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傅立叶变换分解热带区域的涡旋风和散度风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正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3-45,57,共4页
本文利用Stephens提出的傅立叶变换方法,对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提供的格点风场分解为涡旋风和散度风,结果表明,分解后的流场符合天气动力学原理,能够描述流扬的基本特征。目前,被分解的风场已作为数值预报诊断产品投入业务试验,计算模... 本文利用Stephens提出的傅立叶变换方法,对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提供的格点风场分解为涡旋风和散度风,结果表明,分解后的流场符合天气动力学原理,能够描述流扬的基本特征。目前,被分解的风场已作为数值预报诊断产品投入业务试验,计算模式已被编制成软件,可在VAX-780和IBM PC/XT机上实现,具体算法采用二维快速傅氏法(F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 涡旋风 散度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港稻麦“地面-航空”施药协同高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
2
作者 吴建浩 朱正阳 +2 位作者 张金辉 邱威 陆彦 《农业装备技术》 2024年第3期22-23,27,共3页
稻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但在其生长的各个时期各个部位都存在病虫害问题。针对稻麦防治问题,文章以稻麦病虫害发生规律为基础,结合稻麦病虫害发生部位、发生严重程度,确定防治需求;从作业效率、作业经济性、病虫害防治效果等指标综... 稻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但在其生长的各个时期各个部位都存在病虫害问题。针对稻麦防治问题,文章以稻麦病虫害发生规律为基础,结合稻麦病虫害发生部位、发生严重程度,确定防治需求;从作业效率、作业经济性、病虫害防治效果等指标综合考虑,评估稻麦每个生育期两种机具的作业适宜性,明确每个时期、每种病虫害在特定规模的种植面积下,植保无人机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优劣势,制定出稻麦“地面-航空”施药协同高效技术集成模式,实现最优化作业效率和最大化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药协同高效 涡旋风送式喷杆喷雾机 植保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变化及其与热带副热带海温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彭丽霞 朱伟军 +3 位作者 李忠贤 倪东鸿 陈海山 潘林林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采用1948—2012年NCEE/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CAM3.0大气环流模式,探讨了南亚高压(SAH)强度年代际变化及其与热带、副热带海温的关系。(1)SAH呈显著年代际变化,以1970年代末期为界,之前强度偏弱;之后强度增强、面积扩大、东西扩展,冬... 采用1948—2012年NCEE/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CAM3.0大气环流模式,探讨了南亚高压(SAH)强度年代际变化及其与热带、副热带海温的关系。(1)SAH呈显著年代际变化,以1970年代末期为界,之前强度偏弱;之后强度增强、面积扩大、东西扩展,冬季西侧扩展程度大于东侧,夏季则相反。(2)与SAH强度年代际变化相对应,1970年代末期以后,热带、副热带辐散风分量表现为显著的两个上升区和三个下沉区。两个上升区一个位于东太平洋,另一个随季节变化位置有所改变,冬季位于印度洋,夏季位于南海-西太平洋海域;三个主要下沉区分别位于非洲中北部、亚洲东部和中太平洋地区。(3)与SAH强度年代际变化相对应,夏季低层涡旋风分量在南海-西太平洋地区表现为异常气旋性环流,冬季低层涡旋风分量在印度洋表现为异常气旋性环流,而在赤道中太平洋则呈现异常反气旋性环流。(4)数值试验表明:SAH年代际变化与热带、副热带海温关系密切,冬季印度洋海温起作用较大,夏季则是南海-西太平洋海温起作用较大,另外东太平洋海温也起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高压 年代际 辐散 涡旋风 海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