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CFD的循环生物絮团系统涡旋分离器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史明明
朱松明
+3 位作者
叶章颖
韩志英
李建平
阮贇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87-294,278,共9页
为提高循环生物絮团系统涡旋分离器分离效率,以欧拉-欧拉多相湍流模型为理论框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3种不同筒径比α涡旋分离器内固液两相三维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相关速度云图、速度矢量云图、流体迹线云图、内部固相分...
为提高循环生物絮团系统涡旋分离器分离效率,以欧拉-欧拉多相湍流模型为理论框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3种不同筒径比α涡旋分离器内固液两相三维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相关速度云图、速度矢量云图、流体迹线云图、内部固相分布以及出口处固相体积分数变化等。模拟结果表明:在进水口进水速度为0.36 m/s时,随着筒径比α的增大,3种涡旋分离器套筒外侧以及进水口以下部分速度流场差别较小,但套筒内流场湍流逐渐加剧,同时,套筒外侧附近和套筒内部,涡旋逐渐加剧,增加能耗,且不利于固体颗粒的沉积,总体而言,涡旋分离器在α为1.5之后分离效率下降,并保持相对稳定,具体表现为,当涡旋分离器α为1.5时,内部固相体积分数相对较高,而出口处固相体积分数较低,随着α增大,其分离效率由α为1.5时的27%降至α为2.0时的17%,并随着α再次增至2.5时,分离效率保持基本不变。涡旋分离器流场速度的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而分离效率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变化规律相同,表明数值模拟在优化涡旋分离器结构方面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生物絮团系统
涡旋分离器
计算流体力学
多相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PIV的循环式生物絮团系统涡旋分离器内流场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史明明
孙先鹏
+3 位作者
朱松明
刘晃
龙丽娜
阮贇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9-306,共8页
为分析循环式生物絮团系统涡旋分离器的内流场特性,基于非接触式流场测试PIV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对试验规模涡旋分离器内流场进行测量,分析了该涡旋分离器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工况下(248、83、49 s)涡旋分离器内部流场的...
为分析循环式生物絮团系统涡旋分离器的内流场特性,基于非接触式流场测试PIV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对试验规模涡旋分离器内流场进行测量,分析了该涡旋分离器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工况下(248、83、49 s)涡旋分离器内部流场的合速度、分速度和涡量等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涡旋分离器内套筒内部区域的左下角和上部区域均表现一定的涡旋,同时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加快,中间内套筒内的颗粒速度方向大致相同,仅在筒壁附近产生小的二次流,同时沉积仓内的颗粒速度方向趋于一致;虽然水力停留时间加快,但轴向和径向的合速度变化不大,且不同速度占据的比例基本相同;不同工况下顺时针和逆时针涡量基本相同,且水力停留时间越慢,流场的涡量相对越小,并随着水力停留时间加快涡量分布趋向均匀,即高涡量区域逐渐增加; PIV试验由于激光能量一定,其穿透能力有限,因此,对于复杂结构的PIV试验所获得的结果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式生物絮团系统
涡旋分离器
流场
PIV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球精研工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
作者
贺明献
《磨料磨具与磨削》
1992年第4期21-22,共2页
现代钢球精研工艺中,直接在精研液中加入微粉磨料,这种方法是有其缺点的:1.在研磨过程中,磨料不断地补充,钢球一直处在较高速度的被磨削状态,忽略了光研效应。2.长期循环磨削造成磨粒破碎的粒度不统一,使钢球表面出现微划痕。由此造成...
现代钢球精研工艺中,直接在精研液中加入微粉磨料,这种方法是有其缺点的:1.在研磨过程中,磨料不断地补充,钢球一直处在较高速度的被磨削状态,忽略了光研效应。2.长期循环磨削造成磨粒破碎的粒度不统一,使钢球表面出现微划痕。由此造成的钢球表面的粗糙,在与精研磨盘相互作用过程中相互“遗传”,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球
精研
磨料
涡旋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FD的循环生物絮团系统涡旋分离器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史明明
朱松明
叶章颖
韩志英
李建平
阮贇杰
机构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康奈尔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87-294,278,共9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D08B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402348)
+1 种基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项目(201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51747)
文摘
为提高循环生物絮团系统涡旋分离器分离效率,以欧拉-欧拉多相湍流模型为理论框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3种不同筒径比α涡旋分离器内固液两相三维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相关速度云图、速度矢量云图、流体迹线云图、内部固相分布以及出口处固相体积分数变化等。模拟结果表明:在进水口进水速度为0.36 m/s时,随着筒径比α的增大,3种涡旋分离器套筒外侧以及进水口以下部分速度流场差别较小,但套筒内流场湍流逐渐加剧,同时,套筒外侧附近和套筒内部,涡旋逐渐加剧,增加能耗,且不利于固体颗粒的沉积,总体而言,涡旋分离器在α为1.5之后分离效率下降,并保持相对稳定,具体表现为,当涡旋分离器α为1.5时,内部固相体积分数相对较高,而出口处固相体积分数较低,随着α增大,其分离效率由α为1.5时的27%降至α为2.0时的17%,并随着α再次增至2.5时,分离效率保持基本不变。涡旋分离器流场速度的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而分离效率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变化规律相同,表明数值模拟在优化涡旋分离器结构方面是可行的。
关键词
循环生物絮团系统
涡旋分离器
计算流体力学
多相流
数值模拟
Keywords
recirculating biofloc technology system
hydraulic vortex separato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uhiphase flow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S275.6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IV的循环式生物絮团系统涡旋分离器内流场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史明明
孙先鹏
朱松明
刘晃
龙丽娜
阮贇杰
机构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农业农村部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9-306,共8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D08B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402348)
+1 种基金
农业农村部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4005)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C02037)
文摘
为分析循环式生物絮团系统涡旋分离器的内流场特性,基于非接触式流场测试PIV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对试验规模涡旋分离器内流场进行测量,分析了该涡旋分离器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工况下(248、83、49 s)涡旋分离器内部流场的合速度、分速度和涡量等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涡旋分离器内套筒内部区域的左下角和上部区域均表现一定的涡旋,同时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加快,中间内套筒内的颗粒速度方向大致相同,仅在筒壁附近产生小的二次流,同时沉积仓内的颗粒速度方向趋于一致;虽然水力停留时间加快,但轴向和径向的合速度变化不大,且不同速度占据的比例基本相同;不同工况下顺时针和逆时针涡量基本相同,且水力停留时间越慢,流场的涡量相对越小,并随着水力停留时间加快涡量分布趋向均匀,即高涡量区域逐渐增加; PIV试验由于激光能量一定,其穿透能力有限,因此,对于复杂结构的PIV试验所获得的结果有待改进。
关键词
循环式生物絮团系统
涡旋分离器
流场
PIV测量
Keywords
recirculating biofloc system
hydraulic vortex separator
flow fiel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分类号
S275.6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球精研工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
作者
贺明献
机构
河南省钢球厂
出处
《磨料磨具与磨削》
1992年第4期21-22,共2页
文摘
现代钢球精研工艺中,直接在精研液中加入微粉磨料,这种方法是有其缺点的:1.在研磨过程中,磨料不断地补充,钢球一直处在较高速度的被磨削状态,忽略了光研效应。2.长期循环磨削造成磨粒破碎的粒度不统一,使钢球表面出现微划痕。由此造成的钢球表面的粗糙,在与精研磨盘相互作用过程中相互“遗传”,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关键词
钢球
精研
磨料
涡旋分离器
分类号
TG580.68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CFD的循环生物絮团系统涡旋分离器结构参数优化
史明明
朱松明
叶章颖
韩志英
李建平
阮贇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PIV的循环式生物絮团系统涡旋分离器内流场研究
史明明
孙先鹏
朱松明
刘晃
龙丽娜
阮贇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钢球精研工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贺明献
《磨料磨具与磨削》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