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次江淮梅雨中的涡旋合并过程分析
被引量:
13
1
作者
雷正翠
任健
+1 位作者
马镜娴
周慧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8-363,共6页
利用2003年7月每日4个时次的1°×1°NCEP风场、湿度场、高度场等再分析资料,对2003年7月8—9日江淮流域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江淮流域上空的中尺度涡旋合并与此次暴雨过程密切相关。涡旋合并使得低层辐合、高...
利用2003年7月每日4个时次的1°×1°NCEP风场、湿度场、高度场等再分析资料,对2003年7月8—9日江淮流域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江淮流域上空的中尺度涡旋合并与此次暴雨过程密切相关。涡旋合并使得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加强,垂直速度、水汽输送、湿螺旋度加强,从而导致暴雨增幅。(2)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空配置有利于强上升运动的维持,强上升气流所携带的水汽和能量有利于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有利于暴雨的维持。(3)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暖湿气流为江淮流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流域
涡旋合并
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风榴莲(2001)生成初期中尺度涡旋合并过程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郭春蕊
张庆红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共14页
由于热带海洋上观测资料的稀缺和热带气旋系统本身发生、发展的复杂性,热带气旋生成机制研究领域至今仍然存在很多未解之谜。已有的观测和模拟研究证明,中尺度涡旋合并过程对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可能有触发作用,但尚未见到南海季风槽内热...
由于热带海洋上观测资料的稀缺和热带气旋系统本身发生、发展的复杂性,热带气旋生成机制研究领域至今仍然存在很多未解之谜。已有的观测和模拟研究证明,中尺度涡旋合并过程对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可能有触发作用,但尚未见到南海季风槽内热带气旋生成过程中中尺度涡旋合并现象的实例模拟研究。利用新一代中尺度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WRF对南海热带气旋榴莲(2001)生成过程中的中尺度涡旋合并过程进行了高分辨率(4 km)数值模拟,并与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利用模式输出结果重点分析两个中尺度涡旋合并过程中的主要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合并过程中系统中心附近涡度方程中各项涡度收支的演变情况,最后通过两个敏感性试验与控制试验结果的对比,初步探讨中尺度涡旋合并过程对于热带气旋榴莲生成的作用。结果表明,南海季风槽中的新生中层中尺度涡旋V2,是榴莲生成过程中的主导涡旋,预先存在的东部低层的中尺度涡旋V1对于台风榴莲的生成则起到了辅助作用,两个不同高度的涡旋合并叠加促使涡度的辐合、辐散项率先在低层引起涡度的快速增长,随后垂直输送项在对流层中层对涡度的增长起主要作用。两个涡旋的最终合并,使热带气旋系统正绝对涡度在垂直方向上从低层到中层得以贯通,进而触发榴莲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榴莲(2001)
热带气旋生成
中尺度
涡旋
涡旋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台风LEO 1999的加强机制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朱晓金
张庆红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5-329,共5页
利用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南海台风LEO(1999)由热带风暴发展成台风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对流的突然爆发是LEO加强的原因,对流在高层的加热作用使暖心和气旋式流场在对流层高层迅速建立;而中小尺度涡漩合并(或向热带风暴中心的注入...
利用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南海台风LEO(1999)由热带风暴发展成台风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对流的突然爆发是LEO加强的原因,对流在高层的加热作用使暖心和气旋式流场在对流层高层迅速建立;而中小尺度涡漩合并(或向热带风暴中心的注入)可能是对流突然爆发的触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机制
对流爆发
涡旋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风“圣帕”中小尺度强对流系统分析
被引量:
8
4
作者
彭霞云
杨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18-28,共11页
通过台风登陆前的探空、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数值模拟,对0709号台风"圣帕"登陆前龙卷发生的环境背景、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特点进行了分析。从周围环境场分析表明,龙卷发生地处于高的能量不稳定区并且具有非常低的抬升凝结...
通过台风登陆前的探空、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数值模拟,对0709号台风"圣帕"登陆前龙卷发生的环境背景、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特点进行了分析。从周围环境场分析表明,龙卷发生地处于高的能量不稳定区并且具有非常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和较强的低层垂直风切变,利于龙卷生成。雷达分析显示龙卷发生前存在弱的中气旋和低层气旋式切变,龙卷发生时伴随着这两个弱涡旋的合并增强,这可能是爆发龙卷的重要原因之一。数值模拟能较好地模拟出在龙卷发生时该区域有较强的风切变和水汽通量的辐合,并且螺旋度和风暴相对螺旋度有瞬时的强烈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台风前龙卷
雷达特征
数值模拟
涡旋合并
垂直风切变
螺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次江淮梅雨中的涡旋合并过程分析
被引量:
13
1
作者
雷正翠
任健
马镜娴
周慧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江苏省气象局
出处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8-36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0333028)
文摘
利用2003年7月每日4个时次的1°×1°NCEP风场、湿度场、高度场等再分析资料,对2003年7月8—9日江淮流域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江淮流域上空的中尺度涡旋合并与此次暴雨过程密切相关。涡旋合并使得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加强,垂直速度、水汽输送、湿螺旋度加强,从而导致暴雨增幅。(2)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空配置有利于强上升运动的维持,强上升气流所携带的水汽和能量有利于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有利于暴雨的维持。(3)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暖湿气流为江淮流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关键词
江淮流域
涡旋合并
暴雨
Keywords
Jianghuai River
vortex merger
heavy rainfall
分类号
P458.1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风榴莲(2001)生成初期中尺度涡旋合并过程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郭春蕊
张庆红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出处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共1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973项目(2009CB421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5059和40921160380)
文摘
由于热带海洋上观测资料的稀缺和热带气旋系统本身发生、发展的复杂性,热带气旋生成机制研究领域至今仍然存在很多未解之谜。已有的观测和模拟研究证明,中尺度涡旋合并过程对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可能有触发作用,但尚未见到南海季风槽内热带气旋生成过程中中尺度涡旋合并现象的实例模拟研究。利用新一代中尺度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WRF对南海热带气旋榴莲(2001)生成过程中的中尺度涡旋合并过程进行了高分辨率(4 km)数值模拟,并与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利用模式输出结果重点分析两个中尺度涡旋合并过程中的主要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合并过程中系统中心附近涡度方程中各项涡度收支的演变情况,最后通过两个敏感性试验与控制试验结果的对比,初步探讨中尺度涡旋合并过程对于热带气旋榴莲生成的作用。结果表明,南海季风槽中的新生中层中尺度涡旋V2,是榴莲生成过程中的主导涡旋,预先存在的东部低层的中尺度涡旋V1对于台风榴莲的生成则起到了辅助作用,两个不同高度的涡旋合并叠加促使涡度的辐合、辐散项率先在低层引起涡度的快速增长,随后垂直输送项在对流层中层对涡度的增长起主要作用。两个涡旋的最终合并,使热带气旋系统正绝对涡度在垂直方向上从低层到中层得以贯通,进而触发榴莲的生成。
关键词
台风榴莲(2001)
热带气旋生成
中尺度
涡旋
涡旋合并
Keywords
Typhoon Durian(2001)
Tropical cyclone genesis
Mesoscale vortex
Vortex merger
分类号
P457.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台风LEO 1999的加强机制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朱晓金
张庆红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5-329,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4183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5017
40675022)资助项目
文摘
利用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南海台风LEO(1999)由热带风暴发展成台风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对流的突然爆发是LEO加强的原因,对流在高层的加热作用使暖心和气旋式流场在对流层高层迅速建立;而中小尺度涡漩合并(或向热带风暴中心的注入)可能是对流突然爆发的触发机制。
关键词
加强机制
对流爆发
涡旋合并
Keywords
intensification mechanism
convective burst
vortex merger
分类号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风“圣帕”中小尺度强对流系统分析
被引量:
8
4
作者
彭霞云
杨军
机构
浙江省气象台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18-28,共11页
基金
2007C13G1610002-浙江强台风精细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基于支持向量基方法的雷电预报技术研究(kf2006006)资助
文摘
通过台风登陆前的探空、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数值模拟,对0709号台风"圣帕"登陆前龙卷发生的环境背景、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特点进行了分析。从周围环境场分析表明,龙卷发生地处于高的能量不稳定区并且具有非常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和较强的低层垂直风切变,利于龙卷生成。雷达分析显示龙卷发生前存在弱的中气旋和低层气旋式切变,龙卷发生时伴随着这两个弱涡旋的合并增强,这可能是爆发龙卷的重要原因之一。数值模拟能较好地模拟出在龙卷发生时该区域有较强的风切变和水汽通量的辐合,并且螺旋度和风暴相对螺旋度有瞬时的强烈变化。
关键词
天气学
台风前龙卷
雷达特征
数值模拟
涡旋合并
垂直风切变
螺旋度
Keywords
synoptic analysis
tornado
radar character
numerical simulation
Vortex merge
vertical wind shear
helicity
分类号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次江淮梅雨中的涡旋合并过程分析
雷正翠
任健
马镜娴
周慧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台风榴莲(2001)生成初期中尺度涡旋合并过程研究
郭春蕊
张庆红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海台风LEO 1999的加强机制研究
朱晓金
张庆红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台风“圣帕”中小尺度强对流系统分析
彭霞云
杨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