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瘀热论治消谷善饥体会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南阳 李振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859-860,共2页
对《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消谷善饥的病因、病机及相关治则进行归纳总结,认为"胃热"和"瘀热互结"是引起消谷善饥的主要原因,逐瘀、泻热是治疗大法;在此基础上,对瘀热互结导致消谷善饥相关性疾病的病机进行阐述,并结... 对《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消谷善饥的病因、病机及相关治则进行归纳总结,认为"胃热"和"瘀热互结"是引起消谷善饥的主要原因,逐瘀、泻热是治疗大法;在此基础上,对瘀热互结导致消谷善饥相关性疾病的病机进行阐述,并结合笔者临证经验,进一步阐释其理论指导意义,希望能为临床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谷善饥 瘀热互结 伤寒论杂病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常变思维论述消谷善饥的常与变
2
作者 刘玉玲 张国骏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614-1616,共3页
中医常变思维是中医学习和临床上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即在掌握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拥有知常达变的思维和能力,防止以常赅变导致失治、误治。而消谷善饥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病机为胃热炽盛,笔者通过翻阅... 中医常变思维是中医学习和临床上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即在掌握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拥有知常达变的思维和能力,防止以常赅变导致失治、误治。而消谷善饥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病机为胃热炽盛,笔者通过翻阅有关文献发现消谷善饥证型寒热虚实各不相同,病位在胃而不止于胃。故笔者运用常变思维分析消谷善饥,总结出消谷善饥的证型从虚实角度讲实证为常,虚证为变;从实证角度讲胃热炽盛为常,湿邪、痰浊、瘀血与胃热相合致消谷善饥为变,从虚证角度讲阴虚燥热为常,脾胃气虚为变;从病位上讲消谷善饥是脾胃的一种症状,故病在脾胃属常,病在脾胃而兼夹其他脏腑的病变和病理产物为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谷善饥 常变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胃强脾弱”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醊恩 杨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464-465,共2页
现代意义的"胃强脾弱"与古义截然不同,现代意义的"胃强脾弱"基本在所有的《中医诊断学》教材上都可以翻阅到,这使得现代意义的"胃强脾弱"为更广大的莘莘学子所接受。对于"胃强脾弱"一词的古今... 现代意义的"胃强脾弱"与古义截然不同,现代意义的"胃强脾弱"基本在所有的《中医诊断学》教材上都可以翻阅到,这使得现代意义的"胃强脾弱"为更广大的莘莘学子所接受。对于"胃强脾弱"一词的古今义的不同认识,可以并存。但既不能用今义来否认古义,也不能用古义来否认今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强脾弱 麻子仁丸 消谷善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麦味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覃英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X期108-109,共2页
[目的]观察参芪麦味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8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饮食及运动控制基础上,对照组64例盐酸二甲双胍片500 mg/次,3次/d;格列齐特片80mg/次,1次/d。治疗组64例参芪... [目的]观察参芪麦味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8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饮食及运动控制基础上,对照组64例盐酸二甲双胍片500 mg/次,3次/d;格列齐特片80mg/次,1次/d。治疗组64例参芪麦味地黄汤(太子参15g,黄芪20g,麦冬15g,五味子12g,熟地黄、山茱萸各10g,山药12g,丹皮、泽泻各10g,茯苓12g),口干、消谷善饥加天花粉30g,肉桂3g;畏寒神疲加巴戟天15g;舌质有明显瘀点瘀斑加水蛭10g,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不良反应。连续治疗6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两组均从第2周开始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麦味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参芪麦味地黄汤 盐酸二甲双胍片 格列齐特片 消谷善饥 畏寒神疲 加减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