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马克思“消灭分工”论断的内涵解读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徐国民
-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2,共5页
-
基金
华东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
-
文摘
马克思"消灭分工"论断的具体语境有两个方面:一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消灭分工"的思想;二是资本主义社会分工的现实状况。马克思理论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指引并号召人们为实现"自由人联合体"而不断地进行着"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而消灭这种"现存状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消灭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社会分工,因此,马克思"消灭分工"论断与马克思理论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
关键词
马克思
“消灭分工”
涵义
-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马克思“消灭分工”的真实意涵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王虎学
-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
-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9-34,共6页
-
文摘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消灭分工"。这一理论主张的提出,曾引发理论界的普遍关注和激烈争论。要澄明"消灭分工"的真实意涵,指明"消灭分工"的现实路径,决不能望文生义,而应该回到马克思的真实理论语境中去。"消灭分工"并不意味着要消灭一切分工或取消"分工"本身存在的合法性。一言以蔽之,"消灭分工"就是消灭旧式分工代之以新式分工,消灭自发分工代之以自觉分工,消灭的是劳动者分工而不是劳动分工,须知,"消灭分工"也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现实条件的。
-
关键词
马克思
消灭分工
旧式分工
自发分工
劳动者分工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存在分工和商品生产就必然存在异化现象吗?
- 3
-
-
作者
林建公
昝瑞礼
-
出处
《编辑之友》
1984年第1期221-223,共3页
-
文摘
有的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物质财富不够丰富,还没有消灭分工,还存在商品,也就必然存在普遍的异化现象。这种看法是不对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有些国家在一定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物质财富还不够丰富,这是事实。如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的。和我国旧社会相比,和马克思、恩格斯所处时期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水平相比。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社会主义条件下
异化现象
生产力水平
资本主义私有制
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
消灭分工
物质财富
存在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