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人口的结构耦合模型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葛书林 代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7-176,共10页
探索体育消费人口的结构耦合,构建相关模型是促进体育消费人口增长,扩大体育消费市场的重要参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与演绎方法分析了体育消费人口的概念,结果表明:作为人口亚概念的体育消费人口应该是指面向生活,在一定时间,一... 探索体育消费人口的结构耦合,构建相关模型是促进体育消费人口增长,扩大体育消费市场的重要参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与演绎方法分析了体育消费人口的概念,结果表明:作为人口亚概念的体育消费人口应该是指面向生活,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通过选择、购买、使用与处理体育产品与服务用于实现其身心健康与休闲娱乐为共同目标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进而,运用案例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北京高碑店村体育消费人口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结果表明:组织与家庭结构是推动村内体育消费人口形成的重要结构性力量,并且当体育消费人口形成之后会改变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与体育消费行为,形成一定的体育产业集群,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长,推动村内社会结构的调整。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体育消费人口结构耦合模型,结果表明:(1)当下职业相对比较固定的中青年年龄阶段的中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人口结构特征略偏向于物品密集型,所占比例为53.1%,也就是说人们更愿意选择具有收费性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消费。(2)在收入、阶层与教育三个社会结构变量的嵌入下会促使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可选择的体育消费资料以及相应的体育消费行为之间产生一定的耦合效应,从而对体育消费人口的形成有一定的建构,解释率可达到8%。因此,建议优化在职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提升城镇居民的教育水平,打通阶层之间的壁垒,使其有能力购买、使用各类体育消费资料,促使选择收费性体育运动项目的消费偏好进一步增强;注重培育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间类体育产业,使其成为促进社会结构转型,引导人们绿色消费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 体育消费人口 结构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消费人口的概念、分类与测定 被引量:11
2
作者 代刚 葛书林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91,共7页
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与演绎等方法对体育消费人口的概念、分类进行逻辑分析,并引入一定的测定方法构建了基于密集度的体育消费人口初步模型。研究发现:1)在人口学、市场学以及体育学不同学科领域下的体育消费人口概念具有差异... 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与演绎等方法对体育消费人口的概念、分类进行逻辑分析,并引入一定的测定方法构建了基于密集度的体育消费人口初步模型。研究发现:1)在人口学、市场学以及体育学不同学科领域下的体育消费人口概念具有差异,研究更倾向于市场学领域下依据货币支出与消费对象的关系,将体育消费人口定义为面向生活,通过一定的货币支出与时间投入消费各种体育商品或体育劳务的消费人群;2)在该定义下所构建的测定模型显示出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消费支出、体育消费时间和消费频率之间存在一定的作用关系,体育消费意识隐含于体育消费支出、体育消费时间和频率之中,优先作用于体育消费支出、体育消费时间和频率,间接地对基于密集度的体育消费人口有正向的作用影响;3)所构建的测定模型中体育消费时间和频率是影响密集度体育消费人口变化的第一要素,其次是体育消费支出,最后是体育消费意识,三者基于密集度的体育消费人口变化的解释率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消费人口 分类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城市试点政策对新一代老年人口消费的影响研究——来自CHARLS数据的证据
3
作者 温小佳 裴育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1-74,共4页
本文基于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的政策背景与新一代老年人的消费特征,通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度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健康城市试点政策对新一代老年人口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健康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新一... 本文基于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的政策背景与新一代老年人的消费特征,通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度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健康城市试点政策对新一代老年人口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健康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新一代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提升,这一结论在相关稳健性检验中均得到验证;进一步分析发现,健康城市试点政策对新一代老年人口在食品支出、居住杂费和医疗保健消费方面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而对文娱出行消费的影响有限;同时,城镇地区新一代老年人口的消费受政策提振作用显著高于农村地区。据此,文章提出深化政策建设、加大农村地区投入和完善政策与市场协同机制等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试点政策 新一代老年人口消费 CHARLS数据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流动人口的企业家精神与扩大消费内需——基于对流出地宗族网络历史影响的考察
4
作者 温兴祥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32,共17页
充分发挥农村流动人口的企业家精神,通过创业活动提高收入,从而提高其家庭消费,有利于发挥这一数量庞大群体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历史上的宗族网络在改革开放初期曾对乡镇企业发展发挥过促进作用,会延续影响当下的农村人口企业家精神。... 充分发挥农村流动人口的企业家精神,通过创业活动提高收入,从而提高其家庭消费,有利于发挥这一数量庞大群体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历史上的宗族网络在改革开放初期曾对乡镇企业发展发挥过促进作用,会延续影响当下的农村人口企业家精神。文章运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使用流出地人均祠堂数作为代理变量、距离南宋朱熹生前讲学最重要三个书院的最短距离作为工具变量,验证了流出地历史宗族网络促进了农村流动人口自雇创业,显著增加农村流动人口家庭消费。进一步分析表明,和宗族网络相关的同乡社会网络、消费平滑效应和消费倾向差异,并不能解释流出地宗族网络对农村流动人口家庭消费的影响,证明流出地宗族网络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家精神激励提升消费。宗族网络有很强的历史局限性,本研究启示是应高度重视农村与乡镇地区的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健全农村企业家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流动人口增收与内需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出地宗族网络 农村流动人口消费 企业家精神 扩大内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流动人口消费不平等的趋势与成因
5
作者 费舒澜 李实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4,共11页
本文基于2002—2018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采用恩格尔曲线法考察流动人口消费不平等的变动趋势。实证结果表明,在修正度量误差的基础上,2002—2018年流动人口消费不平等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7—2013年扩大1.3倍;从群体异质性来看,东... 本文基于2002—2018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采用恩格尔曲线法考察流动人口消费不平等的变动趋势。实证结果表明,在修正度量误差的基础上,2002—2018年流动人口消费不平等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7—2013年扩大1.3倍;从群体异质性来看,东部地区、雇主提供社会保险、短期居留、35岁及以下的流动人口消费水平的分化更为明显。同时,流动人口消费不平等的成因也发生改变,工资水平对消费不平等的解释力度逐渐下降,个体特征则明显增强(由2002年的14.8%升至2018年的41.4%)。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加强需求侧管理,调节消费领域不平衡问题,挖掘流动人口消费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消费 消费不平等 新发展格局 需求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消费—环境研究与人口—环境研究的融合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纪昌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共6页
消费—环境研究和人口—环境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环境问题进行探讨,并给我们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很多启发。但是由于二者研究的背景不同,其研究框架和研究成果均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本文在考察消费—环境研究和人口—环境研究... 消费—环境研究和人口—环境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环境问题进行探讨,并给我们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很多启发。但是由于二者研究的背景不同,其研究框架和研究成果均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本文在考察消费—环境研究和人口—环境研究各自优势及其缺陷的基础上,梳理出二者融合的衔接点,提出把二者融合起来的理论框架及其研究重点,并找出其中具有杠杆意义的支点———消费模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消费—环境 消费模式转变 环境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44
7
作者 李洪心 高威 《人口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6期67-72,共6页
我国目前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会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利用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口数与不同消费品消费量间关联度的计算,得出人口老龄化对不同消费品消费造成的影响。在对计算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为顺... 我国目前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会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利用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口数与不同消费品消费量间关联度的计算,得出人口老龄化对不同消费品消费造成的影响。在对计算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为顺利度过人口老龄化,应对消费结构做出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消费结构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扩大内需与人口消费红利
8
作者 刘汉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9-214,共6页
本文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消费效应出发,分析我国当前特定的人口年龄结构对扩大内需的积极影响,明确提出和分析人口消费红利及其现实性,并深入探讨人口消费红利的实现机制,最后提出充分兑现人口消费红利、扩大内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扩大内需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消费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农、人口转变与农村居民消费的门限效应分析
9
作者 董玲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8-19,共2页
本文使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资料,采用面板门限模型探讨财政支农、人口转变与农村居民消费非线性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有限,而老年人口比重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两个门限效应,门限... 本文使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资料,采用面板门限模型探讨财政支农、人口转变与农村居民消费非线性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有限,而老年人口比重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两个门限效应,门限值分别为5.62%和9.21%。所形成的三个门限区间范围内,农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分别引起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0.8069%、0.8160%及0.8201%。该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在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财政政策制定中,应更多地考虑与包含人口、社会保障等其他相关政策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农 人口转变农村居民消费 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人口与消费发展战略研究
10
作者 冀学金 宋平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60-64,共5页
关键词 消费水平 发展战略 人口发展 国民收入使用额 经济结构 人口消费结构 协调发展 内部结构 消费需求 计划生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系统现代化--一个扩大消费的社会学视角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7-203,共7页
文章从社会学角度反思消费市场扩大的问题。文章认为,当一个社会实现了生产现代化(工业化)以后,生产过剩与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便成为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从历史上看,工业化国家首先是通过消费市场的地理扩张来解决这个矛盾。但是,随着... 文章从社会学角度反思消费市场扩大的问题。文章认为,当一个社会实现了生产现代化(工业化)以后,生产过剩与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便成为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从历史上看,工业化国家首先是通过消费市场的地理扩张来解决这个矛盾。但是,随着海外市场的饱和,一个社会必须开辟新的扩大消费市场的途径,为此,就必须实现消费系统的现代化。消费系统的现代化包括消费工具现代化、消费制度现代化和消费人口现代化三个方面。与它们相对应,在消费市场的地理扩张之后,出现了三种消费市场扩大的途径:心理扩张、制度扩张和生活方式扩张。文章据此分析了中国的消费状况,并认为,中国的消费系统现代化滞后于生产系统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有赖于消费系统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市场扩张 消费系统现代化 消费工具 消费制度 消费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环境压力评估——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莉 刘宁 +1 位作者 戴明忠 陆根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610-5618,共9页
消费问题是区域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和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人口环境消费的概念和理论模型,并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的支撑下分别计算江苏省江阴市1997~2004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环境压力;采用SPSS14.0软件,分析城... 消费问题是区域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和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人口环境消费的概念和理论模型,并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的支撑下分别计算江苏省江阴市1997~2004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环境压力;采用SPSS14.0软件,分析城镇和农村居民这两类人群人均环境消费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估算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江阴市人口环境消费期望值。研究表明:江阴市城镇居民人均环境消费从1997年的1.395hm2上升到2004年的1.960hm2,年均递增0.081hm2;农村居民则从1997年的1.345hm2上升到2004年的1.465hm2,年均递增0.017hm2。城乡居民人均环境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受教育年限、恩格尔系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社会经济指标呈显著线性相关。预计到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环境消费将分别达到2.258hm2和1.919hm2,到2020年将分别达到2.807hm2和2.303hm2;2010年和2020年区域生态赤字将比2004年分别增长55%和107%,给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为有效缓解区域环境压力,论文提出合理控制区域人口规模和城镇化发展速度,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培养可持续消费观念,引导绿色、健康和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模式等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环境消费 生态足迹 环境压力 生态赤字 江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与环境的理论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建新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0年第3期50-56,共7页
进入 2 1世纪 ,由于我国人口的继续增长和人口消费模式的急剧变化 ,使得我国业已存在的人口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愈加尖锐。本文介绍和讨论了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多种理论 ,视野 ,同时 ,从中国国情出发 。
关键词 人口规模变量 人口消费变量 人口 环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青年的消费
14
作者 邓伟志 《社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6-7,共2页
关键词 中国青年 消费水平 消费支出 食品支出 人口消费结构 青年消费 食品消费 家务劳动 住房支出 衣着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尔夫运动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建会 孙班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54,共6页
回顾30年间高尔夫运动在球场建设、高校高尔夫教育、高尔夫消费人口、高尔夫代表队、高尔夫社会组织、高尔夫赛事等方面的发展经验;总结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引导高尔夫球场建设理性发展、促进高校高尔夫球人才培养的质量、拓... 回顾30年间高尔夫运动在球场建设、高校高尔夫教育、高尔夫消费人口、高尔夫代表队、高尔夫社会组织、高尔夫赛事等方面的发展经验;总结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引导高尔夫球场建设理性发展、促进高校高尔夫球人才培养的质量、拓宽高尔夫消费群体的层次、塑造良好的高尔夫职业球员成长的制度环境、加强高尔夫社会组织和专业媒体传播高尔夫文化的力量5个方面展望高尔夫运动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夫球场 高尔夫消费人口 高尔夫教育 高尔夫赛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杭州市城郊畜牧业的战略设想
16
作者 徐士清 《浙江畜牧兽医》 1990年第1期31-33,共3页
杭州市是我国南方的一个中等城市,又是举世闻名的旅游圣地。市区消费人口131.26万人,1987年接待来杭观光的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34.9万人,国内游客1758万人次,此外,还有近15万各临时工、基建工等,因此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不仅数量大而且... 杭州市是我国南方的一个中等城市,又是举世闻名的旅游圣地。市区消费人口131.26万人,1987年接待来杭观光的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34.9万人,国内游客1758万人次,此外,还有近15万各临时工、基建工等,因此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要求高。解决杭州市动物性食品的稳定供应,要实行“以自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畜牧业 战略设想 动物性食品 港澳台同胞 畜牧业生产 消费人口 国际友人 饲料资源 草山 良种繁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30省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34
17
作者 王卉彤 王妙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0-145,共6页
本文对1995-2007年我国30省区碳排放量和碳排放类型的时空格局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了11个省区1997-2007年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的研究时序内(1995-2007年),我国30省... 本文对1995-2007年我国30省区碳排放量和碳排放类型的时空格局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了11个省区1997-2007年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的研究时序内(1995-2007年),我国30省区的碳排放总量和排放类型都呈现出明显的、一致的阶段性,即1995-2001年的变化不大,2002-2007年的碳排放量急速增长、碳排放类型发生显著变化。在造成碳排放量急速增长、碳排放类型发生显著变化的三因素(人均消费、人口总数、碳排放强度)中,人均消费与碳排放量的关联度最大,对碳排放量的解释作用最大;人口总数、碳排放强度次之。因此,结合"十二五"期间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内需将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首要任务,我国除在生产领域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外,还应通过政府引领、社会组织积极推进、公民广泛参与发展低碳消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时空格局 人口消费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活方式对生育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景跃军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4-27,共4页
人的思想、意愿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生活方式的影响。生活方式不同,会导致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不同。
关键词 生育行为 生育意愿 农村家庭 人口消费结构 生育率下降 家庭收入 生活水平 农村人口 人口生育率 消费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移植在中国家畜繁育中的实用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伟 《草食家畜》 1992年第S1期1-2,共2页
增加动物食品的生产以适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日益增长的人口消费的需要是中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经济而有效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家畜品种的遗传改进,提高每头家畜肉、奶的产量,而不应以增殖现有的低生产性能家畜... 增加动物食品的生产以适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日益增长的人口消费的需要是中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经济而有效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家畜品种的遗传改进,提高每头家畜肉、奶的产量,而不应以增殖现有的低生产性能家畜品种的总头数为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移植 家畜品种 畜肉 动物食品 人口消费 黑白花奶牛 农业发展 生产性能 移植者 生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盟迎接21世纪经济挑战
20
作者 陶坚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16-17,共2页
21世纪世界经济擂台上,东亚问鼎的呼声甚高。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下本世纪两大经济奇迹之后,被称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东盟地区雄心勃勃,欲在此世纪交替之际大显身手,确立自己在新的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坚实地位。 1990年,东... 21世纪世界经济擂台上,东亚问鼎的呼声甚高。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下本世纪两大经济奇迹之后,被称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东盟地区雄心勃勃,欲在此世纪交替之际大显身手,确立自己在新的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坚实地位。 1990年,东盟各国(不含文莱)国内生产总值达2970亿美元,拥有3.1亿消费人口的巨大市场,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日本首相宫泽甚至预言,这一地区将会成为下一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剧变促使东盟国家调整其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国家 经济挑战 政治经济格局 国际经济格局 “亚洲四小龙” 亚洲青年理事会 世界经济 消费人口 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