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以“消耗战”(1967-1970)下的美苏对话
1
作者 张莹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25-129,共5页
埃及与以色列的"消耗战"历时三年之久。美国与苏联为了各自的全球战略,不仅积极展开对话,还向交战双方输入了大量的新式武器,这影响了整个战争的走向。特别是苏联,直接参与了埃及与以色列的空战。同时,"消耗战"也... 埃及与以色列的"消耗战"历时三年之久。美国与苏联为了各自的全球战略,不仅积极展开对话,还向交战双方输入了大量的新式武器,这影响了整个战争的走向。特别是苏联,直接参与了埃及与以色列的空战。同时,"消耗战"也对美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耗战 埃以关系 美苏会谈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金约束条件下的垄断企业策略性退出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泽 喻苗 《管理学报》 2006年第6期714-718,共5页
传统的垄断企业退出模型没有考虑资金约束问题,通过研究双寡头企业在资金约束条件下如何从需求不断萎缩的产业退出的问题:首先描述了双寡头垄断企业策略性退出的基本模型,然后引入资金约束变量,分析企业资金实力如何影响和决定退出时机... 传统的垄断企业退出模型没有考虑资金约束问题,通过研究双寡头企业在资金约束条件下如何从需求不断萎缩的产业退出的问题:首先描述了双寡头垄断企业策略性退出的基本模型,然后引入资金约束变量,分析企业资金实力如何影响和决定退出时机和顺序。结果表明,虽然不具备策略优势并且也将在消耗战中遭受损失,但雄厚的资金实力能保证企业在退出博弈中胜出,并且获得最后的垄断利润。因此,拥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垄断企业的最优策略通常是继续保留在市场中,而不是传统模型中所指出的由于不具有策略优势而最先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约束 策略性退出 消耗战 G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访苏伊士城
3
作者 彭龄 章谊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9年第1期62-63,共2页
苏伊士城在红海最北端,是苏伊士运河的起点.站在苏伊士城南的陶菲格港,向北望去是烟波浩淼的红海,向南望去是穿过大、小苦河,直奔地中海而去的苏伊士运河.一艘艘过往的船只缓缓驶过,一群群海鸥,乘着海风,追逐着远去的轮船上下翻飞.对岸... 苏伊士城在红海最北端,是苏伊士运河的起点.站在苏伊士城南的陶菲格港,向北望去是烟波浩淼的红海,向南望去是穿过大、小苦河,直奔地中海而去的苏伊士运河.一艘艘过往的船只缓缓驶过,一群群海鸥,乘着海风,追逐着远去的轮船上下翻飞.对岸的西奈半岛,在阳光照耀下,像画家在蓝天与蓝色的运河之间,随意勾勒出的一抹金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伊士运河 运河岸 反坦克地雷 消耗战 安理会决议 英雄史诗 军民协同 国际水道 挽回颓势 沙漠腹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彻底批判林彪在辽沈、平津战役中推行“六个战术原则”,反对打歼灭战的罪行
4
《文史哲》 1974年第3期20-26,共7页
打歼灭战,是毛主席光辉的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是毛主席在领导我国长期革命战争中对我军作战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毛主席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军转弱为强、掌握战争主动权、克敌制胜的法宝。阴谋... 打歼灭战,是毛主席光辉的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是毛主席在领导我国长期革命战争中对我军作战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毛主席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军转弱为强、掌握战争主动权、克敌制胜的法宝。阴谋家、野心家林彪从其反革命立场出发,挖空心思炮制了所谓“六个战术原则”,对抗毛主席的十大军事原则。林彪的“六个战术原则”的要害就是反对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主张分散兵力打击溃战、消耗战。是打歼灭战还是打击溃战、消耗战,是两种军事思想、两条军事路线在作战指导原则问题上斗争的焦点,也是辽沈、平津战役中的两种根本对立的作战方针。我们只有彻底揭露和批判林彪在辽沈、平津战役中推行“六个战术原则”,主张打击溃战、消耗战,反对打歼灭战的罪行,才能批深批透林彪在辽沈、平津战役中推行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彻底剥掉他“常胜将军”、“一贯正确的领导”之类的画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大军事原则 击溃战 集中优势兵力 消耗战 中国革命战争 歼灭战 军事思想 兵力部署 军事科学 六个战术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