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涡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的测量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辉 陈子阳 蒲继雄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理论分析拓扑电荷数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两束拉盖尔高斯型涡旋光束的干涉,并从实验上研究拉盖尔高斯型涡旋光束的拓扑电荷数的改变及干涉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加道威棱镜的马赫曾德尔干涉方法,可以容易地分辨涡旋光束的拓扑电荷数,并降... 理论分析拓扑电荷数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两束拉盖尔高斯型涡旋光束的干涉,并从实验上研究拉盖尔高斯型涡旋光束的拓扑电荷数的改变及干涉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加道威棱镜的马赫曾德尔干涉方法,可以容易地分辨涡旋光束的拓扑电荷数,并降低检测的误差.研究还发现,干涉后的光斑图样有缓慢的旋转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电荷 道威棱镜 涡旋光束 轨道角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螺旋谱判决的水下涡旋光束OAM-SK通信仿真研究
2
作者 凡星源 李晓记 刘韩宇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3,共6页
针对基于机器学习的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键控(OAM-SK)通信方案因数据的制备、训练所导致的通信耗时长、离线处理等问题,提出基于螺旋谱判决的水下涡旋光束OAM-SK通信方案。该方案通过对接收端处的涡旋光束光场直接进行螺旋谱计算,即可实... 针对基于机器学习的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键控(OAM-SK)通信方案因数据的制备、训练所导致的通信耗时长、离线处理等问题,提出基于螺旋谱判决的水下涡旋光束OAM-SK通信方案。该方案通过对接收端处的涡旋光束光场直接进行螺旋谱计算,即可实现对其模式的识别,从而完成信息的传输。仿真结果表明,虽然所提方案可靠性略低,但是其极大地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光束 正交特性 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键控 螺旋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在大气湍流传输下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利宏 沈锋 兰斌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61,共12页
从拉盖尔-高斯涡旋光束表达式出发,基于瑞利衍射理论,通过研究涡旋光束在大气湍流中传输时的旋转相干函数的变化规律,总结了涡旋光束在大气湍流中传输时各轨道角动量之间的串扰情况,使用了拓扑荷数探测概率描述串扰规律,并推导了拓扑荷... 从拉盖尔-高斯涡旋光束表达式出发,基于瑞利衍射理论,通过研究涡旋光束在大气湍流中传输时的旋转相干函数的变化规律,总结了涡旋光束在大气湍流中传输时各轨道角动量之间的串扰情况,使用了拓扑荷数探测概率描述串扰规律,并推导了拓扑荷数探测概率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涡旋光束通过湍流后的拓扑荷数的分布情况,并将结果与涡旋光束通过大气随机相位屏的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给出了理论与仿真的拓扑荷数的探测概率随湍流强度以及初始涡旋光束拓扑荷数大小的关系图对比,验证了推导的拓扑荷数探测概率解析表达式的正确性。通过该表达式可进一步研究大气湍流与涡旋光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散射的本质,为涡旋光束的空间光通信中选择合适的拓扑荷数间隔,以及在不同湍流强度下选择合适束腰大小以减少串扰带来的误码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湍流 涡旋光束 拓扑荷数 轨道角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轨道角动量的涡旋光束在非均匀大气湍流中的传输特性
4
作者 王晓艳 徐勇根 杨盛凯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39-45,共7页
基于拓展的惠更斯–菲涅尔原理、维格纳分布函数的二阶矩定义,研究涡旋光束(l=1)在非均匀大气湍流中的传输特性,推导出其M^2因子及光束扩展表达式,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初始空间相干长度、束腰半径、光束波长、天顶角以及湍流内尺... 基于拓展的惠更斯–菲涅尔原理、维格纳分布函数的二阶矩定义,研究涡旋光束(l=1)在非均匀大气湍流中的传输特性,推导出其M^2因子及光束扩展表达式,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初始空间相干长度、束腰半径、光束波长、天顶角以及湍流内尺度对光束传输有较大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减小相干长度、天顶角、束腰半径,增大波长或湍流内尺度,均能有效提高光束传输质量。相较于电磁–高斯谢尔模型阵列光束、部分相干空心光束,具有轨道角动量的涡旋光束受大气湍流的影响更小,更有利于信息的有效传递。在自由空间光通信(FSO)中,采用电磁高斯涡旋光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角动量 涡旋光束 非均匀大气湍流 M2因子 光束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角动量光束非线性转换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志远 史保森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49,共18页
轨道角动量(OAM)是光的一个重要的自由度。由于携带OAM的光束具有特殊的强度相位分布以及力学效应,使得此类光束在高速光通信、测量、成像、光镊和量子信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关于OAM光束在准相位匹配晶体(QPM)中的频率变换研究,一方面... 轨道角动量(OAM)是光的一个重要的自由度。由于携带OAM的光束具有特殊的强度相位分布以及力学效应,使得此类光束在高速光通信、测量、成像、光镊和量子信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关于OAM光束在准相位匹配晶体(QPM)中的频率变换研究,一方面可以研究OAM光束参与非线性相互作用时与高斯光束不同的物理机制;另一方面,非线性过程提供了多种有效的光场调控手段,可以实现携带OAM光场不同自由度的精细调控,为满足不同的光学应用奠定基础。综述了近十年来OAM光束在QPM晶体中的非线性转换研究主要进展,具体包括:非线性过程中OAM光束的守恒、传输、演化和干涉行为研究,高效率的OAM激光和单光子态频率转换研究,OAM频率转换效率模式非依赖性研究,矢量光束的频率转换研究,以及无后向选择的高维OAM纠缠态的制备研究。最后讨论和展望了OAM在QPM晶体中频率转换方面的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轨道角动量 准相位匹配 非线性频率转换 矢量涡旋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盖尔-高斯涡旋光束在Kerr介质中放大特性的数值研究
6
作者 汤燕华 马再如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0,共11页
拉盖尔-高斯(Laguerre-Gaussian,LG)涡旋光束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在介质中的传输特性也得到了关注。基于非线性波动方程,采用分步傅里叶算法计算LG涡旋光束在Kerr介质中的放大特性。研究了LG涡旋光束的拓扑荷数、束腰... 拉盖尔-高斯(Laguerre-Gaussian,LG)涡旋光束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在介质中的传输特性也得到了关注。基于非线性波动方程,采用分步傅里叶算法计算LG涡旋光束在Kerr介质中的放大特性。研究了LG涡旋光束的拓扑荷数、束腰宽度和入射光束峰值光强等参数对其强度、频谱、轨道角动量(OAM)谱和相位分布的影响。数值研究结果表明:LG涡旋光束经Kerr介质放大后,光束由圆形分布逐渐向类椭圆形分布演化,且其中心凹陷部分半径逐渐减小;光强增强,且增强区的光强起伏;在不同的方位角上,峰值光强会向内(如θ=π/4)或向外(如θ=π/2)漂移;频谱强度增强,且宽度展宽;另外,将激化产生新的OAM成分的光束。减小拓扑荷数、入射峰值光强和增大束腰宽度可以降低克尔效应对光束放大的影响,同时可以有效减小B积分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波动方程 分步傅里叶算法 拉盖尔-高斯涡旋光束 轨道角动量 B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束轨道角动量谱的测量技术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5
7
作者 付时尧 黄磊 +1 位作者 吕燕来 高春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5,共15页
自Allen等证明具有螺旋相位波面的激光束携带有轨道角动量以来,对光束轨道角动量调控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获得了包括相位涡旋光束、矢量涡旋光束、激光束阵列等多种新型结构光场,在超大容量光通信、遥感探测、激光加工、高分... 自Allen等证明具有螺旋相位波面的激光束携带有轨道角动量以来,对光束轨道角动量调控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获得了包括相位涡旋光束、矢量涡旋光束、激光束阵列等多种新型结构光场,在超大容量光通信、遥感探测、激光加工、高分辨率成像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准确测量光束的轨道角动量是其应用的重要基础,早期人们更多地关注对待测光束所包含的轨道角动量成分分布的测量,后来逐步拓展至对各个轨道角动量成分的强度比重即轨道角动量谱的测量。文中系统地回顾并总结近年来光束轨道角动量谱测量技术的发展,主要介绍了包括基于衍射、模式分束等方法的新型光束轨道角动量谱测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场调控 轨道角动量 涡旋光束 结构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相干径向偏振涡旋光焦场轨道角动量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贺蕊 吕宏 +1 位作者 闫丽凝 庞令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8-685,共8页
将部分相干径向偏振涡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应用于焦场目标探测,根据部分相干及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积分理论,推导了光束焦场目标平面处的光场分布,讨论了焦平面处的轨道角动量密度分布特性,分析了入射光束的相干长度和聚焦透镜的数值... 将部分相干径向偏振涡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应用于焦场目标探测,根据部分相干及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积分理论,推导了光束焦场目标平面处的光场分布,讨论了焦平面处的轨道角动量密度分布特性,分析了入射光束的相干长度和聚焦透镜的数值孔径对纵向分量轨道角动量密度分布和轨道角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相干长度的增大,轨道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密度迅速变大,当增大至0.5 cm后,轨道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密度的变化趋于平缓,此后,相干长度的变化不再影响轨道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密度分布。随着数值孔径的增大,轨道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密度始终表现出增长的变化趋势,并且,变化程度在数值孔径大于0.7后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偏振涡旋光束 部分相干 轨道角动量 焦场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衍射级光束的轨道角动量
9
作者 樊海豪 朱刘昊 +1 位作者 台玉萍 李新忠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7-135,共9页
为研究高阶衍射级光束的轨道角动量,基于计算全息法在空间光调制器的傅里叶平面产生了不同衍射级的完美涡旋光束,并利用球面波干涉法对其拓扑荷值进行了测量。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衍射级p上的整数阶和分数阶完美涡旋光束的拓扑荷值l... 为研究高阶衍射级光束的轨道角动量,基于计算全息法在空间光调制器的傅里叶平面产生了不同衍射级的完美涡旋光束,并利用球面波干涉法对其拓扑荷值进行了测量。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衍射级p上的整数阶和分数阶完美涡旋光束的拓扑荷值l都满足l=mp的关系,其中m是相位掩模板的拓扑荷值。并进一步对不同衍射级的光学涡旋阵列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光学涡旋阵列中光学涡旋的拓扑荷值满足l=p的关系,高阶衍射级上的衍射光束比+1级衍射光束具有更大的轨道角动量。该研究为光学涡旋及光学涡旋阵列进一步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光学 轨道角动量 计算全息 完美涡旋光束 光学涡旋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克-贝塞尔光束在各向异性海洋湍流中轨道角动量传输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贺锋涛 房伟 +3 位作者 张建磊 杨祎 杜迎 张斌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82,共7页
基于Rytov近似理论,分析了各向异性海洋湍流中汉克-贝塞尔(HB)光束的交叉谱密度,研究了轨道角动量(OAM)模式探测概率、串扰概率及HB光束的螺旋相位谱,建立了各向异性海洋湍流中OAM模式探测概率模型。结果表明,HB光束在各向异性海洋湍流... 基于Rytov近似理论,分析了各向异性海洋湍流中汉克-贝塞尔(HB)光束的交叉谱密度,研究了轨道角动量(OAM)模式探测概率、串扰概率及HB光束的螺旋相位谱,建立了各向异性海洋湍流中OAM模式探测概率模型。结果表明,HB光束在各向异性海洋湍流环境中发射OAM模式的探测概率高于在各向同性海洋湍流环境中的探测概率。并且随着各向异性因子的增大,海洋湍流对发射OAM模式探测概率的影响减小,串扰模式的探测概率也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海洋湍流 汉克-贝塞尔光束 轨道角动量 螺旋相位谱 光学涡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衍射神经网络的完美涡旋光轨道角动量识别 被引量:2
11
作者 成科 胡晓楠 +4 位作者 贺瑜 孟维佳 栾海涛 顾敏 方心远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完美涡旋光束(POVB)是径向强度分布和半径均与光束轨道角动量(OAM)状态无关的一类涡旋光,已被应用于光学操控、光通信、激光材料处理等领域。其中, POVB轨道角动量状态的探测是关键且有挑战的技术。本研究通过并行梯度下降算法,构建了... 完美涡旋光束(POVB)是径向强度分布和半径均与光束轨道角动量(OAM)状态无关的一类涡旋光,已被应用于光学操控、光通信、激光材料处理等领域。其中, POVB轨道角动量状态的探测是关键且有挑战的技术。本研究通过并行梯度下降算法,构建了光学衍射神经网络(DNN),实验上实现了轨道角动量阶数在-50~+50范围内的POVB的识别。在此过程中,衍射转换效率可达58%。本研究为POVB的OAM探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在POVB的各类应用中均存在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光学 轨道角动量探测 光学衍射神经网络 完美涡旋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从散斑场中识别多多涡旋结构的轨道角动量
12
作者 王孝艳 王志远 +1 位作者 陈子阳 蒲继雄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5-961,共7页
涡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OAM)可用于信息的编码,因此在自由空间光通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实际的传输空间通常存在着各种随机介质,会造成传输涡旋光束的波面畸变,导致传统的方法无法准确测量涡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针对此问题... 涡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OAM)可用于信息的编码,因此在自由空间光通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实际的传输空间通常存在着各种随机介质,会造成传输涡旋光束的波面畸变,导致传统的方法无法准确测量涡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针对此问题,以毛玻璃作为随机介质,基于深度学习技术,从涡旋光束经过毛玻璃所产生的散斑场中准确识别出了涡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进一步,为提升光信息的编码与传输能力,还测试了多涡旋结构光束的轨道角动量识别。测试结果表明,对于五个涡旋结构的光束,所设计的网络也能从单帧散斑图中准确识别其轨道角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轨道角动量 深度学习 涡旋光束 散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角动量叠加态的产生及其检验 被引量:11
13
作者 柯熙政 薛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61,共6页
带有螺旋相位分布的波束都具有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其螺旋相位取决于OAM态拓扑荷数。理论分析了叠加涡旋光束的相位及光场分布,然后将叠加态涡旋光束的相位分布图加载到空间光调制器上产生了多态涡旋光束,讨论了... 带有螺旋相位分布的波束都具有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其螺旋相位取决于OAM态拓扑荷数。理论分析了叠加涡旋光束的相位及光场分布,然后将叠加态涡旋光束的相位分布图加载到空间光调制器上产生了多态涡旋光束,讨论了不同拓扑荷数叠加时光场衍射图的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叠加态的涡旋光束光场衍射图随着叠加光束拓扑荷数的正负以及数值而呈一定规律性变化,即当叠加的两束光拓扑荷数为异号时,衍射产生的光斑数为两束光拓扑荷数绝对值之和;当叠加的两束光拓扑荷数为同号时,衍射产生的光斑数为两束光拓扑荷数之差的绝对值。通过此性质可以检验涡旋光束的拓扑荷数,为叠加涡旋光束在自由空间光复用通信系统的拓扑荷数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角动量 空间光调制器 涡旋光束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光束的产生研究进展
14
作者 梁晓峰 李航 +3 位作者 王雅兰 荣克鹏 王一鹏 贾凯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涡旋光束是一种具有螺旋型相位分布的光束,在光学操控、光学传感、光通信、显微镜和量子纠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涡旋光束的概念和产生方法进行了介绍。重点回顾了国内外在近五年在连续涡旋光束、脉冲涡旋光束、基于非线性效应的... 涡旋光束是一种具有螺旋型相位分布的光束,在光学操控、光学传感、光通信、显微镜和量子纠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涡旋光束的概念和产生方法进行了介绍。重点回顾了国内外在近五年在连续涡旋光束、脉冲涡旋光束、基于非线性效应的涡旋光束和涡旋微型激光器领域的最新进展,同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光束 轨道角动量 激光器 非线性效应 微型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Vision Transformer的复合涡旋光束识别
15
作者 张成志 曹阳 +1 位作者 涂巧玲 彭小峰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6-192,共7页
为提高涡旋光通信的编码效率和解码正确率,使用两束携带不同相邻轨道角动量和径向指数的涡旋光叠加产生16种形状相似的光强分布图并用4位二进制对其进行编码,为针对大气湍流对光强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使用稀疏注意力算法优化的Vision Tran... 为提高涡旋光通信的编码效率和解码正确率,使用两束携带不同相邻轨道角动量和径向指数的涡旋光叠加产生16种形状相似的光强分布图并用4位二进制对其进行编码,为针对大气湍流对光强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使用稀疏注意力算法优化的Vision Transformer神经网络模型,将受强湍流影响下的光强分布图作为输入进行训练,从而实现对畸变的信息进行精确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在识别受较强程度湍流影响的涡旋光束的正确率可达95.5%且对局部细节分辨更加准确;并验证强湍流条件下,不同波长、传输距离下的识别准确率均有良好表现,体现了模型的鲁棒性和泛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光束 轨道角动量 径向指数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涡旋光束传输的水下航行器尾流流场探测
16
作者 周志超 唐云晴 +2 位作者 许凌飞 顾村锋 刘平安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年第5期901-905,共5页
涡旋光场轨道角动量(OAM)在自由空间衍射中是保持不变的,而在湍流层中由于流场内部存在拟序结构,导致OAM谱分布对称性破缺,且OAM也会发生改变。文中研究了基于OAM谱分布对称性破缺效应对流场流动结构进行探测的机理,初步分析了将涡旋光... 涡旋光场轨道角动量(OAM)在自由空间衍射中是保持不变的,而在湍流层中由于流场内部存在拟序结构,导致OAM谱分布对称性破缺,且OAM也会发生改变。文中研究了基于OAM谱分布对称性破缺效应对流场流动结构进行探测的机理,初步分析了将涡旋光场OAM应用于水下航行器探测的可行性并给出相关试验结果。此外,根据光场总OAM也会发生改变的特性,结合交叉OAM矩阵法,阐述了基于OAM对不同流场特征进行辨识的理论依据。最后研究了涡旋光场对水介质的感知特性,结合数值仿真结果,提出了1个基于OAM传输特性探测水下航行器的技术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器 涡旋光束 尾流轨道角动量 交叉OAM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轨道角动量的激光近程目标探测方法
17
作者 陈必武 魏维伟 +2 位作者 刘俊豪 苏皎阳 郭孟 《制导与引信》 2023年第4期56-60,共5页
激光近程探测受到云、烟、雾等自然因素的严重干扰,容易产生虚警等问题。针对该问题,结合涡旋激光大气散射理论设计了一种量子轨道角动量激光目标近程探测系统,并实施了不同能见度烟雾环境下的近程目标探测试验,对比了涡旋光束与高斯光... 激光近程探测受到云、烟、雾等自然因素的严重干扰,容易产生虚警等问题。针对该问题,结合涡旋激光大气散射理论设计了一种量子轨道角动量激光目标近程探测系统,并实施了不同能见度烟雾环境下的近程目标探测试验,对比了涡旋光束与高斯光束的目标回波信号强度。初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涡旋光束相较于高斯光束有更优的烟雾穿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轨道角动量 涡旋光束 烟雾干扰 激光近程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检测涡旋光束的拓扑荷数 被引量:6
18
作者 廖坤山 陈子阳 蒲继雄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研究涡旋光束经过杨氏双缝干涉后的干涉条纹,发现不同于平面波的竖直干涉条纹,涡旋光束的干涉条纹出现扭曲.从条纹的上部往下看,涡旋光束的干涉条纹出现横向的移动,而移动的方向和大小分别取决于涡旋光束拓扑荷数的符号和数值大小.对干... 研究涡旋光束经过杨氏双缝干涉后的干涉条纹,发现不同于平面波的竖直干涉条纹,涡旋光束的干涉条纹出现扭曲.从条纹的上部往下看,涡旋光束的干涉条纹出现横向的移动,而移动的方向和大小分别取决于涡旋光束拓扑荷数的符号和数值大小.对干涉条纹进行观察发现,实验观察结果和理论结果基本上保持一致,可以通过观察涡旋光束的干涉条纹来判断涡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涡旋光束 拓扑荷数 轨道角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美平顶涡旋光束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嘉琪 Carmelo Rosales-Guzmán 朱智涵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6-141,共6页
由于能够提供独特的光-物质交互界面,携带净轨道角动量的各类涡旋光束成为光场调控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光镊以及非线性光学领域都特别需要一种具有均一空间强度分布且无曲率相位梯度的"完美平顶涡旋"光... 由于能够提供独特的光-物质交互界面,携带净轨道角动量的各类涡旋光束成为光场调控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光镊以及非线性光学领域都特别需要一种具有均一空间强度分布且无曲率相位梯度的"完美平顶涡旋"光束。针对这一问题,从理论出发基于超高斯模型提出"完美平顶涡旋"的复振幅计算全息产生技术,并利用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构成的数字傅里叶变换系统实验论证了"完美平顶涡旋"在焦场区域的可控产生与调控,重点阐述了在给定孔径限制条件下获取光滑涡旋奇点的强度控制原理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光学 轨道角动量 涡旋光束 平顶光束 计算全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产生OAM涡旋光束的圆极化正八边环形贴片天线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思宇 黄铭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21,共3页
针对目前已有的轨道角动量(OAM)的生成方法的不足,设计了一种能够产生多个OAM拓扑荷的圆极化正八边环形贴片天线,对该天线的回波损耗、二维增益方向、三维增益方向和空间辐射相位分布等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各项性能指... 针对目前已有的轨道角动量(OAM)的生成方法的不足,设计了一种能够产生多个OAM拓扑荷的圆极化正八边环形贴片天线,对该天线的回波损耗、二维增益方向、三维增益方向和空间辐射相位分布等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量子通信 轨道角动量 涡旋光束 正八边环形贴片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