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接触与遏制并重:美国涉港金融制裁考察
1
作者
贾力楠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102,158,共17页
美国涉外金融制裁可分为“因事而制”与“因国而制”两大类。前者的特点是制裁的具体事项源于他国而非涉事主体本国的问题,且美国国会、白宫及财政部没有颁行和实施针对涉事主体所在国家的专项制裁法令及项目。后者的特点是涉事主体因...
美国涉外金融制裁可分为“因事而制”与“因国而制”两大类。前者的特点是制裁的具体事项源于他国而非涉事主体本国的问题,且美国国会、白宫及财政部没有颁行和实施针对涉事主体所在国家的专项制裁法令及项目。后者的特点是涉事主体因其“国内问题”遭受制裁,此类制裁不仅立足于国会的专项立法及总统令,而且依托于针对涉事主体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特定项目,有关国家或地区作为整体意义上的涉事主体,成为实施制裁的主要参考变量。本文经过系统考察后认为,美国系列涉港立法及专项金融制裁项目的开启并非“修例风波”促动的偶发事件,而是美国强化对华遏制战略需求使然。新法案及新项目的出台推动了“因事而制”的既有涉港制裁趋向于“因国而制”的转变,打压的重点随之由非政府领域转向政府核心部门。“因事而制”主导、“因国而制”跟进,将是美国未来涉港金融制裁的主要演化趋势,其背后的主驱动力是美国接触与遏制并重的涉港战略布局,这是美国对华战略不可分割的部分。鉴于人权标准、内涵及外延固有的不确定性,关涉中国香港的“人权问题”仍将是处于“软对抗”状态的中美两国未来战略博弈的重要竞技场。但是,面对针对中国管辖下的自然人、法人实体和公权力部门的不合理制裁,中国政府不会容忍任何形式的外来干涉,将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港
问题
金融制裁
美国对华战略
接触与遏制并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一管辖权案看涉港经济合同诉讼的若干法律问题
2
作者
罗楚湘
蔡学恩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9年第2期45-47,共3页
在涉港经济合同诉讼过程中,管辖权问题是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我国在管辖权问题上,还存在着审理程序、识别、法律选择、国际标准合同、语言文字、委托手续等方面的立法与司法方面的不足与缺憾。解决的途径应是与国际立法与司法接轨。
关键词
管辖权
涉港
合同
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涉港仲裁裁决的司法救济形式及其法律适用
3
作者
徐秀娥
黄巧燕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16-20,共5页
本文对涉外仲裁裁决在内地和香港两地申请司法救济的可能性和决定性作了分分析比较,探讨仲裁裁决的司法救济方式如何在两地均可正确使用。
关键词
涉港
仲裁
仲裁裁决
司法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交往与外交思想笔谈
被引量:
5
4
作者
苏长和
范军
+3 位作者
王健
严安林
吴莼思
仇华飞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5,152,共26页
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交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和实践资源,这是深化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理论研究,丰富外交学理论,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重要学理源泉。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和外交价值观一以贯之,外交思想和原则具有高度稳定性、连续性和...
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交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和实践资源,这是深化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理论研究,丰富外交学理论,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重要学理源泉。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和外交价值观一以贯之,外交思想和原则具有高度稳定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党的外交思想坚持人民性、独立性和时代性。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外交思想体系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开展涉港国际斗争,坚决反对与遏制任何国家和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安全理论建设具有长期的思想准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理论指导,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是中国特色国际秩序观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思想
中国共产党
中国外交
涉港
国际斗争
新安全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反外国制裁法》的适用规则及其法律调适和完善
被引量:
9
5
作者
罗国强
刘恬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0-127,共8页
美国以香港存在民主问题为由,对华实施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缺乏实在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这是美国对中国香港内政的不合理干涉。我国《反外国制裁法》旨在用国内法律调整与外国制裁相关的国际法问题,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提供立法...
美国以香港存在民主问题为由,对华实施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缺乏实在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这是美国对中国香港内政的不合理干涉。我国《反外国制裁法》旨在用国内法律调整与外国制裁相关的国际法问题,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提供立法保障。我国《反外国制裁法》所实施的单边制裁与美国依据其国内法而实施的涉港单边制裁有本质区别,前者有维护自身主权及友好国际关系的正当立场,符合国际法要求,后者不仅没有任何正当立场,还违反了国际法规则。我国可以依据《反外国制裁法》确立反制权利,制定反制清单及反制措施,设置法律保护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反外国制裁法》
美国单边制裁
涉港
制裁
反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接触与遏制并重:美国涉港金融制裁考察
1
作者
贾力楠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102,158,共17页
文摘
美国涉外金融制裁可分为“因事而制”与“因国而制”两大类。前者的特点是制裁的具体事项源于他国而非涉事主体本国的问题,且美国国会、白宫及财政部没有颁行和实施针对涉事主体所在国家的专项制裁法令及项目。后者的特点是涉事主体因其“国内问题”遭受制裁,此类制裁不仅立足于国会的专项立法及总统令,而且依托于针对涉事主体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特定项目,有关国家或地区作为整体意义上的涉事主体,成为实施制裁的主要参考变量。本文经过系统考察后认为,美国系列涉港立法及专项金融制裁项目的开启并非“修例风波”促动的偶发事件,而是美国强化对华遏制战略需求使然。新法案及新项目的出台推动了“因事而制”的既有涉港制裁趋向于“因国而制”的转变,打压的重点随之由非政府领域转向政府核心部门。“因事而制”主导、“因国而制”跟进,将是美国未来涉港金融制裁的主要演化趋势,其背后的主驱动力是美国接触与遏制并重的涉港战略布局,这是美国对华战略不可分割的部分。鉴于人权标准、内涵及外延固有的不确定性,关涉中国香港的“人权问题”仍将是处于“软对抗”状态的中美两国未来战略博弈的重要竞技场。但是,面对针对中国管辖下的自然人、法人实体和公权力部门的不合理制裁,中国政府不会容忍任何形式的外来干涉,将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关键词
涉港
问题
金融制裁
美国对华战略
接触与遏制并重
Keywords
Hong Kong,China related issue
financial sanctions
U.S.strategy towards China
balancing engagement and containment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一管辖权案看涉港经济合同诉讼的若干法律问题
2
作者
罗楚湘
蔡学恩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湖北得伟律师事务所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9年第2期45-47,共3页
文摘
在涉港经济合同诉讼过程中,管辖权问题是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我国在管辖权问题上,还存在着审理程序、识别、法律选择、国际标准合同、语言文字、委托手续等方面的立法与司法方面的不足与缺憾。解决的途径应是与国际立法与司法接轨。
关键词
管辖权
涉港
合同
诉讼
分类号
D920.5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涉港仲裁裁决的司法救济形式及其法律适用
3
作者
徐秀娥
黄巧燕
机构
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
中山大学法律系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16-20,共5页
文摘
本文对涉外仲裁裁决在内地和香港两地申请司法救济的可能性和决定性作了分分析比较,探讨仲裁裁决的司法救济方式如何在两地均可正确使用。
关键词
涉港
仲裁
仲裁裁决
司法救济
分类号
D927.658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交往与外交思想笔谈
被引量:
5
4
作者
苏长和
范军
王健
严安林
吴莼思
仇华飞
机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5,152,共26页
文摘
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交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和实践资源,这是深化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理论研究,丰富外交学理论,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重要学理源泉。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和外交价值观一以贯之,外交思想和原则具有高度稳定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党的外交思想坚持人民性、独立性和时代性。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外交思想体系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开展涉港国际斗争,坚决反对与遏制任何国家和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安全理论建设具有长期的思想准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理论指导,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是中国特色国际秩序观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外交思想
中国共产党
中国外交
涉港
国际斗争
新安全观
Keywords
foreign policy doctrines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ese diplomacy
Hong Kong
new security concept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反外国制裁法》的适用规则及其法律调适和完善
被引量:
9
5
作者
罗国强
刘恬
机构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0-127,共8页
基金
中国法学会2019年度部级法学研究重点课题“国际法律斗争实践与中国国际法治思维研究”[CLS(2019)B02]。
文摘
美国以香港存在民主问题为由,对华实施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缺乏实在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这是美国对中国香港内政的不合理干涉。我国《反外国制裁法》旨在用国内法律调整与外国制裁相关的国际法问题,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提供立法保障。我国《反外国制裁法》所实施的单边制裁与美国依据其国内法而实施的涉港单边制裁有本质区别,前者有维护自身主权及友好国际关系的正当立场,符合国际法要求,后者不仅没有任何正当立场,还违反了国际法规则。我国可以依据《反外国制裁法》确立反制权利,制定反制清单及反制措施,设置法律保护屏障。
关键词
我国《反外国制裁法》
美国单边制裁
涉港
制裁
反制措施
Keywords
China’s Law against Foreign Sanctions
U.S.unilateral sanctions
Hong-Kong-related sanctions
countermeasure
分类号
D990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接触与遏制并重:美国涉港金融制裁考察
贾力楠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一管辖权案看涉港经济合同诉讼的若干法律问题
罗楚湘
蔡学恩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涉港仲裁裁决的司法救济形式及其法律适用
徐秀娥
黄巧燕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交往与外交思想笔谈
苏长和
范军
王健
严安林
吴莼思
仇华飞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我国《反外国制裁法》的适用规则及其法律调适和完善
罗国强
刘恬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