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性的居民消费行为与非理性的宏观消费结果──从微观的角度看我国总消费的不足 被引量:1
1
作者 文建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5,共4页
本文首先说明贴现率和利息率对消费的影响,然后分析长期收入对现期消费的影响,其中考虑到预期和信息的作用,也考虑到流动性约束的作用,再后指出不确定性和个人信心等因素的重要性,最后是一个简短的结论。
关键词 居民消费 贴现率 利息率 长期收入 流动性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对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葛蓓 刘广飞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6,F0003,共13页
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是激活城市消费潜力的重要工具。在理论分析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对城市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以及其空间效应的基础上,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16—2022年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探讨。研... 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是激活城市消费潜力的重要工具。在理论分析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对城市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以及其空间效应的基础上,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16—2022年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探讨。研究发现,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有效推动地区消费潜力的挖掘与释放,同时借助制度创新优化体育消费市场环境,激活消费市场的内在动力,该结论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仍保持一致。进一步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揭示,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展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仅直接促进体育消费试点城市自身消费潜力的提升,还对周边区域产生积极的辐射作用,带动邻近城市的消费增长。建议深化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的实施,扩大政策覆盖范围;注重制度创新,优化体育消费环境;加强区域协同,助力体育消费市场一体化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消费潜力 双重差分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同群效应与居民网络消费扩容提质 被引量:3
3
作者 尹振涛 张珩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9,共14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扩内需、促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高效循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途径。作为人际互动与社会关系构建的关键场所,社区居民所形成的关系网络,不仅能强化居民之间的相互依赖,也能使居民消费行为产生同群效应。社...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扩内需、促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高效循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途径。作为人际互动与社会关系构建的关键场所,社区居民所形成的关系网络,不仅能强化居民之间的相互依赖,也能使居民消费行为产生同群效应。社区同群效应的信息传递与知识溢出,在促进居民网络消费扩容提质的同时,可以通过增加网络消费信贷、提升消费等级和降低居民依赖心理,使得低于参考点的居民受到激励,实现网络消费的扩容提质,这一点在男性和银发群体以及处于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居民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社区同群效应对居民网络消费所产生的这种积极作用,为建立社区交流机制、设计符合居民需求特点的网络消费信贷体系、树立理性消费观和构建能释放内需动力的消费机制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也丰富了居民消费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同群效应 网络消费 扩容提质 网络消费信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与情感:后现代消费中乡村民宿空间符号建构的双重逻辑及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吕宛青 余正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3,203,204,共10页
后现代消费中民宿作为乡村旅游重要的消费场所和空间,其符号消费现象客观存在,探讨其消费空间的符号生产与建构有助于乡村民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基于符号消费和空间生产理论,提出后现代消费中乡村民宿空间符号建构分析框架,并以成都明... 后现代消费中民宿作为乡村旅游重要的消费场所和空间,其符号消费现象客观存在,探讨其消费空间的符号生产与建构有助于乡村民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基于符号消费和空间生产理论,提出后现代消费中乡村民宿空间符号建构分析框架,并以成都明月村为案例地的分析发现:后现代消费中乡村民宿空间符号的生产建构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多要素、多层次的符号化运作和互动展演过程;符号消费的经济逻辑和文化体验的情感逻辑是乡村民宿空间符号建构的双重逻辑,二者彼此权衡又互为补充,共同促进乡村民宿空间符号的可持续生产和建构;后现代消费中乡村民宿空间符号建构机制包括双重逻辑、符号建构过程、符号建构主体、符号建构路径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消费 乡村民宿 符号消费 空间生产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居民健康消费升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来自运动保健消费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5
作者 潘磊 方春妮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1,共7页
健康消费作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关键因素,对于推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健康消费的升级趋势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对于制定精准有效的健康消费政策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基本-... 健康消费作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关键因素,对于推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健康消费的升级趋势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对于制定精准有效的健康消费政策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基本-非基本消费”理论框架,运用扩展性线性支出模型(ELES),并结合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我国居民健康消费的升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至2019年间,我国居民健康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整体呈现出显著的升级趋势。然而,这一升级过程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不同收入群体的健康消费呈螺旋式升级趋势;城镇居民的健康消费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态势,而农村居民则表现为持续升级的趋势;中、东部地区居民在健康消费升级中扮演了主导角色。进一步分析发现,家庭人口结构、收入水平与净资产状况、户主的就业状态及体育锻炼参与度等因素均对健康消费升级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应从供给侧优化健康消费环境、拓展健康消费业态,同时从需求侧提升居民健康消费能力与意愿,以促进健康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消费 消费升级 基本-非基本消费 扩展性线性支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静 王坤 +4 位作者 陈奕伶 李佳音 曹永强 崔铁军 陈睿山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2,共9页
为核算京津冀地区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9年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数据,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计算方法,测算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并采用MK趋势法和突变点法分析碳排放量的变化特征,采用卡亚模型和... 为核算京津冀地区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9年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数据,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计算方法,测算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并采用MK趋势法和突变点法分析碳排放量的变化特征,采用卡亚模型和LMDI算法分析各区域的能源结构和碳排放量影响因素贡献的差异.结果表明:①200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增长速率明显变缓,自2011年起,碳排放增长率控制在3.72%以下.②2000—2019年,能源结构整体上得到优化,电力和天然气的占比分别从8%和1%提高到13%和10%,煤炭和石油的占比分别从67%和24%下降到57%和20%.③北京、天津和河北处于“双碳”目标的不同阶段,北京碳排放量已经到达峰值并呈下降趋势,天津接近“碳达峰”目标,而河北碳排放量尚未“达峰”,但增速显著放缓.④整体上,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起到抑制作用,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起到拉动作用.未来要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并实施京津冀各区差异化CO_(2)减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碳排放 能源消费 能源结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用环境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供需双侧视角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磊 王焯 朱文佩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3,共10页
社会信用建设是提升市场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CHFS)数据,实证检验了社会信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信用环境优化能够显著提升家庭人均消费水平,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 社会信用建设是提升市场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CHFS)数据,实证检验了社会信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信用环境优化能够显著提升家庭人均消费水平,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社会信用环境优化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从供给侧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而促进消费;同时还可促进消费信贷,从需求侧缓解家庭资金约束进而促进消费。进一步分析表明,社会信用提升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在城镇家庭、低抚养比家庭以及正规单位职工家庭中更为明显。文章从社会信用这一制度性视角拓展了促进居民消费的可行路径,为优化社会信用制度供给、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 居民消费 企业创新 消费信贷 扩大内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文旅体验式消费场景系统的构建研究——以荆楚文化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江敏 冯涵瑞 张佳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5,203,共11页
作为悠久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荆楚文化适时融入数字经济语境,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路径。基于游客UGC数据分析,采用LDA主题模型和质性研究方法,识别出诗赋曲艺创意休闲、荆楚历史文博展陈、大江大湖行浸游艺三大荆楚... 作为悠久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荆楚文化适时融入数字经济语境,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路径。基于游客UGC数据分析,采用LDA主题模型和质性研究方法,识别出诗赋曲艺创意休闲、荆楚历史文博展陈、大江大湖行浸游艺三大荆楚文化消费场景主题,可构建一个由多方参与主体、多元场景结构、多样场景类型、多种场景体验、多重场景价值五要素组成的数字文旅体验式消费场景系统。其中,系统各要素动态表征于物理环境、空间模拟、社会主体、数智交互、行为向度、场景效能六个维度;供求交织、虚实交融、主客交互是系统内在运行逻辑,为驱动系统优化、构建沉浸式体验、促进价值共创提供了原动力、吸引力和核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旅 消费场景 荆楚文化 LDA主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赛事“三进”促进消费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付群 左古月 +2 位作者 侯想 楚元 王超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7-304,共8页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参与和消费需求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目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赛事“三进”促进消费的基本内涵、内在机制、现实瓶颈和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体育赛事“...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参与和消费需求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目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赛事“三进”促进消费的基本内涵、内在机制、现实瓶颈和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体育赛事“三进”促进消费是立足于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以群众性赛事活动为核心,针对回应市场和社会需求,并最终使人民群众的体育参与和消费需求得以更好满足的新兴消费实践形式,需凸显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因地制宜、深度融合等特性。由于体育赛事“三进”提出时间较短、实践经验积累相对不足,在促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规划构建不完善,消费引领性作用不突出;基础支撑不牢靠,关联性作用不显著;政策导向不明确,基础性作用不扎实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提出科学研制赛事规划,精准匹配消费需求;丰富赛事生产体系,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强化政策要素供给,有效提高消费意愿等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内需 体育赛事“三进”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 体育消费 消费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居民消费结构转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8,共14页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消费现代化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关系到民生福祉,关系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其也将有力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从消费结构的维度,使用国家统计局数据和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分析中国现代化...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消费现代化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关系到民生福祉,关系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其也将有力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从消费结构的维度,使用国家统计局数据和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消费变迁。研究发现:(1)1981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恩格尔系数快速下降,服务消费显著增长,发展型消费持续增长;(2)2010年之后,中国消费增速放缓,平均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显著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反映了中国消费不足的问题;(3)居住类支出和集体消费型支出占比较高,医疗、教育、养老等消费稳定占据家庭总支出1/5左右,挤压了其他消费;(4)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增长幅度最大,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偏低,但是城乡间和阶层间的消费差距在缩小;(5)居民文化娱乐消费不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以消费结构为线索,阐释中国推进消费现代化的发展特征和趋势,为构建消费现代化和高质量消费指标体系积累了经验分析基础,也为推进消费现代化的实践提出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消费结构 消费现代化指标体系 发展型消费 中等收入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消费提振与实体经济发展——兼论消费异质与人口规模的门槛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枭吟 陈汉驰 焦成焕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49,共7页
选取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消费提振视角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考察消费异质性与人口规模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且这一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更显著。机制检... 选取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消费提振视角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考察消费异质性与人口规模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且这一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振居民消费驱动实体经济发展。消费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消费城乡异质中,数字经济更能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在消费类型异质中,数字经济对居民生存型消费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提振作用。拓展性研究发现,在地区人口规模发展的不同阶段,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正向促进效应在低人口规模时显著、高人口规模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消费提振 居民消费 人口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年贫困经历降低了老年消费福祉吗? 被引量:1
12
作者 盛亦男 张猛 陶涛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8,共16页
在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发展银发经济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举措。文章使用CHARLS2014年中国居民生命历程调查和2018年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早年贫困经历对老年人消费的影响。文... 在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发展银发经济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举措。文章使用CHARLS2014年中国居民生命历程调查和2018年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早年贫困经历对老年人消费的影响。文章基于生命历程理论,发现早年贫困经历不仅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消费水平,还抑制了消费结构升级;该结论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后仍然成立。研究基于劣势累积理论发现早年贫困经历对老年人消费会产生三重劣势累积效应,即通过塑造节俭型消费习惯,降低认知能力以及弱化健康水平,使老年人消费降低。由于个体向上社会流动以及积极良性的社会互动可以缓解早年贫困经历的劣势累积过程,文章关注家庭社会资本与互联网应用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发现家庭社会资本会弱化早年贫困经历对老年人消费的不利影响并提升消费;但是受到数字鸿沟的影响,互联网使用没有对老年人消费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早年不同类型的贫困经历对老年人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健康和经济贫困经历对消费的负向影响显著,但是食物贫困经历的影响不明显,这意味着早年的健康贫困经历和经济贫困经历存在显著的劣势累积效应,从而对消费水平产生抑制作用。文章的政策启示是:发展银发经济要充分认识生命历程中早年贫困经历对老年人消费产生的影响,在家庭层面应积极构建社会资本培育体系,扩大家庭的社会网络;在社区层面应开展提升老年人认知能力和数字素养等方面的培训活动,增强消费能力;在政府层面要优化老年健康服务和社会保障政策,削弱储蓄动机;通过家庭、社区、政府共建体系降低早年贫困经历的劣势累积效应。未来公共老龄政策服务体系要以覆盖全人口从童年、成年以及老年整个生命周期的视角切入,兼顾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人群的差异性需求,以政策干预的方式打破劣势累积过程,增进老年人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年经历 家庭社会资本 老年消费 银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对全谷物的属性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以黑米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琳 李晶 +2 位作者 梁骁 陈轩 施龙中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75,共12页
全谷物的推广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408份消费者调查数据,以黑米为例,运用选择实验法,分析消费者对黑米6个维度属性的偏好及支付意愿。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黑米的食品安全属性,包括绿色食品认证和食品... 全谷物的推广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408份消费者调查数据,以黑米为例,运用选择实验法,分析消费者对黑米6个维度属性的偏好及支付意愿。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黑米的食品安全属性,包括绿色食品认证和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属性,普遍存在较强偏好和较高支付意愿,而对其他黑米属性,包括品牌、食味、销售渠道属性,无明显偏好;消费者对黑米营养价值认知正向影响消费者对黑米的偏好,且主要对绿色食品认证属性偏好影响较大;高收入人群对品牌和食味属性有明显偏好。因此,建议加强黑米食品安全监管、加大食品安全教育宣传、加强黑米营养价值宣传、基于市场异质性偏好提供差异化黑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谷物 黑米 消费偏好 支付意愿 选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人健康消费新趋势 被引量:5
14
作者 解垩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96,共5页
我国年轻人群健康消费呈现出整体性、持续性增长态势,已成为健康消费市场持续扩大的主力军。年轻人健康消费的需求侧驱动因素方面,外部环境变化、政策引领及亚健康现象的年轻化、普遍化态势拉动年轻人群健康关注度上升,可支配收入的增... 我国年轻人群健康消费呈现出整体性、持续性增长态势,已成为健康消费市场持续扩大的主力军。年轻人健康消费的需求侧驱动因素方面,外部环境变化、政策引领及亚健康现象的年轻化、普遍化态势拉动年轻人群健康关注度上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奠定健康消费需求的物质基础;供给侧驱动因素方面,政策赋能及专业企业布局推动大健康产业专业化、数字化的深入发展,为满足年轻人群高端化、差异化消费需求奠定基础。年轻人健康消费需求渗透率不断提高,健康消费的细分化、差异化、智能化、舒适化及效能化特征明显,中式养生文化与健康消费融合度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需求 健康消费 年轻人 中式养生 全场景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的思路和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秀杰 余家林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共12页
扩大农村消费是扩大内需、释放经济发展动能的战略重点。通过构建我国农村消费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13—2022年我国农村消费潜力指数变化趋势,估算四种不同增长场景下未来农村消费潜力。结果显示:从农村消费潜力现状和变化趋势看,农... 扩大农村消费是扩大内需、释放经济发展动能的战略重点。通过构建我国农村消费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13—2022年我国农村消费潜力指数变化趋势,估算四种不同增长场景下未来农村消费潜力。结果显示:从农村消费潜力现状和变化趋势看,农村消费潜力在波动中不断提高,农村消费能力、消费现状和消费环境三个维度指数呈现“三量齐增”的态势,但在2019年后呈现分化特征;农村消费潜力明显,尤其服务性消费有望成为农村消费扩大的主动力。目前影响农村消费潜力释放的因素仍然存在,包括农村人口减少且老龄化问题加剧、农民收入低且增速趋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农村地区商业体系相对落后、有效供给不足、政策和制度约束等。基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的原则,提出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的具体路径:一是从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能消费。二是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重大疾病、意外伤害保险等多类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并覆盖全部农村居民,增强农民消费意愿,让农民敢消费。三是改善消费环境,完善农村消费基础设施,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加强市场监管,以需求为导向提升农村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使农民愿消费。四是破除限制农村消费的制度性障碍,建立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消费 潜力释放 农民收入 农民社会保障 服务性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发经济、养老产业、银龄消费概念及其关系辨析——基于“主体-内容-政策”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磊 杜孟飞 曾之遥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6,共10页
发展银发经济是新时代老龄工作的重心之一,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目前,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将养老产业、银龄消费概念泛化与银发经济内容异化的问题,致使银发经济发展定位缺乏基础支撑。为此,通过构建... 发展银发经济是新时代老龄工作的重心之一,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目前,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将养老产业、银龄消费概念泛化与银发经济内容异化的问题,致使银发经济发展定位缺乏基础支撑。为此,通过构建“主体-内容-政策”分析框架对银发经济、养老产业、银龄消费概念及其逻辑关系进行辨析,认为银发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养老产业和银龄消费处于循环的供需两端。发展银发经济既要从供给端审视养老产业、事业的规划布局与转型升级,又要从需求端关注银龄消费的能力、意愿与行为变动逻辑,并通过主体、内容、政策的协同发力,助推产品服务供给和消费需求释放耦合协调,最终实现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发经济 养老产业 银龄消费 概念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消费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研究--基于经济增长收敛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邸俊燕 孙红湘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5-128,共4页
本文选取我国2013-202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深入探讨了数字消费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机制,并进行了区域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3-2022年我国各地区存在着明显的经济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现象。数字消费水平的提升加速了区域经济... 本文选取我国2013-202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深入探讨了数字消费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机制,并进行了区域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3-2022年我国各地区存在着明显的经济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现象。数字消费水平的提升加速了区域经济收敛速度,缩小了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的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数字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区域经济收敛加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消费 区域经济收敛 异质性分析 经济增长收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铜资源供给与消费格局演变及中国铜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姗姗 吕星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332,共9页
铜资源作为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和其他替代能源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全球铜资源市场供需关系、竞争格局与消费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期,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中国铜资源... 铜资源作为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和其他替代能源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全球铜资源市场供需关系、竞争格局与消费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期,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中国铜资源产业链断链风险。准确研判铜资源供给与消费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探究铜资源消费影响因素对铜产业高质量发展、终端应用减排及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以全球与中国铜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STIRPAT模型分别对全球铜资源供给与消费格局演变,以及中国铜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3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铜资源的供给和消费逐年增加且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且分化程度逐年增大。中国铜消费量受到经济增长、工业化进程、城镇化、资源消费强度、技术进步和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但不同时间段影响因素不同,1953—1978年中国铜消费增加的主要贡献因子是资源消费强度、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1979—1992年驱动中国铜消费增加的主要因素为资源消费强度、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经济增长、城镇化和技术进步是1993—2023年中国铜消费增加的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建议增强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提升铜资源保障能力;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铜资源消费强度;强化技术创新引领,加快绿色转型,实现铜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资源 供给格局 消费格局 STIRPAT模型 格局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出结构是否促进了居民服务消费?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东兰 蔡曦 李勇坚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100,共14页
在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新发展阶段,服务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财政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否能在服务消费水平增长过程中发挥作用,成为服务经济时代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 在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新发展阶段,服务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财政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否能在服务消费水平增长过程中发挥作用,成为服务经济时代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服务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支出结构的社会偏向性能够促进居民服务消费,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服务业超越发展阶段和城市,财政支出结构的社会偏向性对居民服务消费的促进作用较强;财政支出结构的社会偏向性对交通通信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强,医疗保健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次之,最后是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居民服务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对居民服务消费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结构的社会偏向性通过收入效应、集聚效应和创新效应促进居民服务消费。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更好地识别财政支出促进居民服务消费的实现路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支出效率、有效扩大服务消费规模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居民服务消费 社会性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家庭债务与消费支出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心雅 楚尔鸣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60,共21页
在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居民杠杆率高企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对于经济长期增长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家庭老年抚养比的上升会通过增加预防性储蓄、降低家庭收入和家庭杠杆率降低家庭消费,基于CFPS数据的... 在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居民杠杆率高企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对于经济长期增长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家庭老年抚养比的上升会通过增加预防性储蓄、降低家庭收入和家庭杠杆率降低家庭消费,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家庭老年人口的增加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均显著为负,且长期对家庭消费的负面效应更强;家庭债务的扩张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财富效应,增加了家庭当期的消费支出,但是从长期来看,该效应会逐渐弱化,异质性分析也发现,高债务水平家庭的长期财富效应并不显著;对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家庭老年人口增加会显著增加家庭的医疗保健支出并挤出家庭其他消费,降低了家庭的消费质量。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要提升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障水平,抵御老年人的医疗支出风险,降低家庭的养老负担,同时要进一步缓解家庭的住房债务及其他债务压力,以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抚养比 家庭杠杆率 消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