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农村消极社会情绪的表现、特点、社会表征及调适机制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润泽
杨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82,共4页
在现阶段,农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扮演的角色,与党政机关的关系及对农村社会的认同,发生了嬗变,产生了种种消极社会情绪,这些消极社会情绪困扰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村消极社会情绪具有非理性、制动性、渐发性,“剧...
在现阶段,农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扮演的角色,与党政机关的关系及对农村社会的认同,发生了嬗变,产生了种种消极社会情绪,这些消极社会情绪困扰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村消极社会情绪具有非理性、制动性、渐发性,“剧场效应”的特点;其社会表征表现为腐朽传统的回魂,黄赌毒蔓延农村社会,民谣俚语流传街头巷尾,农民对抗乡镇党政机关行为增多。消解消极社会情绪关键是要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创新社会整合机制,完善社会表达机制,重构农民利益的生成机制和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消极社会情绪
社会
表征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消极社会情绪及其治理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丽萍
陈旭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5-306,共12页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频发,考验着各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易引发各种消极社会情绪,不仅影响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感受。以新冠疫情为例,群体恐慌...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频发,考验着各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易引发各种消极社会情绪,不仅影响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感受。以新冠疫情为例,群体恐慌、群体焦虑、群体愤怒、群体冷漠等消极社会情绪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普遍存在,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利因素。积极调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消极社会情绪、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缓解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满足国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然要求。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所诱发的消极社会情绪具有普遍性、具体性、暴发性、感染性等基本特征,是在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双重作用下,经历情绪生成、情绪发展、情绪暴发和情绪传染等几个重要的演变阶段后所形成的规模化、持续性情绪氛围。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消极情绪生成的内部动因表现在四个层面:社会需要激发消极社会情绪唤醒;风险认知催生消极社会情绪分化;心理预期促进消极社会情绪强化;从众心理引发消极社会情绪传染。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消极情绪生成的外部效应体现在四个方面:利益冲突催生消极社会情绪的极化效应;社会公义引发消极社会情绪的汇聚效应;社会偏见强化消极社会情绪的期望效应;媒介传播引发消极社会情绪的扩散效应。科学把握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消极社会情绪生成机制和规律,加强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的社会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切实做好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消极社会情绪的调控,才能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确保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的良性有序发展。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消极社会情绪的治理对策包括:密切关注民众现实需求,阻断消极社会情绪源头;及时调整民众风险认知,实施消极社会情绪隔离;合理引导网络情绪互动,增进积极社会情绪趋同;充分保障情感支持系统,营造积极社会情绪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安全
新冠疫情
消极社会情绪
生成机制
社会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虚假新闻传播与受众的负性情绪
被引量:
7
3
作者
周灿华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39,共2页
虚假新闻传播会对受众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导致受众的厌恶、愤怒、轻蔑等负性情绪的产生,负性情绪会对受众的思维或行为判断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虚假新闻传播还会产生消极的社会情绪,如恐慌等。
关键词
虚假新闻
受众
负性
情绪
消极社会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媒体时代传统武术污名化的过程及消除策略
被引量:
8
4
作者
李刚刚
张长念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1-537,共7页
近年来,因为个别伪“大师”、假“掌门”进行商业炒作恶意捆绑传统武术,从而损害了传统武术的正面形象,使传统武术陷入污名化的非议之境。传统武术当前的传承与发展遭遇困境与此不无关系。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网络调查法、访谈...
近年来,因为个别伪“大师”、假“掌门”进行商业炒作恶意捆绑传统武术,从而损害了传统武术的正面形象,使传统武术陷入污名化的非议之境。传统武术当前的传承与发展遭遇困境与此不无关系。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网络调查法、访谈法,以3个短视频发布平台为调查对象,在分析传统武术被污名化而产生的不良影响的基础上,梳理消极网络社会情绪致使传统武术污名化的过程。分析认为:消极网络社会情绪贯穿了传统武术污名化的全过程,是传统武术污名形成和扩散的重要原因。短视频发布平台评论区的易被消极情绪传染的受众形成了充满愤恨的社会情绪,成为传统武术被污名化的开端;对传统武术带有对立情绪的群体之间在短视频发布平台评论区的留言形成了传统武术的污名标签,体现了有些人对传统武术的刻板印象;而群体感染消极网络社会情绪又使传统武术陷入了污名化舆论的深渊。基于以上提出:中国武术协会对短视频发布平台的传统武术视频内容应加强监控;短视频发布平台应建立正确的新闻观和价值观,并要加强对视频内容的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新媒体
消极
网络
社会
情绪
传统武术
污名化
消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农村消极社会情绪的表现、特点、社会表征及调适机制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润泽
杨华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县域发展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82,共4页
文摘
在现阶段,农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扮演的角色,与党政机关的关系及对农村社会的认同,发生了嬗变,产生了种种消极社会情绪,这些消极社会情绪困扰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村消极社会情绪具有非理性、制动性、渐发性,“剧场效应”的特点;其社会表征表现为腐朽传统的回魂,黄赌毒蔓延农村社会,民谣俚语流传街头巷尾,农民对抗乡镇党政机关行为增多。消解消极社会情绪关键是要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创新社会整合机制,完善社会表达机制,重构农民利益的生成机制和保护机制。
关键词
农村
消极社会情绪
社会
表征
机制
分类号
C912.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消极社会情绪及其治理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丽萍
陈旭
机构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5-306,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22VSZ022)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志愿服务涵育时代新人公民道德的路径研究”(fdyzy2020001)。
文摘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频发,考验着各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易引发各种消极社会情绪,不仅影响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感受。以新冠疫情为例,群体恐慌、群体焦虑、群体愤怒、群体冷漠等消极社会情绪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普遍存在,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利因素。积极调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消极社会情绪、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缓解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满足国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然要求。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所诱发的消极社会情绪具有普遍性、具体性、暴发性、感染性等基本特征,是在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双重作用下,经历情绪生成、情绪发展、情绪暴发和情绪传染等几个重要的演变阶段后所形成的规模化、持续性情绪氛围。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消极情绪生成的内部动因表现在四个层面:社会需要激发消极社会情绪唤醒;风险认知催生消极社会情绪分化;心理预期促进消极社会情绪强化;从众心理引发消极社会情绪传染。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消极情绪生成的外部效应体现在四个方面:利益冲突催生消极社会情绪的极化效应;社会公义引发消极社会情绪的汇聚效应;社会偏见强化消极社会情绪的期望效应;媒介传播引发消极社会情绪的扩散效应。科学把握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消极社会情绪生成机制和规律,加强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的社会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切实做好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消极社会情绪的调控,才能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确保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的良性有序发展。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消极社会情绪的治理对策包括:密切关注民众现实需求,阻断消极社会情绪源头;及时调整民众风险认知,实施消极社会情绪隔离;合理引导网络情绪互动,增进积极社会情绪趋同;充分保障情感支持系统,营造积极社会情绪氛围。
关键词
公共卫生安全
新冠疫情
消极社会情绪
生成机制
社会
治理
Keywords
public health security
COVID-19 epidemic
negative social emotion
generation mechanism
social governance
分类号
C912.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虚假新闻传播与受众的负性情绪
被引量:
7
3
作者
周灿华
机构
中南大学文学院新闻系
中国传媒大学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39,共2页
文摘
虚假新闻传播会对受众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导致受众的厌恶、愤怒、轻蔑等负性情绪的产生,负性情绪会对受众的思维或行为判断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虚假新闻传播还会产生消极的社会情绪,如恐慌等。
关键词
虚假新闻
受众
负性
情绪
消极社会情绪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媒体时代传统武术污名化的过程及消除策略
被引量:
8
4
作者
李刚刚
张长念
机构
首都体育学院
出处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1-537,共7页
基金
2021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YTB024)。
文摘
近年来,因为个别伪“大师”、假“掌门”进行商业炒作恶意捆绑传统武术,从而损害了传统武术的正面形象,使传统武术陷入污名化的非议之境。传统武术当前的传承与发展遭遇困境与此不无关系。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网络调查法、访谈法,以3个短视频发布平台为调查对象,在分析传统武术被污名化而产生的不良影响的基础上,梳理消极网络社会情绪致使传统武术污名化的过程。分析认为:消极网络社会情绪贯穿了传统武术污名化的全过程,是传统武术污名形成和扩散的重要原因。短视频发布平台评论区的易被消极情绪传染的受众形成了充满愤恨的社会情绪,成为传统武术被污名化的开端;对传统武术带有对立情绪的群体之间在短视频发布平台评论区的留言形成了传统武术的污名标签,体现了有些人对传统武术的刻板印象;而群体感染消极网络社会情绪又使传统武术陷入了污名化舆论的深渊。基于以上提出:中国武术协会对短视频发布平台的传统武术视频内容应加强监控;短视频发布平台应建立正确的新闻观和价值观,并要加强对视频内容的自治。
关键词
互联网
新媒体
消极
网络
社会
情绪
传统武术
污名化
消除策略
Keywords
Internet
new media
negative online social emotions
traditional wushu
stigmatization
elimination strategy
分类号
G80-053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农村消极社会情绪的表现、特点、社会表征及调适机制
张润泽
杨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消极社会情绪及其治理
朱丽萍
陈旭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虚假新闻传播与受众的负性情绪
周灿华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媒体时代传统武术污名化的过程及消除策略
李刚刚
张长念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