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手机普及使用与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基于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
1
作者 王睿霖 聂波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99,共4页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为释放老年群体消费潜力提供了有效助力。本文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智能手机普及使用对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作用及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智能手机普及...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为释放老年群体消费潜力提供了有效助力。本文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智能手机普及使用对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作用及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智能手机普及使用能够显著促进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主要通过提升就业水平、促进资金融通、增加信息服务3种机制实现;社会支持在智能手机普及使用对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普及使用 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 社会支持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效应——基于缩小“数字鸿沟”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春源 陈秋菊 邹韬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64-68,共5页
本文采用2011-2022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潜力指数综合评价体系,实证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对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潜力指数整体呈现“东强西弱”... 本文采用2011-2022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潜力指数综合评价体系,实证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对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潜力指数整体呈现“东强西弱”的趋势,且人工智能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进一步分析表明,缩小数字鸿沟是人工智能影响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重要机制路径。最后,本文提出了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深化人工智能应用以及消除数字鸿沟等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居民消费潜力释放 “数字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消费异质性与经济新常态下的消费潜力释放 被引量:2
3
作者 贺洋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第6期9-11,共3页
文章基于异质性消费理论的最新进展,分别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通过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探讨了居民消费异质性的存在,并测算了异质性消费者的比例,进而探讨经济新常态下... 文章基于异质性消费理论的最新进展,分别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通过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探讨了居民消费异质性的存在,并测算了异质性消费者的比例,进而探讨经济新常态下收入分哦诶改革、互联网经济发展、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对居民消费性和消费潜力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异质性 消费潜力释放 生命周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产业集聚对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戴兼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1-24,共4页
本文利用2015-2019年我国流通产业与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针对当前社会热议的所谓"消费降级"问题,探讨流通产业集聚对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作用。研究发现,总体上流通产业集聚对释放消费潜力的作用机制较为明显;东部地区流通产... 本文利用2015-2019年我国流通产业与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针对当前社会热议的所谓"消费降级"问题,探讨流通产业集聚对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作用。研究发现,总体上流通产业集聚对释放消费潜力的作用机制较为明显;东部地区流通产业集聚对释放消费潜力的机制最显著,西部地区最不显著。采用系统GMM估计法进行内生性检验之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产业 释放消费潜力 面板模型 区域异质性 内生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与对策
5
作者 韩艳 狄建兵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1,共4页
扩大内需对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目前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农村地区作为我国目前最具有消费潜力的地区,其消费潜力的释放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扩大内需对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目前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农村地区作为我国目前最具有消费潜力的地区,其消费潜力的释放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分析了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再构建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评价我国城乡流通差距水平,实证分析城乡流通发展差距对农村消费影响。本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2011-2020年间,我国各个省份的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在逐渐扩大;第二,本文的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城乡流通业发展水平差距对农村地区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城乡流通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会对农村地区消费潜力的释放起到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这一研究结论在解决内生性问题之后仍然成立;第三,本文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负向影响不存在区域异质性,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在我国各个地区均会对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产生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 农村居民消费 消费潜力释放 乡村振兴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消费者、住房资产与城镇家庭消费支出 被引量:5
6
作者 宋明月 刘政 臧旭恒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110,共18页
本文根据家庭流动性资产配置行为将异质性消费者识别为受流动性约束(hand-to-mouth)家庭与不受流动性约束(non-hand-to-mouth)家庭,探讨了住房资产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是否在这两类家庭中存在显著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讨论了... 本文根据家庭流动性资产配置行为将异质性消费者识别为受流动性约束(hand-to-mouth)家庭与不受流动性约束(non-hand-to-mouth)家庭,探讨了住房资产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是否在这两类家庭中存在显著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讨论了住房资产如何影响这两类家庭之间的转换。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2019年三轮追踪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总体上住房资产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显著为正,但不受流动性约束家庭显著高于受流动性约束家庭,说明持有较多流动性资产家庭的住房资产对消费的正向影响更大。从机制上分析,相较于受流动性约束家庭,不受流动性约束家庭住房资产提升信贷可得性的效应更大,并且更能通过财产性收入的获取来促进家庭消费。异质性家庭动态转换的分析印证了住房资产的增长有助于受流动性约束家庭转换为不受流动性约束家庭,并通过这种转换进一步促进家庭消费能力增长,而住房债务负担则需保持在一定限度内,才能发挥促进消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消费 流动性资产配置 住房资产 消费潜力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农村住房消费的政府干预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广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共7页
住房消费之于农民个体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且因直接关系农村消费潜力的有效释放而在新常态下有其特殊意义。从实践来看,农村住房消费虽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突出问题。在新常态下,若要解决现存问题以有效推进农村住... 住房消费之于农民个体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且因直接关系农村消费潜力的有效释放而在新常态下有其特殊意义。从实践来看,农村住房消费虽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突出问题。在新常态下,若要解决现存问题以有效推进农村住房消费,亟需强化政府干预,即通过政府对农村住房消费的适时、适度干预以充分发挥其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需规范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加强农村住房消费政府保障,强化农村住房消费金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释放消费潜力 农村住房消费 政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