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水库消落区保护与利用管理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元教 李慧娟 《水利经济》 2011年第1期39-42,75,共4页
阐述了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水库消落区保护与利用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消落区保护与利用管理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坝加高后水库消落区保护与利用管理的体制机制、模式途径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尽快制定消落区保... 阐述了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水库消落区保护与利用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消落区保护与利用管理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坝加高后水库消落区保护与利用管理的体制机制、模式途径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尽快制定消落区保护与利用管理的政策法规,开展消落区保护与利用规划,以及开展消落区治理和保护、植物培育、水环境保护、资源配置等科学研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丹江口水库 消落区保护与利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消落区空间分布格局及分区管控策略
2
作者 李德旺 李全宏 +3 位作者 张志永 谈华炜 袁玉洁 陈泽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4-120,共7页
掌握消落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坡度分布特征,既可为丹江口水库消落区生态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本底数据,又能为制定差异化的消落区保护与利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空间分辨率为10 m的哨兵2号多光谱遥感影像,解译了丹江口水库消落... 掌握消落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坡度分布特征,既可为丹江口水库消落区生态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本底数据,又能为制定差异化的消落区保护与利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空间分辨率为10 m的哨兵2号多光谱遥感影像,解译了丹江口水库消落区空间分布及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丹江口水库高程150~170 m消落区面积为378.82 km^(2),其中高程范围150~160 m、160~170 m面积分别为216.00 km^(2)和162.82 km^(2),淅川县、郧阳区、丹江口市消落区面积较大。②高程150~170 m消落区中分布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42.33%),其次为耕地(32.26%)和沙/泥滩地(24.65%),林地(0.27%)和建设用地(0.49%)分布面积较少。其中草地主要分布在丹江口市(83.24 km^(2))、淅川县(35.72 km^(2))和郧阳区(33.03 km^(2)),耕地主要分布在淅川县(115.04 km^(2))和郧阳区(6.33 km^(2))。③消落区面积的97.09%被划为生态敏感区,其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消落区面积362.7 km^(2),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消落区面积153.6 km^(2)。④建议实施精细化分区分类和差异化管理策略,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划定保留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和综合治理区,坚持以保留保护和生态修复为主、工程治理措施为辅的对策,保障消落区良好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管控 生态功能 丹江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保护利用模式及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30
3
作者 袁辉 王里奥 +2 位作者 黄川 刘莉 詹艳慧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0-127,共8页
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开发保护和生态健康将是三峡水库正常蓄水后的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三峡库区消落带形成后,可能的利用保护模式主要有四种:直接利用模式、生态保护区模式、生态试验示范区建设模式、消落带护理建设模式。不同的... 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开发保护和生态健康将是三峡水库正常蓄水后的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三峡库区消落带形成后,可能的利用保护模式主要有四种:直接利用模式、生态保护区模式、生态试验示范区建设模式、消落带护理建设模式。不同的消落带利用(保护)模式显著地影响消落带系统健康状态的发展趋势。本文简要分析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各种利用保护模式,在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基础上,筛选并建立了消落带宏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三大类指标,即消落带生态特征指标、功能整合性指标和外部环境指标,在三大类指标内又分别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亚指标。利用这个评价体系,对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四种可能利用保护模式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了预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保护模式 三峡库 生态健康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消落区保护与利用对策建议 被引量:5
4
作者 肖能武 周华平 +5 位作者 万利 向世标 叶青松 张振 徐涛 万德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0期199-200,205,共3页
通过调研丹江口库区消落区现状及对库区沿岸移民安置、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通过科学统筹、系统规划,建立植被缓冲带和发展生态农业来保护和利用消落区等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 丹江口库 保护与利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消落区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元刚 孙锐锋 +1 位作者 李剑 秦松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2-103,共2页
水库建成后,在校核洪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由于季节性水位的变化,将形成一定面积的消落区。对水库消落区的概念、特点、类型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利用模式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阐述,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水库消落区,并充分有效地利用它。... 水库建成后,在校核洪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由于季节性水位的变化,将形成一定面积的消落区。对水库消落区的概念、特点、类型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利用模式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阐述,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水库消落区,并充分有效地利用它。对水库消落区的利用管理,目前国家尚无统一的法律法规或文件规定。因此,全国各地在水库消落区的开发利用管理上,如何结合当地实际,明确水库建设管理单位(业主)与当地政府的权力关系,理顺管理体制;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出台鼓励库区农民利用消落区土地的优惠政策;制定统一的规划等,将是一个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利用 管理 环境保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消落区的保护与生态修复 被引量:15
6
作者 潘晓洁 万成炎 +1 位作者 张志永 郑志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90-96,共7页
水库消落区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生态系统,是控制周边陆域与水域生态系统的关键区域。在总结概述三峡水库消落区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现状与主要问题,阐述了植物筛选与配置的研究结果,以及多... 水库消落区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生态系统,是控制周边陆域与水域生态系统的关键区域。在总结概述三峡水库消落区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现状与主要问题,阐述了植物筛选与配置的研究结果,以及多种消落区保护与生态修复模式的实施效果。并且,针对性提出了对三峡水库消落区实施分级的保留保护和生态修复,强化对现状及变化趋势的监测评价,并积极开展消落区湿地生态修复相关技术研究与示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保留保护分级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区自然条件及其开发利用评价--以重庆库区为例 被引量:22
7
作者 苏维词 赵纯勇 杨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8-272,共5页
三峡水库是中国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到2009年水库全部建成运行后将出现一个落差达30 m、面积达348.93 km2的消落区。阐述了消落区的自然条件、特征:消落区地貌和土壤类型多样,可以发展多种经营;消落区成陆面积大,成陆期较长(超过120 d)... 三峡水库是中国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到2009年水库全部建成运行后将出现一个落差达30 m、面积达348.93 km2的消落区。阐述了消落区的自然条件、特征:消落区地貌和土壤类型多样,可以发展多种经营;消落区成陆面积大,成陆期较长(超过120 d),与同期丰富的光热水资源构成优势组合,使消落区土地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但同时消落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的开发可能产生一定的生态风险。据此,从消落区规划、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开发的优化途径、生态风险预警与控制等方面提出了系列建议,为合理制定消落区的保护利用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 自然条件评价 土地保护性开发 生态风险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区农业利用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海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11168-11169,共2页
三峡水库水位的季节性涨落将在库区两岸形成较大面积的消落区。文章认为对消落区进行合理、适度的农业利用,具有缓解库区人地矛盾、促进移民稳定致富、确保水库生态环境优良等重大意义,进而阐述了消落区农耕且主要是季节性农耕的利用方... 三峡水库水位的季节性涨落将在库区两岸形成较大面积的消落区。文章认为对消落区进行合理、适度的农业利用,具有缓解库区人地矛盾、促进移民稳定致富、确保水库生态环境优良等重大意义,进而阐述了消落区农耕且主要是季节性农耕的利用方案,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了防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 农业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消落区的变动特点及其渔业利用的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曹克驹 郑光明 +1 位作者 周模楷 黄学才 《水利渔业》 1990年第2期17-20,56,共5页
丹江口水库常年可利用的消落区面积约10万亩,陆生植物较多,可为鱼类提供较充足的饵料.另外,可在消落区种植黑麦草、稗草等,作为草食性鱼类的直接饵料,还可在消落区修建一些小型水体,用来培育苗种或养殖成鱼,也可以进行网箱养殖,提高效益.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饵料 渔业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利工程对库区消落带土地资源的影响及可持续利用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清伟 刘睿 秦诚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47-149,164,共4页
三峡工程建成后将在库区两岸形成垂直落差为30m的永久性消落带,其最大出露面积可达1.1×104km2.可持续利用消落区内土地资源对于缓解人地矛盾和改善库区生态环境都具有积极意义.总结出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整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四种模式... 三峡工程建成后将在库区两岸形成垂直落差为30m的永久性消落带,其最大出露面积可达1.1×104km2.可持续利用消落区内土地资源对于缓解人地矛盾和改善库区生态环境都具有积极意义.总结出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整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四种模式:工程防护模式、季节性农耕模式、防护林模式和植被重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土地资源保护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浦水库消落区植物自然分布特征与多样性研究
11
作者 郑丹萍 林涛 +3 位作者 施练东 梁亮 蒋火林 杨国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2期82-85,共4页
通过实地调查,对汤浦水库消落区的植物种类组成、生物多样性指数及主要植被群落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汤浦水库消落区共有维管植物135种,以草本植物为主,其中菊科、禾本科、莎草科、蔷薇科和蓼科为优势科;泥质消落区的物种丰富... 通过实地调查,对汤浦水库消落区的植物种类组成、生物多样性指数及主要植被群落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汤浦水库消落区共有维管植物135种,以草本植物为主,其中菊科、禾本科、莎草科、蔷薇科和蓼科为优势科;泥质消落区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最高,三角洲消落区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最低;植被群落类型共26种,以湿生或水生群落为主。总体上,多年生草本和乔灌木本植物在其适生区域重要值较低。因此,应采取一定的人为栽植措施,使消落区植被逐渐演替为多年生耐水淹植被,增强消落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从而促进水库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分布特征 生态保护 汤浦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消落区土地利用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邱锡成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3年第3期63-67,共5页
本文主要从(种植)经济效益出发,对小浪底水库消落区土地的利用进行研究。根据水库运行方式和作物生长期,逐月统计出消落区分级水位区间土地利用率;提出以临界水位作为消落区土地经济利用的下限水位,以此对小浪底水库消落区土地利用现状... 本文主要从(种植)经济效益出发,对小浪底水库消落区土地的利用进行研究。根据水库运行方式和作物生长期,逐月统计出消落区分级水位区间土地利用率;提出以临界水位作为消落区土地经济利用的下限水位,以此对小浪底水库消落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库区石寺片进行了有工程措施的研究及其经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土地利用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胡家坝消落区综合整治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轩 黄道宏 +2 位作者 武亨飞 刘洪潭 伍晓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84,88,共4页
在分析三峡水库建成运行对胡家坝消落区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按照综合整治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与思路,制定了治理开发方案,即对地势较低的区域进行开挖,将高程降低到三峡水库汛限水位以下,使其常年保持淹没状态;充分利用... 在分析三峡水库建成运行对胡家坝消落区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按照综合整治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与思路,制定了治理开发方案,即对地势较低的区域进行开挖,将高程降低到三峡水库汛限水位以下,使其常年保持淹没状态;充分利用工程开挖料和料场开挖料,对地势较高的区域进一步回填垫高,作为干地加以利用;在工程措施的基础上,配合生态护坡措施。实践证明,胡家坝消落区的综合整治方案既没有对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产生较大影响,又增加了奉节县城市开发用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整治 开发利用 占补平衡 生态措施 胡家坝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消落区保护生态修复设计初探--以水磨溪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14
作者 李渊 干晓瑜 《花卉》 2022年第22期187-189,共3页
为解决长江消落区生态修复问题,本文以水磨溪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对生态修复设计工作进行研究,从消落带(河道)生态恢复、河岸生态修复、河流域湿地协同、多功能生境恢复等角度提出策略,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长江 生态修复 水磨溪湿地自然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河道消落区种草养鱼初报
15
作者 余乾三 陆秀辉 《湖南水产》 1984年第5期37-38,共2页
一九八三年,我们在安昌乡渔场开展技术服务试点,为了广辟荞鱼饲料来源,利用河道消落区试种黑麦草养鱼,初见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河道 养鱼技术 经济效益 黑麦草 培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水资源所对长江三峡干流消落区进行考察
16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水资源综合利用 水库 长江科学院 长江三峡 长江干流 管理制度 建设委员会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0
17
作者 朱振亚 潘婷婷 +2 位作者 李志军 闫峰陵 王俊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2-36,88,共6页
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国家重要战略淡水资源库。分析了三峡库区主体功能和生态功能定位和面临的新要求,回顾了库区污染防治与水质保护、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屏障区建设和水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实践。探讨... 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国家重要战略淡水资源库。分析了三峡库区主体功能和生态功能定位和面临的新要求,回顾了库区污染防治与水质保护、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屏障区建设和水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实践。探讨了制约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因素。针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对三峡库区的新要求,提出了增强三峡库区节水供水能力、强化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快复苏库区河湖生态环境、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 环境保护 生态屏障 水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保护研究
18
作者 张万钦 许占魁 +2 位作者 张倩 王宁 陈丽萍 《河南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37-39,共3页
通过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现状调查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对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保护应采取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政策和组织保障措施,对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保护、特别是消落区湿地恢... 通过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现状调查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对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保护应采取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政策和组织保障措施,对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保护、特别是消落区湿地恢复与重建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 保护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湾水域资源开发与利用
19
作者 马跃岗 吴远坤 +1 位作者 胡重江 李英文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开发与利用 水域资源 库湾 三峡水库蓄水 渔业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