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卓越涉外法律人才专门化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万猛 李晓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7,共4页
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目前在国内的操作模式主要分为:理念强化型、小范围实验班型和学院专门化培养型。实践证明,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相当的优势。以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为整体人才培养目标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经过近年的实践,已经探索... 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目前在国内的操作模式主要分为:理念强化型、小范围实验班型和学院专门化培养型。实践证明,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相当的优势。以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为整体人才培养目标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经过近年的实践,已经探索出了一些做法,在人才培养理念的整合、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海外法学教育资源的对接、专题性国际项目的开展等核心环节中均取得了一定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律人才 专门化培养模式 核心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卓越”要素刍议 被引量:38
2
作者 曾令良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5,共4页
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必须具备一系列"卓越要素"。这些要素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于:卓越的培养方案、卓越的课程体系、卓越的教师队伍、卓越的教材系列、卓越的教学方法、卓越的实习基地和卓越的图书馆。建立科学的评估系统是... 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必须具备一系列"卓越要素"。这些要素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于:卓越的培养方案、卓越的课程体系、卓越的教师队伍、卓越的教材系列、卓越的教学方法、卓越的实习基地和卓越的图书馆。建立科学的评估系统是检验和保障卓越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和培养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培养 卓越法律人才 法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法律外交视角下高校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群 武姣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9-154,共6页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法律外交的发展,对涉外法律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已无法适应我国战略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需要以地域和自身优势为导向定位培养目标,以协同育人理念推...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法律外交的发展,对涉外法律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已无法适应我国战略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需要以地域和自身优势为导向定位培养目标,以协同育人理念推动培养模式创新,优化课程体系,加快优质教材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一带一路"法律外交储备和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为与沿线各国的合作共赢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法律外交 涉外法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与我国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新使命 被引量:18
4
作者 聂帅钧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53-65,共13页
培养造就一批高端涉外法律人才是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人才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对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前提下,涉外法律人才需要有较高的外语能力和完善的知识结构。当前,... 培养造就一批高端涉外法律人才是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人才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对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前提下,涉外法律人才需要有较高的外语能力和完善的知识结构。当前,由于受到专业设置门槛较低、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教师职称评定重科研轻教学三重因素的影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规模大而质量低、东西部发展不均、灌输式教学等瓶颈性问题。展望未来,创新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路在于厘清"应用型+复合型"培养目标,确立"法律信仰+爱国情怀"的培养理念,加强实践性教学,在具体路径上需要建立全方位的合作机制,从国家和高校两个层面着手合力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法学教育 涉外法律人才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外法治人才的分类与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12
5
作者 胡加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8,共13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包括涉外法律人才和国际法治人才。他们因工作侧重点不同,职业素养和外语能力要求也不一样。涉外法律人才与国内其他类型的法律人才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适用中国法律解决具体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包括涉外法律人才和国际法治人才。他们因工作侧重点不同,职业素养和外语能力要求也不一样。涉外法律人才与国内其他类型的法律人才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适用中国法律解决具体问题,只不过涉外法律人才因其工作的涉外特点,还要了解相关国家的法律和掌握这个国家的语言。国际法治人才是适用国际规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解决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除了熟悉相关国际条约,国际法治人才还必须精通国际通用的工作语言。涉外法律人才用他们的法律专业知识化解各类涉外纠纷,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国际法治人才在处理好国与国关系的同时,还要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人类共同繁荣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人才 涉外法律人才 国际法治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入世后我国所需法学人才的类型及培养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晓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根据入世后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 ,详细分析了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几种法学人才类型 ,论证了在现阶段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调整课程体系等途径实现对上述人才培养的现实可能性 ,并进而提出通过对这些人才的培养实践 ,促进我国法学教育体制... 根据入世后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 ,详细分析了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几种法学人才类型 ,论证了在现阶段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调整课程体系等途径实现对上述人才培养的现实可能性 ,并进而提出通过对这些人才的培养实践 ,促进我国法学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法学人才培养 WTO 中国 涉外法律人才 律师事务所 经营管理人员 课堂教学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