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被动式消热差设计 被引量:14
1
作者 江伦 胡源 +3 位作者 董科研 安岩 王超 佟首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53-3357,共5页
为提高红外光学系统的目标探测识别能力,增强其温度适应能力,在分析红外材料在中波和长波红外波段的色差与热差特性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光焦度分配、双波段轴向消色差和双波段消热差等要求,利用红外色差图合理选择光学材料组合,设计了一... 为提高红外光学系统的目标探测识别能力,增强其温度适应能力,在分析红外材料在中波和长波红外波段的色差与热差特性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光焦度分配、双波段轴向消色差和双波段消热差等要求,利用红外色差图合理选择光学材料组合,设计了一款中波和长波红外双波段消热差系统,系统采用非制冷探测器,工作波段为3~5μm和8~12μm,由4片透镜组成,焦距为50 mm,相对空间为1:1.25,全视场角为14°,总长67.9 mm。设计结果表明:在温度范围-50~60℃范围内,在空间频率为17 lp/mm处,系统在中波和长波波段的MTF值均大于0.4,表明系统有较强的温度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消热差 红外双波段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衍混合红外物镜超宽温度消热差设计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潇 杨建峰 +3 位作者 马小龙 白瑜 何佶珂 何建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2,共4页
利用折/衍混合透镜实现了超宽温度范围内的光学被动式消热差设计,系统工作波段为8~12μm,全视场角为9.15°,焦距为100 mm,相对孔径为1/1.5,总长为128 mm,后工作距为10.5 mm。使用了锗和硒化锌两种材料,采用三片透镜,衍射面和偶次... 利用折/衍混合透镜实现了超宽温度范围内的光学被动式消热差设计,系统工作波段为8~12μm,全视场角为9.15°,焦距为100 mm,相对孔径为1/1.5,总长为128 mm,后工作距为10.5 mm。使用了锗和硒化锌两种材料,采用三片透镜,衍射面和偶次非球面的引入,不但能够消除热差,而且使得结构简单、轻量化,很好地提高了成像质量。设计结果表明:在-80~160℃温度范围内,空间频率为12.5 lp/mm处,各个温度下的MTF值均大于0.6,接近于衍射极限,成像质量良好,实现了消热差设计。该系统适用于像元尺寸为40μm,像元数为320×240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热差 衍射光学元件 非球面 红外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热差的红外目标模拟器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乔杨 徐熙平 +2 位作者 辜义文 潘越 张潇予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1-436,共6页
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创新性地设计了一个长出瞳距、大出瞳口径、消热差的红外目标模拟器投影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的出瞳距为1 000 mm,出瞳口径为120 mm,畸变小于1%.为了模拟-40℃目标,整个系统需工作在制冷环境中,因此对光学系统... 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创新性地设计了一个长出瞳距、大出瞳口径、消热差的红外目标模拟器投影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的出瞳距为1 000 mm,出瞳口径为120 mm,畸变小于1%.为了模拟-40℃目标,整个系统需工作在制冷环境中,因此对光学系统进行了无热化设计。投影物镜的设计采用了3种材料和4片透镜,在-40℃~20℃的范围内,系统最大离焦量小于系统焦深。分析表明,系统各视场调制传递函数(MTF)在16 lp/mm处均优于0.4,弥散班也小于DMD微反射镜的尺寸,畸变小于1%.在满足长出瞳距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数字微镜器件 消热差 红外目标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波红外消热差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吕吉 李萍 +1 位作者 冯生荣 胡海双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8,共4页
介绍了一种切换式双视场红外光学系统设计实例,该系统工作波段为3.7~4.8μm,变倍比为3倍,采用光学被动式消热技术保证系统在-40℃~+60℃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成像质量。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像质高、环境适应性好等... 介绍了一种切换式双视场红外光学系统设计实例,该系统工作波段为3.7~4.8μm,变倍比为3倍,采用光学被动式消热技术保证系统在-40℃~+60℃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成像质量。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像质高、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并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进行了像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热差设计 双视场 切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衍混合长波红外光学系统消热差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发强 樊祥(指导) +2 位作者 朱斌 程正东 方义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58-1163,共6页
分析了温度变化对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参数的影响,给出了红外光学系统消热差设计应满足的条件,讨论了衍射光学元件的温度特性,并将其引入到红外光学系统的消热差设计中。利用ZEMAX软件,设计了一套由锗和硫化锌组合的三片式折衍混合长波红... 分析了温度变化对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参数的影响,给出了红外光学系统消热差设计应满足的条件,讨论了衍射光学元件的温度特性,并将其引入到红外光学系统的消热差设计中。利用ZEMAX软件,设计了一套由锗和硫化锌组合的三片式折衍混合长波红外光学系统,其工作波段为8-12μm,视场为10.2°,焦距为45 mm,F/#为1.5,总长为70 mm。设计结果表明,该镜头在-40-60℃温度范围内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系统全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在特征频率20 lp/mm处高于0.6,87%的能量集中在探测器的一个像元内,实现了消热差设计。该系统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适用于军事或空间红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学系统 衍射光学元件 消热差 调制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型红外消热差物镜设计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鑫 贾宏光 张跃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8-183,共6页
介绍了一种远距型红外消热差物镜的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由多个光组构成的组合光学系统的消热差模型,将其与远距型物镜模型相结合,得到了光焦度分配方程组,再根据系统要求的远距比和所选择的光学材料组合,获得初始的光焦度分配,然后利... 介绍了一种远距型红外消热差物镜的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由多个光组构成的组合光学系统的消热差模型,将其与远距型物镜模型相结合,得到了光焦度分配方程组,再根据系统要求的远距比和所选择的光学材料组合,获得初始的光焦度分配,然后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像差校正。该方法准确、实用。作为应用实例,利用ZEMAX软件分别设计了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光学系统,它们的焦距均为100 mm,F数为2.0,远距比达到0.8。环境温度分析结果表明:在-40~60℃范围内,成像质量稳定,调制传递函数(MTF)接近衍射极限。实际设计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红外光学系统 消热差设计 远距型物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分离式消热差制冷型中红外物镜的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营 丁学专 +2 位作者 杨波 张宗存 刘银年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5-200,共6页
为了满足多种复杂环境的使用需求,红外光学系统需要适应较大的工作温度范围。介绍了一种三分离式消色差消热差制冷型中红外物镜的设计方法。改进了三分离式结构物镜的孔径光阑位置,使物镜实现100%冷光阑效率,同时将这种结构与消热差模... 为了满足多种复杂环境的使用需求,红外光学系统需要适应较大的工作温度范围。介绍了一种三分离式消色差消热差制冷型中红外物镜的设计方法。改进了三分离式结构物镜的孔径光阑位置,使物镜实现100%冷光阑效率,同时将这种结构与消热差模型相结合,推导出三分离式消热差物镜的初始光焦度分配关系,并给出透镜材料的组合原则。利用该方法设计了工作波段为3~5μm,焦距为88 mm,相对孔径为1:2的红外物镜,各视场弥散斑半径均小于5μm,调制传递函数MTF达到0.75@17 lp/mm,获得了很好的成像质量。该物镜在-20℃^+70℃温度范围内保持焦距、像面和像质很好的稳定,验证了三分离式消热差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消热差 三分离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12μm波段折/反/衍混合坦克扫描物镜消热差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峰 赛建刚 +2 位作者 赵建科 徐亮 胡丹丹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59-2462,共4页
根据坦克扫描光学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工作于8~12μm波段,可识别2 000 m远坦克目标的折/反/衍射混合红外消热差光学系统。该系统采用新型的卡塞格林系统,其非球面主镜和次镜全部取代为球面,解决了卡塞格林系统大口径非球面主镜、次... 根据坦克扫描光学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工作于8~12μm波段,可识别2 000 m远坦克目标的折/反/衍射混合红外消热差光学系统。该系统采用新型的卡塞格林系统,其非球面主镜和次镜全部取代为球面,解决了卡塞格林系统大口径非球面主镜、次镜的高加工精度和装调难的问题;通过应用衍射元件独特的温度特性实现红外光学系统的无热化设计,设计的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口径大、焦距长、分辨率高,并且在-40~60℃的温度范围内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满足坦克扫描系统的总体要求和像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红外光学系统 消热差设计 折/反/衍混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7.5~10.5μm波段折射/衍射光学系统的消热差设计 被引量:7
9
作者 明景谦 金宁 +1 位作者 郭岚 冯生荣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1-265,共5页
分析了衍射光学元件在红外折射/衍射混合光学系统中的消热差特性,设计了在红外7.5μm~10.5μm波段的红外折射/衍射混合消热差光学系统并进行了分析。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在-40℃~60℃温度范围内不仅得到接近衍射极限的成像质量,而且... 分析了衍射光学元件在红外折射/衍射混合光学系统中的消热差特性,设计了在红外7.5μm~10.5μm波段的红外折射/衍射混合消热差光学系统并进行了分析。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在-40℃~60℃温度范围内不仅得到接近衍射极限的成像质量,而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学 消热差 红外混合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红外光学系统的影响分析及消热差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发强 樊祥 +2 位作者 孔辉 程正东 朱斌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54-860,共7页
分析了温度对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参数的影响,计算了温度变化引起系统的离焦量和调制传递函数,给出了红外光学系统消热差设计的基本原理;利用ZEMAX光学设计分析软件,结合实际的长波红外光学系统,分析其在20℃,-40℃和60℃时的成像质量。分... 分析了温度对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参数的影响,计算了温度变化引起系统的离焦量和调制传递函数,给出了红外光学系统消热差设计的基本原理;利用ZEMAX光学设计分析软件,结合实际的长波红外光学系统,分析其在20℃,-40℃和60℃时的成像质量。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常温时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系统全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在特征频率20 lp/mm处达0.6,87.6%的能量集中在探测器的一个像元内,成像质量优良;但是当温度在-40~60℃变化时,系统成像质量急剧恶化,不再满足使用要求,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折衍射混合光学被动式消热差技术中对其进行进一步设计,经消热差设计后该红外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全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在特征频率20 lp/mm处达0.55以上,且能量分布集中,满足红外探测系统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学系统 温度 消热差 成像质量 离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fner型消热差中波红外成像光谱仪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刚银 王弼陡 +1 位作者 陈玉琦 赵义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5-91,共7页
为了满足中波红外光谱分析的需要,设计了Offner型中波红外成像光谱仪。在分析红外系统消热差方程的基础上,明确通过选择不同热特性材料的合理组合可以设计出合理的消热差光学结构;在分析Offner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简化的初始结... 为了满足中波红外光谱分析的需要,设计了Offner型中波红外成像光谱仪。在分析红外系统消热差方程的基础上,明确通过选择不同热特性材料的合理组合可以设计出合理的消热差光学结构;在分析Offner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简化的初始结构求解过程以及采用光学仿真软件进行优化的设计方法。最后,利用该方法设计了工作波段为3~5μm的推扫式成像光谱仪,并进行了一体化消热差设计,工作温度范围为-40~100℃,全视场范围内的弥散斑小于30μm,调制传递函数值在空间截止频率16.7 lp/mm处均大于0.35,光谱分辨率小于15.6 nm,具有较好的光谱分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消热差 OFFNER 中波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波和长波红外双波段消热差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春艳 沈为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23-1328,共6页
为了有效提高目标的红外探测与识别能力,设计了能同时对高温和常温目标成像的中波和长波红外双波段消热差光学系统。所设计的光学系统采用柯克型结构,视场、有效焦距和相对孔径分别为5.5°×4.4°、100 mm和F/2,工作波段覆... 为了有效提高目标的红外探测与识别能力,设计了能同时对高温和常温目标成像的中波和长波红外双波段消热差光学系统。所设计的光学系统采用柯克型结构,视场、有效焦距和相对孔径分别为5.5°×4.4°、100 mm和F/2,工作波段覆盖中波红外(波长3~5μm)和长波红外(8~12μm)。通过采用光学被动消热差方法,优化设计的镜头可工作于-60~80℃的环境温度,奈奎斯特频率处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值变化小于0.05。该镜头使用Ge、ZnSe和ZnS 3种红外材料,具有后工作距大、100%冷光阑效率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双波段 消热差 柯克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被动消热差的长波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延 邓键 +1 位作者 于德志 马燕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45-1548,共4页
依据光学被动消热差理论,利用硫系玻璃的热稳定性、长波红外透过特性等优点,对长波非制冷双视场光学系统进行了无热化研究,设计了一个大相对孔径、3倍变焦的双视场长波红外光学系统。其具体参数为:F/#为1,焦距为50/150 mm,总长240... 依据光学被动消热差理论,利用硫系玻璃的热稳定性、长波红外透过特性等优点,对长波非制冷双视场光学系统进行了无热化研究,设计了一个大相对孔径、3倍变焦的双视场长波红外光学系统。其具体参数为:F/#为1,焦距为50/150 mm,总长240 mm ,采用640×480的焦平面探测器,像元大小为17μm×17μm,工作波段8~12μm,系统使用了三种长波红外材料:Ge、ZnS、IRG201。在-40~60℃下,其长短焦处像质均接近衍射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双视场 长波红外 非制冷 光学被动消热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紧凑的红外消热差光学系统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吕吉 冯生荣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3-205,共3页
介绍了温度变化对红外光学系统的影响。仅用硅和锗两种常用红外材料,设计了三片折射式消热差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结果表明,在-40~+60℃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消热差作用,成像质量接近衍射限,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可应... 介绍了温度变化对红外光学系统的影响。仅用硅和锗两种常用红外材料,设计了三片折射式消热差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结果表明,在-40~+60℃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消热差作用,成像质量接近衍射限,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可应用于军事或空间红外光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学系统 效应 消热差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热差红外镜头热光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峰 张宇 +2 位作者 陈骥 李洪兵 贾钰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99-1304,共6页
机械被动式消热差红外镜头的诞生解决了传统红外镜头在高低温下,由于温差原因产生不同的离焦量导致镜头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本文以某款机械被动式消热差红外镜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热光学特性分析。首先,在ANSYS中建立有限元模型,... 机械被动式消热差红外镜头的诞生解决了传统红外镜头在高低温下,由于温差原因产生不同的离焦量导致镜头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本文以某款机械被动式消热差红外镜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热光学特性分析。首先,在ANSYS中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齐次坐标变化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出刚体位移。然后,通过Fringe Zernike多项式拟合得到面形变化。最后,在MATLAB平台下编写了基于施密特正交化法的接口程序,将37项Fringe Zernike系数导入到Zemax中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高低温时,由于补偿组的作用,镜头的轴向离焦量得到良好的补偿。高低温时镜片面形会发生变化,在低温时,镜头的成像质量略差于高温。镜头总体成像质量符合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热差红外镜头 光学特性 刚体位移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消热差的大口径离轴光学系统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琳 李林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28-1432,共5页
为了提高大口径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设计了被动消热差的大口径离轴光学系统。首先通过技术比较,确定了机械被动式的补偿路线。随后通过光学和机械材料的选取、光机结构的优化和补偿结构的计算,利用简单机械结构实现了系统... 为了提高大口径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设计了被动消热差的大口径离轴光学系统。首先通过技术比较,确定了机械被动式的补偿路线。随后通过光学和机械材料的选取、光机结构的优化和补偿结构的计算,利用简单机械结构实现了系统的无热化。最后对系统的设计结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了系统在-40℃、20℃和+55℃的光学传递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实现的大口径离轴光学系统完全满足温度补偿的要求,同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实现且补偿精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光学 离轴光学 反射光学系统 被动消热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CCD航空相机光学系统快速消热差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钱义先 程晓薇 +2 位作者 邵杰 洪雪婷 王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1-344,共4页
提出利用变焦系统设计思想来快速实现复杂航空相机光学系统消热差设计的新方法,基于光学式补偿基础,建立了变焦设计与消热差设计的对应关系模型。设计常温下满足成像质量要求的消色差的良好光学系统;建立多个变焦位置,分别对应于不同的... 提出利用变焦系统设计思想来快速实现复杂航空相机光学系统消热差设计的新方法,基于光学式补偿基础,建立了变焦设计与消热差设计的对应关系模型。设计常温下满足成像质量要求的消色差的良好光学系统;建立多个变焦位置,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工作温度状态;通过优化设计快速发现材料组合,满足宽工作温度范围内像质均良好的要求。利用该方法设计了一工作于0.45~0.70μm波段,焦距650mm,F数为5.6,视场为5.5°的航空CCD相机光学系统,结果表明系统在-40~60℃之间成像均保持良好,调制传递函数下降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相机 光学系统 消热差 变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段消热差红外鱼眼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付跃刚 黄蕴涵 刘智颖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329-3333,共5页
双波段鱼眼红外光学系统可以获取中波和长波两波段的图像信息,同时由于其大视场的特性,可以大大增加目标信息获取范围。根据光学系统的设计要求对光学系统进行了设计,全视场196°,4.4~5.4μm/7.8~8.8μm波段内清晰成像,考虑到... 双波段鱼眼红外光学系统可以获取中波和长波两波段的图像信息,同时由于其大视场的特性,可以大大增加目标信息获取范围。根据光学系统的设计要求对光学系统进行了设计,全视场196°,4.4~5.4μm/7.8~8.8μm波段内清晰成像,考虑到冷光栏的制冷效应,F#严格与冷光栏匹配,达到100%的冷光栏效应。推导了大视场被动消热差公式,通过对玻璃材料的优化选择,达到了双波段消热差,所设计的光学系统结构相对简单,成像质量较好,系统各个波段在-40~60℃的工作温度下实现了消热差,满足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眼透镜 双波段 消热差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波红外反远距物镜光学被动消热差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明 刘刚 吕宏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94-100,共7页
为满足非制冷红外光学系统相对孔径大、长后工作距、温度适应性强的性能要求,采用反远距系统结构形式,设计了工作波段为8~12μm,F/#为2.5,全视场角为7.2°,焦距为100mm的长波红外物镜.通过光学被动式消热差方式,匹配光学材料及分配... 为满足非制冷红外光学系统相对孔径大、长后工作距、温度适应性强的性能要求,采用反远距系统结构形式,设计了工作波段为8~12μm,F/#为2.5,全视场角为7.2°,焦距为100mm的长波红外物镜.通过光学被动式消热差方式,匹配光学材料及分配透镜光焦度,完成了红外物镜在-40^+65℃温度范围内的消热差设计,并对红外物镜的像质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系统各个视场内调制传递函数在奈奎斯特频率17lp·mm-1处均高于0.4,达到衍射极限,单个像元内能量均达到85%.系统整体无温度离焦,成像质量良好、结构紧凑,且适用于像元尺寸为30μm×30μm、像元数为320×240非制冷焦平面阵列探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红外 反远距物镜 消热差设计 像面离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投影光路消热差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永强 唐德帅 胡文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19-2323,共5页
基于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投影光路是仿真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设计了一种准直投影光学系统,利用不同材料热性能互补的无热化光学设计方法,得到系统的初始结构,将某一面设计为二元面,降低了系统像差,提高了光学传递性能,达到系... 基于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投影光路是仿真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设计了一种准直投影光学系统,利用不同材料热性能互补的无热化光学设计方法,得到系统的初始结构,将某一面设计为二元面,降低了系统像差,提高了光学传递性能,达到系统的消热差设计。投影光路采用折射式结构,工作在8-12μm长波红外波段,焦距为113mm,半视场角为4.5°,F数为1.3°利用ZEMAX软件对光学系统进行了优化,满足了仿真系统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光路 二元光学 消热差 DMD 红外场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