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轴风力机多涡格升力面涡尾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渊博 李春 栾忠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70-1075,共6页
针对NREL Phase VI实验双叶片水平轴风力机,采用基于多涡格升力面的自由尾迹法模拟其低风速及高风速气动性能。由于高风速失速延迟导致尾缘分离滞后,建立Kirchhoff-Helmholz尾缘分离预估模型与Du-Selig失速延迟模型耦合的三维尾缘分离... 针对NREL Phase VI实验双叶片水平轴风力机,采用基于多涡格升力面的自由尾迹法模拟其低风速及高风速气动性能。由于高风速失速延迟导致尾缘分离滞后,建立Kirchhoff-Helmholz尾缘分离预估模型与Du-Selig失速延迟模型耦合的三维尾缘分离预估模型。计算低风速及高风速不同的偏航角工况,对比分析不同涡格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涡格数对低风速工况影响甚小,对高风速影响很大,且采用两涡格的三维尾缘分离预估模型对法向力系数和弦向力系数的模拟最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轴风力机 涡格升力面 自由尾迹 涡格 偏航 失速延迟 尾缘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涡格栅对宽幅分离式双箱梁涡振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俊鑫 马存明 廖海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29,共6页
为研究抑涡格栅对分离式双箱梁涡振性能的抑制效果及格栅设计参数对其抑振效果的影响,以某大跨分离式双箱梁悬索桥为背景进行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格栅透风率、格栅条宽度、格栅布置方式及设置位置对加劲梁涡振性能的影响,并采用计算... 为研究抑涡格栅对分离式双箱梁涡振性能的抑制效果及格栅设计参数对其抑振效果的影响,以某大跨分离式双箱梁悬索桥为背景进行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格栅透风率、格栅条宽度、格栅布置方式及设置位置对加劲梁涡振性能的影响,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分析断面流场特性,揭示加劲梁产生涡振的原因及格栅的抑振机理。结果表明:设置格栅能有效抑制分离式双箱梁的涡振;分离式双箱梁的涡振振幅随格栅透风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33%~67%为最优透风率区间;格栅的抑振效果随格栅条宽度的增大而增强;格栅均匀布置比非均匀布置时抑振效果更好;在分离式双箱梁中央开槽上表面设置格栅比在下表面设置格栅抑振效果更优;产生涡振的气动力来源于下游侧箱梁处简谐变化的升力,设置格栅后上游侧箱梁产生的尾流旋涡会被格栅打碎,从而消除下游侧简谐变化的升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分离式双箱梁 涡格 激共振 风洞试验 计算流体力学 透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桨升力面设计边界条件的处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辛公正 唐登海 董世汤 《船舶力学》 EI 2004年第2期16-24,共9页
本文对螺旋桨升力面设计方法中边界条件的处理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边界条件的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实例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的比较来分析边界条件的不同简化方法对设计计算结果的影响。从而得出螺旋桨升力面设计所采用的合理边界条件处理... 本文对螺旋桨升力面设计方法中边界条件的处理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边界条件的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实例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的比较来分析边界条件的不同简化方法对设计计算结果的影响。从而得出螺旋桨升力面设计所采用的合理边界条件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动力学 螺旋桨 升力面设计 边界条件 精细化处理 桨叶厚度 涡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噪声螺旋桨的快速几何重构和水动力性能预报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敏 杨琼方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3,53,共6页
采用基于涡格升力线理论的开源程序OpenProp对低噪声螺旋桨进行了几何重新设计和敞水性能曲线预报,分析了非均匀进流对敞水效率的影响,并对开源程序应用于螺旋桨几何重构和水动力性能预报上的精度由DTMB 4119标准桨给予了校验。结果表明... 采用基于涡格升力线理论的开源程序OpenProp对低噪声螺旋桨进行了几何重新设计和敞水性能曲线预报,分析了非均匀进流对敞水效率的影响,并对开源程序应用于螺旋桨几何重构和水动力性能预报上的精度由DTMB 4119标准桨给予了校验。结果表明:重构4119桨的敞水性能曲线与原桨实验值在大范围进速系数内吻合良好,重构低噪声桨的敞水性能曲线也与原桨模型试验测量值吻合一致,证明了该开源程序在普通桨以及低噪声桨几何重构和水动力性能快速预报上的适用性,可直接用于舰艇初始方案设计阶段的螺旋桨设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 涡格升力线理论 几何重构 敞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