的亚表面腐蚀缺陷成像手段及其优势性。首先,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了脉冲涡流磁场梯度信号在亚表面腐蚀缺陷成像中的有效性和优势性,模拟仿真结果显示磁场梯度信号对于缺陷边缘的检测具有优势。基于模拟仿真结果,搭建了一套脉冲涡流检测实验系统,通过成像实验比较了基于两类信号的亚表面腐蚀缺陷扫描结果,并进一步研究了该类缺陷的成像技术。成像结果表明采用磁场梯度信号可实现对缺陷边缘的高效成像,基于磁场梯度测量的脉冲涡流检测技术较传统脉冲涡流检测技术,具有高效、高灵敏度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无损检测 磁场梯度测量技术 脉冲涡流检测技术 缺陷成像 亚表面腐蚀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加热器热交换管远场涡流检测技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童亮 刘红文 林介东 《广东电力》 2005年第2期25-28,51,共5页
高压加热器的热交换管束泄漏事故将影响到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利用远场涡流检测技术可发现高压加热器热交换管束的金属缺陷。为了对缺陷状况做出准确全面的评定, 解剖报废的高压加热器, 利用其管束材料制作热交换管、隔板对比试样, ... 高压加热器的热交换管束泄漏事故将影响到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利用远场涡流检测技术可发现高压加热器热交换管束的金属缺陷。为了对缺陷状况做出准确全面的评定, 解剖报废的高压加热器, 利用其管束材料制作热交换管、隔板对比试样, 通过以高性能的远场涡流检测仪在实验室做检测试验, 与真实缺陷管段进行比较验证。实验证明, 在最佳检测频率且检测位置无隔板时, 高性能的远场涡流检测仪能真实反映出缺陷的最大深度; 当缺陷位置有隔板时, 仪器检测显示出的缺陷结果将比真实缺陷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 高压加热器 热交换器 管束 远场涡流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LSTM的金属疲劳裂纹涡流脉冲热像技术检测与识别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丽 姜景 +1 位作者 朱俊臻 冯辅周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2-989,共8页
涡流脉冲热像(Eddy current pulsed thermography,ECPT)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结构的检测,但该技术常依赖人工经验提取特征进行裂纹检测与识别,自动化和智能性化程度不足。结合涡流脉冲热像技术以及循环神经... 涡流脉冲热像(Eddy current pulsed thermography,ECPT)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结构的检测,但该技术常依赖人工经验提取特征进行裂纹检测与识别,自动化和智能性化程度不足。结合涡流脉冲热像技术以及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Bi-LSTM)金属疲劳裂纹涡流脉冲热像分类识别方法。实验通过涡流加热装置对被测金属试件进行感应加热,使用红外热像采集装置对金属平板试件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获得图像序列并制作数据集。运用设计的Bi-LSTM模型增强特征向量中的时序信息,对不同尺寸裂纹的热图像进行训练并测试。实验分析表明,Bi-LSTM网络可有效应用于金属疲劳裂纹检测与识别,针对现有裂纹检测准确率可达到100%,优于传统神经网络和其他深度学习的模型,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脉冲热像技术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裂纹识别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涡流传感技术的闸门止水漏水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红伟 张闻裕 +2 位作者 潘珏 陈运杰 尚晓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2-144,159,共4页
闸门漏水一直缺乏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法,无法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从而导致闸门运行中产生各类安全隐患。针对闸门止水性能检测问题,基于涡流传感技术研制了一种简单易用的闸门止水检测装置,采用灵敏度高、计量精确的蜗轮式水流量传感器;... 闸门漏水一直缺乏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法,无法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从而导致闸门运行中产生各类安全隐患。针对闸门止水性能检测问题,基于涡流传感技术研制了一种简单易用的闸门止水检测装置,采用灵敏度高、计量精确的蜗轮式水流量传感器;通过对船闸尺度、闸阀门设计标准等的分析,提出闸门漏水情况评价标准,为是否需要进行闸门修复提供可靠的判断和评价依据。通过开展现场应用检测闸门止水漏水情况,发现装置运行正常,漏水情况与人工检测的实际情况相符,说明该装置及相应评价标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传感技术 闸门 漏水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平台结构损伤涡流热成像检测激励线圈设计
13
作者 孙小茹 郑文培 张来斌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5-202,共8页
海上平台作为海上石油开发的重要设施,处在海水浸泡、冲击等恶劣环境中,很容易出现损伤,影响其安全性。管节点作为高应力集中的部位是海上平台结构中更易产生损伤的地方,因此对管节点进行检测十分重要,为适应海上平台管节点这种特殊结... 海上平台作为海上石油开发的重要设施,处在海水浸泡、冲击等恶劣环境中,很容易出现损伤,影响其安全性。管节点作为高应力集中的部位是海上平台结构中更易产生损伤的地方,因此对管节点进行检测十分重要,为适应海上平台管节点这种特殊结构的损伤检测,利用涡流热成像技术,考虑管节点结构、在管节点表面感应出的涡流分布情况等因素,设计出了圆台形线圈、三角形线圈、扁平双线圈三种形式的线圈,并通过COMSOL、SolidWorks完成了相应的仿真模拟,为了符合实验室需求,又构建出了等比例待测工件及线圈的实际模型,通过实验模拟、MATLAB数据处理验证了仿真模拟的准确性及所设计线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扁平双线圈对海上平台管节点的加热效果更佳,能够用于对其损伤缺陷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平台管节点 涡流热成像检测技术 激励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远场涡流探头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邢丽冬 于盛林 曲民兴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29-1534,共6页
远场涡流检测技术能检测导电管材整个管壁缺损而不受集肤效应和提离效应的影响。但是,由同轴的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构成的传统远场涡流探头只能检测管壁周向缺损的平均情况而不能确定其缺损的周向具体位置。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内通过式... 远场涡流检测技术能检测导电管材整个管壁缺损而不受集肤效应和提离效应的影响。但是,由同轴的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构成的传统远场涡流探头只能检测管壁周向缺损的平均情况而不能确定其缺损的周向具体位置。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内通过式三维远场涡流探头,实验证实了其远场效应的存在并确定了甲型探头结构。以油田实际的采油钢管为检测对象对管壁的对称缺损和不对称缺损进行了对比检测实验,证明了新型探头对缺损的三维位置的可确定性,同时也证明了局部磁场变化对管壁周向其他位置的磁场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涡流检测技术 三维远场涡流探头 不对称缺损 管壁周向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曾金晶 仪向向 杨随先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0,共6页
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作为潜力巨大的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正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涡流热成像、光学热成像和超声热成像3种无损检测技术的比较研究,探讨它们的理论基础、检测系统、应用领域、数据获取与处理、检测效率与精准度等,并对... 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作为潜力巨大的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正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涡流热成像、光学热成像和超声热成像3种无损检测技术的比较研究,探讨它们的理论基础、检测系统、应用领域、数据获取与处理、检测效率与精准度等,并对涡流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在缺陷检测与评估研究中的热点和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技术 光学热成像技术 超声热成像技术 涡流热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1101射频技术的磨损检测系统
16
作者 任德志 赵晓云 孙志洪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年第2期297-299,共3页
针对工程机械工作环境恶劣,刀具的人工检测更换不易,且无法通过有线进行刀具磨损检测这一难题,提出基于CC1101射频技术的刀具磨损检测方案:利用MSP430控制器、CC1101无线收发芯片和电涡流传感器构建系统中节点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通过... 针对工程机械工作环境恶劣,刀具的人工检测更换不易,且无法通过有线进行刀具磨损检测这一难题,提出基于CC1101射频技术的刀具磨损检测方案:利用MSP430控制器、CC1101无线收发芯片和电涡流传感器构建系统中节点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通过Labview编写的监控软件进行实时监测。测试表明:该检测系统功耗低、测量准确、操作简便、成本低,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检测 无线数据传输 涡流传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机械钢板焊缝缺陷检测技术应用——评《焊接机械基础》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砚峰 刘翠荣 +1 位作者 孙前来 吴志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I0007-I0007,共1页
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焊接工艺技术持续改进,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化生产领域中,包括材料及机械的设计和加工处理,同时也涵盖航空、航天领域。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焊接效果容易受到环境和人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质量缺陷问题。目前... 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焊接工艺技术持续改进,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化生产领域中,包括材料及机械的设计和加工处理,同时也涵盖航空、航天领域。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焊接效果容易受到环境和人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质量缺陷问题。目前,针对于焊接缺陷有很多检测方法,磁粉检测比较常见,也包括涡流检测技术,近年来流行X射线技术,该技术具有无损性。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焊接工作效率,对传统焊接缺陷检测方法进行改进,并且发展更加智能化的焊接缺陷检测方法成为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粉检测 焊接缺陷 焊接效果 涡流检测技术 机器视觉 X射线技术 质量缺陷 工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散式风力发电系统电压轮廓改进的可行性分析
18
作者 周良虹 黄亚晶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分散式风力发电系统 电压轮廓 涡流技术 负载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伦贝谢连续油管完整性实时监测系统CoilScan RT 被引量:2
19
作者 牛成成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65,共1页
斯伦贝谢公司研制的连续油管现场实时监测系统(CoilScan RT),可安装在连续油管滚筒附近,包含数个传感器,允许作业人员在油管下入或起出井底过程中监测连续油管的使用情况。该系统还可以监测油管内外壁异常情况的位置及范围,能使作业... 斯伦贝谢公司研制的连续油管现场实时监测系统(CoilScan RT),可安装在连续油管滚筒附近,包含数个传感器,允许作业人员在油管下入或起出井底过程中监测连续油管的使用情况。该系统还可以监测油管内外壁异常情况的位置及范围,能使作业人员及时识别缺陷及裂缝,并对油管工作寿命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CoilScan RT系统包括一个检查探头、一套数据获取系统和一个监测软件。该系统使用2种成熟的无损检测技术探测油管中的裂缝:漏磁检测(MFL)技术和涡流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实时监测系统 CoilScan RT 斯伦贝谢公司 涡流检测技术 漏磁检测 钻井现场 数据获取系统 监测软件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去除测量噪声的新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东辉 孙晓云 +1 位作者 孙会琴 郭立炜 《信号处理》 CSCD 2003年第z1期398-401,共4页
本文利用信号与测量噪声在小波分析中不同尺度上的传播特性,研究了小波技术在涡流无损检测信号除噪中的应用.分析了传统的去除测量噪声的两种小波方法,Mallat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和阈值方法,针对两种方法的不足,作者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结... 本文利用信号与测量噪声在小波分析中不同尺度上的传播特性,研究了小波技术在涡流无损检测信号除噪中的应用.分析了传统的去除测量噪声的两种小波方法,Mallat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和阈值方法,针对两种方法的不足,作者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地去除测量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技术 涡流无损检测 除噪 阈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