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地次生林鸟类集团结构及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高玮 相桂权 +1 位作者 尚金城 冯贺林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3期114-125,共12页
本文是1986年5—7月和1987年5—7月在黑龙江省依兰县先锋林场对山地次生阔叶林鸟类观察整理而成的。在20ha的样地内,对21种鸟类进行了8756次观察,主要记录其取食方式、取食位置、取食基质和取食高度等四个取食类型的22个变量。将观察结... 本文是1986年5—7月和1987年5—7月在黑龙江省依兰县先锋林场对山地次生阔叶林鸟类观察整理而成的。在20ha的样地内,对21种鸟类进行了8756次观察,主要记录其取食方式、取食位置、取食基质和取食高度等四个取食类型的22个变量。将观察结果变换21×22的矩阵,在Casio-PB700微机上进行主分量分析和聚类分析。主分量分析表明,取食方式和取食位置是构成山地次生林鸟类群落集团最重要的因素,它们二者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居各取食类型中最小,因而也是群落中两个分离最大的因素。聚类分析将21种鸟划分成5个取食集团。东北地区鸟类群落有明显的季节性,年与年之间资源波动,使特化者和泛化者处于不同的优势水平。取食类型的分离,分割了这一地区的资源,使竞争减至最小。群落不是由于竞争而存在,而是由于对资源的分割而共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结构 取食方式 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 消费生物量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