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涉江取水泵房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
1
作者 裴瑞 党昱明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1期118-124,共7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类大型项目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深基坑施工技术也随之快速发展。基坑工程面临的周围环境条件复杂多样,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也不尽相同,以广西扶绥第二自来水厂取水工程取水泵房基坑工程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类大型项目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深基坑施工技术也随之快速发展。基坑工程面临的周围环境条件复杂多样,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也不尽相同,以广西扶绥第二自来水厂取水工程取水泵房基坑工程施工为例,在阐述施工工艺流程和主要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对围堰填筑施工、地下水控制、基坑开挖、和基坑支护的施工要点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江 围堰填筑 深基坑施工 泵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江》的“伍子”为“伍子胥”无误辨 被引量:1
2
作者 力之 《云梦学刊》 2002年第4期10-12,共3页
不论从横的层面看,还是从纵的角度说,《涉江》中的“伍子”都只能是“伍子胥”而断不会是伍奢,即王逸之说确然无误。另外,《惜往日》与《悲回风》说到“子胥”这对证《涉江》的“伍子”为“伍子胥”有意义,而对证明其所自出的作品是否... 不论从横的层面看,还是从纵的角度说,《涉江》中的“伍子”都只能是“伍子胥”而断不会是伍奢,即王逸之说确然无误。另外,《惜往日》与《悲回风》说到“子胥”这对证《涉江》的“伍子”为“伍子胥”有意义,而对证明其所自出的作品是否屈原作无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逸 涉江 伍子 伍子胥 考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涉江》四则别解 被引量:1
3
作者 翟振业 《云梦学刊》 1998年第2期9-10,共2页
关键词 涉江 屈原赋 “大” 《楚辞集注》 《楚辞章句》 《离骚》 沈从文 南夷 姜亮夫 王夫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辞·涉江》中的“登昆仑”之谜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国荣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3-68,共6页
《楚辞ˇ涉江》中的“昆仑”究竟在何处,一直是学术界孜孜以求而未解的历史悬案。从古文字结构和先秦时期湘西之濮神话信息分析,上述“登昆仑”应指神话学中的“昆仑”,神话中的昆仑山神应指伏羲兄妹。神话学“昆仑”山当在楚“南郢之... 《楚辞ˇ涉江》中的“昆仑”究竟在何处,一直是学术界孜孜以求而未解的历史悬案。从古文字结构和先秦时期湘西之濮神话信息分析,上述“登昆仑”应指神话学中的“昆仑”,神话中的昆仑山神应指伏羲兄妹。神话学“昆仑”山当在楚“南郢之邑”附近,其对应的现实中的山体是今湖南桃江县的浮丘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涉江 昆仑山 湘西之濮 神话 伏羲 南郢之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江》创作时地考论
5
作者 刘庆安 《云梦学刊》 2007年第3期55-60,共6页
《涉江》所涉行程的真实性很少受到质疑,与此直接相关的创作时地问题也不被认为有重新探讨的必要。然而,诗作里的将来时态、交通条件等皆表明这行程是出于虚拟。基于这一结论,并结合诗作里的其它线索,可以判定:《涉江》是屈原在郢都所作... 《涉江》所涉行程的真实性很少受到质疑,与此直接相关的创作时地问题也不被认为有重新探讨的必要。然而,诗作里的将来时态、交通条件等皆表明这行程是出于虚拟。基于这一结论,并结合诗作里的其它线索,可以判定:《涉江》是屈原在郢都所作,创作时间在顷襄初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江 虚拟 幻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枉渚”与“辰阳”究竟在何处?——追寻屈原《涉江》诗中两个地名所指称的地理实体
6
作者 文达三 焦玫 《中国韵文学刊》 2022年第3期113-119,124,共8页
屈原《涉江》云:“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学界普遍认为,“枉渚”在今湖南省常德市南。其依据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沅水注中的一段注文。但在我们看来,这段注文疑点重重,难以置信,不足为据。学界又以《水经注》沅水注中另一段注文为... 屈原《涉江》云:“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学界普遍认为,“枉渚”在今湖南省常德市南。其依据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沅水注中的一段注文。但在我们看来,这段注文疑点重重,难以置信,不足为据。学界又以《水经注》沅水注中另一段注文为依据,认为“辰阳”在“今湖南省辰溪西”。有人以为“辰阳”即今辰溪县政府所在地辰阳镇。在我们看来,这都是不正确的。我们依据从卫星地图上和实地考察中获得的实证重新认定:“枉渚”,是指今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石马湾乡鹅公颈村所在的洲渚;“辰阳”,则是指位于辰水北岸的今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吕家坪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涉江 “枉渚”与“辰阳” 地理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怎可“自名正则,字灵均”?——《涉江》一注释质疑
7
作者 鞠景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52-52,共1页
部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涉江》一文,对“屈原”这一条目作的注释“屈原,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是值得推敲的,屈原怎么可以“自名正则,字灵均”呢? 第一,古人的名和字是不可以自取的。古人的“名”实际上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 部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涉江》一文,对“屈原”这一条目作的注释“屈原,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是值得推敲的,屈原怎么可以“自名正则,字灵均”呢? 第一,古人的名和字是不可以自取的。古人的“名”实际上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乳名”,往往是父母和祖辈们呼唤的“专利”,要是外人(关系极为亲密的有时除外)直呼其名,那就无异于是对其人的轻视或侮辱;“字”则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名”了,这才是一个人在外界往来称呼的“代号”,这也就是我们日常交往中打听对方姓名时要问“尊姓大名”才表示对对方尊敬的原因。为什么古人对名和字要这样讲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正则 涉江 语文课本 日常交往 注释质疑 专利 条目 父母 乳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江》释义
8
作者 易重廉 《云梦学刊》 1998年第2期7-8,33,共3页
关键词 涉江 “林” 南夷 “以” 屈原赋 《文选》 《说文》 姜亮夫 王夫之 《广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屈赋新编·涉江》谈庄蹻入滇路线
9
作者 唐慕尧 《贵州文史丛刊》 1996年第1期47-49,53,共4页
关键词 西南夷 司马迁 《史记》 《韩非子》 顷襄王 入滇 《吕氏春秋》 屈赋 庄蹻 涉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江》中“之”的用法
10
作者 茹孝宏 《青海教育》 1999年第Z2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之” 涉江 定语后置 舒缓语气 现代汉语 “的” 名词性短语 独立性 后置定语 瑶之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章·涉江》之“伍五”即伍子胥辨:-兼与赵逵夫先生商榷
11
作者 韦若任 《钦州师专钦州教院学报》 1997年第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屈原 《九章·涉江 伍子 伍子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江》中“而”的用法
12
作者 茹孝宏 《青海教育》 2002年第7期45-,共1页
  <涉江>这首诗中,"而"共出现11次.我们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其用法共有七种情况.……
关键词 涉江 董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问》作于桃花江考
13
作者 李正初 《船山学报》 1987年第S1期130-132,共3页
屈原是否来过桃花江,尚无定论。《天问》是否写于桃花江,有待考究。但从《益阳县志》的记载,《九歌·大司命》、《远游》、《怀沙》、《涉江》中的少数诗句来考究,似来过桃花江无疑。我认为:屈原被楚怀王、顷襄王逐放以后,在漫长的... 屈原是否来过桃花江,尚无定论。《天问》是否写于桃花江,有待考究。但从《益阳县志》的记载,《九歌·大司命》、《远游》、《怀沙》、《涉江》中的少数诗句来考究,似来过桃花江无疑。我认为:屈原被楚怀王、顷襄王逐放以后,在漫长的流放生活中,无论他来过桃花江也好,或是后人在此设祠纪念他也好,总之,今天来写一写他在桃花江流传至今的轶事,这对于研究屈原及其作品,或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都是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 桃花 九歌 大司命 涉江 益阳县志 山带阁注楚辞 天问 蒋骥 沉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江书怀
14
作者 赵一曼 卢友炬 《当代音乐》 2015年第24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书怀 涉江 渡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情浸润与文化传承——读《沈祖棻全集》
15
作者 张宏生 《中国韵文学刊》 2024年第1期1-6,F0002,共7页
2023年是程千帆先生110周年诞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程先生的“文章知己,患难夫妻”沈祖棻先生的新版《沈祖棻全集》,堪称重要的年度学术盛事。《沈祖棻全集》原来由河北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包括《涉江诗词集》《微波辞(外二... 2023年是程千帆先生110周年诞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程先生的“文章知己,患难夫妻”沈祖棻先生的新版《沈祖棻全集》,堪称重要的年度学术盛事。《沈祖棻全集》原来由河北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包括《涉江诗词集》《微波辞(外二种)》《唐人七绝诗浅释》《唐宋词赏析·诵诗偶记》四卷。此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新版,不仅调整为《涉江诗词集》《微波辞辩才集》《唐人七绝诗浅释》《宋词赏析诵诗偶记》,分别有所增订,而且新增《书札拾零子苾日记》一卷,从而成为沈祖棻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的最全面的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七绝诗浅释 沈祖棻 宋词赏析 河北教育出版社 涉江 辞辩 诗词集 程千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玩艺与大世界──从屈原写到“陆离”说起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正明 《云梦学刊》 2000年第5期1-4,共4页
屈原《九章·涉江》有“带长铗之陆离兮”之句。此“陆离”非参差之意,而是屈原留下来的夏言史和汉语史上的第一个外来语——“琉璃”的音译。出土的鉴定与当代的调查证明,在春秋晚期,南亚或西方的彩色玻璃就已传入越国,而楚国... 屈原《九章·涉江》有“带长铗之陆离兮”之句。此“陆离”非参差之意,而是屈原留下来的夏言史和汉语史上的第一个外来语——“琉璃”的音译。出土的鉴定与当代的调查证明,在春秋晚期,南亚或西方的彩色玻璃就已传入越国,而楚国的丝绸也已传入南亚与西方.开辟中西文化交流最早的通道是南方的“玻璃——丝绸之路”,较北方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要早4个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璃 丝绸之路 屈原 "陆离" <<九章·涉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起通向诗人心灵的桥——谈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艳丽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3年第1期69-70,共2页
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以《涉江》的教学过程为例,具体分析了情感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思想内涵及产生与作家的情感共鸣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感因素 屈原 涉江 诗歌教学 楚国 语言 文学作品 教学过程 指导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章》阐释三题
18
作者 顾农 《云梦学刊》 2002年第5期9-12,共4页
重新考查屈原的生平 ,《抽思》当作于屈原被放逐到汉北之初即楚怀王十八年 (前 3 11) ,是写来献给怀王表明心迹的 ;《涉江》作于顷襄王决定将屈原流放到溆浦山中之时 ,诗人的情绪特别悲愤 ,诗中表达了宁折不弯的性格和操守 ;《惜往日》... 重新考查屈原的生平 ,《抽思》当作于屈原被放逐到汉北之初即楚怀王十八年 (前 3 11) ,是写来献给怀王表明心迹的 ;《涉江》作于顷襄王决定将屈原流放到溆浦山中之时 ,诗人的情绪特别悲愤 ,诗中表达了宁折不弯的性格和操守 ;《惜往日》作于自沉以前不久 ,其中总结楚国失败的教训 ,与大败楚师之秦将白起的有关分析合若符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生平 《抽思》 涉江 《惜往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屈原特出人格的内涵及其历史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建勋 《中国文学研究》 1992年第2期9-14,共6页
屈原自沉汩罗,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他坎坷忧愤的一生。然而,肉体的毁灭却正是辉煌精神、伟大人格诞生的标志,诗人以死的悲剧启迪着后人去思索生的价值和意义。关于屈原自沉之因,人们说法颇多:或认为是“以死殉君”,或认为是‘以死殉国”... 屈原自沉汩罗,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他坎坷忧愤的一生。然而,肉体的毁灭却正是辉煌精神、伟大人格诞生的标志,诗人以死的悲剧启迪着后人去思索生的价值和意义。关于屈原自沉之因,人们说法颇多:或认为是“以死殉君”,或认为是‘以死殉国”,或归因于屈子偏执迷狂的性格,或归因于他对“美政”无法实现的绝望。凡此种种,均有一定理由,但正如近年来许多论者所阐述、分析的那样,笔者认为,屈子自杀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不与环境妥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离骚》 历史影响 人格理想 楚国 屈子 忧患感 涉江 美政理想 屈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在澧、沅踪迹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致远 《云梦学刊》 1996年第2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屈原 汉寿县 涉江 东岳庙 踪迹 辰溪县 《湘夫人》 龙舟竞渡 《九歌》 武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