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雨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428-434,共7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理性批判,二是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三是消费主义文化和生存方式批判,四是树立新的需要和幸福观念。通过正确处理劳动、消费、需要和幸福之间的关系,变革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是摆脱生...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理性批判,二是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三是消费主义文化和生存方式批判,四是树立新的需要和幸福观念。通过正确处理劳动、消费、需要和幸福之间的关系,变革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是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科技观和生态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生态伦理 技术理性批判 资本主义制度批判 消费主义文化和生存方式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位圣人的文化影响
2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16,共1页
赵林在“利命保生与舍身殉道”一文中(《天津社会科学》94年6期),就中西文化源头两位圣人的影响论述说: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中凝结了两种成熟的文化模式.他们分别成为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圣人,对中西文化的影响是无人可以望其... 赵林在“利命保生与舍身殉道”一文中(《天津社会科学》94年6期),就中西文化源头两位圣人的影响论述说: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中凝结了两种成熟的文化模式.他们分别成为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圣人,对中西文化的影响是无人可以望其项背的.两人生活的时代大致相同,身世遭遇亦有许多相似.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生活在新旧历史时代更迭的枢纽点上,都在批判现实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文化理想.面对残酷的命运,他们各自以其思想和行为阐发了截然不同的生存原则.在孔子是一种利命保生的现世协调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 价值取向 圣人 文化模式 生存原则 文化理想 中国和西方 文化源头 批判现实 行为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日常生活批判与重建
3
《北方论丛》 CSSCI 1996年第2期19-20,共2页
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日常生活批判与重建——《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评介张春姣衣俊卿教授在十余年的哲学探索中,以人及人的世界为对象,致力于研究人的本质和人在当代世界中的历史境遇。他依据现代哲学、文化哲学、人类学、历史哲学... 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日常生活批判与重建——《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评介张春姣衣俊卿教授在十余年的哲学探索中,以人及人的世界为对象,致力于研究人的本质和人在当代世界中的历史境遇。他依据现代哲学、文化哲学、人类学、历史哲学、发展哲学、现代化理论,以及胡塞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批判 日常生活世界 中国现代化进程 批判与重建 文化转型 生存方式 自身现代化 自由自觉 文化启蒙 文化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语同志电影:窥视与救赎的终结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小磊 《电影评介》 2003年第9期48-49,共2页
Z用“同志”作为“同性恋”群体的代称如今已经具有了约定俗成的规范性。同志问题是随着20世纪6O年代席卷欧美的反叛与批判文化的“解放”潮流而浮出水面的,同时,以同志问题为考察对象的酷儿理论也诞生于西方学术界。“酷儿”这一概念... Z用“同志”作为“同性恋”群体的代称如今已经具有了约定俗成的规范性。同志问题是随着20世纪6O年代席卷欧美的反叛与批判文化的“解放”潮流而浮出水面的,同时,以同志问题为考察对象的酷儿理论也诞生于西方学术界。“酷儿”这一概念作为对一个社会群体的指称,包括了所有在性倾向方面与主流文化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性别规范成性规范不符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者 救赎 电影 酷儿理论 生存状态 镜头语言 主流文化 表达方式 批判现实 社会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