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直面启蒙的伦理陷阱——从涓生的两难看1920年代中国启蒙思想的现实困境 |
徐仲佳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2
|
《伤逝》中涓生忏悔心理动因分析 |
范阳阳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3
|
忏悔的“迷宫”──对《伤逝》中涓生形象的分析 |
冯金红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4 |
21
|
|
4
|
涓生的“可靠性问题” |
卢建红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2 |
3
|
|
5
|
思想导师与战士·卑怯者·隐形的坏孩子——《伤逝》两性关系视角下的涓生形象 |
张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6
|
涓生与奥涅金形象比较谈 |
王小璜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7 |
1
|
|
7
|
痛苦的觉醒者——《伤逝》涓生形象的原型分析 |
徐文欣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8 |
3
|
|
8
|
谈涓生的忏悔 |
周楠本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5 |
5
|
|
9
|
子君和涓生悲剧的社会历史根源 |
赵晓笛
|
《北方论丛》
|
1986 |
0 |
|
10
|
外部动作要与内心体验相统一——演涓生的一点体会 |
欧阳云鹏
|
《上海戏剧》
|
1981 |
1
|
|
11
|
再论涓生忏悔的真诚——兼与沈庆利君商榷 |
徐仲佳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2
|
“涓生的手记”写了多少节? |
谷兴云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5 |
0 |
|
13
|
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启示 |
尔沙
|
《现代中文学刊》
|
1994 |
0 |
|
14
|
爱情悲剧的制造者——小说《伤逝》涓生人物形象分析 |
唐红梅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5
|
《伤逝》中“涓生”的人物形象分析 |
曹欣颖
|
《今古文创》
|
2021 |
0 |
|
16
|
婚恋生活的投影和折光(下)——《伤逝》新论 |
李允经
|
《鲁迅研究动态》
CSSCI
|
1989 |
1
|
|
17
|
歌剧《伤逝》中女主角子君形象的塑造——以咏叹调《一抹夕阳》《不幸的人生》为例 |
董颖慧
|
《戏剧之家》
|
2014 |
0 |
|
18
|
人生莫依倚——论子君的悲剧 |
王彩霞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98 |
0 |
|
19
|
“在酒楼上”的“孤独者”——论鲁迅对“庸众”与“精英”的理性思辨 |
宋剑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20
|
“空间”的现代性:论《伤逝》的第一人称叙事 |
国家玮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