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产儿消化系统畸形的早期监测:附41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朱雅君 徐承静 潘琢如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8-29,共2页
本文总结十年来消化系统畸形儿41例临床资料,发生率占畸形总数的9.98%。男婴26例,女婴15例,手术证实26例,尸解证实16例,临床诊断与手术或尸解符合率占90.24%。临床表现以呕吐(75.61%)、腹胀(43.9%)、无胎便(21.95%)为主,其次胎便... 本文总结十年来消化系统畸形儿41例临床资料,发生率占畸形总数的9.98%。男婴26例,女婴15例,手术证实26例,尸解证实16例,临床诊断与手术或尸解符合率占90.24%。临床表现以呕吐(75.61%)、腹胀(43.9%)、无胎便(21.95%)为主,其次胎便少、胎粪排泄延迟、便血、腹块等。其中58.5%患儿显示典型X片异常,其余平片不典型者作钡剂造影及其它方法确诊。通过分析必须重视母孕期及产后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 围产儿 监测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消化系统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与妊娠结局 被引量:18
2
作者 卫炜 王红 王建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胎儿消化系统异常产前超声特征与妊娠结局。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20~39周的6 328例孕妇进行产科常规检查,并对24例胎儿消化系统异常患者进行追踪观察,结合尸检或出生后手术对照比较。结果:胎儿消化系统... 目的:探讨胎儿消化系统异常产前超声特征与妊娠结局。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20~39周的6 328例孕妇进行产科常规检查,并对24例胎儿消化系统异常患者进行追踪观察,结合尸检或出生后手术对照比较。结果:胎儿消化系统异常发生率为0.38%(24/6 328),24例产前超声诊断消化系统异常的胎儿中自然产19例(79.1%),引产及胎死宫内5例(20.8%),全部病例经引产后尸检或分娩后新生儿超声随访证实,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1.6%,漏诊2例(2例肛门闭锁漏诊),在胎儿消化系统异常中,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最多见;单发畸形的胎儿预后较好。结论:彩超能够较客观的动态观察胎儿消化道生理性变化及异常,在诊断胎儿消化系统畸形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优生优育及胎儿出生后及时治疗具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 胎儿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重复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恭才 高亚 +3 位作者 李鹏 李磊 罗少波 施伟栋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 提出消化道重复畸形新的分型方法,以利于早期的临床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肠重复畸形268例:肠梗阻型37例,腹块型58例,腹膜炎型49例,出血型52例,异位开口型16例,其他56例。结果 全部经手术治疗,死亡5例高到60%以上。结... 目的 提出消化道重复畸形新的分型方法,以利于早期的临床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肠重复畸形268例:肠梗阻型37例,腹块型58例,腹膜炎型49例,出血型52例,异位开口型16例,其他56例。结果 全部经手术治疗,死亡5例高到60%以上。结论 该临床分型有利于提高诊断率,(占1.8%),多因中毒性休克,按此分型,使诊断率提对治疗和预后判断亦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诊断 消化系统畸形/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润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诊断 消化系统畸形/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影像诊断(附12例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龙胜 余永强 +2 位作者 鲍家启 胡克非 朱立春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08-511,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影像学表现及各种影像检查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临床、病理和X线、CT及超声表现。结果:直肠重复畸形1例占8.3%,胃重复畸形1例占8.3%,小肠重复畸形10例占83.4%。7例...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影像学表现及各种影像检查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临床、病理和X线、CT及超声表现。结果:直肠重复畸形1例占8.3%,胃重复畸形1例占8.3%,小肠重复畸形10例占83.4%。7例腹部平片2例表现完全性肠梗阻,3例不全性肠梗阻,2例见肿块影;7例消化道造影中,3例胃、肠道受压,并可见占位征象,1例钡剂灌肠检查回盲部充盈欠佳;1例肠套叠复位后腹腔内仍见包块影;其余2例造影检查阴性。8例BUS中,6例腹腔见囊性包块,1例表现为肠梗阻;1例表现为腹膜炎,腹腔少量积液。4例CT表现为单房囊性肿块,囊内CT值近似于水,囊壁与邻近肠管壁厚相近或稍厚,增强扫描囊壁均匀强化。结论:综合应用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对正确诊断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蕈状管盲肠造瘘术在消化道畸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璇昭 陈刚 +1 位作者 陈有望 杜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蕈状管经阑尾根部盲肠造瘘,治疗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疗效。方法总结我院1997~2003年采用蕈状管经阑尾根部盲肠造瘘,治疗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中需行回肠或结肠切除吻合的37例治疗经验。结果本组37例中35例痊愈,1例发生吻合口瘘... 目的探讨采用蕈状管经阑尾根部盲肠造瘘,治疗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疗效。方法总结我院1997~2003年采用蕈状管经阑尾根部盲肠造瘘,治疗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中需行回肠或结肠切除吻合的37例治疗经验。结果本组37例中35例痊愈,1例发生吻合口瘘,经再次手术治愈,1例死亡。结论蕈状管盲肠造瘘术适应证广泛、操作简单、转流肠内容物效果确切、并发症少、肠瘘发生率低、护理方便,减少了病人分期手术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 诊断 消化系统畸形 治疗 盲肠造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诊治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练英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02-204,共3页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 诊断 消化系统畸形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期消化道畸形33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林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29-30,33,共3页
关键词 消化系统异常畸形 婴儿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消化道畸形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占忠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74-474,共1页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 新生儿/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33例
10
作者 张聪 章希圣 毛兴龙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诊治特点。方法:对本院1984~1997 年收治的33 例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诊治方法等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组病例以急腹症就诊的有21 例(63.6% ),术前经检查...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诊治特点。方法:对本院1984~1997 年收治的33 例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诊治方法等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组病例以急腹症就诊的有21 例(63.6% ),术前经检查确诊的仅7 例(21.2% )。33 例均行手术治疗,恢复良好。结论:本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以并发症就诊,术前确诊较困难,应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 消化系统/外科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盲部肠内囊肿型肠重复畸形7例诊疗体会 被引量:5
11
作者 谭雄 易朝锋 +2 位作者 尹强 肖雅玲 吴水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76-,共1页
回盲部肠内囊肿属于肠重复畸形囊肿型,是少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疾病。本院2005年至2007年收治7例回盲部肠内囊肿型肠重复畸形,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诊断 消化系统畸形/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reem手术矫治小儿肠旋转不良
12
作者 黄华 马帅军 +7 位作者 马晓宇 马绍斌 薛寒 陈玄玄 黄泓玮 袁洋 陈琦 冯杰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1-77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Kareem手术矫治小儿肠旋转不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外科2024年1月至2024年11月收治的13例肠旋转不良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均行Kareem手术治疗。收集患儿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后疗... 目的初步探讨Kareem手术矫治小儿肠旋转不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外科2024年1月至2024年11月收治的13例肠旋转不良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均行Kareem手术治疗。收集患儿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后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13例患儿中,11例因呕吐入院,2例因血便入院;年龄1日龄至10岁;男10例,女3例;5例经术前胃肠超声检查提示肠扭转确诊,8例经术中探查诊断为肠旋转不良。术中5例合并肠扭转,2例合并绞窄性肠梗阻,1例合并先天性小肠闭锁,1例合并先天性膈疝。手术时间(119.46±24.93)min,术后开奶时间6.00(4.50,6.50)d,住院时间(23.00±8.81)d。术后10例喂养顺利,均无呕吐、无再发肠扭转;2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例接受保守治疗,1例接受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1例逐渐增加喂养量后出现间断呕吐,经保守治疗未见好转,术中病理检查提示肠神经节细胞发育不良,转外院手术行回肠造口后呕吐好转。结论Kareem手术矫治小儿肠旋转不良,通过使肠-肠系膜结构和血管解剖恢复到正常生理位置,从而避免或减少再发肠扭转,术后短期疗效满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作为矫治小儿肠旋转不良的一种新的术式选择,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扩增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研究进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消化系统畸形 肠扭转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静 李欣 +2 位作者 王春祥 赵滨 詹江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MRI在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50例,术前均行MRI检查。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阅读MRI资料。结果:50例患儿中包括高位型闭锁34例、中间位型闭锁7例、低位型闭... 目的:探讨MRI在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50例,术前均行MRI检查。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阅读MRI资料。结果:50例患儿中包括高位型闭锁34例、中间位型闭锁7例、低位型闭锁9例。结论:MRI可以准确、全面地显示肛门直肠畸形的类型、瘘管存在与否、肛周肌肉发育状态以及伴发的其他畸形情况,为手术方式的选择、预后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 直肠疾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消化道闭锁 被引量:12
14
作者 石伟元 张彤 +3 位作者 曾灵峰 彭旭红 胡玉林 周启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50-2353,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消化道闭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胎消化道闭锁胎儿的产前超声图像及尸体解剖资料。结果 22胎产后尸体解剖共发现24处消化道闭锁(2胎同时合并食管及肛门闭锁),产前超声检出食管闭锁3处、十二指肠闭锁4...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消化道闭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胎消化道闭锁胎儿的产前超声图像及尸体解剖资料。结果 22胎产后尸体解剖共发现24处消化道闭锁(2胎同时合并食管及肛门闭锁),产前超声检出食管闭锁3处、十二指肠闭锁4处、空回肠闭锁3处、肛门闭锁3处,检出率为54.17%;漏诊食管闭锁4处、幽门闭锁1处、肛门闭锁6处。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消化道闭锁方法简便,加强动态观察尤其是晚孕期复查与全面系统检查可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消化系统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肠重复畸形的CT诊断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崇永 吴鲜花 +4 位作者 赵雅萍 方必东 曾庆娟 陈雪鹏 黄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75-677,共3页
小儿肠重复畸形是一种少见的胚胎性畸形,可发生于舌至肛门的任何部位,以回肠发病率最高,发病年龄多见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笔者搜集我院2002年3月~2006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重复畸形11例... 小儿肠重复畸形是一种少见的胚胎性畸形,可发生于舌至肛门的任何部位,以回肠发病率最高,发病年龄多见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笔者搜集我院2002年3月~2006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重复畸形11例,结合临床和病理表现回顾性分析其CT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门直肠畸形患儿肛周肌肉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龙 周燕 +8 位作者 王常林 李正 王维林 徐航 孙蕊 任相海 明安晓 王雪琪 刁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872-877,共6页
目的对比正常新生儿和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患儿的肛周肌肉解剖,了解其异常改变,探讨其对手术方案改进的意义。方法对33例死于非ARMs相关疾病的新生儿和13例ARMs患儿(高位8例,中位5例)的骨盆进行解剖。通过对纵... 目的对比正常新生儿和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患儿的肛周肌肉解剖,了解其异常改变,探讨其对手术方案改进的意义。方法对33例死于非ARMs相关疾病的新生儿和13例ARMs患儿(高位8例,中位5例)的骨盆进行解剖。通过对纵肌管、耻骨直肠肌等组织进行观察、测量,对各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新生儿肛周肌肉由内向外可分为三个管状结构:内括约肌管、纵肌管(由直肠纵肌和盆底纵肌组成)和横肌管。ARMs患儿内括约肌管缺如,纵肌管仅由盆底纵肌构成,呈闭合状态,分为盆腔和会阴两个部分。盆腔部纵肌管向前上方移位,会阴部纵肌管中心没有直肠通过,两侧会阴部纵肌相互融合形成闭合的肌管,向下延伸,形成肛穴。肛穴代表了会阴部肛周肌肉的中心。经测量,在正中矢状面,高、中位ARMs患儿和正常新生儿纵肌管后壁的平均长度分别为(2.66±0.31)cm、(2.34±0.54)cm和(1.80±0.29)cm,高位ARMs患儿的纵肌管后壁长度长于正常新生儿(P<0.05),中位ARMs患儿与高位ARMs患儿及正常新生儿的纵肌管后壁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高、中位ARMs患儿和正常新生儿会阴部纵肌管的平均长度分别为(2.08±0.51)cm、(1.24±0.15)cm和(1.02±0.25)cm,高位ARMs患儿的会阴部纵肌管长度长于正常新生儿及中位ARMs患儿(P<0.05),正常新生儿与中位ARMs患儿的会阴部纵肌管长度无差异(P>0.05);高、中位ARMs患儿和正常新生儿耻骨直肠肌的平均长度分别为(1.49±0.40)cm、(2.13±0.25)cm和(2.29±0.22)cm,高位ARMs患儿的耻骨直肠肌长度短于正常新生儿及中位ARMs患儿(P<0.05),正常新生儿与中位ARMs患儿的耻骨直肠肌长度无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肛周肌肉由内括约肌,纵肌和横肌三个管状系统组成,高、中位ARMs患儿的内括约肌管缺如,纵肌管和横肌管有发育异常改变,闭合的纵肌管可为术中辨别重建直肠拖出的中心位置提供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 肛门/畸形 直肠/畸形 肌肉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检测消化道梗阻合并羊水过多胎儿的产尿率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小玲 吕国荣 +2 位作者 杨舒萍 陆志红 廖建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65-2266,共2页
胎儿消化道梗阻畸形常合并羊水过多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应用三维超声检测消化道梗阻胎儿产尿率(urineproductionrate,UPR),分析其羊水过多的原因。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消化系统畸形 胎儿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肠重复畸形内镜下切除1例并文献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兴玲 郑金英 +1 位作者 江向红 贺晓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5-755,共1页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 结肠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重复畸形并Currarino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路涛 赵高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151,共1页
病例女,19岁,因肛门坠胀疼痛、排便困难半月就诊。外院门诊曾予灌肠后缓解,1周前因大便带血,直肠指检提示直肠后壁有一包块,遂收入院治疗。患者2岁时曾行盆腔内畸胎瘤切除术。体格检查:急性病容,表情痛苦,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 直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尿路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复杂肛门直肠畸形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维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861-865,共5页
肛门直肠畸形病理改变复杂,患儿手术后远期排便功能和生活质量与畸形复杂程度及伴发畸形密切相关。外科手术治疗仅仅是肛门直肠畸形治疗整体链中的重要一环,而不是治疗终点。复杂肛门直肠畸形手术后并发排便功能障碍者,需要对肛门功能... 肛门直肠畸形病理改变复杂,患儿手术后远期排便功能和生活质量与畸形复杂程度及伴发畸形密切相关。外科手术治疗仅仅是肛门直肠畸形治疗整体链中的重要一环,而不是治疗终点。复杂肛门直肠畸形手术后并发排便功能障碍者,需要对肛门功能进行客观评估,并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排便训练。对出现社会和心理问题的肛门直肠畸形患儿,需要取得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配合,及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及治疗,使患儿步入成年后能获得社会和家庭可接受的排便控制能力及生活质量。因此,复杂肛门直肠畸形外科解剖结构重建以后的肛门功能重建和远期生活质量提高,是一个由医生、家庭和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疗,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 肛门闭锁 排便训练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