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息传递接口在偏微分方程中的并行计算 被引量:3
1
作者 邬延辉 陆鑫达 +1 位作者 曾志勇 杨俊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6-419,共4页
针对四冲程内燃机活塞在气缸套中的二阶运动轨迹的求解问题 ,提出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PI)并行化求解非线性二阶偏微分方程 ,计算时用消息传递的并行编程模型对不存在数据相关的部分实施并行化 .对各个模块的划分以及颗粒度的大小进行了论... 针对四冲程内燃机活塞在气缸套中的二阶运动轨迹的求解问题 ,提出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PI)并行化求解非线性二阶偏微分方程 ,计算时用消息传递的并行编程模型对不存在数据相关的部分实施并行化 .对各个模块的划分以及颗粒度的大小进行了论述 .对求解问题中不同的求解精度要求和通信方式 ,分别在 SUN工作站和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神威机上进行计算 ,对各自的总计算时间和并行时间做了对比分析 ,并给出了加速比和适宜的进程数 .研究表明 ,改进后的并行算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高精度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消息传递接口 偏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务器无感知计算架构的并行计算通信框架
2
作者 袁雨馨 李庆文 +1 位作者 史骁 赵晓芳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0-603,共14页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并行计算在云环境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践。服务器无感知计算作为云计算中的一种新型的应用部署与计算方式,允许用户弹性分配资源并实现负载均衡,并提供了更强的可扩展性和更大的灵活性。然而,无状态的特性...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并行计算在云环境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践。服务器无感知计算作为云计算中的一种新型的应用部署与计算方式,允许用户弹性分配资源并实现负载均衡,并提供了更强的可扩展性和更大的灵活性。然而,无状态的特性导致服务器无感知计算框架并不完全适用于传统并行计算,其中通信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具有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障的通信框架FreeParallel,旨在基于服务器无感知计算中的函数即服务(function as a service,FaaS)平台构建面向并行计算的通信能力。FreeParallel结合了消息传递接口(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MPI)并行计算编程模型,有效地保证了通信服务的质量;并采用代理模型来支持并行函数的识别和转换,并以服务形式灵活部署在多个FaaS或虚拟化平台上。此外,本研究还提出了函数间通信流量的QoS管理策略fm Clock,在保证传输公平性的前提下,实现基于请求和限制的通信原语级网络资源分配。实验结果表明,点对点通信场景下FreeParallel与虚拟化平台的覆盖网络相比传输性能略有不足,但比当前服务器无感知计算状态共享方案的传输效率有至少89.5%的提升。并且FreeParallel在集合通信场景下表现极佳,比基线方法提升了59.9%~83.1%。同时,带有fm Clock策略的FreeParallel能够实现原语级按比例分配策略,避免了不同原语间请求的交叉干扰,案例表明,策略的加入降低了应用25.0%的完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器无感知计算 消息传递接口并行计算 服务质量保障 弹性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息传递的并行计算环境 被引量:2
3
作者 何艳辉 朱珍民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B05期233-235,共3页
关键词 信息网络 并行计算环境 消息传递 计算资源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并行计算系统的消息存储器网络接口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武剑锋 李三立 戈弋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5-201,共7页
文中通过定性分析典型并行应用程序 ,提出并定义了消息传递无关因子 R,即堆中的数据的传递在整个消息传递中所占比例 .而后在一个实际的 NPC环境中对一组典型并行应用程序进行踪迹统计 ,证实了 R接近 1的分析 .根据这个定性分析以及定... 文中通过定性分析典型并行应用程序 ,提出并定义了消息传递无关因子 R,即堆中的数据的传递在整个消息传递中所占比例 .而后在一个实际的 NPC环境中对一组典型并行应用程序进行踪迹统计 ,证实了 R接近 1的分析 .根据这个定性分析以及定量统计结论 ,结合存储器技术的进展 ,在 NPC中的网络接口上引入了消息存储器 ,使得 NPC中各个结点可以直接访问其它结点的消息存储器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在设置了消息存储器的网络接口的 NPC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并行计算 消息传递 网络接口 消息存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息传递接口的大规模生物网络比对并行化算法
5
作者 束俊辉 张武 +1 位作者 薛倩斐 谢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17-3120,共4页
为有效降低生物网络比对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可扩展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比对(SPINAL)算法的消息传递接口(MPI)并行化实现方法。该方法将MPI并行化思想运用在SPINAL算法中,在多核环境中采用并行排序代替算法原本的排序方式,... 为有效降低生物网络比对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可扩展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比对(SPINAL)算法的消息传递接口(MPI)并行化实现方法。该方法将MPI并行化思想运用在SPINAL算法中,在多核环境中采用并行排序代替算法原本的排序方式,并结合负载均衡策略合理分配任务。实验结果表明,与未使用并行排序以及负载均衡策略相比,该方法在处理大规模生物网络比对时能有效地缩短计算时间,提高运算效率,对于不同组比对数据都有较为稳定的优化保障,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网络比对 并行网络比对 可扩展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比对 并行排序 消息传递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息传递并行燃耗程序MCBMPI的栅元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万奎 刘耀光 +3 位作者 马纪敏 杨鑫 王冠博 佘顶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38-143,共6页
程序采用模块化思想,其中输运部分采用MCNP5程序的消息传递并行版本MCNP5MPI,燃耗计算采用截断泰勒展开的矩阵指数法、TTA线性子链解析法和高斯-赛德尔迭代法三者相结合的燃耗求解方法,并行策略为对多燃耗区采用区域分解的MPI消息传递并... 程序采用模块化思想,其中输运部分采用MCNP5程序的消息传递并行版本MCNP5MPI,燃耗计算采用截断泰勒展开的矩阵指数法、TTA线性子链解析法和高斯-赛德尔迭代法三者相结合的燃耗求解方法,并行策略为对多燃耗区采用区域分解的MPI消息传递并行,完成了并行化蒙特卡罗燃耗程序MCBMPI的研制。整个程序系统仅由MCNP5MPI和燃耗程序组成,其中燃耗程序包含了对多燃耗区的区域分解并行功能、核素转换与衰变计算功能以及与MCNP5MPI的数据交换功能。并以压水堆栅元燃耗基准题对程序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程序可用于多燃耗区的并行燃耗计算,伴随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改善可显著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息传递 MCBMPI 并行计算 燃耗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PD效率的粒子对方法及信息传递接口并行方法
7
作者 韩康 张媛 +2 位作者 王超 叶礼裕 郭春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1-1459,共9页
为了避免近场动力方法中粒子间物理信息重复求解消耗的计算成本和占据的额外内存,克服近场动力学低效率计算过程对其工程应用的制约,本文提出一种提升PD计算效率的粒子对方法并建立了该方法的信息传递接口并行方法。利用粒子对方法的信... 为了避免近场动力方法中粒子间物理信息重复求解消耗的计算成本和占据的额外内存,克服近场动力学低效率计算过程对其工程应用的制约,本文提出一种提升PD计算效率的粒子对方法并建立了该方法的信息传递接口并行方法。利用粒子对方法的信息传递接口并行策略并分析其计算效率的优越性,通过大型的工程应用实例给出了本文方法的工程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粒子对方法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计算效率,也优化了邻域粒子信息储存数组占据的内存和计算时间,粒子对方法可与信息传递接口并行编程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其计算效率,并且在较多线程并行时,计算效率高于OpenMP并行方法,而在实际计算中,加速效果也会受到不同线程间的通信任务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对方法 近场动力学 计算效率 信息传递接口并行 工程应用 数值计算 并行计算 粒子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60集群消息传递接口群集通信算法优化
8
作者 郑启龙 汪睿 周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53-1457,共5页
大规模集群已经发展到多核的时代,多核架构对并行计算提出了新的要求。消息传递接口(MPI)是最常用的并行编程模型,而群集通信又是MPI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高效的群集通信算法对并行计算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KD60平台是采用首款... 大规模集群已经发展到多核的时代,多核架构对并行计算提出了新的要求。消息传递接口(MPI)是最常用的并行编程模型,而群集通信又是MPI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高效的群集通信算法对并行计算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KD60平台是采用首款国产多核芯片——龙芯3号搭建的国产万亿次多核集群。首先分析了KD60平台多核集群的体系特征以及多核架构下通信具有的层次性特征;然后分析原有群集通信算法实现原理及其不足;最后以广播为例,在原有算法基础上,采用一种基于片上多核(CMP)架构改进算法,改变原有算法通信模式,同时结合实验平台KD60体系特征,对算法做了体系相关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很好地利用多核结构的特点,提高了群集通信广播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息传递接口 多核集群 群集通信优化 KD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消息传递型多处理机系统中总线接口的设计
9
作者 屈玉贵 赵静 张海勤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1997年第5期44-47,共4页
多处理机系统分为共享存储器型和消息传递型。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消息传递型多处理机系统的总线接口的设计方法。区别于以往的总线接口的方法,引入了口的概念。优点是使得接收方也有权决定信息包接收与否,算法更灵活,可用广播传送方... 多处理机系统分为共享存储器型和消息传递型。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消息传递型多处理机系统的总线接口的设计方法。区别于以往的总线接口的方法,引入了口的概念。优点是使得接收方也有权决定信息包接收与否,算法更灵活,可用广播传送方式,还可以动态地进行进程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处理机系统 总线接口 设计 消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息传递接口在声波方程正演中的应用
10
作者 何兵寿 陈美年 张会星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5期346-350,共5页
声波方程正演在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与反演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但现有的基于求解地震波动方程的正演算法由于受庞大计算量的制约而难于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从声波方程出发,研究了利用有限差分法并行求解该方程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声波方程正演在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与反演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但现有的基于求解地震波动方程的正演算法由于受庞大计算量的制约而难于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从声波方程出发,研究了利用有限差分法并行求解该方程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给出了适于并行求解的计算空间划分方法,分析了不同参数条件下并行程序的运行时间、加速比与效率,引入消息传递接口(MPI)实现了声波方程的并行求解,极大地提高了数值求解声波方程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方程 正演 有限差分 并行计算 消息传递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的消息传递接口的实现:MPICH-G2
11
作者 刘黎明 熊齐邦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9期1551-1554,共4页
MPI(消息传递接口)作为一种著名的底层并行编程模型已被提出来作为网格编程的基础。描述了基于网格的消息传递接口的实现MPICH-G2,它基于MPICH和Gllobus工具包实现,在启动和管理中隐藏了异构性,具有良好的异构通讯性能。用一个例子说明... MPI(消息传递接口)作为一种著名的底层并行编程模型已被提出来作为网格编程的基础。描述了基于网格的消息传递接口的实现MPICH-G2,它基于MPICH和Gllobus工具包实现,在启动和管理中隐藏了异构性,具有良好的异构通讯性能。用一个例子说明如何在一个由Globus搭建的计算网格环境中通过MPICH-G2来创建和执行MPI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ICH 消息传递接口 计算网格 并行编程 工具包 隐藏 异构性 底层 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I并行计算在图像处理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吕捷 张天序 张必银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6-499,共4页
介绍了MPI并行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并行计算集群的实现,着重论述了图像处理算法的并行实现方法。列举了提高并行算法效率的一些措施。在并行计算集群上实现了灰度相关匹配算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对它们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通过... 介绍了MPI并行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并行计算集群的实现,着重论述了图像处理算法的并行实现方法。列举了提高并行算法效率的一些措施。在并行计算集群上实现了灰度相关匹配算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对它们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通过实验数据说明了并行计算通信量和并行计算效率的关系,提出了并行计算在图像处理方面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息传递接口 并行计算 灰度相关 集群 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并行计算的PC集群系统构建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敏 张宜生 李德群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42-1043,1062,共3页
在注射成形模拟研究过程中,涉及材料的牛顿和非牛顿黏性流动模拟和注射成形后期的冷却过程模拟,以及随时间变化各处的压力变化等科学和工程领域经常应用大规模科学计算。随着基于网格的计算和数据处理日益复杂,很多计算一般PC系统无法... 在注射成形模拟研究过程中,涉及材料的牛顿和非牛顿黏性流动模拟和注射成形后期的冷却过程模拟,以及随时间变化各处的压力变化等科学和工程领域经常应用大规模科学计算。随着基于网格的计算和数据处理日益复杂,很多计算一般PC系统无法满足要求,需要超级计算环境。因为不断追求更高的计算精度和日益复杂的对象而扩大计算规模,传统的串行处理方式难以满足这些要求。因此,现代高性能计算的低成本、高效率成为选择并行计算的解决方式。重点阐述如何构建一个用于并行计算的PC集群系统,结合实例阐明MPI的实现方法,以及对PC集群系统进行了性能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系统 并行计算 LINUX 消息传递接口 PV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并行计算环境:MPI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萃寒 赵晨 +1 位作者 许小刚 吴国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6,共2页
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 (MPI) is a kind of network distributed parallel computing environments whichhave been widely used on super parallel computers and networks. Firs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ssearch backgrounda... 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 (MPI) is a kind of network distributed parallel computing environments whichhave been widely used on super parallel computers and networks. Firs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ssearch backgroundand developing status of MPI. Then on this basis it will study and analyze the functions and features of MPI ,summa-rize its insufficiencies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for mod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并行计算环境 MPI 消息传递 消息传递程序 计算机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PES全球格点模式的并行计算负载平衡策略 被引量:7
15
作者 伍湘君 陈德辉 +3 位作者 宋君强 金之雁 杨学胜 张红亮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1-597,共7页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行计算已成为保证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业务运行时效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高性能计算机计算能力已达到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计算,系统中处理器数量也早已达十万甚至更多,如此巨大的计算资源对应用软件系统...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行计算已成为保证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业务运行时效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高性能计算机计算能力已达到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计算,系统中处理器数量也早已达十万甚至更多,如此巨大的计算资源对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也提出了挑战。数值天气预报软件系统要充分利用高性能计算机提供的计算资源,必须依靠并行计算方法,这包括适合计算问题的可扩展并行算法的设计、合适的数据分配方案以及良好的任务负载平衡方案。作为中国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格点模式,GRAPES(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一个科研/业务通用,区域/全球通用模式。作为一个格点模式,GRAPES的并行计算具有与欧洲中期数值预报研究中心谱模式并行计算不同的特点,GRAPES的并行计算采用了经典的水平网格数据划分。但对于全球的GRAPES模式,由于采用拉格朗日差分方案,模式极地及附近区域格点与格点之间距离的减小,使得模式并行计算在采用简单的经纬网格划分方式实现时,必须考虑极地区域并行计算跨越多个处理器时导致的频繁通讯解决途径。本研究提出了利用消息传递组通讯实现全球格点模式并行计算的一种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极点附近一定区域内的处理器按纬向划归不同的处理器组。文中还给出了该实现方法的任务分配算法,提出了改进的任务分配负载平衡方案。在中国气象局高性能计算机IBM-cluster1600上的测试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其负载平衡方案改善了计算的绝对墙钟时间,使并行计算效率提高10%以上。模式的准业务运行结果表明计算墙钟时间基本可以满足数值预报业务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S模式 并行计算 消息传递组通讯 负载平衡 IBM-cluster16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雷达仿真系统并行计算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雷 吴嗣亮 李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7-520,共4页
针对共享存储多处理器的集群环境,研究了减少相控阵雷达仿真系统运行时间的并行计算方法.根据相控阵雷达多个波束处理过程的相对独立性和信号处理仿真中多个距离单元采样点的计算特点,提出了一种粗粒度消息传递接口(MPI)分布式内存和细... 针对共享存储多处理器的集群环境,研究了减少相控阵雷达仿真系统运行时间的并行计算方法.根据相控阵雷达多个波束处理过程的相对独立性和信号处理仿真中多个距离单元采样点的计算特点,提出了一种粗粒度消息传递接口(MPI)分布式内存和细粒度OpenMP共享内存混合编程的两级并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并行计算使系统的仿真速度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系统仿真 消息传递接口(MPI) OPENMP 加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息传递界面PVM和MPI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17
作者 秦忠国 姜弘道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96-499,共4页
PVM和MPI是目前国际上最有影响的两种消息传递并行计算环境,两者都能在MPP和工作站网络上运行.由于设计背景和侧重点不同,使得这两种界面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文中就性能和发展趋势对两者进行叙述和比较,可供并行程序... PVM和MPI是目前国际上最有影响的两种消息传递并行计算环境,两者都能在MPP和工作站网络上运行.由于设计背景和侧重点不同,使得这两种界面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文中就性能和发展趋势对两者进行叙述和比较,可供并行程序开发者选择并行计算环境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消息传递界面 并行计算 PVM M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息传递机制的比较及其最新发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尚亚灵 袁道华 +1 位作者 丁莹 曾祥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265-2269,共5页
消息传递机制在分布式计算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高性能计算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各种新技术的出现,消息传递机制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首先对两种主要的消息传递系统PVM和MPI进行了详尽的比较,比如背景、目标、移植性、... 消息传递机制在分布式计算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高性能计算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各种新技术的出现,消息传递机制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首先对两种主要的消息传递系统PVM和MPI进行了详尽的比较,比如背景、目标、移植性、通信等;然后针对它们的现状列举了最新发展情况;最后归纳了消息传递机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息传递机制 并行虚拟机 消息传递接口 并行虚拟机融合消息传递接口 异构自适应可重置网络系统 开放 消息传递接口 适应网格的消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的LBM并行计算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强 余凯 宣益民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1-634,644,共5页
建立了描述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的格子-Boltzmann模型,针对格子-Boltzmann方法(LBM)高度并行性的特点,用消息传递机制实现了平板间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的LBM并行计算,分析了处理器数目与区域分解模式对计算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建立了描述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的格子-Boltzmann模型,针对格子-Boltzmann方法(LBM)高度并行性的特点,用消息传递机制实现了平板间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的LBM并行计算,分析了处理器数目与区域分解模式对计算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微运动强化了流体与壁面以及流体内部的换热过程,LBM并行计算方法应用于纳米流体流动传热计算能够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纳米流体 并行计算 消息传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owulf并行计算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20
作者 祝永志 王国仁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42-244,共3页
由高档微机或RISC工作站通过高速局域网连接而成的集群系统的实现,使高性能计算机从研究与应用领域走进普通领域。该文介绍了如何在Linux操作系统下基于分布式存储结构构造一个由普通微机组成的Beowulf并行计算系统的方法。通过编制的... 由高档微机或RISC工作站通过高速局域网连接而成的集群系统的实现,使高性能计算机从研究与应用领域走进普通领域。该文介绍了如何在Linux操作系统下基于分布式存储结构构造一个由普通微机组成的Beowulf并行计算系统的方法。通过编制的并行计算算法对该Beowulf系统进行了并行效率的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Beowulf系统具有很高的并行计算效率和并行加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息传递接口 BEOWULF 并行计算 LINU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