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涡流室式柴油机燃烧室连接通道流量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荣华 刘永长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5-216,共12页
涡流室式柴油机燃烧室连接通道流量系数是否能够精确确定,将影响柴油机放热率计算及工作过程模拟计算的精度。本文在分析近30年来国内外有关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稳流试验的结果,提出了计算涡流室式及变通道涡流室式两种燃烧室连接通... 涡流室式柴油机燃烧室连接通道流量系数是否能够精确确定,将影响柴油机放热率计算及工作过程模拟计算的精度。本文在分析近30年来国内外有关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稳流试验的结果,提出了计算涡流室式及变通道涡流室式两种燃烧室连接通道流量系数的两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经验公式比取定值流量系数及迄今已有的其它经验公式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可提高涡流室式与变通道涡流室式柴油机放热率计算及工作过程模拟计算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烧 通道 流量系数 涡流室式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室式柴油机起动孔作用机理和主燃室火焰扩展规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德桃 朱晓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7-32,共6页
关于涡流室式柴油机起动孔的作用机理至今没有一种公认的合理解释。作者利用高速摄影对活塞顶部的着火和燃烧情况进行了观测,发现起动孔有使主燃室直接着火和使涡流室容易着火的双重作用,从而找到了起动孔加速起动过程的作用机理。本文... 关于涡流室式柴油机起动孔的作用机理至今没有一种公认的合理解释。作者利用高速摄影对活塞顶部的着火和燃烧情况进行了观测,发现起动孔有使主燃室直接着火和使涡流室容易着火的双重作用,从而找到了起动孔加速起动过程的作用机理。本文讨论了起动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文章还分析了主燃室内的火焰运动规律,为设计合理的主燃室结构型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室式柴油机 起动孔 主燃 火焰扩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室式柴油机采用隔热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宜谅 王建昕 王志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9-46,共8页
本文研究了在涡流室柴油机上采用隔热技术的有关问题,并根据试验与计算结果指出:副室隔热是较可取的方案;改善主室中期放热率和缩短燃烧延续期是提高隔热机热效率的关键;在缸套无隔热情况下,隔热机的冷却传热损失上升;零件表面PSZ 的喷... 本文研究了在涡流室柴油机上采用隔热技术的有关问题,并根据试验与计算结果指出:副室隔热是较可取的方案;改善主室中期放热率和缩短燃烧延续期是提高隔热机热效率的关键;在缸套无隔热情况下,隔热机的冷却传热损失上升;零件表面PSZ 的喷涂层的寿命高于700~900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室式柴油机 隔热技术 试验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室式柴油机燃用多元乳化燃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宇 宋世忠 修立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83,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柴油机掺烧甲醇的技术——柴油/甲醇/水三元乳化燃料方案。
关键词 多元乳化燃料 涡流室式柴油机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性能的因素分析
5
作者 杨文明 李德桃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45-348,共4页
分析了所测冷起动过程连续示功图,揭示了低的环境温度对压缩压力、温度、摩擦扭矩、起动电池输出电压、燃油喷射压力和燃油雾化等的影响,并利用高速摄影研究了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过程中非稳态燃烧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其冷起动性能提... 分析了所测冷起动过程连续示功图,揭示了低的环境温度对压缩压力、温度、摩擦扭矩、起动电池输出电压、燃油喷射压力和燃油雾化等的影响,并利用高速摄影研究了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过程中非稳态燃烧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其冷起动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起动 非稳态燃烧 摩擦扭矩 涡流室式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15TA_1涡流室式柴油机燃烧室节能改造的试验研究
6
作者 倪向东 梅卫江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0年第5期30-32,共3页
本研究基于前期研究基础,将4115TA1柴油机涡流室的主燃烧室设计成不对称结构,并在喷油嘴端部加装碰撞挡块,进一步优化涡流室容积比、通道截面、通道倾角的设计;利用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给出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得到了涡流室顶部凹坑不... 本研究基于前期研究基础,将4115TA1柴油机涡流室的主燃烧室设计成不对称结构,并在喷油嘴端部加装碰撞挡块,进一步优化涡流室容积比、通道截面、通道倾角的设计;利用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给出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得到了涡流室顶部凹坑不对称容积比和通道倾角对燃油消耗率及烟度排放的影响效果,实现了比原机在标定工况下燃油消耗率的降低及炭烟排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室式柴油机 节能改造 不对称容积比 碰撞挡块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室式柴油机起动孔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7
作者 黎苏 蒋向佩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3-38,共6页
本文借助于数据采集系统实测的L195型柴油机不同工况下的主燃室和涡流室示功图及计算所得相应的燃烧放热规律,分析了涡流室起动孔对燃烧放热过程的作用护理及其对涡流室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怠速噪声的影响。
关键词 涡流室式柴油机 起动孔 燃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涡流室结构参数对涡流室内空气流动特性影响的研究──第Ⅰ部分:涡流室形状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朱广圣 林钧毅 +1 位作者 王谦 张月林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22-328,共7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用于计算涡流室内各向异性湍流的k-ε湍流模型,结合双色氩离子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测量结果,利用经过改进的Kiva-Ⅱ程序计算了吊钟型、CometV型及球型等3种典型柴油机涡流室内的空气流动特性,并与部分实... 本文建立了一个用于计算涡流室内各向异性湍流的k-ε湍流模型,结合双色氩离子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测量结果,利用经过改进的Kiva-Ⅱ程序计算了吊钟型、CometV型及球型等3种典型柴油机涡流室内的空气流动特性,并与部分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揭示了各涡流室内的空气流动特性,并阐明了涡流室形状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湍流 涡流室式柴油机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及稳流试验的柴油机进/排气系统的性能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胜吉 曾瑾瑾 +2 位作者 韩维维 陈勇 王建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3,共6页
以R180单缸卧式水冷涡流室式柴油机进/排气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与稳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涡流室式柴油机进/排气系统的性能展开研究,对进/排气道、空气滤清器和消声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减少流动阻力,提高进气... 以R180单缸卧式水冷涡流室式柴油机进/排气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与稳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涡流室式柴油机进/排气系统的性能展开研究,对进/排气道、空气滤清器和消声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减少流动阻力,提高进气量和减少残余废气量,改善柴油机的性能和降低排放.整机性能试验表明:进/排气系统优化后,速度特性上的充量系数均增大,标定工况下燃油消耗率降低了3.0%,;CO、HC+NOx和PM排放的实测值分别为2.209、4.520和0.561,g/(k W·h),相比原机分别降低了26.7%,、7.0%,和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室式柴油机 进/排气道 流量系数 排放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涡流室燃烧室容积比的研究
10
作者 沈廷荣 朱埏章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1983年第1期89-100,共12页
本文导出了微团在“半自由涡”中的运动轨迹解析式,在分析不同形态涡流中微团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对涡流室中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的若干问题作了探讨,并结合试验分析了涡流室燃烧室容积比对柴油机多方面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选择容积比的一些原... 本文导出了微团在“半自由涡”中的运动轨迹解析式,在分析不同形态涡流中微团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对涡流室中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的若干问题作了探讨,并结合试验分析了涡流室燃烧室容积比对柴油机多方面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选择容积比的一些原则和初步确定容积比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比 烟度 镶块 动力性 热负荷 牵引性能 涡流室式柴油机 混合气形成 热风炉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起动稳定着火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惠民 李梅林 李芷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5-48,共4页
分析了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稳定着火的可能性 ,指出了达到稳定着火的途径和方法 ,实现了主燃烧室定时定点稳定着火 .稳定着火的实现为把涡流室式柴油机从过高的压缩比中解放出来 。
关键词 涡流室式柴油机 冷起动 着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