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路绿化隔离带消减颗粒物效应及配置参数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小平 汪小爽 周志翔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0-114,共5页
交通污染已成为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居民的生活、工作、出行产生了严重影响,而绿化隔离带可作为优化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空气质量的一种有效且经济地措施。基于实验测定评价道路绿化隔离带对非机动车道空气颗粒物浓度的... 交通污染已成为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居民的生活、工作、出行产生了严重影响,而绿化隔离带可作为优化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空气质量的一种有效且经济地措施。基于实验测定评价道路绿化隔离带对非机动车道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并提出分层疏透度来表征样带垂直结构特征,分析绿化隔离带配置方式对街道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绿化隔离带可较好地改善街道空气质量,对TSP和PM10的消减效果较PM2.5好;颗粒物的消减效果与样带的植物配置结构有紧密联系,分析结果显示颗粒物消减效率均与0~2m高度区间内的疏透度呈显著负相关。在交通流量较大的城市干道上,应该减少或者避免使用冠大荫浓的高大乔木,多配置结构紧密和叶密度较大的灌木植物。本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道路绿化参数化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撑,为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颗粒物 道路绿化隔离带 分层疏透度 消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中东部省域面板数据 被引量:37
2
作者 潘兴侠 何宜庆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3期33-38,共6页
文章首先通过区分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将工业生态效率分解为源头消减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以此来构建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模型,评价了2005-2010年中国中部和东部各省工业生态效率;其次分别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模型研究产业结构、外资利用、... 文章首先通过区分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将工业生态效率分解为源头消减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以此来构建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模型,评价了2005-2010年中国中部和东部各省工业生态效率;其次分别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模型研究产业结构、外资利用、研发投资和污染治理投资四因素对源头消减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的影响;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以源头消减为核心、转变工业结构、积极引进外资、加大科研投入和加强政府主导等中部地区提升工业生态效率水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生态效率 源头消减效率 末端治理效率 中国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