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费社会学视角下乒超联赛消费扩容提质的应然样态
1
作者 陈冬伟 王凯珍 于焕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6,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消费社会学视角探赜索隐乒超联赛消费扩容提质的实然困境及应然样态。研究认为乒超联赛消费扩容提质的体制机制阻滞,乒超联赛消费空间在可视化、情感化、剧场化及结构化等维度缺乏吸引力,乒超联赛时间...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消费社会学视角探赜索隐乒超联赛消费扩容提质的实然困境及应然样态。研究认为乒超联赛消费扩容提质的体制机制阻滞,乒超联赛消费空间在可视化、情感化、剧场化及结构化等维度缺乏吸引力,乒超联赛时间结构尚未顺应观众消费需要和时间节奏,乒超联赛产品符号价值示差性不强。破除“多部门管理”的藩篱,确立职业乒乓球联盟自主运营的赛事产业格局,培育乒超联赛各类市场参与主体;优化乒超联赛消费空间;合理设计乒超联赛时间结构;重视乒超联赛的文化生产,凸显联赛产品独特的意义和文化价值;参与构建世界职业乒乓球赛事发展的“共同体”,为繁荣乒超联赛产业培育持久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超联赛 扩容提质 消费空间 消费社会学 职业体育赛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码消费镜像中的心理异化及实践逻辑——兼论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学 被引量:11
2
作者 范和生 刘凯强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生产力解放伴随的经济大幅上扬推动我国从商品稀缺社会逐步迈入消费社会,人们的消费模式亦由追求生活必需品的单纯物质消费嬗变为以物品为载体的"心理—文化"需求满足的符码消费。符码消费中更多的不再是对物的片面占有和消耗... 生产力解放伴随的经济大幅上扬推动我国从商品稀缺社会逐步迈入消费社会,人们的消费模式亦由追求生活必需品的单纯物质消费嬗变为以物品为载体的"心理—文化"需求满足的符码消费。符码消费中更多的不再是对物的片面占有和消耗,而是一种荫蔽在符码含义镜像后的价值判断。符码消费在日臻丰富国民消费结构的同时,诸如消费主义盛行、消费主体被奴役、耐用品消费与炫耀性消费间断裂、生态消费危机等心理异化衍生乱象在我国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期中也日渐凸显。借鉴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学中完整的"物—符码消费—符码价值"理论逻辑系统,尝试筑建赋有我国特色属性的消费互构体和塑造合理的国民消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码消费 心理异化 实践逻辑 消费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目的性和部落主义:消费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 被引量:63
3
作者 王宁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3-111,共9页
自布迪厄在《区分》一著中把消费行为同阶层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及其相应的惯习联系起来以后,消费行为就被成功地整合到社会分层理论。消费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得到广泛承认,消费社会学也因此得到迅速发展。布迪厄的成功之处,在于他采纳... 自布迪厄在《区分》一著中把消费行为同阶层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及其相应的惯习联系起来以后,消费行为就被成功地整合到社会分层理论。消费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得到广泛承认,消费社会学也因此得到迅速发展。布迪厄的成功之处,在于他采纳了工具主义范式和个体主义范式:一方面,他把消费行动看作建构社会地位的一个工具,从而把消费行动联接到社会分层理论(工具主义);另一方面,他把个体当作基本的分析单位,从而使得研究具有可操作性(个体主义)。然而,工具主义范式和个体主义范式却留下了许多解释盲区:它们既无法有效解释那些自成目的的消费行动,也无法解释以群体为单位的群体性、聚众性消费行动。为了克服这些解释盲区,消费社会学可以借鉴"自目的性"范式和"部落主义"范式,从而扩展自己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学 工具主义 个体主义 自目的性 部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消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20-126,共7页
文章阐明了判定消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三个原则 :学科属性原则、学科目标原则和学科视角原则 ,根据这三个原则讨论了消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认为“研究对象”的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结为“研究视角”
关键词 消费社会学 研究对象 学科属性 学科目标 学科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汽车消费社会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9
5
作者 林晓珊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4-214,共21页
汽车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国外,汽车消费社会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正引起广泛的注意。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国外近年来汽车研究的相关文献,并从汽车的文化逻辑、汽车的符号批判、汽车与城市空间、汽车与日常生活实践以及公... 汽车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国外,汽车消费社会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正引起广泛的注意。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国外近年来汽车研究的相关文献,并从汽车的文化逻辑、汽车的符号批判、汽车与城市空间、汽车与日常生活实践以及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等五个方面回顾了布迪厄、法兰克福学派、巴特、布希亚、列斐伏尔、雅各布斯、北村隆一、厄里、费舍斯通、米勒,以及其他一些后现代理论家对汽车的相关阐述。最后,本文就汽车消费社会学研究的未来趋势及其对国内研究的启发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汽车消费社会学 汽车文化 城市空间 日常生活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社会的议题——消费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及其流变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卫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8-143,共6页
随着西方社会从生产社会转向消费社会,社会学对消费的研究也发生了转向。在西方,消费社会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其理论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对消费的影响因素所进行的探讨,这一阶段明显受经济学... 随着西方社会从生产社会转向消费社会,社会学对消费的研究也发生了转向。在西方,消费社会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其理论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对消费的影响因素所进行的探讨,这一阶段明显受经济学消费研究的影响,但与经济学的消费理论不同,该视角强调非经济因素对消费的影响。第二个阶段是消费社会学的形成发展时期,这一阶段,西方进入所谓的消费社会,消费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现,消费研究也上升到社会结构层面,消费所体现的社会结构关系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如消费制度与社会不平等、消费文化、消费与社会阶层的关系等成为消费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出现了一些理论和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学 研究视角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旅游餐饮品牌培育创新路径探讨——基于消费社会学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甘慕仪 高蓝洋 储晶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2-76,共5页
旅游饮食消费是高度情境化的生产-消费行为,现有研究较多从传播学、民俗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尝试用经济学和社会学交叉的消费社会学视角对旅游饮食的生产消费过程进行剖析,提出综合理论和实践模型,并以广东顺德旅游餐饮品牌塑造为例... 旅游饮食消费是高度情境化的生产-消费行为,现有研究较多从传播学、民俗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尝试用经济学和社会学交叉的消费社会学视角对旅游饮食的生产消费过程进行剖析,提出综合理论和实践模型,并以广东顺德旅游餐饮品牌塑造为例,提出在生产端注重效率导向观点的运用以提升饮食生产效率和品质、在消费端关注多元性美学感营造的城市餐饮品牌塑造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餐饮 品牌培育 消费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社会学的视角下对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长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2,90,共5页
以消费社会学为研究视角,以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对郑州市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郑州市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当,中青年人、高学历人群、社... 以消费社会学为研究视角,以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对郑州市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郑州市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当,中青年人、高学历人群、社会中上层及社会上层、中高收入者是商业健身俱乐部的主要消费群体;影响消费者健身消费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阶层;消费者健身消费的社会学特征主要包括:健身消费具有关系消费的性质、健身消费代表的是中上阶层消费文化、健身消费具有消费分层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健身俱乐部 消费 消费社会学 郑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社会学——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5
9
作者 梁小莉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27,共4页
以文献研究、逻辑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在此基础上,从消费者的健身消费具有社会属性、消费社会学视角下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研究的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了从消费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商业健身俱... 以文献研究、逻辑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在此基础上,从消费者的健身消费具有社会属性、消费社会学视角下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研究的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了从消费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的必要性。提出了消费社会学视角下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研究的主要议题:影响消费者健身消费的社会学因素、消费者健身消费的社会学特征、消费者健身消费的社会功能、消费社会学视角下促进商业健身消费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商业健身俱乐部 消费 消费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消费社会学的主要命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2-118,共7页
伴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消费社会在西方的兴起,消费社会学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来源。本文以消费转向、无意识、再生产、反抗、区分、符号与幻象等若干理论命题为线索,系统分析了当代西方消费社会学研究的主导思路和历... 伴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消费社会在西方的兴起,消费社会学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来源。本文以消费转向、无意识、再生产、反抗、区分、符号与幻象等若干理论命题为线索,系统分析了当代西方消费社会学研究的主导思路和历史局限,以期为当代中国消费社会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文化 西方消费社会学 消费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社会学视域下中国足球“污名化”现象及其成因--基于互联网空间的考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姚颖超 冯欣欣 曹继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0-136,共7页
以消费社会学视角分析互联网空间中国足球污名化现象,认为足球是我国当代消费社会的文化消费品,通过描述互联网空间中国足球污名化现象,发现消费异化表现出足球文化消费市场的畸形发展,加深污名化现象的同时对中国足球文化市场发展产生... 以消费社会学视角分析互联网空间中国足球污名化现象,认为足球是我国当代消费社会的文化消费品,通过描述互联网空间中国足球污名化现象,发现消费异化表现出足球文化消费市场的畸形发展,加深污名化现象的同时对中国足球文化市场发展产生巨大阻力。深度剖析互联网空间中国足球的污名消费及其异化问题,发现中国足球污名化现象源于中国足球作为文化消费品功能性文化消费的缺失、符号性文化消费的破灭以及价值性文化消费的贬值,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足球污名化的消解策略包括:监管消费市场,深化足球市场化改革;三方并举,打造优秀文化消费品;遏制消费异化,建构社会正向价值认同;提高媒介素养,重塑公众理性价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学 中国足球 污名化 文化消费 消费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社会学研究需要重返消费政治
12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8-248,共1页
林晓珊撰文《重返消费政治:消费不平等研究的历史逻辑》指出,消费既可以是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的,也可以是政治的和民主的。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贫困和消费的不平等在全球语境中均已成为当前最大的消费政治。全面关注当前社会中的... 林晓珊撰文《重返消费政治:消费不平等研究的历史逻辑》指出,消费既可以是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的,也可以是政治的和民主的。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贫困和消费的不平等在全球语境中均已成为当前最大的消费政治。全面关注当前社会中的消费不平等问题,深入理解消费政治的理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学 消费政治 发展现状 理论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社会学研究视角的流变
13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8-298,共1页
赵卫华在《人文杂志》2006年第5期撰文《消费社会的议题》指出,随着西方社会从生产社会转向消费社会,社会学对消费研究也发生了转向。在西方,消费社会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其理论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从结构... 赵卫华在《人文杂志》2006年第5期撰文《消费社会的议题》指出,随着西方社会从生产社会转向消费社会,社会学对消费研究也发生了转向。在西方,消费社会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其理论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对消费的影响因素所进行的探讨,这一阶段明显受经济学消费研究的影响,但与经济学的消费理论不同,该视角强调非经济因素对消费的影响。第二个阶段是消费社会学的形成发展时期,这一阶段,西方进入所谓的消费社会,消费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现,消费研究也上升到社会结构层面,消费所体现的社会结构关系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如消费制度与社会不平等、消费文化、消费与社会阶层的关系等成为消费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出现了一些理论和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 流变 西方社会 结构功能主义 非经济因素 社会不平等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何以是一种生活技术?消费社会学角度下的旅游
14
作者 王宁 《旅游学刊》 2025年第9期7-9,共3页
依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公布的数据,2024年,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和人均可支配收入(5.1%)都呈现出增速下行的情况下,国内旅游花费总额增速却高于前两项(17.1%)。显然,2023年以后的国内旅游出现了良好的恢复态势。旅游消费成为扩大... 依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公布的数据,2024年,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和人均可支配收入(5.1%)都呈现出增速下行的情况下,国内旅游花费总额增速却高于前两项(17.1%)。显然,2023年以后的国内旅游出现了良好的恢复态势。旅游消费成为扩大国内消费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按理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行会导致旅游总花费增速下行,但事实正好相反。这意味着,居民出游需求具有刚性。如何解释居民的这种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消费社会学 生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可持续消费的政策机制:历史和社会学的分析维度 被引量:12
15
作者 朱迪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3-222,共10页
"可持续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国际话语和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蓬勃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关注和理解这一新兴研究来增强国际对话,并朝着"可持续"和"绿色"消费的目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我们特别关注... "可持续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国际话语和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蓬勃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关注和理解这一新兴研究来增强国际对话,并朝着"可持续"和"绿色"消费的目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我们特别关注中国可持续消费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机制。政策作用机制在文中指两方面:从政策设计的维度,政府推行可持续消费政策的"动力"何在?从政策实施的维度,经济、环境和福利等方面的"效果"如何?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可持续消费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一定程度上评估现有的政策,从而给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将梳理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消费政策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概念建构"和"战略部署"两个层次,战略部署又经历了从生产到消费、从倡导到示范的变迁。其次,使用实证数据和文献研究,探讨政府推行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消费的动力,生产方面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制度方面提供了具有合法性的改革机会,消费方面有助于塑造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最后以新能源汽车为案例,评估相关可持续消费政策,并提出"消费者福利"的政策视角及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消费 消费社会学 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 消费者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消费的经济学研究同消费的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
16
作者 李新家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21-25,共5页
本文指出:对居民个人生活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把消费本身和消费领域里形成的一系列范畴当成经济学对象来研究,是由于它们是一种经济现象,具有经济属性;然而,消费在客观上还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属... 本文指出:对居民个人生活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把消费本身和消费领域里形成的一系列范畴当成经济学对象来研究,是由于它们是一种经济现象,具有经济属性;然而,消费在客观上还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属性。消费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在不同情况下会有明显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在对消费问题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和发展对消费的社会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促进这两种研究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研究 社会学研究 居民消费 社会因素 消费社会学 消费经济学 消费结构 系列范畴 收入水平 经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德里亚和马克思的异曲同工之处: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玉彬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0-241,共12页
长期以来,无论是纵欲还是节俭,消费都被认为是私人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在消耗、消灭、毁灭和浪费等意义上理解消费,消费因此被妖魔化和污名化,学界也曾对其漠不关心,甚至认为“消费是对文化的腐蚀”(Miller,1995),... 长期以来,无论是纵欲还是节俭,消费都被认为是私人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在消耗、消灭、毁灭和浪费等意义上理解消费,消费因此被妖魔化和污名化,学界也曾对其漠不关心,甚至认为“消费是对文化的腐蚀”(Miller,1995),但学术的思想和创新此时却从这些稀松平常、细微琐碎的消费领域等方面获致进展,近些年消费文化研究以及消费社会学和消费人类学领域的异军突起即为一个证明,其中关于鲍德里亚消费思想的研究尤其受到关注。对于鲍德里亚的思想,尽管已经有了一些讨论和分析,但仍然值得重新梳理、探讨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鲍德里亚 异曲同工 马克思 文化研究 消费社会学 人的活动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消费观变迁的时代特征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曾燕波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8-42,共5页
青年是时代先锋,青年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等随时代变化而变化。青年群体本身的特质使青年消费的从众性和独特性完美融合,享乐与理性并存的消费观念使青年消费发展趋向成熟。当代青年向往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消费需求从满足生存转向享... 青年是时代先锋,青年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等随时代变化而变化。青年群体本身的特质使青年消费的从众性和独特性完美融合,享乐与理性并存的消费观念使青年消费发展趋向成熟。当代青年向往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消费需求从满足生存转向享受生活,消费与社交紧密结合,消费场景、消费行为、消费观念更加多元。从青年消费的时代发展角度梳理青年消费特征,有助于真正理解青年、引导青年、发展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消费 消费 青年群体 消费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迷思:品味判断疑惑的解构与葡萄酒品评的社会学反思
19
作者 郑姝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9-229,共11页
本研究延续消费社会学关于品味研究的议题,反思葡萄酒品评中品味判断疑惑产生的社会机制。现有研究过度关注品味主体的阶层对应性,无法解释品味客体引发的判断疑惑现象。基于对葡萄酒品评文本的分析,发现品味判断疑惑之所以产生,存在两... 本研究延续消费社会学关于品味研究的议题,反思葡萄酒品评中品味判断疑惑产生的社会机制。现有研究过度关注品味主体的阶层对应性,无法解释品味客体引发的判断疑惑现象。基于对葡萄酒品评文本的分析,发现品味判断疑惑之所以产生,存在两层原因:表层在于身体与情境之间产生了不匹配的失衡现象,深层在于中介力量与专家技术力量将葡萄酒品评制造为具有迷思性的品味活动。市场机制与文化装置发展出两类策略制造迷思:一是赋予价值策略,在品评专业化、品评等级化中强化品评的文本价值、符号价值;二是证明真实策略,通过开展科学实验、建立标准体系为品酒词“证真”。缓和品味的判断争议,应在弱化品味等级性、科层性与炫耀性,强化品味平民性、知识性与怡情性中营造健康的品评生态;也应提醒公众注意酒精的危害性,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味判断疑惑 制造迷思 葡萄酒品评 消费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经济、文化资本与大学生消费分层——基于上海四所高校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菡 程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4-131,共8页
大学生消费存在着较大的内部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消费分层。作为家庭消费的延伸,大学生消费亦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以恩格尔系数作为大学生消费分层的依据,重点对家庭经济、文化资本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所作比较分析表明,家庭经济、文化... 大学生消费存在着较大的内部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消费分层。作为家庭消费的延伸,大学生消费亦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以恩格尔系数作为大学生消费分层的依据,重点对家庭经济、文化资本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所作比较分析表明,家庭经济、文化因素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机制不同。家庭收入水平与大学生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对大学生的消费分层无显著影响;而家庭文化对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与消费分层均有显著的影响,父母所处的职业阶层越高,大学生消费支出越高且相应的消费阶层也高,父母的消费观念对大学生消费分层有着显著的影响。另外,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消费分层上存在显著差异,是否参加学生组织对大学生消费分层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分层 大学生 经济资本、文化资本 消费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