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支付科技提升家庭消费韧性的机理与证据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傅联英
蔡煜
-
机构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
出处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9,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数字正义视角下算法价格歧视的福利损益及向善治理研究”(22AJY016)。
-
文摘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带动下,消费正由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支付科技成为增强家庭消费韧性的新势能。基于前景理论和消费者均衡理论,揭示并识别支付科技影响家庭消费韧性的内在机理与传导路径。理论演绎分析发现,支付科技经由消费总量扩大化、消费结构多样化双重传导路径提升家庭消费韧性。在此基础上,利用2013—2019年CHFS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支付科技显著提升了家庭消费韧性。在经过换用工具变量法、转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改用家庭消费韧性子系统、替换核心变量测度方式及口径、排除同期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干扰等稳健性检验后,基准结论仍稳健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支付科技对家庭消费韧性的提升效应依城市人口动态和物流服务能级而异,在人口扩张型城市和一级物流城市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一方面,支付科技通过增强消费能力、提高消费总量,进而提升家庭消费韧性;另一方面,支付科技通过增加消费品类、丰富消费结构,从而提升家庭消费韧性。其中,消费结构多样化是主渠道,消费总量扩大化是辅渠道。研究为理解支付科技赋能家庭消费韧性提供了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各利益相关者未来应更为主动地拥抱金融科技,促进支付产业的有序发展、增进科技赋能的普惠程度、健全家庭消费韧性的制度保障,为助推消费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动能。
-
关键词
支付科技
家庭消费韧性
消费高质量发展
-
Keywords
payment technology
household consumption resilience
consump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
分类号
F279.3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中国消费政策演进历程、逻辑和取向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毛中根
王鹏帆
-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
-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4-65,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居民消费发展的驱动机制及政策研究”(72033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绿色消费的内涵刻画、指数测度及发展机制研究”(71873107)。
-
文摘
促进消费发展,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就需求结构视角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低水平消费主导到投资和出口双主导,再到消费主导的演进历程。与之相对应,政府分别实施了倡导适度消费、全面促进消费和推动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消费政策。在以人民为中心和改善民生的价值观引导下,消费政策演进的理论逻辑是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处理好消费与生产的比例关系以及发挥消费能动作用的互促共进。新时代消费政策必须关注消费发展不均衡、需求结构失衡、供需结构错配等挑战。推动消费持续发展,应强化以富裕共享为指导的均衡发展策略、实施以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需求促进政策和推进以供需匹配为导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关键词
消费政策
消费高质量发展
消费需求
-
Keywords
consumption polic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nsumption
consumer demand
-
分类号
F126.1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