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对比学习的自监督涉案微博评论观点对象分类
1
作者 马梅希 王剑 +1 位作者 余正涛 黄于欣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36,共7页
涉案微博评论观点对象分类旨在识别微博评论中的观点对象,并将其分配到审判机关、当事人和罪名等类别中。针对微博评论缺乏明显观点对象词,传统方法难以提取有效情感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学习的自监督涉案微博评论观点对象分类... 涉案微博评论观点对象分类旨在识别微博评论中的观点对象,并将其分配到审判机关、当事人和罪名等类别中。针对微博评论缺乏明显观点对象词,传统方法难以提取有效情感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学习的自监督涉案微博评论观点对象分类模型。通过多头注意全局信息增强模块来捕捉评论中的关键片段,然后引入对比学习的方法增强与评论观点对象相关的文本特征。在构建的微博涉案新闻观点对象分类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现有基准模型宏平均F1值提升了2.2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案微博评论 观点对象分类 自监督 对比学习 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记忆案件描述的涉案微博评论讽刺句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谭陈琛 余正涛 +2 位作者 相艳 黄于欣 郭军军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59,168,共8页
涉案微博评论讽刺句检测的难点在于评论句字面语义与实际情感存在着较大差异,仅利用评论本身的特征难以判断,而涉案微博正文是案件的事实性描述,可以将其作为评论讽刺句检测的依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记忆案件描述的讽刺检测方... 涉案微博评论讽刺句检测的难点在于评论句字面语义与实际情感存在着较大差异,仅利用评论本身的特征难以判断,而涉案微博正文是案件的事实性描述,可以将其作为评论讽刺句检测的依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记忆案件描述的讽刺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动态记忆机制对微博正文进行案件特征抽取,其次利用注意力机制获得评论句特征,并与案件特征进行一致性比较,最后基于比较的特征进行讽刺句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方法的准确率和F_(1)值分别达到85.65%和85.91%,较基线模型有较大提升,验证了案件描述对涉案微博评论讽刺句检测有很好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案微博 讽刺句检测 案件描述 动态记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词结构编码的涉案微博评价对象抽取模型
3
作者 王静赟 余正涛 +1 位作者 相艳 陈龙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26-1035,共10页
涉案微博评价对象抽取旨在从微博评论中识别出用户评价的案件对象词项,有助于掌握大众对于特定案件不同方面的舆论。现有方法通常将评价对象抽取视为一个序列标注任务,但并未考虑涉案微博的领域特点,即评论通常围绕正文中出现的案件关... 涉案微博评价对象抽取旨在从微博评论中识别出用户评价的案件对象词项,有助于掌握大众对于特定案件不同方面的舆论。现有方法通常将评价对象抽取视为一个序列标注任务,但并未考虑涉案微博的领域特点,即评论通常围绕正文中出现的案件关键词展开讨论。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关键词结构编码的序列标注模型,进行涉案微博评价对象抽取。首先从微博正文中获取多个案件关键词,并使用结构编码机制将其转换为关键词结构表征,然后将该表征通过交互注意力机制融入评论句子表征,最后利用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CRF)抽取评价对象词项。在两个案件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多个基线模型,本文方法性能得以提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编码 涉案微博 舆情 评价对象抽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