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PMAC模式的消息伪造攻击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彦宾
韦永壮
-
机构
遵义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50-152,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673072)
-
文摘
针对PMAC工作模式,利用模式局部差分恒等原理,给出一种消息伪造攻击方法,指出新攻击下PMAC工作模式是脆弱的。利用该方法可以成功地进行消息和其MAC的伪造。与已有的攻击方法相比,该新攻击所需的碰撞条件更为宽松,并使得实施攻击更为灵活、有效。
-
关键词
分组密码
消息认证码
PMAC模式
消息伪造攻击
-
Keywords
block ciphe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PMAC mode
message forgery attack
-
分类号
TN918.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
-
题名可证明安全公钥密码学探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任伟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系
-
出处
《信息网络安全》
2011年第11期1-4,13,共5页
-
文摘
该文对公钥加密的攻击模型给出了详细的、循序渐进的解释,包括唯密文攻击、已知明文攻击、非适应性选择明文攻击、适应性选择明文攻击、非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公钥加密方案的安全性目标包括不可攻破性、单向性、密文不可区分性、不可延展性,进而引出并详细解释了公钥加密的最高安全性目标是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下的不可区分性。数字签名方案的攻击模型包括唯密钥攻击、已知消息攻击、选择消息攻击、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签名方案的安全目标包括完全攻破、完全伪造、选择性伪造、存在性伪造。签名方案的最高安全性目标是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下的存在不可伪造性,通过比较归纳、形式化的定义和图示以及举例,理解安全性定义中的内在核心机制。
-
关键词
可证明安全
公钥密码学
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下不可区分性
选择消息攻击下存在不可伪造性
-
Keywords
provable security
public key cryptography
IND-CCA2
EUF-CMA2
-
分类号
TN918.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