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艾普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低危患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利亭婷 祝赫 +4 位作者 赵利娜 孙旭 苏芬丽 熊芬 唐洪梅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763,共6页
目的评价艾普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低危患者的经济性,为质子泵抑制剂的选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全社会角度出发,构建住院期间艾普拉唑对比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低危患者的决策树模型。模型结点转移率来自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数据... 目的评价艾普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低危患者的经济性,为质子泵抑制剂的选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全社会角度出发,构建住院期间艾普拉唑对比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低危患者的决策树模型。模型结点转移率来自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数据。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分析经济性,成本数据来自国家医疗保险谈判价格和省级中标价格、医院数据库、文献等。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概率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检验结果稳定性。结果在基本设定下,艾普拉唑组和奥美拉唑钠组的治疗成本分别为4038.99、3837.61元,艾普拉唑组的治疗成本较奥美拉唑钠组高201.38元。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但情景分析显示以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原研药品作为对照时,结果将反转。结论消化性溃疡出血低危患者选用注射用艾普拉唑经济性不及注射用奥美拉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普拉唑 奥美拉唑 消化溃疡出血 决策树模型 药物经济学 最小成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溃疡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循证治疗 被引量:22
2
作者 蒋传林 宋佳 +1 位作者 吕晓光 董卫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63-1267,共5页
目的为1例胃溃疡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制定循证治疗方案。方法根据患者情况提出临床问题,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网络版)、PubMed(1970—2012年)、EMBase(1970—2012年)、维普(1990—2012年)、中国知网(1990—2012年)... 目的为1例胃溃疡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制定循证治疗方案。方法根据患者情况提出临床问题,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网络版)、PubMed(1970—2012年)、EMBase(1970—2012年)、维普(1990—2012年)、中国知网(1990—2012年)数据库,获得与胃溃疡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相关的文献证据。结合文献证据及患者病情和需要制定治疗方案。结果共纳入10篇Meta分析和25篇随机对照试验,制定治疗方案如下:调整饮食习惯;适当补充血容量;给予奥美拉唑40 mg口服;内镜治疗并静脉注射奥美拉唑5 d,同时应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经过6个月门诊随访,患者行胃镜检查未见溃疡及出血病灶,制定的治疗方案有效。结论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根据高质量的文献证据为胃溃疡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溃疡 胃肠出血 消化溃疡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沙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或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怡 朱长清 +10 位作者 董胜翔 归茜 茅益民 曾民德 韩英 黄仲義 王青 白文元 吕晓萍 冯子坛 韩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8期1511-1513,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治疗消化性溃疡或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将213例消化性溃疡或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治疗消化性溃疡或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将213例消化性溃疡或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组)和对照组(注射用法莫替丁组)。试验组予以75mg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静脉注射,2次/d(隔12h),对照组予以20mg法莫替丁静脉注射,2次/d(隔12h),疗程7d。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呕血及黑便停止时间、治疗后每天的呕血次数、呕血量及黑便次数、黑便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08例患者按方案完成研究,每组各104例。治疗后两组患者呕血及黑便停止时间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呕血次数、呕血量、黑便次数、黑便量减少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疗效判断标准,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消化性溃疡或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且疗效与注射用法莫替丁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替丁 法莫替丁 消化溃疡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泻心汤合十灰散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北平 谢庆平 赵喜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896-1898,共3页
目的:探讨三黄泻心汤合十灰散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完善及优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路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含大德路总院、二沙及芳村分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期间,符合湿热伤络,气血亏虚证的60例消化... 目的:探讨三黄泻心汤合十灰散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完善及优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路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含大德路总院、二沙及芳村分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期间,符合湿热伤络,气血亏虚证的6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按照各自服用的不同辨证方药分为治疗组A(三黄泻心汤合十灰散组)、治疗组B(十灰散组)及对照组C(无或其他中药组),观察3组的疗效。所有数据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条目编码、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结果:总体疗效:治疗组A的总体疗效略优于治疗组B及对照组C,但3组的总体有效率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症状疗效:治疗组A治疗口干症明显优于治疗组B及对照组C(P<0.01);治疗胃痞证亦优于其他两组(P<0.05);在胃痛和纳呆的疗效方面,治疗组A、B均优于对照组(P<0.05)。余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疗效,3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A的粪便潜血转阴时间(6.8±4.8)天略短于治疗组B(7.3±3.4)天,平均住院天数(9.5±3.2)天略少于治疗组B(9.9±3.7)天,但尚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三黄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辨证治疗湿热伤络,气血亏虚证,有效率可达92.7%,且能有效改善口干、胃痞、胃痛及纳呆等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十灰散及其他辨证方药,还能有效缩短粪便潜血转阴时间及减少平均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溃疡出血 湿热 三黄泻心汤 十灰散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下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50例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军彩 陈金梅 +1 位作者 冀润利 王春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789-2790,共2页
消化性溃疡伴出血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大出血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胃镜除能迅速明确出血原因,还可根据病情进行相应胃镜下治疗达到控制出血、预防再出血的目的。胃镜直视下溃疡面喷洒医用生物... 消化性溃疡伴出血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大出血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胃镜除能迅速明确出血原因,还可根据病情进行相应胃镜下治疗达到控制出血、预防再出血的目的。胃镜直视下溃疡面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所形成的蛋白质凝胶,能达到局部止血、修复创面的目的。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采用胃镜下喷洒医用生物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溃疡出血 医用生物蛋白胶 胃镜直视 镜下喷洒 镜下治疗 消化出血 医用生物胶 消化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许颖 次仁央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4-728,共5页
背景西藏地处高原,消化性溃疡出血高发,但目前对西藏地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溃疡出血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报道较少见。目的探讨西藏地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高危溃疡出血及再出血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202... 背景西藏地处高原,消化性溃疡出血高发,但目前对西藏地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溃疡出血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报道较少见。目的探讨西藏地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高危溃疡出血及再出血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2020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因上消化道出血就诊,且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住院患者212例。根据胃镜下病变Forrest分级将患者分为高危组(Ⅰa~Ⅱb级)和低危组(Ⅱc级和Ⅲ级)。高危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再出血亚组和无再出血亚组。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点,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消化性溃疡出血高危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212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5.42∶1;胃溃疡出血125例(59.0%),十二指肠溃疡出血87例(41.0%);高危组86例(40.6%),低危组126例(59.4%);再出血亚组12例(14.0%),无再出血亚组74例(86.0%)。高危组血红蛋白(HGB)、尿素氮(BUN)、再出血发生率、住院天数高于低危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GB〔OR=1.007,95%CI(1.001,1.014),P=0.028〕和BUN〔OR=1.061,95%CI(1.003,1.121),P=0.037〕是消化性溃疡出血高危的独立影响因素。再出血亚组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ALB)水平低于无再出血亚组(P<0.05)。结论西藏地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入院时HGB、BUN水平是高危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入院时PLT、ALB水平可能是高危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溃疡出血 危险因素 疾病特征 西藏[自治区] 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抗炎药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吴春城 谢会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24-826,共3页
目的探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05例,均行内镜检查确诊(除外复合溃疡),并行病理... 目的探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05例,均行内镜检查确诊(除外复合溃疡),并行病理学检查排除胃癌。对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20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男150例(73.2%),女55例(26.8%);中位年龄49(12~88)岁;并发出血87例(42.4%)。在单因素分析中,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中年龄≥60岁者、既往有消化道出血史者、心脑血管病史者、有多个溃疡者所占比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有消化性溃疡史、消化道出血史、心脑血管病史和单纯H.pylori感染、单纯服用NSAIDs、H.pylori感染同时服用NSAIDs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H.pylori感染并未增加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性,但与服用NSAIDs、年龄≥60岁、消化性溃疡或出血史、心脑血管病史等因素联合可增加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溃疡出血 非甾体抗炎药 幽门螺杆菌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1
8
作者 杨瑞琦 毛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我院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用药过程中发生消化性溃疡并出血者149例为观察组,未发生出血者124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我院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用药过程中发生消化性溃疡并出血者149例为观察组,未发生出血者124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用药史、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可能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60岁、性别、高血压病、冠心病、溃疡病史、风湿病、Hp感染、用药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得出年龄>60岁、男性、Hp感染、溃疡病史、高血压病、风湿病、联用PPI与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O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0岁、男性、Hp感染、溃疡病史、高血压病、风湿病为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6个独立危险因素,联用PPI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溃疡出血 非甾体类抗炎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光宇 滕皋军 +3 位作者 郭金和 邓钢 何仕诚 方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82-1584,共3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价值。方法23例经纤维内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患者,其中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均为内科保守治疗及内镜下止血无效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23例消化性溃疡...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价值。方法23例经纤维内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患者,其中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均为内科保守治疗及内镜下止血无效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23例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均成功施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术后即时止血率为100%,随访中仅1例因再次出血而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余患者随访无再出血。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 消化 出血 放射学 介入性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时机及并发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晓卫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46-847,共2页
颅脑损伤是常见急症,常规治疗方法为手术和神经保护治疗.病死率、致残率很高。近年来,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医学发展很快.已广泛用于颅脑损伤的治疗,为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了有效方法。我们于2002年1月-2006年2月在收... 颅脑损伤是常见急症,常规治疗方法为手术和神经保护治疗.病死率、致残率很高。近年来,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医学发展很快.已广泛用于颅脑损伤的治疗,为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了有效方法。我们于2002年1月-2006年2月在收治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360例.探讨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HBOT)颅脑损伤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stress ulcerbleeding,SUB)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型颅脑损伤 消化溃疡出血 应激性溃疡出血 高压氧治疗 临床观察 并发 神经保护治疗 颅脑损伤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在诊治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方面的差距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莹 周丽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793-2794,共2页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与三级甲等医院在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诊治方面的差距。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10年6月因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入住北京市普仁医院(普仁医院)治疗的61例患者为病例组,按成组匹配原则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住院的12...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与三级甲等医院在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诊治方面的差距。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10年6月因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入住北京市普仁医院(普仁医院)治疗的61例患者为病例组,按成组匹配原则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住院的122例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肿瘤标记物检测,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胃镜检出率、幽门螺杆菌检出率、肿瘤标记物检查率、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住院期间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便隐血阴转时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在急诊胃镜检查率、药物治疗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方面与三级甲等医院相比均有差距,三级甲等医院患者住院期间便隐血转阴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溃疡出血 胃镜检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不同给药方式对消化道溃疡出血病人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姬晓艳 朱文霞 谢陵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3期803-80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质子泵抑制剂不同给药方式对消化道溃疡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以期为消化道溃疡出血病人质子泵抑制剂给药方式的选择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目的]系统评价质子泵抑制剂不同给药方式对消化道溃疡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以期为消化道溃疡出血病人质子泵抑制剂给药方式的选择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限定为建库至2015年3月,收集有关质子泵抑制剂不同给药方式对消化道溃疡所致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项RCT,共计927例病人。静脉给药法与口服给药法术后15d、30d再出血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RR=1.01,95%CI(0.66,1.54),P=0.98],总输血量、术后死亡率、住院天数亦均未见明显差异(P分别为0.78,0.73,0.19)。[结论]在术后30d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及住院天数方面,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可达到与静脉注射同样的效果。但因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简单易行,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医疗成本,故口服给药法在临床应用中占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消化溃疡出血 内镜治疗 口服 静脉注射 给药方式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冯建峰 赵青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13-1515,共3页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消化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比较142例NSAIDs相关性溃疡出血与210例非NSAIDs相关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NSAIDs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伴随风湿免疫性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消化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比较142例NSAIDs相关性溃疡出血与210例非NSAIDs相关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NSAIDs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伴随风湿免疫性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溃疡部位和数目、腹痛症状、血红蛋白浓度、住院时间等方面与非NSAID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溃疡大小、尿素氮、HP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采取适宜的措施降低NSAID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消化溃疡出血 胃镜表现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联合内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江春 时昭红 +3 位作者 汤凯捷 刘怡 雷翠云 余琼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9期2294-2295,共2页
[目的]观察口服联合内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病人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1组采用微米大黄炭喷洒,治疗2组采用喷洒联合口服微米大黄炭,进行胃镜下喷洒治疗,观察3组... [目的]观察口服联合内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病人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1组采用微米大黄炭喷洒,治疗2组采用喷洒联合口服微米大黄炭,进行胃镜下喷洒治疗,观察3组止血时间和止血成功率,术后记录病人黑便及呕血次数、血红蛋白含量。[结果]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止血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治疗后病人黑便、呕血次数以治疗2组效果最好,总有效率最高。[结论]采用口服联合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纯胃镜下喷洒去甲肾上腺素或微米大黄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溃疡出血 微米大黄炭 胃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治疗胃中积热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英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0-942,共3页
目的:探讨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辅以西药治疗胃中积热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选取胃中积热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75例,据是否服用中药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在西药基础上给予泻心汤合十... 目的:探讨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辅以西药治疗胃中积热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选取胃中积热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75例,据是否服用中药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在西药基础上给予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两组均服药2周,在此期间详细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平均止血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止血天数为(2.21±1.33)d,而对照组为(4.02±1.97)d,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胃脘痞满、胃脘灼热、口苦咽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等症候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7.78%、93.33%,高于对照组30.00%、8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胃中积热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采用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辅以西药治疗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单纯治疗,尤其是在症候疗效方面效果卓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心汤合十灰散剂加减 胃中积热 消化溃疡出血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赛克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大出血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向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683-684,共2页
目的 :探讨H 2受体阻滞剂法莫替丁 (Famotidine)、H+ K+ ATP酶抑制剂洛赛克 (Losec)在治疗 60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止血疗效。方法 :治疗组、对照组各 60例 ,选洛赛克 40mg静脉注射及法莫替丁 40mg静脉滴注 ,每日 2次。结果 :洛... 目的 :探讨H 2受体阻滞剂法莫替丁 (Famotidine)、H+ K+ ATP酶抑制剂洛赛克 (Losec)在治疗 60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止血疗效。方法 :治疗组、对照组各 60例 ,选洛赛克 40mg静脉注射及法莫替丁 40mg静脉滴注 ,每日 2次。结果 :洛赛克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61 7%及 95 % ,法莫替丁对照组为 2 1 7%及75 % ,洛赛克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较法莫替丁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消化溃疡出血 洛赛克 法莫替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止血联合不同剂量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分析研究 被引量:47
17
作者 李阳 屈亚威 +2 位作者 高健翎 高智 刘海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5期4350-4353,共4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止血联合不同剂量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武警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60例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标准剂量组(研究组)和大剂量组... 目的比较内镜下止血联合不同剂量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武警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60例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标准剂量组(研究组)和大剂量组(对照组),各80例。所有患者接受内镜下止血治疗。研究组给予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80 mg静脉注射+40 mg静脉滴注,每12 h 1次,维持治疗72 h。对照组给予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80 mg静脉注射+8 mg/h静脉持续泵入,维持治疗72 h。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平均输血量、再出血率、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手术干预情况。结果两组平均止血时间、平均输血量、再出血率、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转外科手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内镜下止血联合标准剂量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间歇静脉滴注与大剂量持续泵入的止血效果相当,但前者更有利于减少医疗资源,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溃疡出血 胃镜检查 奥美拉唑 止血 剂量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呼气试验和粪便抗原检测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26
18
作者 廖桂彬 龚嘉倩 +5 位作者 赵利娜 侯江涛 郑鸿铭 李逸婷 吴苑 陈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4-362,共9页
背景在消化性溃疡出血(PUB)患者中,抑酸药物的使用以及出血状态等会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诊断造成干扰,关于尿素呼气试验(UBT)和粪便抗原检测(SAT)应用于出血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报道并不一致。目的明确UBT和SAT用于PUB患者H.pylor... 背景在消化性溃疡出血(PUB)患者中,抑酸药物的使用以及出血状态等会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诊断造成干扰,关于尿素呼气试验(UBT)和粪便抗原检测(SAT)应用于出血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报道并不一致。目的明确UBT和SAT用于PUB患者H.pylori感染的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收集有关PUB患者运用UBT和/或SAT诊断H.pylori感染的诊断准确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03-31。提取资料并应用QUADAS-2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和网络Meta分析模型(NMA)合并诊断试验效应量;采用Meta回归和亚组分析的方法探究异质性的来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总计25项研究,包含11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UBT、SAT诊断PUB患者H.pylori感染的合并灵敏度为0.90[95%CI(0.79,0.95)]、0.89[95%CI(0.81,0.94)],合并特异度为0.91[95%CI(0.86,0.95)]、0.75[95%CI(0.59,0.87)],合并诊断比值比为88.89[95%CI(31.01,254.82)]、24.35[95%CI(13.76,43.09)],合并阳性似然比为10.07[95%CI(6.07,16.71)]、3.60[95%CI(2.11,6.12)],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11[95%CI(0.05,0.24)]、0.15[95%CI(0.09,0.24)],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5%CI(0.90,0.95)]、0.91[95%CI(0.88,0.93)]。Meta回归提示,取样时间对UBT和SAT的灵敏度异质性存在影响,取样时间和H.pylori感染判定标准对UBT的合并特异度异质性存在影响。Deek漏斗图提示纳入研究间不存在潜在发表偏倚(P_(UBT)=0.53,P_(SAT)=0.64)。结论UBT具有更好地发现PUB患者H.pylori感染的能力,对疾病诊断的帮助优于SAT。鉴于SAT的假阳性结果,针对PUB患者不推荐单独使用SAT,同时依据取样时间与诊断效能的负相关性,为尽量避免质子泵抑制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推荐血流动力学稳定条件下尽早完善H.pylori相关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溃疡出血 尿素呼气试验 粪便抗原检测 幽门螺杆菌 诊断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和凝血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19
作者 邓伟婧 刘丽阳 +1 位作者 白云飞 李虹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7期178-181,共4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和凝血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peptic ulcer bleeding,PUB)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94例PU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 目的观察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和凝血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peptic ulcer bleeding,PUB)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94例PU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艾司奥美拉唑钠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加用生长抑素静脉泵入和凝血酶胃管注入。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天数、治疗前后Blatchford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常规和凝血指标,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72小时后Blatchfor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72小时后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活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和凝血酶治疗PUB,能够在保证用药安全性的前提下,缩短出血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奥美拉唑钠 生长抑素 凝血酶 消化溃疡出血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普瑞酮对预防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道溃疡再出血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郭淦华 王芳芳 +4 位作者 王俊 沈建冲 陆备军 周春飞 叶淑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473-3475,3480,共4页
目的比较替普瑞酮联合短期使用奥美拉唑与长期单独使用替普瑞酮或奥美拉唑对预防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溃疡及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7例长期使用NSAIDs所致溃疡出血的患者,经胃镜喷洒孟氏液止血后,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25... 目的比较替普瑞酮联合短期使用奥美拉唑与长期单独使用替普瑞酮或奥美拉唑对预防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溃疡及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7例长期使用NSAIDs所致溃疡出血的患者,经胃镜喷洒孟氏液止血后,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25例),长期服用替普瑞酮50 mg/次,3次/d,加用8周疗程的奥美拉唑20mg/次,2次/d;替普瑞酮组(19例),长期服用替普瑞酮50 mg/次,3次/d;奥美拉唑组(23例),长期服用奥美拉唑20 mg/次,2次/d。疗程共40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0~8、9~40周再出血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治疗0~8周联合组、替普瑞酮组、奥美拉唑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0%、36.8%和1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替普瑞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40周3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2.0%、10.5%和17.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0~8周联合组、替普瑞酮组、奥美拉唑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5.3%和4.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9~40周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0%、5.3%和26.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及替普瑞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0~8周奥美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治疗9~40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期使用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后长期继续使用替普瑞酮的方法,在预防和治疗NSAIDs所致的溃疡和出血上,可以达到与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相同的疗效,并可避免因长期使用PPI而引起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替普瑞酮 奥美拉唑 消化溃疡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