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生认知灵活性对知觉压力的影响:主动性人格和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唐宇 陈帅 +3 位作者 崔轶 霍亚芬 蔡文鹏 潘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5-719,共5页
目的:探讨高中生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主动性人格在认知灵活性与知觉压力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对河南省鹤壁市99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评估工具包括认知灵活性问卷、知觉压力量表、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主动性人格量表。通过相关分... 目的:探讨高中生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主动性人格在认知灵活性与知觉压力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对河南省鹤壁市99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评估工具包括认知灵活性问卷、知觉压力量表、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主动性人格量表。通过相关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高中生认知灵活性、知觉压力、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主动性人格的得分依次为(67.00±10.81)(27.48±7.21)(44.65±8.82)(54.82±8.92)分。知觉压力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呈正相关,与认知灵活性、主动性人格呈负相关(r=0.479、-0.607、-0.420,P<0.05)。主动性人格和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认知灵活性和知觉压力之间起中介作用,效应值(95%CI)为-0.043(-0.061~-0.026)和-0.042(-0.060~-0.023),占总效应的10.83%和10.58%。结论:高中生的认知灵活性负向预测知觉压力,且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主动性人格在认知灵活性与知觉压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认知灵活性 知觉压力 主动性人格 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在头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吞咽困难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荣娜 高骥 +3 位作者 郑晓燕 苏汐锡 黄修妤 刘黄菊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了解头颈癌患者吞咽困难现状,分析疾病不确定感对吞咽困难的影响及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和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分量表调查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头... 目的了解头颈癌患者吞咽困难现状,分析疾病不确定感对吞咽困难的影响及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和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分量表调查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头颈癌患者200例。结果头颈癌患者吞咽困难得分(53.10±11.50)分;消极认知情绪调节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吞咽困难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均P<0.01)。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在疾病不确定感与吞咽困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0%。结论头颈癌患者普遍存在吞咽困难,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对头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评估,尽早识别其消极认知,进行相应的认知情绪调节干预,以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癌 吞咽困难 消极认知情绪调节 疾病不确定感 吞咽功能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庸思维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机制: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佩儀 陈瑜 杨雪岭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1-576,共6页
探究中庸思维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以及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采用中庸思维量表、贝克抑郁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对225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中庸思维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抑郁症状存在显著负相关,消极... 探究中庸思维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以及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采用中庸思维量表、贝克抑郁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对225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中庸思维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抑郁症状存在显著负相关,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症状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中庸思维不仅可直接影响抑郁症状,也可以通过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对抑郁症状产生影响。结果表明:中庸思维对抑郁症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这种作用可通过减少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抑郁症状 中庸思维 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思维消极元认知信念量表测评大学生的效度和信度
4
作者 钱淑红 姜英杰 +1 位作者 谢媚 芦雪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7-372,共6页
目的:检验反刍思维消极元认知信念量表(NBRS)测评大学生群体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1004名大学生,使用样本1(n=501)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效标关联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以反刍思维量表(RRS)、担忧的无法掌控/危险量表(NEG)、贝克... 目的:检验反刍思维消极元认知信念量表(NBRS)测评大学生群体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1004名大学生,使用样本1(n=501)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效标关联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以反刍思维量表(RRS)、担忧的无法掌控/危险量表(NEG)、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II)为效标工具;使用样本2(n=503)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跨性别等值性检验。间隔6周后,从总样本中随机选取199名大学生进行重测。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NBRS共11个条目,3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63.75%;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三因子结构的拟合指数较好(χ2/df=2.59,CFI=0.97,TLI=0.95,SRMR=0.04,RMSEA=0.06);NBRS总分与RRS、NEG、BDI-II得分均正相关(ICC=0.59、0.75、0.53,均P<0.01)。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2,重测信度(ICC)为0.74。NBRS在性别变量上的形态等值、弱等值、强等值和严格等值模型均成立(ΔCFI<0.01、ΔTLI<0.01)。结论:反刍思维消极元认知信念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大学生群体的测评及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思维 消极认知信念 效度 信度 测量等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信贷认知差异会形成自我框架效应吗——基于实验与经验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涂先进 胡兵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0,共18页
认知偏差引发不同市场反应的框架效应有助于解释金融决策非最优现象。构建自我框架形成及其影响消费决策的分析框架,以实验和经验分析相结合方法,探讨借款者在不同框架下的行为偏好差异,结果表明,人们会对消费信贷形成分化明显的积极认... 认知偏差引发不同市场反应的框架效应有助于解释金融决策非最优现象。构建自我框架形成及其影响消费决策的分析框架,以实验和经验分析相结合方法,探讨借款者在不同框架下的行为偏好差异,结果表明,人们会对消费信贷形成分化明显的积极认知和消极认知,其中大多形成积极认知;受到外部经济因素冲击时,借款者对消费信贷的自我框架会发生反转;虚拟环境和真实世界中,消费信贷市场的自我框架效应明显,即相对于消极框架而言,积极框架中的借款者的消费意愿要高。研究成果丰富了框架效应的理论成分,为研究金融决策非最优之谜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信贷认知 自我框架效应 选择反转 积极认知 消极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大学生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及逆境认知的关系 被引量:26
6
作者 宋淑娟 许秀萍 尤金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3-378,共6页
目的:探讨农村大学生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和逆境认知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24例农村大学生(有留守经历338例,无留守经历486例),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逆境评价量表分别评估有无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和逆境认知。结果:有留守... 目的:探讨农村大学生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和逆境认知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24例农村大学生(有留守经历338例,无留守经历486例),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逆境评价量表分别评估有无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和逆境认知。结果: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心理韧性量表总分、目标专注因子得分和家庭支持因子得分,均低于无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均P<0.01);留守开始年龄在6岁以下的农村大学生的心理韧性量表总分低于留守开始年龄在6岁以上者(P<0.05);偏差矫正的百分位Bootstrap分析结果显示,逆境积极认知对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量表总分间的关系无调节效应(P>0.05,Bootstrap区间包含0),逆境消极认知对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量表总分间的关系有调节效应(P<0.001,区间不包含0)。结论:留守经历影响着农村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对逆境的消极认知是农村大学生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之间的调节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经历 心理韧性 逆境积极认知 逆境消极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应激激发模型的起源、发展与整合 被引量:9
7
作者 肖晶 何路宽 +1 位作者 崔丽霞 姚树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4-179,共6页
抑郁的应激激发模型(SGM)理论基础源于应激的因果效应理论和应激的持续效应理论。该模型认为个体不是被动地对遭遇的生活事件做出反应,而是个体的易感素质可能影响某些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目前对应激激发模型的探究主要集中于模型中应... 抑郁的应激激发模型(SGM)理论基础源于应激的因果效应理论和应激的持续效应理论。该模型认为个体不是被动地对遭遇的生活事件做出反应,而是个体的易感素质可能影响某些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目前对应激激发模型的探究主要集中于模型中应激发生的相关因素、模型的性别特征以及模型对抑郁的解释效度等领域。未来研究需要完善应激评估方法、抑郁的应激激发模型的跨时段年龄特征以及积极心理品质在该模型中的作用机制等,并在统计方法上寻找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应激激发模型 消极认知方式 人际易感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不全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体验的Meta整合
8
作者 张经纬 陈雨婷 +3 位作者 刘香玉 房晓杰 魏玉莲 张立娜 《护理学杂志》 2025年第19期96-100,共5页
目的系统整合成骨不全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体验,为制订干预措施指导家庭照顾者积极应对疾病动态发展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Scopus、Pro Quest、Ovid、中国知网、万方数... 目的系统整合成骨不全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体验,为制订干预措施指导家庭照顾者积极应对疾病动态发展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Scopus、Pro Quest、Ovi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5年2月关于成骨不全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体验的相关质性研究。根据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者采用主题综合法进行Meta整合。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共提炼出46个研究结果,归纳整理成8个类别,并按照双重ABCX模型整合成4个主题,即初期诊断冲击到长期照护耗竭的多维压力堆叠(成骨不全症诊断带来的压力源、长期照护中的“滚雪球效应”)、家庭内核和社会外延资源的协同应对(家庭内部资源助力、家庭外部资源赋能)、消极归因与积极重构的认知调适(消极认知、积极重构)、危机持续和良性适应的分化适应结果(危机持续、良性适应)。结论成骨不全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在疾病全周期的照护体验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医护人员需制订压力管理策略,整合内外部资源,加强认知重构干预,促进对疾病的积极接受和适应,提升照顾者照护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症 家庭照顾者 压力源 家庭资源 消极认知 照护体验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