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氧化处理法对聚丙烯表面涂装性的改良研究 Ⅰ.聚丙烯表面的臭氧氧化反应过程 被引量:5
1
作者 于建 宋宗升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6年第4期11-15,共5页
讨论了用臭氧氧化法对聚丙烯表面进行涂装性改良时,聚丙烯均聚物、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及无规共聚物表面的臭氧氧化反应过程。ATR-IR、ESCA及SEM的结果表明,3种聚丙烯有相同的反应过程,即臭氧氧化反应首先使材料表面的聚丙烯部分生成PP... 讨论了用臭氧氧化法对聚丙烯表面进行涂装性改良时,聚丙烯均聚物、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及无规共聚物表面的臭氧氧化反应过程。ATR-IR、ESCA及SEM的结果表明,3种聚丙烯有相同的反应过程,即臭氧氧化反应首先使材料表面的聚丙烯部分生成PP-OH和PP-C=CH,然后-C=C-被臭氧氧化分解生成酮、醛或羧基等,最终氧化产物以羧基为主。臭氧氧化主要发生在处于材料表面非晶态中的丙烯叔H部分上。但由于臭氧对聚丙烯及其共聚物表面的攻击方式不同,溶剂洗净后3种聚丙烯状态将有很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共聚物 臭氧 氧化 涂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氧化处理法对聚丙烯表面涂装性的改良 Ⅱ.臭氧浓度及臭氧发生气组成对聚丙烯表面氧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建 宋宗升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7年第1期11-14,共4页
讨论了用臭氧氧化法对聚丙烯表面进行涂装性改良时,臭氧浓度和臭氧发生气组成对聚丙烯表面氧化过程的影响。我们发现,随臭氧浓度的增加,各种聚丙烯表面上COOH基的生成速率变大,而OH基的生成速率变小,且表面上COOH基和OH基的生成比变大... 讨论了用臭氧氧化法对聚丙烯表面进行涂装性改良时,臭氧浓度和臭氧发生气组成对聚丙烯表面氧化过程的影响。我们发现,随臭氧浓度的增加,各种聚丙烯表面上COOH基的生成速率变大,而OH基的生成速率变小,且表面上COOH基和OH基的生成比变大。在相同的臭氧浓度下,COOH基的生成速率和聚丙烯种类无关,各种聚丙烯表面上COOH的生成速率大体相等。而OH基的生成速率及COOH基、OH基生成比和聚丙烯的种类有关,就COOH基和OH基生成比而言,其大小顺序为均聚物>嵌段共聚物>无规共聚物。臭氧发生气组成对聚丙烯表面氧化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和臭氧发生气为空气时的情况相比,当臭氧发生气为氧气时,即使其体系中臭氧浓度的变化很小,也会引起较大的表面氧吸收量或表面氧化分解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臭氧浓度 氧化 涂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及R_(pc)对无铬耐指纹热镀锌板表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胡燕慧 张浩 +3 位作者 滕华湘 李洁 商婷 刘光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7-152,共6页
目的研究热镀锌板表面平均粗糙度Ra和峰值数Rpc对无铬耐指纹热镀锌板表面耐指纹性、耐腐蚀性和涂装性的影响。方法将Ra=0.6~1.1μm和Rpc=55~100的热镀锌板制成耐指纹板,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其组成,采用分光光度仪分析其耐指纹性,... 目的研究热镀锌板表面平均粗糙度Ra和峰值数Rpc对无铬耐指纹热镀锌板表面耐指纹性、耐腐蚀性和涂装性的影响。方法将Ra=0.6~1.1μm和Rpc=55~100的热镀锌板制成耐指纹板,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其组成,采用分光光度仪分析其耐指纹性,采用硫酸铜混合溶液滴定和盐雾试验方法检测其耐腐蚀性,采用涂漆和冲击实验检测其涂装性。结果耐指纹膜和锌层表面形成Si—O—Zn金属键,耐指纹膜除了物理结合,还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与锌层表面结合。在充分交联固化和化学键合的情况下,无铬耐指纹热镀锌板耐指纹性不受热镀锌板Ra和Rpc的影响;热镀锌板Ra值越低,耐腐蚀性越好;耐指纹膜单位质量为1.1 g/m2,Ra≤1.1μm时,耐指纹板72 h盐雾试验白锈面积不大于5%;热镀锌板Rpc值越高,无铬耐指纹热镀锌板涂装性越好,Rpc≥80时,耐指纹热镀锌板涂漆冲压后,漆膜完好。结论 Ra和Rpc对热镀锌板耐指纹性影响不大,对耐磨蚀性和涂装性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铬耐指纹热镀锌板 平均粗糙度 峰值数 耐指纹 耐腐蚀 涂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聚烯烃的开发现状 被引量:11
4
作者 舒文艺 《塑料》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1-45,共5页
通过共聚、接枝、有机化学反应、低分子量化、复合化等多种方法将极性、反应或其它功能基因引入聚烯烃中,从而获得各种功能性聚烯烃。本文介绍功能性聚烯烃的开发现状。
关键词 聚烯烃 功能聚烯烃 反应 涂装性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