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系统肿瘤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1
作者 徐斌(综述) 蒋敬庭(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8-343,共6页
消化系统肿瘤因早期诊断率低、异质性高,加之治疗仍以手术、放化疗为主,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患者预后欠佳。虽然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应用为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但仅有部分患者对治疗产生响应。目前,过继性细胞... 消化系统肿瘤因早期诊断率低、异质性高,加之治疗仍以手术、放化疗为主,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患者预后欠佳。虽然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应用为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但仅有部分患者对治疗产生响应。目前,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ACT)在抗肿瘤治疗领域不断创新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因此,在了解ACT治疗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在消化系统肿瘤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及优化方案,有望为消化系统肿瘤ACT治疗提供参考,并形成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CAR-T TC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节律基因调控消化系统肿瘤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孙硕 张文洁 +1 位作者 赵益 孙有智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8-656,共9页
昼夜节律,作为生物体长期进化以适应地球环境的结果,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昼夜节律的紊乱已被确认为潜在的致癌风险因素,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状态紧密相关,并在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涉... 昼夜节律,作为生物体长期进化以适应地球环境的结果,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昼夜节律的紊乱已被确认为潜在的致癌风险因素,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状态紧密相关,并在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涉及到肿瘤细胞的周期调控、增殖、凋亡过程,还深刻影响着细胞的迁移能力、免疫功能以及耐药性的形成。本文聚焦于昼夜节律基因对消化系统肿瘤的具体调控机制,并综合概述了中药通过靶向这些生物钟基因以实现抗肿瘤效果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选择与预后评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生物钟基因 消化系统肿瘤 中药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肿瘤血脂特征对正常相位角的预测价值研究
3
作者 朱晨 余嘉文 +4 位作者 江昊 甘盼盼 夏天 徐海涛 杜瀛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3385-3390,共6页
背景血脂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患者常存在血脂紊乱,从而影响预后。相位角(PA)是反应人体细胞膜结构完整和功能状况的客观指标,与机体营养状态呈正相关,常用于生存与疗效预测。目前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脂特征及其对P... 背景血脂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患者常存在血脂紊乱,从而影响预后。相位角(PA)是反应人体细胞膜结构完整和功能状况的客观指标,与机体营养状态呈正相关,常用于生存与疗效预测。目前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脂特征及其对PA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分析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脂特征,并分析其对PA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7月—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体力活动状态(PS)评分和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评分,检测患者血脂指标以及PA,并根据PA分为正常PA组和低PA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特征和血脂水平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A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脂指标对PA的预测价值。结果142例患者中,男性104例(73.24%),女性38例(26.76%);平均年龄(65.0±10.8)岁。低PA组64例(45.07%),正常PA组78例(54.9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PS评分和PG-SG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PA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低于正常PA组(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0.251,95%CI=0.086~0.731)、年龄>65岁(OR=0.281,95%CI=0.108~0.727)是PA≥4.4°发生的保护因素,TC(OR=6.142,95%CI=2.795~13.494)是PA≥4.4°发生的危险因素。TC预测PA≥4.4°的AUC为0.803(95%CI=0.733~0.874),灵敏度为75.6%,特异度为71.9%,最佳截断值为4.25 mmol/L;LDL预测PA≥4.4°的AUC为0.790(95%CI=0.717~0.863),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67.2%,最佳截断值为2.46 mmol/L;TG预测PA≥4.4°的AUC为0.609(95%CI=0.517~0.702),灵敏度为55.1%,特异度为64.1%,最佳截断值为1.05 mmol/L。结论消化系统肿瘤血脂受多种因素影响,TC和LDL水平对PA≥4.4°有较高预测价值,二者水平控制在合适的范围(TC:4.25~5.55 mmol/L,LDL:2.46~3.91 mmol/L)有利于维持PA正常,并可能潜在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血脂 相位角 营养状态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患者TP53和KRAS基因突变的全外显子杂交捕获基因测序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王潇 熊婵玉 +2 位作者 张赟 纪娟娟 周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1-478,共8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AD)、胆管癌(CHOL)、胆囊癌(GBC)、肝细胞癌(LIHC)、胃腺癌(STAD)和胰腺癌(PAAD) 6种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患者TP53及KRAS基因突变情况,分析TP53和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突变负荷(TMB)及微卫星不稳...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AD)、胆管癌(CHOL)、胆囊癌(GBC)、肝细胞癌(LIHC)、胃腺癌(STAD)和胰腺癌(PAAD) 6种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患者TP53及KRAS基因突变情况,分析TP53和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突变负荷(TMB)及微卫星不稳定(MSI)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112例经影像学和病理学诊断为6类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病理石蜡或活检标本,采用基于杂交捕获的基因测序技术检测不同类型肿瘤患者TP53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绘制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样本突变图谱。按照TMB的高低分为高TMB组和低TMB组。比较不同类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TP53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检测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TP53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在112例消化系统肿瘤样本中共检测到276个突变,其中突变率最高的是TP53基因(67%),其次是KRAS基因(34%)。TP53基因在COAD中突变最为显著,其次是LIHC;KRAS基因在PAAD中突变最明显。TP53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5~8号外显子上,KRAS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2号外显子上。6类消化系统肿瘤中TP53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RAS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类消化系统肿瘤中TP53和KRAS基因共同突变的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MB和低TMB患者TP53及KRAS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及MSI患者的TP53及KRAS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见消化系统肿瘤中TP53和KRAS基因突变率较高,TP53和KRAS基因突变率与患者肿瘤类型和TMB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基因突变 TP53基因 KRAS基因 肿瘤突变负荷 微卫星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征稿启事“消化系统肿瘤靶向治疗进展及前沿”专刊
5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癌症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拦路虎。消化系统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等,在所有癌症中的比例超过50%。这类疾病不仅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身心负担,也对社会医疗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靶向治疗通过提升治疗的特异性和... 癌症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拦路虎。消化系统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等,在所有癌症中的比例超过50%。这类疾病不仅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身心负担,也对社会医疗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靶向治疗通过提升治疗的特异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消化系统肿瘤治疗的关键环节。然而,肿瘤的可塑性和异质性使得消化系统肿瘤靶向治疗面临耐药和复发等挑战。随着生物标志物的识别和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的靶向药物治疗预计将更加个性化,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面对现有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机遇,持续的研究和创新是推动该领域进步的关键所在。我们期待靶向药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疗 消化系统肿瘤 靶向治疗 结肠癌 靶向药物 生物标志物 胰腺癌 医疗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影像组学在消化系统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文鹏 邱永康 +4 位作者 宋乐乐 杨琦 孙昕瑶 王天尧 康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7-416,共10页
影像组学采用医工相结合的方式,将传统图像转化为高维度、深层次的数字定量特征,挖掘图像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异质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PET影像组学应用发展迅速... 影像组学采用医工相结合的方式,将传统图像转化为高维度、深层次的数字定量特征,挖掘图像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异质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PET影像组学应用发展迅速,并在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鉴别、疗效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有前景的研究成果,向无创性精确医学分析迈进。本文对PET影像组学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影像组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成像质谱流式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泽涵 荀敬 +4 位作者 张爱民 王波涛 张兰秋 王西墨 张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6-871,共6页
组织成像质谱流式(IMC)是一种融合了质谱、高分辨激光消融、免疫组织/细胞化学的新技术。以独特的高维视角全面、精准地描绘组织和肿瘤微环境中复杂的表型、信号通路、肿瘤免疫的相互作用,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广泛应用。本文围绕IMC在描绘... 组织成像质谱流式(IMC)是一种融合了质谱、高分辨激光消融、免疫组织/细胞化学的新技术。以独特的高维视角全面、精准地描绘组织和肿瘤微环境中复杂的表型、信号通路、肿瘤免疫的相互作用,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广泛应用。本文围绕IMC在描绘肿瘤微环境全景图、揭示肿瘤空间异质性、阐明肿瘤药理学机制、助力新药开发、动态评估免疫治疗疗效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应用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成像质谱流式 肿瘤微环境 肿瘤异质性 消化系统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酶A2在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贺森(综述) 张文波 蒋鹏程(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1-1227,共7页
磷脂酶A2家族(PLA2Gs)是通过水解磷脂sn-2位置的酯键而发挥作用的脂溶酶家族,磷脂被PLA2Gs水解后,释放花生四烯酸(AA)及溶血磷脂(LPLs),其家族成员及其代谢产物广泛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存活、凋亡、细胞骨架构建、炎症和癌... 磷脂酶A2家族(PLA2Gs)是通过水解磷脂sn-2位置的酯键而发挥作用的脂溶酶家族,磷脂被PLA2Gs水解后,释放花生四烯酸(AA)及溶血磷脂(LPLs),其家族成员及其代谢产物广泛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存活、凋亡、细胞骨架构建、炎症和癌症。根据磷脂酶A2的结构关系,PLA2Gs可分为六个亚家族,即分泌PLA2(sPLA2s)、细胞质PLA2(cPLA2)、Ca2+独立PLA2(iPLA2)、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LA2(PAF-AH PLA2;LpPLA2)、溶酶体PLA2s(LPLA2)和脂肪组织特异性PLA2(AdPLA2)。近年来关于磷脂酶A2家族成员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已有大量研究,但尚缺乏对这些研究的归纳总结。文章主要就PLA2Gs于消化系统肿瘤的作用和PLA2Gs部分抑制剂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A2 消化系统肿瘤 PLA2Gs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征稿启事 “消化系统肿瘤靶向治疗进展及前沿”专刊 被引量:1
9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癌症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拦路虎。消化系统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等,在所有癌症中的比例超过50%。这类疾病不仅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身心负担,也对社会医疗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靶向治疗通过提升治疗的特异性和... 癌症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拦路虎。消化系统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等,在所有癌症中的比例超过50%。这类疾病不仅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身心负担,也对社会医疗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靶向治疗通过提升治疗的特异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消化系统肿瘤治疗的关键环节。然而,肿瘤的可塑性和异质性使得消化系统肿瘤靶向治疗面临耐药和复发等挑战。随着生物标志物的识别和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的靶向药物治疗预计将更加个性化,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疗 消化系统肿瘤 靶向治疗 结肠癌 生物标志物 胰腺癌 医疗体系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N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凡浩然(综述) 王震(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6-736,共11页
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型1(MEN1)基因通过编码Menin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等过程,并且参与多个信号通路的调节,包括Wnt/β-catenin、Notch、Hedgehog/Dnmt1、Hippo等信号通路,这些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MEN1的突变或功能缺陷可... 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型1(MEN1)基因通过编码Menin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等过程,并且参与多个信号通路的调节,包括Wnt/β-catenin、Notch、Hedgehog/Dnmt1、Hippo等信号通路,这些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MEN1的突变或功能缺陷可能导致肿瘤发生的风险增加。以往关于MEN1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内分泌肿瘤,MEN1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作为抑癌基因发挥作用,其缺失突变引起的基因功能丧失,参与了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生发展。但近年研究表明,MEN1在不同的肿瘤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如在胃癌中通过抑制IQ基元GTP酶激活蛋白1(IQGAP1)表现为抑癌基因,在肝癌中则通过甲基化相关途径表现为癌基因,在结直肠癌中通过自噬相关机制也表现为癌基因;而在食管癌、胰腺癌中MEN1的作用尚存在争议。现就近年来MEN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1 MENIN 基因突变 促癌基因 抑癌基因 消化系统肿瘤 组蛋白修饰 生物信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征稿启事 “消化系统肿瘤靶向治疗进展及前沿”专刊
11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癌症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拦路虎。消化系统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等,在所有癌症中的比例超过50%。这类疾病不仅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身心负担,也对社会医疗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靶向治疗通过提升治疗的特异性和... 癌症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拦路虎。消化系统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等,在所有癌症中的比例超过50%。这类疾病不仅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身心负担,也对社会医疗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靶向治疗通过提升治疗的特异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消化系统肿瘤治疗的关键环节。然而,肿瘤的可塑性和异质性使得消化系统肿瘤靶向治疗面临耐药和复发等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靶向治疗 治疗学 结肠癌 胰腺癌 医疗体系 食管癌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征稿启事 “消化系统肿瘤靶向治疗进展及前沿”专刊
12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癌症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拦路虎。消化系统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等,在所有癌症中的比例超过50%。这类疾病不仅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身心负担,也对社会医疗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靶向治疗通过提升治疗的特异性和... 癌症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拦路虎。消化系统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等,在所有癌症中的比例超过50%。这类疾病不仅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身心负担,也对社会医疗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靶向治疗通过提升治疗的特异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消化系统肿瘤治疗的关键环节。然而,肿瘤的可塑性和异质性使得消化系统肿瘤靶向治疗面临耐药和复发等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靶向治疗 治疗学 结肠癌 胰腺癌 医疗体系 食管癌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征稿启事 “消化系统肿瘤靶向治疗进展及前沿”专刊
13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癌症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拦路虎。消化系统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等,在所有癌症中的比例超过50%。这类疾病不仅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身心负担,也对社会医疗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靶向治疗通过提升治疗的特异性和... 癌症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拦路虎。消化系统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等,在所有癌症中的比例超过50%。这类疾病不仅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身心负担,也对社会医疗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靶向治疗通过提升治疗的特异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消化系统肿瘤治疗的关键环节。然而,肿瘤的可塑性和异质性使得消化系统肿瘤靶向治疗面临耐药和复发等挑战。随着生物标志物的识别和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的靶向药物治疗预计将更加个性化,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疗 消化系统肿瘤 靶向治疗 治疗学 结肠癌 生物标志物 医疗体系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征稿启事 “消化系统肿瘤靶向治疗进展及前沿”专刊
14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癌症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拦路虎。消化系统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等,在所有癌症中的比例超过50%。这类疾病不仅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身心负担,也对社会医疗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靶向治疗通过提升治疗的特异性和... 癌症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拦路虎。消化系统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等,在所有癌症中的比例超过50%。这类疾病不仅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身心负担,也对社会医疗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靶向治疗通过提升治疗的特异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消化系统肿瘤治疗的关键环节。然而,肿瘤的可塑性和异质性使得消化系统肿瘤靶向治疗面临耐药和复发等挑战。随着生物标志物的识别和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的靶向药物治疗预计将更加个性化,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面对现有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机遇,持续的研究和创新是推动该领域进步的关键所在。我们期待靶向药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疗 消化系统肿瘤 靶向治疗 治疗学 结肠癌 靶向药物 生物标志物 医疗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舌苔脱落细胞EGFR表达及唾液EGF含量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侯亮 王瑞平 +2 位作者 詹瑧 汪红 杨丹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舌苔脱落细胞EGFR表达及其唾液中EGF含量 ,研究EGF与消化系肿瘤患者舌苔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EGFRSABC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舌苔脱落细胞EGFR表达 ,用放射免疫测定 (RIA)法检测唾液中EGF的浓度。结果 ... 目的 通过观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舌苔脱落细胞EGFR表达及其唾液中EGF含量 ,研究EGF与消化系肿瘤患者舌苔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EGFRSABC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舌苔脱落细胞EGFR表达 ,用放射免疫测定 (RIA)法检测唾液中EGF的浓度。结果 在各舌苔组中 ,EGFR表达情况和EGF含量以呈厚苔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各组之间进行比较呈 :黄厚苔组 >白厚苔组 >薄黄苔组 >薄白苔组 >无苔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舌苔 脱落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肿瘤病人营养知信行现状及其相关因素调查 被引量:62
16
作者 张璟 王维利 章新琼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6-228,236,共4页
目的:了解消化系统肿瘤病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探讨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水平与消化系统肿瘤病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安徽省两所三甲医院普通外科住院的消化系统肿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 目的:了解消化系统肿瘤病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探讨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水平与消化系统肿瘤病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安徽省两所三甲医院普通外科住院的消化系统肿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样本220例。消化系统肿瘤病人营养知识、营养态度、营养行为各维度平均分分别为(7.15±4.17)分、(15.43±3.31)分、(15.90±3.14)分,与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等呈正相关(P﹤0.05);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与其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结论:消化系统肿瘤病人营养知识缺乏,营养行为较差,但态度积极。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营养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提高病人自我效能水平,从而促进病人营养行为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营养 知识 态度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m RNA和TA对诊断消化系统肿瘤远处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敖亚洲 胡建功 +3 位作者 史丽民 王晓杰 胡大为 薛承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液中CEAmRNA和端粒酶活性(TA)对诊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7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肿瘤远处转移患者35例、无远处转移患者32例,44例非肿瘤消化道疾病患者为对照,应用逆转录-套式... 目的:探讨检测血液中CEAmRNA和端粒酶活性(TA)对诊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7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肿瘤远处转移患者35例、无远处转移患者32例,44例非肿瘤消化道疾病患者为对照,应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NP-PCR)检测血液标本CEAmRNA、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杂交-酶联免疫检测技术(RTAP-Hyb-ELISA)检测TA。结果:1)肿瘤组CEAmRNA和T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2)肿瘤远处转移组CEAmRNA和TA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组(P<0.001)。结论:检测血液CEAmRNA和端粒酶活性(TA)有助于诊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远处转移 CEA mRNA 端粒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吗啡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消化系统肿瘤重度癌症疼痛的护理 被引量:18
18
作者 易慧娟 彭光群 李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09-510,512,共3页
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是中晚期肿瘤常见的合并症,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约有70%的晚期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30%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1]。在导致重度癌痛的原发疾病中约70%为晚期消化系... 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是中晚期肿瘤常见的合并症,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约有70%的晚期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30%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1]。在导致重度癌痛的原发疾病中约70%为晚期消化系统肿瘤[2]。因此,控制癌痛是终末期消化系统肿瘤姑息治疗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癌症疼痛 姑息治疗 持续静脉泵入 大剂量 中晚期肿瘤 护理 瘤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5-FU持续灌注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阳 杨晓燕 +4 位作者 赵金波 张弦 韩秀敏 蒋葵 刘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7-438,共2页
关键词 5-FU 治疗 消化系统肿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合并良恶性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秋雨 缑向南 +4 位作者 阚云珍 田鹏 史玉洁 贺慧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66-1169,共4页
目的探讨14例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病理及遗传学特征。方法病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4例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中CD117、DOG1、CD34等的表达进行检测,基因测序法检测KIT、血小板源性... 目的探讨14例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病理及遗传学特征。方法病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4例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中CD117、DOG1、CD34等的表达进行检测,基因测序法检测KI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的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消化系统肿瘤中12例为恶性,以癌为主(11/12);合并的GIST中13例发生于胃,直径均<2 cm,梭形细胞为主,核分裂象少见或无,免疫组化标记CD117、DOG1、CD34强表达;基因突变10例位于KIT第11号外显子,且14例均无PDGFRA基因突变。结论 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中以腺癌多见,但也可合并其他组织来源良恶性病变;合并其他肿瘤的GIST以微小GIST为主,多存在KIT基因11号外显子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 KIT DO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