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涠洲12-1海上油田硫酸钡锶垢防垢剂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戴彩丽 赵福麟 +2 位作者 冯德成 卞超峰 任熵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涠洲12-1海上油田注入水(海水)与地层水不配伍,油井结垢严重,垢物含~70%硫酸钡,~30%硫酸锶.以体积比2:8的海水(矿化度35 g/L,含SO24-3 g/L)和地层水(矿化度26 g/L,含Ba2+30 mg/L)混合水为实验水样,测定了五大类15种商品防垢剂70℃时... 涠洲12-1海上油田注入水(海水)与地层水不配伍,油井结垢严重,垢物含~70%硫酸钡,~30%硫酸锶.以体积比2:8的海水(矿化度35 g/L,含SO24-3 g/L)和地层水(矿化度26 g/L,含Ba2+30 mg/L)混合水为实验水样,测定了五大类15种商品防垢剂70℃时的防垢率,性能最好的5种是:聚天门冬酸PASA,防垢率68.9%,加量25mg/L;聚丙烯酸钠PAAS,67.4%,25 mg/L;部分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63.3%,5 mg/L;二亚乙基三胺五甲叉膦酸DETPMP,48.6%,5 mg/L;膦酸聚合物型防垢剂TS-7910,44.9%,25 mg/L.以这5种防垢剂为因素,4种加量(2,4,6,8 mg/L)为水平,按L1645正交表设计实验,考察了16个五组分复配防垢剂的防垢率,在70℃时4+2+4+6+8(mg/L)配方的防垢率最高,为83.0%;在90℃时所有配方的防垢率均较高,有5个配方的防垢率很高,在83.3%~84.8%范围:2+4+4+4+4,4+2+4+6+8,4+8+6+4+2,6+6+2+4+8,6+8+4+2+6;在120℃(油藏温度)时6+6+2+4+8和8+2+8+4+6两个配方的防垢率超过55%(55.7%+56.5%).讨论了防垢剂的作用机理:螯合和吸附.为防止油井结垢,可将防垢率经环空加入油井或置入地层适当部位.图2表3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垢剂 多元复配 硫酸钡锶垢 防垢 采油井 12—1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氧琥珀酸用于涠洲12-1海上油田生产系统防垢 被引量:12
2
作者 阚振江 孙爱平 +3 位作者 李强 沈靖 李家锋 王洪臣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8-160,共3页
涠洲12-1海上油田地层温度120℃,除油井井筒内产生硫酸钡锶Ba0.5Sr0.5SO4和硫酸钙CaSO4.H2O混合垢外,平台生产系统内的结垢几乎全部(96.3%~98.8%)为硫酸钡锶垢:Ba0.5Sr0.5SO4,Ba0.75Sr0.25SO4,Ba(SO3)0.3(SO4)0.7。通过马来酸盐环氧化... 涠洲12-1海上油田地层温度120℃,除油井井筒内产生硫酸钡锶Ba0.5Sr0.5SO4和硫酸钙CaSO4.H2O混合垢外,平台生产系统内的结垢几乎全部(96.3%~98.8%)为硫酸钡锶垢:Ba0.5Sr0.5SO4,Ba0.75Sr0.25SO4,Ba(SO3)0.3(SO4)0.7。通过马来酸盐环氧化及碱中和得到的环氧琥珀酸PESA,在150℃加热10小时后其红外光谱图无明显变化。按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在50~120℃测得PESA对硫酸钡垢的防垢率随加量增加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略有降低,加量5mg/L时约为85%~86%,加量25~50mg/L时不低于93%。PESA已使用于涠洲12-1海上油田,在井口连续加药,加药量30mg/L,平台生产系统结垢大量减少,按成垢离子浓度计算,防垢率超过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氧琥珀酸钠 防垢剂 钡锶垢 防垢 集输系统 12-1油田 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蚀阻垢剂NY-HGA在涠洲12-1油田生产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武 刁浪滔 +2 位作者 尹先清 易绍金 梅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涠洲12-1海上油田生产污水温度高(85~90℃)、Cl-浓度高(12.5~17.8 g/L)、矿化度高(30~40 g/L),因而具有较大腐蚀性,且成垢离子HCO3-、Ca2+、Mg2+等浓度高,SI值为1.96~2.00,结垢性也较强.针对此状况研制了咪唑啉类缓蚀阻垢剂NY-HGA.8... 涠洲12-1海上油田生产污水温度高(85~90℃)、Cl-浓度高(12.5~17.8 g/L)、矿化度高(30~40 g/L),因而具有较大腐蚀性,且成垢离子HCO3-、Ca2+、Mg2+等浓度高,SI值为1.96~2.00,结垢性也较强.针对此状况研制了咪唑啉类缓蚀阻垢剂NY-HGA.80℃下在该污水中加入40 mg/L的NY-HGA,使A3、N80、K0-95钢的腐蚀速率分别由0.084、0.080、0.068 mm/a降至0.059、0.064、0.063 mm/a(同时加入20 mg/L脱氧剂),使污水结垢率降低96.2%.在涠洲12-1油田生产系统进行NY-HGA应用试验,用美国Corrpro公司的旁通式腐蚀仪在线监测排海污水的腐蚀速率,在原处理工艺条件下(48 mg/L缓蚀剂IMC-80-N+56 mg/L阻垢剂V402+67 mg/L清水剂JPA-Ⅱ)腐蚀速率为0.08806 mm/a,只加清水剂时腐蚀速率高达0.8663 mm/a,不加阻垢剂而改加37 mg/L NY-HGA时腐蚀速率为0.02475 mm/a,只加清水剂和NY-HGA时腐蚀速率为0.03162 mm/a.因此,在涠洲12-1油田用NY-HGA代替IMC-80-N和V402可满足油田腐蚀控制要求.图5表4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阻垢剂 应用性能 油田污水 污水处理 腐蚀速率 在线监测 涠洲12-1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洲12-1油田储层保护修井液技术 被引量:7
4
作者 卜继勇 谢克姜 +2 位作者 车伟林 胡文军 程玉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53,95,共3页
涠洲12-1油田为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物性较差,以中孔中渗和中孔低渗为主,存在多种敏感因素,容易受到伤害。通过对该油田储层伤害的机理分析,提出了解决储层保护问题的修井液技术对策。从现场应用的统计数据看,12口油井应用该修井液技术修... 涠洲12-1油田为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物性较差,以中孔中渗和中孔低渗为主,存在多种敏感因素,容易受到伤害。通过对该油田储层伤害的机理分析,提出了解决储层保护问题的修井液技术对策。从现场应用的统计数据看,12口油井应用该修井液技术修井后产能恢复快,所有井作业均较顺利,部分油井产能得到明显提高,其中WZ12-1-B8井修井后产液能力提高90%,产油较修井前高出近5倍;WZ12-1-A8修井后产液能力提高42.3%,产油能力提高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完井液 修井液 防止地层损害 隐形酸 12-1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洲12-1油田中块油井结垢防治 被引量:5
5
作者 戴彩丽 刘双琦 +3 位作者 张志武 李耀林 冯德成 赵福麟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4期264-266,共3页
涠洲12-1油田位于南海西部海域,富含SO42-的注入水(海水)与含有Ba2+、Sr2+的地层水不配伍,导致该油田中块油井结垢现象严重。所结垢为硫酸钡锶垢,硫酸钡含量约占70%,硫酸锶含量约占30%。分析了成垢机理,并对可能的7种防垢方案进行了对... 涠洲12-1油田位于南海西部海域,富含SO42-的注入水(海水)与含有Ba2+、Sr2+的地层水不配伍,导致该油田中块油井结垢现象严重。所结垢为硫酸钡锶垢,硫酸钡含量约占70%,硫酸锶含量约占30%。分析了成垢机理,并对可能的7种防垢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注入井调剖与油井注防垢剂组合方案是涠洲12-1油田中块油井防垢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1油田 硫酸钡锶垢 成垢机理 组合防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洲12-1油田钡锶垢除垢剂研制与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郑华安 徐波 +2 位作者 麻路 郭琦 汤明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2211-2213,共3页
涠洲12-1油田是海上油田,由于注入水(富含SO42-的海水)与地层水(含大量二价金属离子)配伍性很差,油井结垢严重,垢样含68%的BaSO4、25%的SrSO4和少量FeSO4等物质。研制了一种以EDTA为主剂的除垢剂,并对其除垢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 涠洲12-1油田是海上油田,由于注入水(富含SO42-的海水)与地层水(含大量二价金属离子)配伍性很差,油井结垢严重,垢样含68%的BaSO4、25%的SrSO4和少量FeSO4等物质。研制了一种以EDTA为主剂的除垢剂,并对其除垢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垢剂最佳应用条件为:除垢温度为90℃,pH为11~12,除垢剂浓度为40%(体积分数),除垢48 h时除垢能力为46%。KCl和铁对除垢效果有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锶垢 12—1油田 除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洲12-1油田水平井无固相有机盐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4
7
作者 郭永宾 管申 +2 位作者 刘智勤 彭巍 曹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1-36,共6页
涠洲12-1油田在应用无固相有机盐钻井液钻进储层时,存在钻井液流变性不能满足长裸眼水平段井眼清洁要求、暂堵剂粒径分布不合理和储层保护性能差的问题。为此,通过优化增黏剂的加量和暂堵剂的粒径分布对无固相有机盐钻井液配方进行了优... 涠洲12-1油田在应用无固相有机盐钻井液钻进储层时,存在钻井液流变性不能满足长裸眼水平段井眼清洁要求、暂堵剂粒径分布不合理和储层保护性能差的问题。为此,通过优化增黏剂的加量和暂堵剂的粒径分布对无固相有机盐钻井液配方进行了优化。性能评价表明:优化后的无固相有机盐钻井液具有较高的低剪切速率黏度,可以提供良好的携岩和悬浮岩屑的能力;储层保护性能优良,岩心的渗透率恢复率大于90%;抑制性能较强,泥页岩线性膨胀率仅为10%,岩屑滚动回收率高达96.48%。4口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无固相有机盐钻井液后,涠洲12-1油田水平井段未发生起下钻遇阻;表皮系数由20.0以上降为-3.0,产油量为配产的2倍。这表明,优化后的无固相有机盐钻井液能满足涠洲12-1油田水平段钻进的要求,可解决水平井段井眼清洁和储层保护效果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固相 钻井液 添加剂 钻井液性能 方止地层损害 12-1-H1井 12-1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洲12-2油田开发井表层提效关键钻井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中 郭永宾 +2 位作者 管申 刘智勤 彭巍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3-118,共6页
涠洲12-2油田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非均质性极强,在进行表层钻井作业时存在井壁失稳、钻井轨迹控制困难、钻井液性能不稳定等诸多难题,常规钻井技术表层钻进作业难度大、经济门槛高。通过优选新型海水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优化井身结构、优... 涠洲12-2油田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非均质性极强,在进行表层钻井作业时存在井壁失稳、钻井轨迹控制困难、钻井液性能不稳定等诸多难题,常规钻井技术表层钻进作业难度大、经济门槛高。通过优选新型海水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优化井身结构、优选马达钻具组合、改进牙轮钻头与随钻测量系统,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涠洲12-2油田表层提效关键钻井技术。现场实践表明,所提出的表层提效关键技术可提高井下作业安全和钻井时效,降低钻井作业成本,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2油田 开发井 表层钻井 新型海水聚合物钻井液 井身结构优化 钻井提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洲12-1N油田复杂事故井套管开窗侧钻工艺设计与作业实践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炎军 田艺 邵诗军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
涠洲12-1N油田断层多,构造复杂,加上涠二段硬脆性泥页岩的存在,使得该油田第一批钻井作业时井下事故率达40%,其中B1井由于井壁失稳引起井垮、井塌和卡钻等井下复杂事故,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文中结合涠洲12-1N油田特点,以B1井为背景,介绍... 涠洲12-1N油田断层多,构造复杂,加上涠二段硬脆性泥页岩的存在,使得该油田第一批钻井作业时井下事故率达40%,其中B1井由于井壁失稳引起井垮、井塌和卡钻等井下复杂事故,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文中结合涠洲12-1N油田特点,以B1井为背景,介绍了复杂事故井套管开窗侧钻从准备到实施的整个工艺流程和技术措施。涠洲12-1N油田第二批钻井作业(共10余口井)事故率为零。B1井套管开窗侧钻作业实践对今后类似作业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开窗侧钻 工艺流程 技术措施 作业实践 复杂事故井 12-1N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12-1油田钡锶垢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武 尹先清 +3 位作者 罗觉生 梅平 卞超锋 朱其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7-320,共4页
涠12-1海上油田注入富含SO42-的海水,地层水含大量二价金属离子,一些油井和地面管线结垢严重。垢样主要成分为硫酸钡、锶,含少量硫酸钙、碳酸亚铁。为此研制了钡锶垢防垢剂NYJH。在等量海水、地层水混合水中,加量30 mg/L的NYJH在90℃下... 涠12-1海上油田注入富含SO42-的海水,地层水含大量二价金属离子,一些油井和地面管线结垢严重。垢样主要成分为硫酸钡、锶,含少量硫酸钙、碳酸亚铁。为此研制了钡锶垢防垢剂NYJH。在等量海水、地层水混合水中,加量30 mg/L的NYJH在90℃下防钡垢率为95.0%,防锶垢率为94.6%,用富含Ba2+、Sr2+的混配水饱和的岩心的渗透率保留率,注入2 PV加和不加NYJH的海水并在70-100℃放置后分别为93.5%-96.7%和85.6%-93.2%,注入5 PV加和不加NYJH的海水并在90℃放置后分别为>90%和80.6%,四轮次交替注入总量140 PV的加和不加NYJH的海水和混配水并在90℃放置后分别为88.7%和67.9%。在涠2-1油田注水站,以40 mg/L的加量在注入水中连续投加NYJH共20天,在2口油井监测,采出水中Ba2+Sr2+浓度迅速大幅上升并维持,停加8天后缓慢下降,表明NYJH对该油田井下钡锶垢的抑制能力很强。图4表3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垢剂 钡锶盐垢 硫酸盐垢 防垢 井下结垢 12-1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管理平台在涠洲12-1油田北块开发工程基本设计项目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健民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2年第6期34-35,共2页
通过对项目管理平台在涠洲12-1油田北块开发工程基本设计中试运行情况的总结,提 出了项目管理平台在项目运行中的优势以及今后需要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 油田开发工程 项目管理平台 12-1油田北块 设计项目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洲11-1油田流沙港组储层损害机理
12
作者 王茜 赵峰 +1 位作者 杨山 何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0,91,共4页
涠洲11-1油田主力储层流沙港组是低孔低渗透储层段,测井解释显示该段储层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地质储量。开发过程中使用油基钻井液,钻井完井液对储层造成损害导致生产井产能低或无产能。开展了单一钻井液和完井液、顺序工作液的动态损害... 涠洲11-1油田主力储层流沙港组是低孔低渗透储层段,测井解释显示该段储层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地质储量。开发过程中使用油基钻井液,钻井完井液对储层造成损害导致生产井产能低或无产能。开展了单一钻井液和完井液、顺序工作液的动态损害评价、工作液与地层流体的配伍性评价等系列实验,探讨工作液的损害机理。研究表明,单一钻井液对储层损害程度弱,完井液对储层损害程度中等偏弱,而造成储层损害的关键因素是钻井完井液与完井液不配伍,产生大量白色絮状沉淀堵塞孔喉,导致储层产能低或者无产能。利用X-射线、能谱扫描、电镜研究表明,沉淀是由钻井液中10%CaCl2乳化液与射孔液中weight4加重剂生成的Ca3(PO4)2,矿场油井产出物佐证了室内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损害机理 油基钻井液 11-1油田 流沙港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地质建模与地震反演技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的新方法及其应用——以涠洲11-1N油田为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方小宇 姜平 +3 位作者 欧振能 李茂文 杨朝强 王瑞丽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6,共4页
常规地震反演预测储层效果往往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套融合地质建模与地震反演技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的新方法,即采用地质建模技术精确建立初始波阻抗模型,再用该初始波阻抗模型约束进行地震反演,进一步提高地震反演储层预测精度。本文提... 常规地震反演预测储层效果往往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套融合地质建模与地震反演技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的新方法,即采用地质建模技术精确建立初始波阻抗模型,再用该初始波阻抗模型约束进行地震反演,进一步提高地震反演储层预测精度。本文提出的新方法在涠洲11-1N油田进行了应用,储层预测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解决了该油田生产中遇到的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建模技术地震反演技术初始波阻抗模型 储层预测 11-1N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部涠洲11-1N油田流沙港组一段扇三角洲储层构型建模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峰 李跃林 马光春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3-102,共10页
南海北部湾盆地涠洲11-1N油田流沙港组一段储层为较深水环境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层间、层内和平面矛盾突出,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采用基于目标模拟的构型建模方法,在构型模式的基础上应用交互式方法设置目标的构型基本单元,通过模式控制... 南海北部湾盆地涠洲11-1N油田流沙港组一段储层为较深水环境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层间、层内和平面矛盾突出,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采用基于目标模拟的构型建模方法,在构型模式的基础上应用交互式方法设置目标的构型基本单元,通过模式控制下多次随机模拟得到的统计结果与沉积模式进行精细对比,提高了相模式的垂向分辨率,得到了各个沉积微相基本单元的大小、方向和展布规律,多参数、全方位的模拟得到了精细构型模型,并通过静态盲井和动态流线模拟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构型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对油田注采连通性与剩余油分布有了新的认识,指导实施了1口注水井调驱,3口受效井含水率均有下降,合计增油90 m^3/d,同时指导了3口调整井的井位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1N油田 流沙港组一段 储层构型 建模方法与技术 基于目标模拟 扇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洲12-1平台控制网络浅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钦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3年第4期55-57,共3页
以涠洲 1 2 - 1油田北块开发工程基本设计为背景 ,通过对新建井口平台及中心平台的控制系统的分析 ,以美国A -B公司的产评为典型 。
关键词 12-1平台 控制网络 12-1油田北块开发工程 PLC 设备网 控制网 信息管理网 卫星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部油田钡锶防垢剂挤注体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爱平 贺建英 +3 位作者 李飞 王林海 李强 方明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98-202,共5页
南海西部油田注水开发中富含SO_4^(2-)的海水与含有Ba^(2+)、Sr^(2+)的地层水不配伍,导致近井地带硫酸钡锶垢结垢现象严重。根据防垢剂挤注技术的具体要求,进行了钡锶防垢剂配伍性实验、静态防垢率实验、热稳定性能实验以及岩心动态吸附... 南海西部油田注水开发中富含SO_4^(2-)的海水与含有Ba^(2+)、Sr^(2+)的地层水不配伍,导致近井地带硫酸钡锶垢结垢现象严重。根据防垢剂挤注技术的具体要求,进行了钡锶防垢剂配伍性实验、静态防垢率实验、热稳定性能实验以及岩心动态吸附/解吸附实验,对四种主要成分为HEDP与PESA的复合防垢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120℃下,防垢剂HYZ-101通过调节pH值之后配伍性较好;当质量浓度≥5 mg/L时,其静态防垢率>90%;在120℃下热处理30 d后,防垢率下降幅度很小,防垢率仍>90%;动态吸附/解吸附实验表明,低pH下防垢剂的吸附/解吸附性能较高pH下更好。因此优选出防垢剂HYZ-101来解决南海西部油田结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垢率 硫酸钡锶垢 防垢剂 井下结垢 12-1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注入水源与储层的化学配伍性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卞超锋 朱其佳 +2 位作者 陈武 尹先清 梅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7期48-50,共3页
采取离子浓度变化分析及浊度法进行了天然海水与地层水的静态配伍性研究;应用岩心流动实验进行了动态配伍性研究。结果表明,涠12-1油田注入水源与地层水不配伍,且温度越高不配伍性越严重,对岩心损害程度越大;天然海水驱替过程中,随着驱... 采取离子浓度变化分析及浊度法进行了天然海水与地层水的静态配伍性研究;应用岩心流动实验进行了动态配伍性研究。结果表明,涠12-1油田注入水源与地层水不配伍,且温度越高不配伍性越严重,对岩心损害程度越大;天然海水驱替过程中,随着驱替体积增加,累积结垢程度变大;天然海水与地层水交替驱对岩心损害严重,渗透率降低达32.3%。因此不能用天然海水直接作注入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1油田 注入水 储层 配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高倾角异常高压油藏注水开发提高采收率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雷昊 马勇新 +2 位作者 米洪刚 雷霄 张乔良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46,84,共3页
涠洲11-1油田2井区L3Ⅲ油组是一个地层饱和压差小、弱边水、中高渗的异常高压油藏,储层倾角约27°,油藏整体开发方案(ODP)制定了边部早期注水保压开发、自喷开采的策略。针对开发方案实施后地质油藏特征发生变化,边部储层厚度增加,... 涠洲11-1油田2井区L3Ⅲ油组是一个地层饱和压差小、弱边水、中高渗的异常高压油藏,储层倾角约27°,油藏整体开发方案(ODP)制定了边部早期注水保压开发、自喷开采的策略。针对开发方案实施后地质油藏特征发生变化,边部储层厚度增加,物性变差,高部储层变薄,物性略变好的问题,通过油藏工程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案比选,提出了将边部注水井改为采油井,在油藏腰部和边部各增加一口注水井的调整方案,预计可提高油藏9%的采收率。实施后效果评价显示,油藏腰部的注水井能量补充效果显著,自喷采油井井底流压明显回升,日产量提高近75%,目前采出程度已达到31%,预计最终采收率可达到38.33%。结果说明,高倾角油藏实施腰部位注水效果好,这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1油田 异常高压油藏 注水 高倾角油藏 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无人驻守平台新型登临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炳华 林俊锋 董颖杰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3-136,共4页
传统的海上无人驻守平台登临系统存在电机功率大、不便于物料运送、攀爬软梯易损坏等缺点。为克服传统登临系统设计上的弊端,研发了由绞车提升系统和水平可伸缩吊桥2部分组成的新型登临系统,将原来的提升系统由举升吊桥改进为直接提升货... 传统的海上无人驻守平台登临系统存在电机功率大、不便于物料运送、攀爬软梯易损坏等缺点。为克服传统登临系统设计上的弊端,研发了由绞车提升系统和水平可伸缩吊桥2部分组成的新型登临系统,将原来的提升系统由举升吊桥改进为直接提升货物,同时在原吊桥上增设水平可伸缩部分,以降低电机功率,减小绞车负载。该新型登临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涠洲12-8 W/6-12油田,现场实践效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也更有利于保障人员登临无人平台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无人驻守平台 新型登临系统 提升系统 水平可伸缩吊桥 12-8 W/6-12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理性泥页岩地层井壁坍塌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蔚宝华 邓金根 闫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9,共4页
涠州12-1北油田涠二段泥页岩地层层理发育、水敏性强,虽然采用了油基钻井液钻进,但井壁垮塌等井下复杂情况仍频繁发生。该油田涠二段地层岩石力学试验结果表明,涠二段泥页岩强度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其受到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层理面... 涠州12-1北油田涠二段泥页岩地层层理发育、水敏性强,虽然采用了油基钻井液钻进,但井壁垮塌等井下复杂情况仍频繁发生。该油田涠二段地层岩石力学试验结果表明,涠二段泥页岩强度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其受到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层理面法向之间的夹角为30°~70°,岩心易发生沿层理面的剪切滑移破坏,强度远低于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层理面法向平行时的最大强度,这是造成定向井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结合岩石力学试验结果,将层理性泥页岩视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建立了合理钻井液密度的确定方法,确定了定向井坍塌压力随井眼轨迹的分布规律。利用定向井坍塌压力随井眼轨迹的分布规律,对该油田的定向井钻井液密度和井眼轨迹进行了优化,成功解决了涠二段地层的并壁失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 页岩 岩石力学 定向井 坍塌层 井眼轨迹 12-1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