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论消极腐败与其他“三种危险”的关系
- 1
-
-
作者
段耀华
-
机构
中共河南省黄泛区农场纪委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1Z期57-58,共2页
-
文摘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
关键词
脱离群众
领导干部
党员干部
从严治党
宗旨意识
干部形象
消极腐败现象
群众疾苦
密切联系群众
人民群众
-
分类号
D26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消极腐败的现实表现及治理之策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向风行
-
机构
中共湖南岳阳县委
中共湖南岳阳县纪委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0-21,共2页
-
文摘
在2011年的“七一”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把消极腐败视为我们党亟须直面并解决的“四大危险”之一。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积极面对和处理消极腐败现象,成为了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
-
关键词
消极腐败现象
现实表现
治理
“七一”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
党风廉政建设
反腐败斗争
反腐败工作
-
分类号
D26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任期制下领导干部消极腐败的逻辑与防治之策
- 3
-
-
作者
杨尚昆
葛宏翔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思政部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4,共3页
-
基金
2018年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特色创新项目
华农珠江学院经费资助项目“习近平人学思想的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8WTSCX136)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政德建设的制度基础研究”(项目编号:19BKS037)。
-
文摘
任期制下领导干部的消极腐败主要表现为隐秘性、边缘性和严重危害性,其生成既有"太平官"逻辑、"清闲官"逻辑、"套路官"逻辑、"太极官"逻辑等思想逻辑,也有"不作为"逻辑、"瞎作为"逻辑、"短视行为"逻辑等行为逻辑。对此,要内外结合、标本兼治,防治任期制下领导干部消极腐败现象。内因方面,要改造主观世界,注重预防警戒;外因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建树制度权威。
-
关键词
领导干部
任期制
消极腐败
防治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正确认识和有效防治消极腐败”专题研究约稿启事
- 4
-
-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60-60,共1页
-
文摘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腐败现象蔓延,必定破坏党风清正的局面;腐败文化存在,必定驱使“能力”走向歧途;腐败思想滋长,必会令干群“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甚至“水火关系”。正因为如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把消极腐败列为我党面临的“四大危险”之一,并进一步指出,“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有学者分析指出,
-
关键词
消极腐败
启事
约稿
专题
防治
胡锦涛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
预防腐败
-
分类号
D261.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防治和克服消极腐败危险的思考
- 5
-
-
作者
周建章
-
机构
中共新疆若羌县委组织部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22,共1页
-
文摘
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四大危险”中,我认为消极腐败是最根本的危险,它是“四大危险”中的主要矛盾,是导致其他三大危险的一个共因。因为,消极腐败必然导致精神懈怠、人心涣散、心无斗志,使组织和个体失去理想信念和凝聚力、战斗力;必然导致能力减弱,使党的执政能力下降,由腐败到无能是必然归宿;必然导致脱离群众,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使党失去执政的群众基础。
-
关键词
消极腐败
危险
党的执政能力
防治
胡锦涛总书记
理想信念
脱离群众
干群关系
-
分类号
D26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警惕“消极腐败”盛行
- 6
-
-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19,共1页
-
文摘
反腐败工作的重心一直都放在“积极腐败”上,即主要针对那些明显触犯法律规范的贪污贿赂型的腐败犯罪行为,而对“消极腐败”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实际上,与“积极腐败”相比,“消极腐败”所造成的危害毫不逊色,如近年来深受大家关注的“三公消费”(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款出国)问题,就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财政经费浪费。
-
关键词
消极腐败
公车消费
公款吃喝
反腐败工作
犯罪行为
贪污贿赂
法律规范
财政经费
-
分类号
D261.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消极腐败”是政党致命伤
- 7
-
-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8-18,共1页
-
文摘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执政70多年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一度被指为“贪污党”而下台,“腐败政治”也接连引发菲律宾兵变、泰国骚乱、突尼斯政变,人们坚信腐败是执政者的大敌。苏共的政亡人息,东欧的一夜剧变,政权的更迭更深刻警醒我们,黑色腐败同样会对红色肌体产生极大腐蚀。为此,胡锦涛在“七一”重要讲话里,把“消极腐败”视作我们党急需直面解决的“四大危险”之一。
-
关键词
消极腐败
致命伤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
“七一”重要讲话
政党
滥用权力
执政者
菲律宾
-
分类号
D261.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破解消极腐败多重困境的科学选择
- 8
-
-
作者
陈茂先
-
机构
安徽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4-16,共3页
-
文摘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将消极腐败列为党执政面临的“四大危险”之一,并指出“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可以说,消极腐败是治党、治国大敌。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深化改革攻坚期、法律法规完善期,客观上给消极腐败提供了土壤;我国长期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社会和谐稳定期,让一些领导干部主观上头脑发热,迷失自我。对消极腐败现象,
-
关键词
消极腐败现象
科学选择
“七一”重要讲话
困境
胡锦涛总书记
社会转型期
改革攻坚
法规完善
-
分类号
D26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试论党内消极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
- 9
-
-
作者
李茂林
-
出处
《阴山学刊》
1989年第4期84-89,共6页
-
文摘
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四项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完成十三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任务,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的领导的正确和有力量。然而党的领导在今天又受到了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干扰和破坏。能否清除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决定着改革的成败。保持党政机关的廉洁,是现阶段党的建设中一个极为重要而紧迫的问题。要清除消极腐败现象,从严治党,不能不搞清楚消极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
-
关键词
消极腐败现象
从严治党
党的领导
党的基本路线
十三届四中全会
党的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
党员干部
小资产阶级思想
党纪处分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腐败治理与党的公信力建设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卢爱国
王跃勇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湘南学院社会科学系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1-13,共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提升执政党公信力与夯实执政社会基础研究>(项目编号:08BKS033)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体制与提升基层党组织社会整合功能研究>(项目编号:11CZZ00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把消极腐败列为我党面临的“四大危险”之一,并进一步指出,“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从而为党的公信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党的公信力建设,必须深入分析党的公信力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认识消极腐败对党的公信力建设的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探寻防范和消除消极腐败的具体对策。
-
关键词
腐败治理
公信力
消极腐败
胡锦涛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
惩治
人民
-
分类号
D26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净化公务员职务晋升腐败因素的思考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井凯笛
-
机构
西藏民族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行政法研究所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Z期61-62,共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社会稳定的长效法律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XFX01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职务晋升是公务员激励机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公务员进行激励的有效方式,科学完备的职务晋升机制能够充分释放用人机制的活力,反之,激励机制则会陷入"贪腐怪圈"的沼泽。党的十八大以来,"拍苍蝇""打老虎"等一系列反腐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易发多发,"衡阳贿选案""塌方式腐败"等贪腐案例背后都隐藏着"带病提拔"的问题,"边腐边升""边升边腐"
-
关键词
公务员职务晋升
公务员激励机制
消极腐败现象
公务员管理
领导干部
公务员晋升
公务人员
公务员绩效
科学完备
斗争形势
-
分类号
D630.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26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试论邓小平关于反对腐败的思想
- 12
-
-
作者
樊启林
-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委宣传部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8-20,共3页
-
文摘
试论邓小平关于反对腐败的思想樊启林腐败现象存在,不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步伐。改革开放十多年来,邓小平同志对党内、政府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有着深遂的洞察。并清楚地意识到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虽然表现在极少数人身上,但是它严重影...
-
关键词
邓小平同志
反对腐败
消极腐败现象
惩治腐败
共产党员
领导干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对外开放
政治秩序
打击经济犯罪
-
分类号
A849.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如何正确理解与把握反腐败斗争
- 13
-
-
作者
李瑞昌
-
机构
中共河北省委研究室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5-8,共4页
-
文摘
什么叫腐败?腐败的实质、特点是什么?反腐败斗争的性质、重点是什么?如何抓出更大成效?怎样铲除产生腐败的土壤?这些关系到政治建设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分析与回答。本文拟对五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关键词
政治建设
履行公务
贪污受贿
消极腐败现象
惩治腐败
廉政教育
端正党风
指导思想
干部生活
权钱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用邓小平同志的反腐败理论指导反腐败斗争
- 14
-
-
作者
熊吉安
-
机构
岳阳大学马列教研室
-
出处
《岳阳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Z1期74-78,共5页
-
文摘
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二年四月十日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的会议讲话中指出:“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要足够估计到这样的形势。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邓小平同志的讲话切中要害,情况确实是这样。
-
关键词
反腐败斗争
消极腐败现象
邓小平同志
理论指导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领导干部
人民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邓小平文选》
-
分类号
N
[自然科学总论]
-
-
题名关于消极现象的几个认识问题
- 15
-
-
作者
邓才云
曹立生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政工学刊》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3-24,共2页
-
文摘
当前,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已成为人们讨论多、意见大的一个问题。一些人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这些现象,以为这些现象是由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和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从而出现了把初级阶段理论庸俗化,或对改革开放政策产生疑虑的偏向。无论是消极腐败现象本身,还是对它的不正确认识,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危害性。因此,要有效地克服和防止消极腐败现象,必须端正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认识。
-
关键词
消极现象
社会主义
消极腐败现象
商品经济
-
分类号
D66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学习毛泽东的廉政思想搞好反腐败斗争
- 16
-
-
作者
尹贤淑
-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3年第S1期28-31,共4页
-
文摘
近年来,消极腐败现象的蔓延发展,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成为社会理论的热点问题。党中央顺乎党心民意,作出了反腐败斗争的重大部署,以党政领导机关和各级职能部门为重点的反腐败斗争正在全面铺开。此时,我们重温毛泽东有关廉政与反腐败斗争的许多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端正党风,改进领导作风,
-
关键词
反腐败斗争
毛泽东
廉政思想
领导作风
消极腐败现象
历史时期
党中央
学习毛泽东
端正党风
热点问题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反腐败应澄清几个认识问题
- 17
-
-
作者
高海东
-
机构
中共山西吕梁地委党校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18-18,共1页
-
文摘
清除腐败已被提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当前还在全国范围内通过舆论、法律、行政、纪检等多种手段顺利开展。笔者认为,进一步澄清认识上的一些糊涂观念,乃是把反腐倡廉引向胜利的一个关键所在。需要澄清认识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是“整体腐败论”。一提到腐败,有的同志便有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感,认为腐败现象已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得了啦,甚至认为凡是当官掌权的都是腐败分子,等等。总之一句话,他们认为目前腐败现象不是发生在个别部门和个别人身上的事,而是整个社会肌体都腐败了。我们认为这反映了一些同志对腐败现象的深恶痛绝以及对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和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的认识,但却不是理智的分析。固然目前腐败现象在某些部门和某些人身上表现相当严重。
-
关键词
清除腐败
社会肌体
消极腐败现象
人民群众
党员干部
社会生活
中心工作
遏制论
有则
精神文明建设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乡村干部腐败问题的防范对策
- 18
-
-
作者
张存生
-
机构
中共河南漯河市委党校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Z期26-28,共3页
-
文摘
乡村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他们的工作作风和自身形象,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从现实工作中来看,乡村干部绝大多数是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
关键词
干部工作
工作作风
人民群众
消极腐败现象
责任追究办法
社会腐败
权力制约机制
垂直领导
干部生活
人民公仆
-
分类号
D26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当前腐败现象的严重性
- 19
-
-
-
出处
《燧石》
1993年第3期45-45,共1页
-
文摘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传达后引起强烈反响。这里刊载的一组摘要,分别就当前腐败现象的严重性、腐败分子的危害性、腐败分子的基本特征以及如何清除腐败现象等问题提出看法。
-
关键词
腐败现象
严重性
腐败分子
基本特征
危害性
江泽民同志
问题提出
清除腐败
消极腐败现象
纪委
-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论清除腐败 加强农业银行廉政建设
- 20
-
-
作者
孙喜安
-
机构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心支行
-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5-8,共4页
-
文摘
党的十三大以来,中央领导同志一再强调“经济要繁荣,党政机关要廉洁”。清除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是摆在农业银行面前的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
关键词
清除腐败
中央领导
为政清廉
纪律教育
廉政制度建设
滥发奖金实物
党的纪律
纠正不正之风
消极腐败现象
单位领导班子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