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胃动物常量营养物质消化动力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扣泽华 范越蠡 +1 位作者 韩蕊 车东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94-4102,共9页
现阶段,以数字化模型为代表的精准饲养技术逐渐成为畜牧业的主流技术之一。饲粮及饲料原料的消化动力学特征可从一定程度上多维、定量的反映饲料营养价值的潜力,可用于揭示消化进程中饲料营养成分构成与动物消化道内生理性变化之间的联... 现阶段,以数字化模型为代表的精准饲养技术逐渐成为畜牧业的主流技术之一。饲粮及饲料原料的消化动力学特征可从一定程度上多维、定量的反映饲料营养价值的潜力,可用于揭示消化进程中饲料营养成分构成与动物消化道内生理性变化之间的联系,并为精准饲养模型的建立提供动态参数。本文旨在分析影响常量营养物质的消化特性和消化动力学特征的因素,通过对常量营养物质酶促反应动力学、食糜转运动力学、食糜发酵动力学和可消化营养物质吸收动力学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目前单胃动物消化动力学研究的侧重角度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在未来单胃动物精准饲养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在单胃动物生产领域中实现精准营养调控和生产性能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动力学 精准营养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淀粉和蛋白质消化动力学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邹轶 刘松柏 +3 位作者 张齐 陈将 苗丽萍 谭会泽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86,共5页
日粮淀粉和蛋白质在肠道内分解为葡萄糖、氨基酸和小肽,为肉鸡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来源。肠道中葡萄糖和氨基酸交互作用会影响日粮淀粉和蛋白质的利用效率。葡萄糖释放速率过慢,氨基酸释放速度过快,肠黏膜组织分解利用氨基酸,降低氨... 日粮淀粉和蛋白质在肠道内分解为葡萄糖、氨基酸和小肽,为肉鸡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来源。肠道中葡萄糖和氨基酸交互作用会影响日粮淀粉和蛋白质的利用效率。葡萄糖释放速率过慢,氨基酸释放速度过快,肠黏膜组织分解利用氨基酸,降低氨基酸用于蛋白质合成的比例;葡萄糖释放速率过快,葡萄糖和氨基酸在肠道上皮转运存在竞争性抑制,降低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文章综述了不同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特点以及淀粉和蛋白质消化动力学对肉鸡生理代谢和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科学合理配制日粮、提高肉鸡生产性能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淀粉 蛋白质 消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淀粉消化率及消化动力学的研究方法评述 被引量:2
3
作者 汪水平 王文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121-127,共7页
文章探讨了研究瘤胃淀粉消化率及消化动力学的方法存在的缺陷。淀粉消化位点及该位点的消化率对反刍动物从消化道吸收养分的数量和形式具有重大影响。通过皱胃或十二指肠瘘管收集的食糜样品缺乏代表性,而双相指示剂法也不能完全解决这... 文章探讨了研究瘤胃淀粉消化率及消化动力学的方法存在的缺陷。淀粉消化位点及该位点的消化率对反刍动物从消化道吸收养分的数量和形式具有重大影响。通过皱胃或十二指肠瘘管收集的食糜样品缺乏代表性,而双相指示剂法也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原位法被广泛应用于瘤胃淀粉消化速率的测定,但关于从尼龙袋中消失的物质被发酵的假设仍有待商酌。并且,原位法一次函数的假设也受到质疑,说明根据消化动力学参数估计瘤胃淀粉消化率的模型需要完善。体外法以反应体系中淀粉消失率或产气量为基础来评估淀粉消化速率,其重要前提是淀粉消化速率不能受反应体系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 淀粉 消化 消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消化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洪亮 娄玉杰 《饲料工业》 2007年第3期14-17,共4页
消化动力学是动物营养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因为动物营养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如何解决饲料的消化吸收与转化的问题。目前对于消化动力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动力学测定指标、动力学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着重阐述纤维定义及作用,消化动力学... 消化动力学是动物营养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因为动物营养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如何解决饲料的消化吸收与转化的问题。目前对于消化动力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动力学测定指标、动力学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着重阐述纤维定义及作用,消化动力学测定指标,影响纤维消化动力学因素等方面的内容,为纤维的消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消化动力学 动物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消化动力学研究进展(下)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加启 《黄牛杂志》 1992年第1期76-79,共4页
三、蛋白质消化动力学的研究近10年多来,对反刍动物消化机理的深入研究表明,已用了近百年的粗蛋白或可消化粗蛋白体系,由于没有反映日粮蛋白质在瘤胃中降解和非降解部分,没有考虑瘤胃微生物与饲料蛋白质、能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也没有反... 三、蛋白质消化动力学的研究近10年多来,对反刍动物消化机理的深入研究表明,已用了近百年的粗蛋白或可消化粗蛋白体系,由于没有反映日粮蛋白质在瘤胃中降解和非降解部分,没有考虑瘤胃微生物与饲料蛋白质、能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也没有反映日粮非降解蛋白质和瘤胃微生物在小肠中被吸收的总氨酸基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消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链淀粉聚合度对无籽面包果淀粉三元复合物体外一阶消化动力学的影响
6
作者 李博 张彦军 +1 位作者 赵媛 黄崇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19,共12页
为研究直链淀粉聚合度对其三元复合物消化特征影响的机理,将5种不同聚合度的面包果直链淀粉与聚合度最高的支链淀粉混合,并与月桂酸和β-乳球蛋白进行复合,制备三元复合物。采用三联高效体积排阻色谱、X射线衍射、小角X射线散射、差示... 为研究直链淀粉聚合度对其三元复合物消化特征影响的机理,将5种不同聚合度的面包果直链淀粉与聚合度最高的支链淀粉混合,并与月桂酸和β-乳球蛋白进行复合,制备三元复合物。采用三联高效体积排阻色谱、X射线衍射、小角X射线散射、差示量热扫描、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样品超分子结构和消化动力学。结果表明:复合物均呈现出明显的复合特征峰、V型结晶、棒状分子构型。随着直链淀粉聚合度增加,复合指数(68.81%~83.55%)、结晶度(21.10%~28.35%)、短程有序性(0.44~0.63)、分子质量(2.90×10^(6)~8.02×10^(6) Da)、分子密度(3.50~23.07 g/(mol·nm^(3)))、凝胶化温度(98.52~103.71℃)、凝胶化焓(13.95~18.73 J/g)、二阶段动力学速率常数(1.00×10^(-2)~2.92×10^(-2) min^(-1))增加,半晶片层厚度(3.20~4.82 nm)、质量结构分形维数(1.28~1.81)、微晶单元特征长度(6.33~7.01Å)、回旋半径(70.31~93.94 nm)、纳米表层“止水塞”尺寸(7.05~15.03 nm)减小,导致体外血糖生成指数(78.83~85.71)降低。统计分析验证结果表明,面包果直链淀粉聚合度极显著影响三元复合物多尺度超结构,进而改变其消化动力学。本研究结果可为淀粉基多组分食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聚合度 三元复合物 斜率对数模式消化动力学 多尺度超分子结构 统计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精粗比对瘤胃内纤维消化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7
作者 黄北阳 熊易强 《中国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30-35,共6页
用三头瘘管牛、三种精料水平的饲粮(其精料比分别为:5%、40%和75%),按3×3拉丁方设计,测定了放置在瘤胃内的尼龙袋中的氨化麦秸粉在8—96小时间的中性洗涤纤维的残留率。按照 Waldo 及 Mertens 的纤维消化动力学模型配合回归曲线... 用三头瘘管牛、三种精料水平的饲粮(其精料比分别为:5%、40%和75%),按3×3拉丁方设计,测定了放置在瘤胃内的尼龙袋中的氨化麦秸粉在8—96小时间的中性洗涤纤维的残留率。按照 Waldo 及 Mertens 的纤维消化动力学模型配合回归曲线,以检验饲粮的不同精粗比对瘤胃内纤维消化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同时用铬媒染纤维法测定了瘤胃食糜的流通速度常数(Kp)。结果表明:①瘤胃内饲料纤维的消化动力学参数受饲粮精料比的影响,消化停滞期 L 有随精料比的增加而延长的趋势。消化速度常数(Kd)和可消化度(PED)在低、中(5%、40%)精料比水平间差异不显著,而高(75%)精料水平与低中精料水平比,Kd 和 PED 有显著的减少。在限量饲喂的情况下,各精料水平间,Kp 的差异不显著,但高精料水平的 Kp有降低的趋势。②在为体重1.7%的进食水平下,饲料纤维在瘤胃内的有效消化度(EED),有随精料水平增加而降低的趋势。③使用尼龙袋法,不同时间点的纤维残留率(Rt)对 EED 的线性回归,以 R_(48)对 EED 的相关最好(r=0.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 尼龙袋法 纤维消化动力学 消化停滞期 消化速度常数 消化 流通速度常数 有效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豆粕日粮的鱼粉和玉米淀粉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淀粉和蛋白质消化动力学产生不同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一冰 王丽 《广东饲料》 2017年第10期52-52,共1页
本试验采用2X2两因子的日粮饲喂ROSS308公鸡,从孵化后第15天到第28天。试验日粮为高粱-豆粕日粮,处理为用玉米淀粉(200g/kg)部分替代高粱、用鱼粉(175g/kg)部分替代豆粕、或二者同时替代。对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四部分小肠段... 本试验采用2X2两因子的日粮饲喂ROSS308公鸡,从孵化后第15天到第28天。试验日粮为高粱-豆粕日粮,处理为用玉米淀粉(200g/kg)部分替代高粱、用鱼粉(175g/kg)部分替代豆粕、或二者同时替代。对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四部分小肠段食糜停留时间、四部分小肠段淀粉和蛋白质消化率和消失率(g,只/天)、淀粉:蛋白质消失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鱼粉部分替代豆粕对各项参数有更显著影响,其分别将肉鸡体重和饲料转化率提高12.1%(1260g/只对1124g/只;P〈0.001)和8.13%(1.299对1.414;P〈0.001)。鱼粉部分替代豆粕提高了四部分小肠段的淀粉消化率,其中对回肠末端影响最显著,淀粉消化率增加了18.9%(0.937对0.788;P〈0.001)。鱼粉部分替代豆粕显著增加小肠食糜停留时间,由210分钟增加至289分钟。淀粉消化率和生长性能(体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能源利用(表观代谢能,代谢能:总能,氮校正表观代谢能)显著相关,而鱼粉替代均显著提高了这些参数。分析鱼粉部分替代豆粕促进淀粉消化率、能量利用率和生长性能的可能机制,有指导意义的是,在近端空肠,淀粉:蛋白质消失比与体增重(r=0.849;P〈0.001)及饲料转化率呈二次相关(r=-0.838;P〈0.001)。淀粉:蛋白质消失比为3.59:1时体增重最大,为1265g/只,淀粉:蛋白质消失比为3.88:1时,饲料转化率最小,为1.287。以上关系强调消化动力学的重要性,这些结果也提示,对淀粉和蛋白质的双边利用存在一种理想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动力学 家禽 蛋白质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糌粑体外模拟消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姚莉萍 刘振东 +2 位作者 张文会 李梁 郭文浩 《高原农业》 2020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为了解西藏民族特色食品—糌粑在消化过程中对血糖的影响,研究藏民族饮食特征,试验以白糌粑,黑糌粑为研究对象,选择玉米淀粉,大米淀粉,白面包为参照,采用胰酶-糖化酶分步酶解法进行体外模拟消化,测定上述样品在消化180 min内的血糖反应... 为了解西藏民族特色食品—糌粑在消化过程中对血糖的影响,研究藏民族饮食特征,试验以白糌粑,黑糌粑为研究对象,选择玉米淀粉,大米淀粉,白面包为参照,采用胰酶-糖化酶分步酶解法进行体外模拟消化,测定上述样品在消化180 min内的血糖反应,计算血糖指数并建立拟合方程。结果表明:黑糌粑的快速消化淀粉(RDS)、慢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含量分别39.75%、13.34%、46.91%,白糌粑的RDS、SDS、RS含量分别为38.43%、16.85%、44.72%。玉米淀粉、大米淀粉、白面包、白糌粑、黑糌粑水解消化率分别为75.86%、73.17%、83.59%、52.73%和49.40%。结论:大米淀粉、玉米淀粉GI值分别为82.77、75.32属于高血糖指数食品;白糌粑、黑糌粑的GI值分别为69.04和68.80,属于中等血糖指数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糌粑 淀粉 血糖生成指数 水解消化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蛋母鸡氨基酸需要量
10
作者 冯占雨(译) 张配配(校) +2 位作者 Macelline S P Toghyani M Chrystal P V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4年第4期1-6,7-14,15-18,共18页
本综述的主要目的是整合已发表的有关产蛋母鸡氨基酸需要量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提出一套新的推荐标准。自1994年以来,产蛋母鸡对赖氨酸、含硫氨基酸、苏氨酸、色氨酸、支链氨基酸和精氨酸需要量的推荐值不尽一致。本综述还发现,试验... 本综述的主要目的是整合已发表的有关产蛋母鸡氨基酸需要量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提出一套新的推荐标准。自1994年以来,产蛋母鸡对赖氨酸、含硫氨基酸、苏氨酸、色氨酸、支链氨基酸和精氨酸需要量的推荐值不尽一致。本综述还发现,试验所用产蛋母鸡的品种、年龄、基础日粮组成和评估方法会影响产蛋母鸡氨基酸需要量的推荐值。目前,由于对可持续生产的需求,产蛋母鸡低粗蛋白(crude protein,CP)日粮的开发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涉及到日粮成分的彻底改变,包括非结合氨基酸(nonbound amino acid)、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在产蛋母鸡日粮中添加更多的非结合氨基酸,会改变蛋白质的消化动力学,并可能会影响产蛋母鸡对氨基酸的需要量。本综述讨论了目前对产蛋母鸡氨基酸需要量的推荐值,并提出了一些未来可更好地满足蛋鸡业需求的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需要量 产蛋母鸡 非结合氨基酸 蛋白质消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ing excess sludge aerobic digestion with low intensity ultrasound 被引量:8
11
作者 丁文川 李懂学 +1 位作者 曾晓岚 龙腾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4期408-411,共4页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aerobic digestion, the excess sludge was irradiated by low intensity ultrasound at a frequency of 28 kHz and acoustic intensity of 0.53 W/cm^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ludge s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aerobic digestion, the excess sludge was irradiated by low intensity ultrasound at a frequency of 28 kHz and acoustic intensity of 0.53 W/cm^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ludge stabilization without ultrasonic treatment can be achieved after 17 d of digestion, whereas the digestion time of ultrasonic groups can be cut by 3-7 d. During the same digestion elapsing, in ultrasonic groups the total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 removal rate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kinetics of aerobic digestion of excess sludge with ultrasound can also be described with first-order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intensity ultrasound excess sludge aerobic digestion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