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庸思维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机制: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佩儀 陈瑜 杨雪岭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1-576,共6页
探究中庸思维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以及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采用中庸思维量表、贝克抑郁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对225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中庸思维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抑郁症状存在显著负相关,消极... 探究中庸思维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以及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采用中庸思维量表、贝克抑郁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对225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中庸思维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抑郁症状存在显著负相关,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症状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中庸思维不仅可直接影响抑郁症状,也可以通过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对抑郁症状产生影响。结果表明:中庸思维对抑郁症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这种作用可通过减少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抑郁症状 中庸思维 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认知灵活性对知觉压力的影响:主动性人格和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2
作者 唐宇 陈帅 +3 位作者 崔轶 霍亚芬 蔡文鹏 潘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5期715-719,共5页
目的:探讨高中生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主动性人格在认知灵活性与知觉压力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对河南省鹤壁市99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评估工具包括认知灵活性问卷、知觉压力量表、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主动性人格量表。通过相关分... 目的:探讨高中生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主动性人格在认知灵活性与知觉压力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对河南省鹤壁市99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评估工具包括认知灵活性问卷、知觉压力量表、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主动性人格量表。通过相关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高中生认知灵活性、知觉压力、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主动性人格的得分依次为(67.00±10.81)(27.48±7.21)(44.65±8.82)(54.82±8.92)分。知觉压力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呈正相关,与认知灵活性、主动性人格呈负相关(r=0.479、-0.607、-0.420,P<0.05)。主动性人格和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认知灵活性和知觉压力之间起中介作用,效应值(95%CI)为-0.043(-0.061~-0.026)和-0.042(-0.060~-0.023),占总效应的10.83%和10.58%。结论:高中生的认知灵活性负向预测知觉压力,且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主动性人格在认知灵活性与知觉压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认知灵活性 知觉压力 主动性人格 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夫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一般认知能力的调节作用
3
作者 叶和旭 王大华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7-414,共8页
为考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老年夫妻婚姻满意度的关系及一般认知能力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和主客体互倚模型对199对老年夫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婚姻满意度关联模式存在夫妻差异,丈夫情绪调节策略与双方婚姻满意度... 为考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老年夫妻婚姻满意度的关系及一般认知能力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和主客体互倚模型对199对老年夫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婚姻满意度关联模式存在夫妻差异,丈夫情绪调节策略与双方婚姻满意度关联一致,妻子适应性策略与丈夫婚姻满意度关联显著,非适应性策略与自身关联更强。(2)一般认知能力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妻子流体智力低时,丈夫适应性策略显著正向预测妻子婚姻满意度;流体智力高时,二者关联不显著。丈夫晶体智力低时,其非适应性策略显著负向预测自身婚姻满意度;晶体智力高时,此关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婚姻满意度 一般认知能力 主客体互倚模型 老年夫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距离和策略创造性对人际情绪调节的影响
4
作者 姚雨佳 颜之悦 +2 位作者 林慧慧 陈静全 宣雨阳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本研究采用行为学实验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不同人际距离和认知重评创造性对人际情绪调节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与由陌生人提供的创造性认知重评策略相比,由好友提供的创造性认知重评策略指示语会诱发更大的SPN波。不仅如此,在... 本研究采用行为学实验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不同人际距离和认知重评创造性对人际情绪调节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与由陌生人提供的创造性认知重评策略相比,由好友提供的创造性认知重评策略指示语会诱发更大的SPN波。不仅如此,在使用好友提供的策略调节自身情绪后,个体的愉悦度显著大于使用陌生人提供的策略,但两种条件下个体的LPP波幅没有显著差异。不管提供者是好友还是陌生人,在使用创造性认知重评策略后,个体的愉悦度和唤醒度均显著大于常规性认知重评策略,同时产生更大的LPP波。上述结果表明,相较于人际距离,认知重评策略的创造性在人际情绪调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人际距离的作用在更高质量策略的调节效果中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距离 创造性认知重评策略 常规性认知重评策略 策略创造性 人际情绪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慢性病共病老年人述情障碍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关系的网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尚彬 罗彩凤 +2 位作者 吕妃 吴静 邵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8-324,共7页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共病老年人述情障碍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网络中的核心节点和桥梁节点。方法:选取社区慢性病共病老年人436名,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进行调查。基于R语言进行网络估计、中心性及可预测...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共病老年人述情障碍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网络中的核心节点和桥梁节点。方法:选取社区慢性病共病老年人436名,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进行调查。基于R语言进行网络估计、中心性及可预测性测量、准确性及稳定性验证和网络比较,以识别网络中的核心节点和桥梁节点,比较不同性别和居住地的网络结构差异。结果:CERQ灾难化维度是网络中强度最高的节点(strength=1.28),被确定为核心节点。TAS情感识别障碍维度(bridge strength=0.52)的桥梁强度最高,然后是TAS外向型思维维度(bridge strength=0.48)、CERQ自我责难维度(bridge strength=0.41),被确定为桥梁节点。网络比较测试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及居住地的慢性病共病老年人述情障碍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网络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网络内各节点均紧密连接。结论:慢性病共病老年人以灾难化作为主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情感识别障碍、外向型思维和自我责难是其述情障碍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连接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述情障碍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向人格特征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与情绪调节策略的链式中介作用
6
作者 闫琼 姚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8-573,共6页
目的探究核心自我评价和情绪调节策略在内外向人格特征影响大学生孤独感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版的内外向分量表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问卷、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孤独感问卷,组织50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线下调查,数据采... 目的探究核心自我评价和情绪调节策略在内外向人格特征影响大学生孤独感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版的内外向分量表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问卷、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孤独感问卷,组织50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线下调查,数据采集使用“问卷星”软件完成。采用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内外向人格特征、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策略对孤独感的影响。结果内外向人格特征与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策略的认知重评维度呈正相关(r=0.39,P<0.01;r=0.23,P<0.01),与情绪调节策略的表达抑制维度和孤独感呈负相关(r=-0.21,P<0.01;r=-0.45,P<0.01);核心自我评价与情绪调节策略的认知重评维度呈正相关(r=0.43,P<0.01),与情绪调节策略的表达抑制维度和孤独感呈负相关(r=-0.24,P<0.01;r=-0.60,P<0.01)。并且情绪调节策略的认知重评维度与孤独感呈负相关(r=-0.42,P<0.01),情绪调节策略的表达抑制维度与孤独感呈正相关(r=0.35,P<0.01)。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核心自我评价、认知重评在内外向人格特征与孤独感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效应量为-0.034,效应占比为7.9%;核心自我评价与表达抑制在内外向人格特征与孤独感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效应量为-0.017,效应占比为3.9%。结论内外向人格特征可以分别通过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策略中的认知重评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以及链式中介作用对大学生孤独感产生影响,这提示可通过干预核心自我评价和情绪调节策略降低大学生孤独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向人格特征 孤独感 核心自我评价 情绪调节策略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女性ICU转出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韩娟 张小丽 +2 位作者 汪滢 杜蕾 李洁琼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ICU转出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水平,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方便抽取134例女性ICU转出患者,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PTSD得分35.76±8.46,PTSD症状阳性率... 目的探讨女性ICU转出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水平,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方便抽取134例女性ICU转出患者,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PTSD得分35.76±8.46,PTSD症状阳性率39.6%。非适应性调节策略与PTSD呈正相关,适应性调节策略与PTSD呈负相关(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非适应性调节策略、适应性调节策略为PTSD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女性ICU转出患者有一定的PTSD,可帮助患者采用适应性调节策略,避免非适应性调节策略,以降低PTSD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转出患者 女性 创伤后应激障碍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9
8
作者 肖晶 黄任之 +3 位作者 凌宇 刘忠泉 朱熊兆 姚树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70-673,676,共5页
目的:探讨高中生在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以及其对抑郁症状预测作用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在湖南2所普通中学高中部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各随机抽取5个班级,获得有效样本505人,其中女生262人,男生243人,完成认知性情绪调... 目的:探讨高中生在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以及其对抑郁症状预测作用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在湖南2所普通中学高中部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各随机抽取5个班级,获得有效样本505人,其中女生262人,男生243人,完成认知性情绪调节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结果:女生认知性情绪调节问卷的自我责难、沉思、灾难化分量表分均高于男生[(12.1±2.2)vs.(11.4±3.1),(12.2±3.3)vs.(11.3±3.6),(8.4±3.0)vs.(7.7±3.0);P=0.002,0.004,0.012],而积极重新关注、理性分析分量表分均低于男生[(11.2±3.0)vs.(12.0±3.4),(13.7±2.5)vs.(14.4±2.7);P=0.005,0.003]。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提示,在女性样本中,9个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总的解释方差值为39%(R2=0.39),高水平的自我责难、沉思、灾难化可以显著增加抑郁发生的可能性。而在男性样本中,9个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总的解释方差值为27%(R2=0.27),高水平的自我责难、沉思、灾难化以及低水平的积极重新关注和理性分析可以显著增加抑郁发生的可能性。与女生相比,男生的积极重新关注(β=-0.15)和理性分析(β=-0.18)均可以显著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结论:高中生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以及其对抑郁症状的预测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青少年 认知策略 情绪调节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特质焦虑军校学员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应对方式和焦虑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振华 焦世元 +4 位作者 董薇 肖婕 蔡文鹏 田彬 严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215-221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特质焦虑军校学员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应对方式的使用情况及他们与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特质-状态焦虑问卷(STAI-Formy)、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328名军校学员进行整群抽样调查。根据测验结果选... 目的探讨不同特质焦虑军校学员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应对方式的使用情况及他们与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特质-状态焦虑问卷(STAI-Formy)、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328名军校学员进行整群抽样调查。根据测验结果选取高特质焦虑组(n=51)和低特质焦虑组(n=69)共120人,比较两组被试的CERQ和SCSQ的差异。结果 1与低特质焦虑组相比,高特质焦虑组有更高的状态焦虑(P<0.01)和消极应对(P<0.05),对沉思、灾难化、责备他人等策略使用更多(P<0.01);低特质焦虑组则有更高的积极应对(P<0.01),对重新关注计划和积极重新评价策略使用更多(P<0.01);2特质-状态焦虑与沉思、灾难化、责备他人呈显著正相关(P<0.01);特质-状态焦虑与积极重新关注、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和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沉思、积极重新关注、灾难化、责备他人4种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积极应对、消极应对2种应对方式对状态焦虑有显著预测力;沉思、积极重新关注、灾难化3种策略和积极应对、消极应对2种应对方式对特质焦虑有显著预测力,解释率分别为27.6%和30.3%。结论不同焦虑特质军校学员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应对方式和焦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焦虑 状态焦虑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学生认知灵活性及与应激、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董越娟 李彦芳 +2 位作者 魏华 黄敬堂 赵旭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74-1877,共4页
[目的]探讨高职学生认知灵活性与日常社会和学业应激、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认知灵活性量表(CFS)、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CERQ)、学生日常社会和学业事件量表(SHS)对高职学生383人进行测评。[结果]高职学生CFS条目分... [目的]探讨高职学生认知灵活性与日常社会和学业应激、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认知灵活性量表(CFS)、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CERQ)、学生日常社会和学业事件量表(SHS)对高职学生383人进行测评。[结果]高职学生CFS条目分均值(3.86分)高于中值强度(3.50分);高职学生CFS评分与CERQ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呈正相关,与重新关注计划、重新关注评价、学业应激(AH)评分呈正相关;CERQ评分与AH评分呈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重新关注评价、AH是CFS的影响因素;AH是CERQ的影响因素。[结论]高职学生认知灵活性较高,适当的学业应激及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积极应对方式影响高职学生认知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认知情绪 调节策略 应激 认知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环境压力源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ICU转出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路径关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马佳佳 谢丰军 +2 位作者 田润 王芳 赵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27-1732,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转出病人的环境压力源、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三者之间的路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6月—2018年12月选取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的232例ICU转出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转出病人的环境压力源、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三者之间的路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6月—2018年12月选取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的232例ICU转出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ICU环境压力源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中文版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对病人进行调查,并通过相关分析、Harman单因子检验、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ICU转出病人的ICU环境压力源条目均分为(2.95±0.81)分。得分最高的3个维度分别为认知问题、睡眠⁃视听觉问题和固定。病人PTSD评价得分为(37.27±7.39)分,≥38分者占34.9%。灾难化和理性分析对ICU环境压力源和PTSD的中介效应为0.20,占总效应量的41.67%。[结论]ICU转出病人的ICU环境压力接近中度压力水平,PTSD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灾难化和理性分析在ICU环境压力源和PTSD中有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转出病人 环境压力源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创伤后应激障碍 相关 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手机依赖与自尊关系的多重中介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怀滨 林海坤 +2 位作者 张斌 陈慧萍 罗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28-630,636,共4页
目的:探究手机依赖与自尊、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方法:使用Rosenberg自尊问卷,认知情绪调节量表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对27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聚类分析发现,手机依赖组所占比例为30.5%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和冲突性;(2)手机... 目的:探究手机依赖与自尊、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方法:使用Rosenberg自尊问卷,认知情绪调节量表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对27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聚类分析发现,手机依赖组所占比例为30.5%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和冲突性;(2)手机依赖组与非手机依赖组在自尊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的沉思、责难他人、灾难化、重新关注计划的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自尊与手机依赖呈负相关,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的沉思、责难他人与自尊存在负相关但与手机依赖存在正相关,同时重新关注计划与自尊存在正相关而与手机依赖呈负相关;(4)结构方程模型及Bootstrap检验显示,自尊对手机依赖有负向预测作用,重新关注计划、沉思、责难他人在其中发挥多重中介效应。结论:手机依赖的矫治和预防不仅可以通过提升个体的自尊水平,也可以通过改善个体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依赖 自尊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多重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莲 张立力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1期55-57,共3页
目的了解护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方式,为改进相关教学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CERQ)对682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CERQ总分为110.10±11.39,9种调节策略得分9.19±2.68~14.34±2.72,排序前3位的情绪调节策... 目的了解护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方式,为改进相关教学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CERQ)对682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CERQ总分为110.10±11.39,9种调节策略得分9.19±2.68~14.34±2.72,排序前3位的情绪调节策略为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和接受;在校护生自我责难、接受、沉思、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5种策略得分显著高于实习护生(均P<0.01),灾难化策略得分显著低于实习护生(P<0.05)。结论护生在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较多运用积极认知策略;实习护生较在校护生更多运用灾难化策略;在校护生比实习护生更频繁运用自我责难、接受、沉思、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的策略。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护生积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能力培养,尤其是进入实习阶段的护生,使之能以更多积极性策略应对负性生活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专科 本科 情绪调节 认知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方式 被引量:33
14
作者 李红娟 李洁 +5 位作者 徐海婷 张启录 高家民 宋纪英 尹相菊 陈景旭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情绪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方式及二者的关系。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对日照市四所中学的1231例中学生用Kutcher青少年抑郁量表(11项)(KADS-11)进行抑郁情绪、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进行认知调节策...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情绪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方式及二者的关系。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对日照市四所中学的1231例中学生用Kutcher青少年抑郁量表(11项)(KADS-11)进行抑郁情绪、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进行认知调节策略的测评,并对抑郁情绪与认知调节策略特点之间的关联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女性KADS-11焦躁不安因子得分高于男性,女性CERQ-C量表得分在以下条目均高于男性:自我责难、接受、沉思、积极重新关注、积极重新计划、积极重新评价以及积极认知情绪调节。15~18岁年龄组CERQ-C量表得分在以下条目高于11~14岁年龄组积极重新关注、理性分析及积极认知情绪调节。以KADS-11评分9分为分界值为抑郁分类(有或无抑郁情绪)作为因变量、以CERQ-C量表的9个分条目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责难(OR=1. 095,95%CI:1. 032~1. 161)、沉思(OR=1. 077,95%CI:1. 021~1. 135)与抑郁为正向关联。结论:有抑郁情绪的青少年更倾向使用自我责难和沉思的认知调节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情绪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社会支持与知觉压力的关系 被引量:29
15
作者 郭颖 马含俏 +2 位作者 曾佳 杨璐 张曼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0-176,共7页
目的探讨护士群体在知觉压力得分正常组和危险组间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选择的差异,以及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社会支持对于知觉压力的预测作用。方法使用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ognitive ... 目的探讨护士群体在知觉压力得分正常组和危险组间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选择的差异,以及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社会支持对于知觉压力的预测作用。方法使用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ER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1 354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考察社会支持在护士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知觉压力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压力正常组和压力危险组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得分均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知觉压力[(24.82±8.39)分]与积极情绪调节策略[(65.76±10.06)分]、主观支持[(24.02±4.77)分]、客观支持[(9.55±2.99)分]和对支持的利用度[(7.94±1.84)分]呈负相关(r=-0.295,P<0.01;r=-0.306,P<0.01:r=-0.196,P<0.01;r=-0.306,P<0.01),与消极情绪调节策略[(42.53±8.75)分]呈正相关(r=0.472,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和社会支持的多数维度对知觉压力的水平具有显著预测性。中介作用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对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知觉压力关系的中介效应均为部分中介效应,在自我责备与知觉压力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9.8%,在灾难化与知觉压力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2.9%,在积极重新关注与知觉压力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1.1%,在积极重新评价与知觉压力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9.0%(P均<0.05)。结论选择积极情绪调节策略和社会支持情况较好的护士,其知觉压力水平较低;倾向采用消极情绪调节策略的护士,更可能具有较高的知觉压力水平。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社会支持对知觉压力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情绪 调节策略 社会支持 知觉压力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在头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吞咽困难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荣娜 高骥 +3 位作者 郑晓燕 苏汐锡 黄修妤 刘黄菊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了解头颈癌患者吞咽困难现状,分析疾病不确定感对吞咽困难的影响及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和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分量表调查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头... 目的了解头颈癌患者吞咽困难现状,分析疾病不确定感对吞咽困难的影响及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和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分量表调查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头颈癌患者200例。结果头颈癌患者吞咽困难得分(53.10±11.50)分;消极认知情绪调节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吞咽困难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均P<0.01)。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在疾病不确定感与吞咽困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0%。结论头颈癌患者普遍存在吞咽困难,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对头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评估,尽早识别其消极认知,进行相应的认知情绪调节干预,以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癌 吞咽困难 消极认知情绪调节 疾病不确定感 吞咽功能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的认知功能、应激感受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白华羽 朱松颖 +5 位作者 梁文文 柳海泥 程林 周景娇 谭然 高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5-719,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的认知功能、应激感受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方法:选取139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应激感受量表、情绪调节问卷、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认知功能量表分别评估应激感受、情绪调节方式与认知功能。使用PROCESS程序检验情绪调节...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的认知功能、应激感受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方法:选取139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应激感受量表、情绪调节问卷、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认知功能量表分别评估应激感受、情绪调节方式与认知功能。使用PROCESS程序检验情绪调节策略在认知功能与应激感受之间的调节作用,并使用采用Johnson-Neyman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本样本中不同年龄阶段和受教育程度患者应激感受量表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癌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分与应激感受得分负向关联,表达抑制得分对两者的关系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但表达抑制得分越高,认知功能得分与应激感受得分的关联程度越弱(β=0.16,P<0.05)。结论:情绪调节策略中的表达抑制在乳腺癌患者认知功能与应激感受的关系中有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认知功能 情绪调节策略 应激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和D型人格行为 被引量:7
18
作者 程梦吟 张瑞星 +2 位作者 常明钰 王梦佳 顾超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特征及与D型人格行为的关系。方法: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选取符合纳人标准的冠心病患者279名,在社区选取健康对照222名,用认知性情绪调节问卷(CERQ)、D型人格量表(DS14)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特征及与D型人格行为的关系。方法: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选取符合纳人标准的冠心病患者279名,在社区选取健康对照222名,用认知性情绪调节问卷(CERQ)、D型人格量表(DS14)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组CERQ的非适应性情绪调节得分高于对照组,适应性情绪调节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型人格行为、渴望接纳、沉思、灾难化与患冠心病呈正向关联(OR=1.88、1.09、1.12、1.09),重新关注计划、理性分析与患冠心病呈负向关联(OR=0.85、0.83)。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认知性情绪调节可能与D型人格行为有关,D型人格行为表现较明显的患者可能更频繁的使用非适应性情绪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D型人格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李冰楠 刘畅 +3 位作者 李丹 汪凤兰 张小丽 邢凤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48,共4页
目的了解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自我感受负担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42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认知情绪调节问... 目的了解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自我感受负担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42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0.65±7.33)分;自我感受负担与适应性调节策略呈负相关,与非适应性调节策略呈正相关(均P<0.001);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医保方式、兴趣爱好、发病次数、MRS评分、适应性及非适应性调节策略为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且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相关。护理人员应积极引导患者使用适应性调节策略,提高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以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脑卒中 自我感受负担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调节策略与心理韧性对足球运动员认知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琬 姜媛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7,共6页
认知控制是个体利用情景信息完成目标导向行为的认知功能,比赛压力及赛场情绪事件都会对运动员的认知控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运动员的决策与反应。目的:基于双重认知控制理论,考察不同情绪状态下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不同心理韧性足球运动... 认知控制是个体利用情景信息完成目标导向行为的认知功能,比赛压力及赛场情绪事件都会对运动员的认知控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运动员的决策与反应。目的:基于双重认知控制理论,考察不同情绪状态下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不同心理韧性足球运动员双重认知控制的影响,将有助于了解情绪调节策略对运动员双重认知控制的影响,为运动员情绪调节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提供依据。方法:81名足球运动员分为高、低心理韧性组,各组分别在快乐和愤怒情绪状态下使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完成足球版AX-CPT试验任务,结果如下。(1)情绪与心理韧性出现交互作用,快乐情绪下,足球运动员表现出反应性控制;愤怒情绪下,足球运动员表现出主动性控制。(2)情绪与情绪调节策略出现交互作用,在快乐情绪下,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均能有效降低足球运动员的反应性控制;愤怒情绪下,表达抑制调节策略显著降低了足球运动员的主动性控制。(3)情绪调节策略能有效降低情绪对低心理韧性足球运动员双重认知控制的影响。结论:情绪调节策略能够降低情绪对运动员双重认知控制的影响,高心理韧性足球运动员的双重认知控制受到情绪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运动员 情绪调节策略 心理韧性 双重认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