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推进我国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的思考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伟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61,共4页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参与、民意表达、权力监督的制度,这一制度在实施中遭遇涉法涉诉信访复杂化、非理性化等挑战。由于相关立法不完善,存在司法腐败现象及不科学、不合理的考核制度等,司法功能的有限性与信访功能的...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参与、民意表达、权力监督的制度,这一制度在实施中遭遇涉法涉诉信访复杂化、非理性化等挑战。由于相关立法不完善,存在司法腐败现象及不科学、不合理的考核制度等,司法功能的有限性与信访功能的扩张性之间已呈现出博弈之势。"诉""访"分离是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的前提,完善案件受理机制是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的关键,依法及时终结案件是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的有效途径。应当完善冤假错案追究机制、司法救助机制和对无理闹访者的责任追究机制,为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
诉
”“访”分离
依
法
终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治视域下涉法涉诉信访运行规范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在上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的宏伟目标,旨在实现法律权威与社会安宁的统一。信访既是公民寻求权利救济的方式,也是监督权力行使的途径,具有权利救济与政治参与双向价值取向,涉法涉诉信访在理论与实践双层面均呈现出人...
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的宏伟目标,旨在实现法律权威与社会安宁的统一。信访既是公民寻求权利救济的方式,也是监督权力行使的途径,具有权利救济与政治参与双向价值取向,涉法涉诉信访在理论与实践双层面均呈现出人治与法治博弈之下的纠结状态。建构"信法不信访"的程序性规范,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程序终局建设,加大信访民主建设。以可不可诉为标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可分为涉法但不可诉的信访事项、涉法且可诉的信访事项、涉法且正诉的信访事项、涉法可诉且已终结的信访事项以及重复的信访事项。在涉法涉诉法治化配套制度建设中,应设置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实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三审终审制,引入判后答疑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构建完善的法律援助制度,保障上诉人的参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
治
涉法涉诉信访
运行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省涉法涉诉信访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
1
3
作者
汪俊英
陈小葵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3-75,共3页
在众多的信访类型中,涉法涉诉信访因其特殊性,成为信访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当前,河南省涉法涉诉信访总量仍在高位运行,案件涉及的主体与利益内容日趋复杂,信访群众过激言行增多导致处理难度增大,越级访、重复访、非访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在众多的信访类型中,涉法涉诉信访因其特殊性,成为信访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当前,河南省涉法涉诉信访总量仍在高位运行,案件涉及的主体与利益内容日趋复杂,信访群众过激言行增多导致处理难度增大,越级访、重复访、非访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缠访、闹访、无理访现象时有出现。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树立司法的权威,不利于现代法治观念的培养和形成。为实现涉法涉诉信访的法治化,河南省各级政法机关需要以推行"诉""访"分离为切入点,不断完善办案质量,对符合标准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切实依法终结,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破解涉法涉诉信访难题提供制度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改革
法
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涉法涉诉信访改革阻碍因素评析——侧重于诉讼法角度
被引量:
1
4
作者
崔凯
陈娴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68-72,共5页
我国的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难以回避的阻碍因素,经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其中有五点因素比较重要,且难以由司法机关通过自我改革完成:法律依据严重不健全;民事执行难仍然存在;再审程序影响信访终局目的实现;诉讼法...
我国的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难以回避的阻碍因素,经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其中有五点因素比较重要,且难以由司法机关通过自我改革完成:法律依据严重不健全;民事执行难仍然存在;再审程序影响信访终局目的实现;诉讼法修订出现了一些促成上访的新动因;法律对非法上访打击惩罚力度有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访民要求
制度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中国涉法涉诉信访症结及改革
5
作者
刘旭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96,共6页
转型阶段的涉法涉诉信访正处在利益分化加剧、风险叠加喷发、社会结构失衡的时代背景之中,利益格局变动凸显规范失灵,风险形势多发且多领域失控冲击法律体制,利益表达和实现的失衡制造立场偏差及执行扭曲。权力运行错位、程序正义欠缺...
转型阶段的涉法涉诉信访正处在利益分化加剧、风险叠加喷发、社会结构失衡的时代背景之中,利益格局变动凸显规范失灵,风险形势多发且多领域失控冲击法律体制,利益表达和实现的失衡制造立场偏差及执行扭曲。权力运行错位、程序正义欠缺以及管控脱轨,构成涉法涉诉信访面临的突出症结。要以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精神为契机,加快涉法涉诉信访体制机制改革步伐,优化涉法涉诉信访权力运行机制,革除涉法涉诉信访管控行政化弊端,完善涉法涉诉信访考核等具体制度,强化涉法涉诉信访程序正义的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结构性失衡
行政化管控
权力架构
运行机制
程序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妥善处理涉法涉诉信访 维护社会稳定
6
作者
杨小军
《行政管理改革》
2010年第12期51-53,共3页
妥善处理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事关纠纷与矛盾的化解,事关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涉法涉诉的诉求,本是通过法律途径、诉讼途径解决的。但或者是因为在程序上进入不了诉讼途径,或者是因为不满意司法机关的...
妥善处理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事关纠纷与矛盾的化解,事关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涉法涉诉的诉求,本是通过法律途径、诉讼途径解决的。但或者是因为在程序上进入不了诉讼途径,或者是因为不满意司法机关的最终裁判,当事人继续申诉信访,这就产生了所谓的涉法涉诉信访现象。如何认识和对策性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需要我们认真理性地研究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维护社会稳定
信访
问题
长治久安
法
律途径
司
法
机关
当事人
真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控制论视阈下的公安信访工作
被引量:
3
7
作者
徐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85,共9页
实现公安信访由"推动型"工作模式向"控制型"工作模式的转变,既有可能,也有必要。利用控制论在技术领域中的数字模型,可以尝试建立简化的"控制型"公安信访工作数字模型。应建立内外结合的"扁平化&qu...
实现公安信访由"推动型"工作模式向"控制型"工作模式的转变,既有可能,也有必要。利用控制论在技术领域中的数字模型,可以尝试建立简化的"控制型"公安信访工作数字模型。应建立内外结合的"扁平化"工作体系,提高公安信访工作效率与效度;建立诉访分离、依法导入、过程控制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办理流程;建立信访渠道畅通、信访轨迹明晰、信息推送准确的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控制论
数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推进我国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的思考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伟丽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61,共4页
文摘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参与、民意表达、权力监督的制度,这一制度在实施中遭遇涉法涉诉信访复杂化、非理性化等挑战。由于相关立法不完善,存在司法腐败现象及不科学、不合理的考核制度等,司法功能的有限性与信访功能的扩张性之间已呈现出博弈之势。"诉""访"分离是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的前提,完善案件受理机制是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的关键,依法及时终结案件是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的有效途径。应当完善冤假错案追究机制、司法救助机制和对无理闹访者的责任追究机制,为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
诉
”“访”分离
依
法
终结
分类号
D926.1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治视域下涉法涉诉信访运行规范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在上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铁道警察学院法律系诉讼法教研室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基金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招标一般课题"河南省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研究"(批准号2014432)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会稳定治理战略创新研究"(批准号2014BFX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的宏伟目标,旨在实现法律权威与社会安宁的统一。信访既是公民寻求权利救济的方式,也是监督权力行使的途径,具有权利救济与政治参与双向价值取向,涉法涉诉信访在理论与实践双层面均呈现出人治与法治博弈之下的纠结状态。建构"信法不信访"的程序性规范,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程序终局建设,加大信访民主建设。以可不可诉为标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可分为涉法但不可诉的信访事项、涉法且可诉的信访事项、涉法且正诉的信访事项、涉法可诉且已终结的信访事项以及重复的信访事项。在涉法涉诉法治化配套制度建设中,应设置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实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三审终审制,引入判后答疑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构建完善的法律援助制度,保障上诉人的参与能力。
关键词
法
治
涉法涉诉信访
运行规范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省涉法涉诉信访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
1
3
作者
汪俊英
陈小葵
机构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
出处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3-75,共3页
文摘
在众多的信访类型中,涉法涉诉信访因其特殊性,成为信访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当前,河南省涉法涉诉信访总量仍在高位运行,案件涉及的主体与利益内容日趋复杂,信访群众过激言行增多导致处理难度增大,越级访、重复访、非访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缠访、闹访、无理访现象时有出现。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树立司法的权威,不利于现代法治观念的培养和形成。为实现涉法涉诉信访的法治化,河南省各级政法机关需要以推行"诉""访"分离为切入点,不断完善办案质量,对符合标准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切实依法终结,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破解涉法涉诉信访难题提供制度保证。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改革
法
治
分类号
D632.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涉法涉诉信访改革阻碍因素评析——侧重于诉讼法角度
被引量:
1
4
作者
崔凯
陈娴灵
机构
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68-72,共5页
基金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刑事疑难案件处理的社会效果考察--从程序完善的视角"(项目编号:13YJCZH023)
文摘
我国的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难以回避的阻碍因素,经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其中有五点因素比较重要,且难以由司法机关通过自我改革完成:法律依据严重不健全;民事执行难仍然存在;再审程序影响信访终局目的实现;诉讼法修订出现了一些促成上访的新动因;法律对非法上访打击惩罚力度有限等。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访民要求
制度难点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中国涉法涉诉信访症结及改革
5
作者
刘旭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96,共6页
基金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基本科研费项目"河南依法推进司法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批准号16e1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转型阶段的涉法涉诉信访正处在利益分化加剧、风险叠加喷发、社会结构失衡的时代背景之中,利益格局变动凸显规范失灵,风险形势多发且多领域失控冲击法律体制,利益表达和实现的失衡制造立场偏差及执行扭曲。权力运行错位、程序正义欠缺以及管控脱轨,构成涉法涉诉信访面临的突出症结。要以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精神为契机,加快涉法涉诉信访体制机制改革步伐,优化涉法涉诉信访权力运行机制,革除涉法涉诉信访管控行政化弊端,完善涉法涉诉信访考核等具体制度,强化涉法涉诉信访程序正义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结构性失衡
行政化管控
权力架构
运行机制
程序正义
分类号
D90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妥善处理涉法涉诉信访 维护社会稳定
6
作者
杨小军
机构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
出处
《行政管理改革》
2010年第12期51-53,共3页
文摘
妥善处理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事关纠纷与矛盾的化解,事关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涉法涉诉的诉求,本是通过法律途径、诉讼途径解决的。但或者是因为在程序上进入不了诉讼途径,或者是因为不满意司法机关的最终裁判,当事人继续申诉信访,这就产生了所谓的涉法涉诉信访现象。如何认识和对策性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需要我们认真理性地研究思考。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维护社会稳定
信访
问题
长治久安
法
律途径
司
法
机关
当事人
真理性
分类号
D632.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控制论视阈下的公安信访工作
被引量:
3
7
作者
徐晶
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85,共9页
文摘
实现公安信访由"推动型"工作模式向"控制型"工作模式的转变,既有可能,也有必要。利用控制论在技术领域中的数字模型,可以尝试建立简化的"控制型"公安信访工作数字模型。应建立内外结合的"扁平化"工作体系,提高公安信访工作效率与效度;建立诉访分离、依法导入、过程控制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办理流程;建立信访渠道畅通、信访轨迹明晰、信息推送准确的信息系统。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控制论
数字模型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推进我国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的思考
刘伟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法治视域下涉法涉诉信访运行规范研究
陈在上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河南省涉法涉诉信访现状、问题及对策
汪俊英
陈小葵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涉法涉诉信访改革阻碍因素评析——侧重于诉讼法角度
崔凯
陈娴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当代中国涉法涉诉信访症结及改革
刘旭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妥善处理涉法涉诉信访 维护社会稳定
杨小军
《行政管理改革》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控制论视阈下的公安信访工作
徐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