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涂层石墨管对生物样品中微量镉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林淑钦 陈树榆 陈永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9-84,共6页
本文采用金属涂层石墨管,结合使用(NH_4)_2HPO_4为基体改进剂及自动雾化淀积进样技术,对生物样品Cd的测定进行研究.通过实验表明,Ta,Zr,W,La等金属涂层管可提高镉的测定灵敏度和精度,有很强的抗共存离子干扰的能力,并可降低背景吸收干扰.
关键词 生物样品 涂层石墨管 原子吸收法 生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石墨管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痕量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京 齐文启 +1 位作者 刘大利 吴邦灿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34-36,共3页
比较了多种涂层金属和基体改进剂对测定水中铍的影响,建立了涂镧石墨管结合基体改进剂(磷酸二氢铵)测定水中痕量铍的方法。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037 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7.4%,回收率为98%~106%。
关键词 涂层石墨管 基体改进剂 水质监测 原子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流脉冲电子束改性石墨/硬质合金自润滑涂层性能
3
作者 张悦 郑钰 +2 位作者 何星池 陈飞 董福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
【目的】硬质合金是一种以微米级难熔金属化合物(WC、TaC、TiC、NbC)粉末为硬质相,以过渡族金属(Co、Fe、Ni)粉末为烧结黏结相,经高温烧结制备而成的合金。硬质合金因具有高硬度、高强度、耐磨耐腐蚀性和良好高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刀具... 【目的】硬质合金是一种以微米级难熔金属化合物(WC、TaC、TiC、NbC)粉末为硬质相,以过渡族金属(Co、Fe、Ni)粉末为烧结黏结相,经高温烧结制备而成的合金。硬质合金因具有高硬度、高强度、耐磨耐腐蚀性和良好高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刀具材料等工业领域,被称为“工业牙齿”。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数控机床、轨道交通、核工程、新能源、先进医疗装备、环保节能装备等高端制造产业对高性能高稳定性刀具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采用涂层镀膜等表面处理方法将固体润滑剂涂覆在刀具表面,或将固体润滑剂作为添加剂加入刀具材料基体,利用固体润滑剂高温稳定的优点,在服役刀具表面形成连续的固态润滑层,有利于刀具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方法】以WC-Co硬质合金粉末(粒径15~45μm)为耐磨组元,以石墨粉末(粒径80~200μm)为固体润滑剂,通过球磨法制备球形复合粉末,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将复合粉末沉积为石墨/WC-Co涂层,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能量密度27 keV、脉冲间隔15 s)进行辐照处理,辐照次数为1、10、20和30。对处理后涂层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观察。【结果】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后,重熔涂层表面致密平整,改性层厚度可达294μm,表面硬度最高可达800 HV,平均摩擦系数最低可降至0.10。显微结构分析表明,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后涂层表面生成纳米尺寸的WC相、Co_(3)W_(9)C_(4)相和类金刚石结构,使涂层表面显微硬度大幅提高;电子束使涂层表面大块石墨溶解后重新析出,生成椭球状石墨,同时石墨在电子束作用下分离成石墨烯片层,均匀覆盖在涂层表面,有效降低了涂层表面的摩擦系数;部分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结构,有效提升了涂层的表面硬度。【结论】采用热喷涂沉积和强流脉冲电子束改性的两步技术,制备了表面均匀、致密细小的WC-Co合金,诱导了球状石墨、石墨烯和金刚石共同组成复合碳结构,有效提高了涂层的硬度并降低表面的摩擦系数。所制备的纳米复合自润滑涂层为高端装备制造刀具行业提供了一种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脉冲电子束 石墨/硬质合金涂层 石墨 金刚石 耐磨性能 显微组织 相组成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石墨烯复合防腐涂层研究进展
4
作者 黄哲伟 姜来旭 +1 位作者 朱一鸣 康思波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53-1660,共8页
石墨烯的无序随机排布已成为阻碍石墨烯复合防腐涂层性能进一步提升的瓶颈,现已从石墨烯定向排序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拓扑结构优化、定向排布策略和定向排布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该文介绍了石墨烯拓扑优化的理... 石墨烯的无序随机排布已成为阻碍石墨烯复合防腐涂层性能进一步提升的瓶颈,现已从石墨烯定向排序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拓扑结构优化、定向排布策略和定向排布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该文介绍了石墨烯拓扑优化的理论研究,梳理了几种石墨烯复合涂层屏蔽性能模型;阐述了基于电场和磁场的外场调控法,以及层层、蒸发诱导和抽滤诱导等自组装法两类调控策略的优缺点,概述了石墨烯定向排布对防腐涂层低频阻抗和服役寿命的影响规律;最后,提出了发展定向石墨烯复合防腐涂层工业应用的建议:通过有限元等模拟方法进一步优化石墨烯拓扑结构、开发适合工业化应用的大面积定向石墨烯复合涂层涂装技术、通过定向排布技术突破石墨烯的逾渗值瓶颈、妥善解决石墨烯纵向间距与涂层导电性之间的矛盾和制定定向石墨烯复合涂层测试的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序随机排布 定向石墨烯复合涂层 拓扑结构优化 定向排布策略 防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激光沉积Cu-Al_(2)O_(3)-石墨复合涂层微观结构及耐磨损性能
5
作者 孙启帆 林钟卫 +3 位作者 刘博 章钢 李波 姚建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5,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石墨含量对超音速激光沉积Cu-Al_(2)O_(3)-石墨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耐磨损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谱仪、维氏硬度计、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系统、X射线衍射仪、摩擦磨损测试对复合涂层的微观... 目的研究不同石墨含量对超音速激光沉积Cu-Al_(2)O_(3)-石墨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耐磨损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谱仪、维氏硬度计、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系统、X射线衍射仪、摩擦磨损测试对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耐磨损性能及磨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原始粉末中镀铜石墨质量占比的增加,Cu-Al_(2)O_(3)-石墨复合涂层的沉积效率逐渐降低。基于Al_(2)O_(3)颗粒的原位喷丸效应及激光辐照的加热软化效应,复合涂层具有致密的微观组织,且复合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单一添加Al_(2)O_(3)颗粒可以将Cu涂层的硬度从108.19HV0.2提高至121.82HV0.2。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大,涂层的显微硬度逐渐降低,镀铜石墨在原始粉末中的质量分数从5%增至15%,Cu-Al_(2)O_(3)-石墨复合涂层的硬度从116.09HV0.2降至94.17HV0.2。添加石墨能够在复合涂层表面形成固体润滑层,降低复合涂层的摩擦因数,提升涂层的耐磨损性能。CuAlGr10复合涂层具有最优的耐磨损性能,磨损率为0.7×10^(−4)mm^(3)/(N·m)。此外,由于激光辐照促进了复合涂层内部颗粒间的界面结合,均匀分散在石墨润滑相中的Al_(2)O_(3)颗粒作为负载支撑和耐磨相,可进一步降低复合涂层的磨损率。结论Cu-Al_(2)O_(3)-石墨复合涂层优异的耐磨性能是润滑相石墨颗粒和硬质增强相Al_(2)O_(3)颗粒共同作用的结果,石墨的添加能够降低复合涂层的摩擦因数,提升涂层的耐磨损性能,但过量的石墨颗粒会对涂层产生割裂作用,导致增强相Al_(2)O_(3)颗粒脱离涂层,从而加剧涂层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激光沉积 Cu-Al_(2)O_(3)-石墨复合涂层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耐磨损性能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时间热处理后镍-石墨封严涂层力学性能演变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洪森 刘九军 +6 位作者 汪云程 吕亮 廖桓毅 罗屹峰 罗张吉 蒋耀年 毛卫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208,共4页
预测超长服役时间后镍-石墨封严涂层的可靠性对合理维护涂层和提升航空发动机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热喷涂技术制备了镍-石墨涂层样品,研究了在200℃、300℃和400℃下分别热处理400 h、800 h、1 200 h、1 600 h、2 000 h后镍-... 预测超长服役时间后镍-石墨封严涂层的可靠性对合理维护涂层和提升航空发动机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热喷涂技术制备了镍-石墨涂层样品,研究了在200℃、300℃和400℃下分别热处理400 h、800 h、1 200 h、1 600 h、2 000 h后镍-石墨涂层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演变。研究表明:热处理时间及温度对涂层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涂层的硬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400℃热处理2 000 h后,涂层的表面和截面硬度达到最小值,分别为0.46 GPa和0.63 GPa。涂层的内聚强度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略有增加再降低,400℃下热处理2 000 h后达到最小值0.43 MPa。镍和石墨发生氧化、晶粒生长、残余应力释放是导致在热处理过程中镍-石墨涂层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石墨封严涂层 热处理 力学性能 超长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底石墨烯涂层的层间滑移减磨性能研究
7
作者 周家源 卢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4,共11页
石墨烯薄膜作为一种二维材料,是提高微/纳机电系统(MEMS/NEMS)摩擦力学性能的优异润滑剂.为了探究基底材料和石墨烯层数对其减磨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在不同基底制备了不同层数的石墨烯涂层,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实验和分子动力学(MD)... 石墨烯薄膜作为一种二维材料,是提高微/纳机电系统(MEMS/NEMS)摩擦力学性能的优异润滑剂.为了探究基底材料和石墨烯层数对其减磨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在不同基底制备了不同层数的石墨烯涂层,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实验和分子动力学(MD)仿真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石墨烯层数对减磨效应的影响.并且通过建立不同层数石墨烯涂层的摩擦性能分析模型,探究出石墨烯层间滑移是产生减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不同载荷下,石墨烯涂层对硅基底和铜基底均有优异的减磨效果,摩擦力随着石墨烯层数的增加逐渐降低,当石墨烯层数大于10层时,达到最优99.3%的减磨效果.通过仿真分析发现,随着层数增加,石墨烯与基底的干摩擦转变为石墨烯的层间摩擦,并产生层间剪切滑移,石墨烯层间滑移是导致多层石墨烯优异减磨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涂层 原子力显微镜 分子动力学仿真 剪切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粉/Nafion-铅复合电极电还原草酸制乙醇酸
8
作者 靳钰阳 牛传峰 +1 位作者 刘英硕 丁石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3-1013,共11页
以Nafion溶液为黏结剂,在纯铅基体上涂覆4.17μm的石墨粉颗粒,制备了石墨粉/Nafion-铅复合电极,对其进行了比表面积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镜表征,并用于电还原草酸制备乙醇酸的实验。可以观察到石墨粉/Nafion-铅复合电极的比表面积为0.30... 以Nafion溶液为黏结剂,在纯铅基体上涂覆4.17μm的石墨粉颗粒,制备了石墨粉/Nafion-铅复合电极,对其进行了比表面积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镜表征,并用于电还原草酸制备乙醇酸的实验。可以观察到石墨粉/Nafion-铅复合电极的比表面积为0.3022m^(2)/g,远大于纯铅比表面积,并且负载在铅表面的石墨粉形成斑块和裂缝结构,能够为草酸电还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使草酸能够在电极表面进行四电子的深度还原,从而生成更多的乙醇酸。通过改变电位、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电还原实验,评价了其草酸还原活性及乙醇酸选择性等性能,结果表明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在恒定还原电位-1.6V、60℃的条件下,石墨粉/Nafion-铅复合电极对草酸的转化率达到了50.85%,乙醇酸的选择性高达73.26%,且乙醇酸的法拉第效率为80.90%,这些性能均显著优于纯铅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草酸电还原 乙醇酸 表面 石墨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银-石墨涂层316L不锈钢双极板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及表征 被引量:16
9
作者 梁鹏 徐洪峰 +2 位作者 刘明 卢璐 傅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5-600,共6页
316L不锈钢以其质轻,价廉,易加工成型以及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而成为极具潜力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但其在电池运行环境中仍有一定缺陷.在阴极条件下不锈钢板易钝化,增加了与碳纸扩散层间的界面接触电阻;而在阳极条件下,则由... 316L不锈钢以其质轻,价廉,易加工成型以及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而成为极具潜力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但其在电池运行环境中仍有一定缺陷.在阴极条件下不锈钢板易钝化,增加了与碳纸扩散层间的界面接触电阻;而在阳极条件下,则由于金属离子的溶解,污染了膜电极,引起催化剂中毒,从而降低电池输出功率,影响电池性能.本文采用喷涂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导电石墨涂层,测得其与Toray060碳纸的接触电阻为80.6mΩ·cm2.如果在制备石墨涂层前预镀薄层银,则可使其接触电阻降至19.8mΩ·cm2.因此,本文利用Tafel曲线、恒电位氧化等电化学方法,对该镀银-石墨涂层316L不锈钢与原316L不锈钢和镀银316L不锈钢在模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阳极工作环境条件下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镀银不锈钢和镀银-石墨涂层不锈钢较原不锈钢的腐蚀电位分别提高了0.49和0.35V,腐蚀电流密度下降1-2个数量级,维持在10-6-10-7A·cm-2.而镀薄银钢板则因为银层较薄存在微孔,使得部分不锈钢基体外露,形成腐蚀电池而更易于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双极板 316L不锈钢 石墨涂层 镀银-石墨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微织构化石墨涂层对铝合金表面的协同减摩机理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思思 刘强 +4 位作者 刘金刚 姜胜强 廖君慧 余锦 何建国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9-38,共10页
目的研究微织构和固体润滑涂层对铝合金表面减摩、抗磨性能的协同作用效果,为铝合金内燃机活塞外圆表面的减摩、抗磨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脉冲Nd:YAG激光器在试件表面加工出具有规则形貌的正方形凹坑阵列,利用热喷涂工艺在微织构化基... 目的研究微织构和固体润滑涂层对铝合金表面减摩、抗磨性能的协同作用效果,为铝合金内燃机活塞外圆表面的减摩、抗磨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脉冲Nd:YAG激光器在试件表面加工出具有规则形貌的正方形凹坑阵列,利用热喷涂工艺在微织构化基体表面喷覆固体石墨涂层,在乏油条件下,利用HSR-2M型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超景深显微系统对试样磨损表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微织构几何参数、相对滑动速度、涂层特性对摩擦副表面减摩、抗磨作用的协同机理及影响规律。结果在乏油润滑条件下,仅覆盖石墨涂层的摩擦副表面,摩擦系数较光滑表面降低了44%。经微织构修饰的摩擦副表面,其摩擦系数明显小于光滑表面,其中微织构所占面密度为8.2%时摩擦系数最低,相对于光滑表面降低了67.4%。当在微织构和石墨涂层的协同作用下,摩擦系数进一步降低至0.07,且铝合金基底表面未见明显磨损,此外较高的滑动速度有利于摩擦系数的进一步降低。结论微织构和石墨涂层的协同作用下,能有效改善乏油工况下铝合金表面的摩擦学性能,合理的几何参数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减摩和抗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激光微织构 石墨涂层 乏油润滑 协同减摩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器铜板等离子喷涂镍-石墨涂层的耐磨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亚楠 杨军 +4 位作者 常卓 王帅 白宇 唐长斌 邹德宁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78,共8页
为提高连铸结晶器铜板的使用寿命和铸坯质量,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结晶器铜板材料Cr-Zr-Cu基体上制备镍-石墨自润滑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喷涂粉末和涂层的组织形貌进行表征,通过球-盘式摩擦磨损实验研究载荷和温度对镍-石墨... 为提高连铸结晶器铜板的使用寿命和铸坯质量,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结晶器铜板材料Cr-Zr-Cu基体上制备镍-石墨自润滑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喷涂粉末和涂层的组织形貌进行表征,通过球-盘式摩擦磨损实验研究载荷和温度对镍-石墨自润滑涂层、摩擦系数、磨损量的影响,并对涂层的磨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制备的镍-石墨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结构致密;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均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不同载荷下涂层的磨损机制均是磨粒磨损,且随着载荷增加,磨粒磨损加剧;涂层的摩擦系数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且磨损机制均为氧化磨损,但是温度为225℃时,以石墨的润滑作用为主,温度为425℃时,石墨相被氧化镍覆盖,石墨的润滑作用降低,以氧化镍的润滑作用为主.镍-石墨涂层能显著降低Cr-Zr-Cu基体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提高结晶器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 镍-石墨涂层 摩擦系数 磨损量 结晶器铜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煤器表面耐腐超导热石墨烯复合涂层的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俐俊 张浩 +1 位作者 苑昭阔 袁志成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8-523,共6页
为解决燃煤电厂省煤器的磨损及腐蚀问题,同时不影响其换热性能,通过添加石墨烯改性瓷釉,并采用喷涂技术制备新型石墨烯复合涂层.对石墨烯复合涂层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硬度测试、静态硫酸腐蚀试验、导热性能测试及拉伸试验,研究其性... 为解决燃煤电厂省煤器的磨损及腐蚀问题,同时不影响其换热性能,通过添加石墨烯改性瓷釉,并采用喷涂技术制备新型石墨烯复合涂层.对石墨烯复合涂层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硬度测试、静态硫酸腐蚀试验、导热性能测试及拉伸试验,研究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石墨烯复合涂层的结构致密,孔隙率小且硬度大,耐磨、耐腐性能良好,可以有效地保护基体材料.石墨烯复合涂层的导热系数达到38 W·(m·K)^(-1),远优于传统的陶瓷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煤器 石墨烯复合涂层 超导热 耐磨 耐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防护中石墨烯基多功能涂层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文静 宋进朝 张晓光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76,共7页
镁及其合金具有优良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使其可用于最重要的工业应用,如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学和电子产品,然而耐腐蚀性差的特性限制了其应用。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二维原子结构和优异性能可以实现传统材料的表面功能化,成为智能多功能... 镁及其合金具有优良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使其可用于最重要的工业应用,如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学和电子产品,然而耐腐蚀性差的特性限制了其应用。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二维原子结构和优异性能可以实现传统材料的表面功能化,成为智能多功能涂层。重点阐述了耐蚀耐磨一体化涂层、耐腐蚀超疏水一体化涂层、耐腐蚀自修复涂层等3类石墨烯基多功能涂层在镁合金表面防护中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基多功能涂层 镁合金 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管涂层技术测定环境样品中锡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焰 张怀成 王在峰 《中国环境监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0-31,共2页
石墨管涂层技术测定环境样品中锡高焰,张怀成,王在峰(山东济南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250014)”石墨炉法测锡步骤简单,适合成份复杂的环境样品测定。但因普通石墨管表面有孔隙,样品加入后发生渗透,产生记忆效应,影响测定的... 石墨管涂层技术测定环境样品中锡高焰,张怀成,王在峰(山东济南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250014)”石墨炉法测锡步骤简单,适合成份复杂的环境样品测定。但因普通石墨管表面有孔隙,样品加入后发生渗透,产生记忆效应,影响测定的精密度和灵敏度。我们根据齐文启等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石墨管涂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涂层的性质及在抗菌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欣 田惠博 +4 位作者 于军 刘洋 李宁 王丽丽 王苹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9-139,共11页
石墨烯材料--石墨烯纳米片(Graphene nanoflakes,GFs)、氧化石墨烯(GO)或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的石墨烯膜(CVD-G),自问世起,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新型碳纳米材料。通过转移方法或者溶剂助技术,可以将CVD-G... 石墨烯材料--石墨烯纳米片(Graphene nanoflakes,GFs)、氧化石墨烯(GO)或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的石墨烯膜(CVD-G),自问世起,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新型碳纳米材料。通过转移方法或者溶剂助技术,可以将CVD-G和表面含有亲水基团的GFs或GO涂覆于基体表面,形成石墨烯基涂层,涂层以其独特的形貌、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呈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和细胞外基质特点,显著影响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等行为。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生物活性石墨烯基涂层材料在细胞培养、细胞生长、组织工程支架和生物医疗器械中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着重围绕石墨烯涂层的成分和制备方法,总结具有抗菌活性的石墨烯材料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与最新进展,围绕石墨烯基二维涂层(涂覆于基底的二维表面)和石墨烯基三维结构(基底为三维支架)对多种哺乳细胞的相容性和细胞行为调控,综述了石墨烯材料在组织工程支架和植入体表面改性中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生物活性石墨烯基涂层的研制方向与应用展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涂层 生物活性 抗菌膜 组织工程 生物医疗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碳键联石墨烯涂层的宏观摩擦磨损特性
16
作者 王彬 周剑 +4 位作者 祝宸宇 李莉华 叶家鑫 刘小君 刘焜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1-170,共10页
石墨烯作为固体润滑剂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目前宏观载荷下多层石墨烯涂层对微机电系统硅材料器件的保护作用尚.待进一步探索。利用线性往复摩擦试验机,对硅基底上厚度约为230 nm的多层碳键联石墨烯(CBG)涂层进行常温高接触应力条件下的... 石墨烯作为固体润滑剂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目前宏观载荷下多层石墨烯涂层对微机电系统硅材料器件的保护作用尚.待进一步探索。利用线性往复摩擦试验机,对硅基底上厚度约为230 nm的多层碳键联石墨烯(CBG)涂层进行常温高接触应力条件下的宏观摩擦磨损特性分析。试验结果发现:CBG涂层显著降低了硅片表面的摩擦因数以及磨损程度。当载荷从1n.(约551 MPa)增加至5N(约942 MPa),摩擦因数均稳定在0.12~0.18。进一一步,在5 N大载荷作用下的18000次往复摩擦中,摩擦因数仍基本维持在0.2以下,最低磨损率约为5.0×10^(-7)mm^(3)/(N·m),有效验证了CBG涂层优异的宏观摩擦磨损性能。CBG涂层上出现的块状碎片、剥离坑和连续划痕是磨损退化的基本缺陷形式,较高接触应力下磨损颗粒产生的犁削行为可能是涂层被逐渐剥落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表明CBG涂层在宏观载荷下具有优异的减摩耐磨性能,可以揭示涂层的磨损过程和破坏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键联石墨涂层 摩擦磨损 磨损颗粒 划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锌粉涂料技术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立伟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3-82,共10页
石墨烯锌粉涂料体现了新材料、新机理和卓越性能的特征,成为涂料行业的一个突破性创新。文章综述了石墨烯锌粉涂料的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石墨烯独特的原子片层结构和不可渗透性,以及优异的力、热、电性能,贡献了石墨烯锌粉涂料新的防... 石墨烯锌粉涂料体现了新材料、新机理和卓越性能的特征,成为涂料行业的一个突破性创新。文章综述了石墨烯锌粉涂料的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石墨烯独特的原子片层结构和不可渗透性,以及优异的力、热、电性能,贡献了石墨烯锌粉涂料新的防护机理。石墨烯的物理屏蔽作用、活化锌粉作用以及增强力学强度作用,在高性能石墨烯锌粉涂料中发挥了主导作用。石墨烯锌粉涂料优先物理屏蔽主导防护机理,与传统环氧富锌涂料优先阴极保护机理有着本质差异。石墨烯锌粉涂料在防腐性能、力学性能、施工性能以及节约锌粉和节能降碳等方面,均体现出明显优势,石墨烯低锌和石墨烯锌粉双涂层更具有创新优势。总结了近期石墨烯锌粉涂料在桥梁、风电、化工、水电、建筑、集装箱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和现状。最后,指出石墨烯锌粉涂料技术和替代传统环氧富锌涂料的应用发展趋势,以及对钢结构长效保护的技术创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锌粉涂料 不可渗透性 活化锌粉 石墨烯锌粉双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石墨烯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被引量:10
18
作者 田惠博 张强 +4 位作者 闫岩 赵淑华 王丽丽 王欣 孙德烨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3-409,共7页
首先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其次用原位还原法将银氨溶液中的Ag纳米粒子通过还原剂葡萄糖和GO复合,获得Ag/GO胶体;最后在真空干燥条件下得到Ag/GO涂层,并用真空阶梯热还原技术制备Ag/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涂层。利用X射线... 首先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其次用原位还原法将银氨溶液中的Ag纳米粒子通过还原剂葡萄糖和GO复合,获得Ag/GO胶体;最后在真空干燥条件下得到Ag/GO涂层,并用真空阶梯热还原技术制备Ag/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膜样品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并用润湿角测量仪和抑菌环方法分别检测样品的亲/疏水性和抗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基膜材料与基底结合较好,Ag纳米粒子在石墨烯片层间呈球形均匀分布,粒径为20~50nm;纯GO和rGO膜表面未见菌落,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出现有效抑菌环;复合Ag纳米粒子后,涂层的抑菌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与Ag/GO复合膜相比,Ag/rGO复合膜呈更强的抗菌活性,即低温退火有助于提高石墨烯基复合涂层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基涂层材料 银/石墨烯抗菌涂层 阶梯热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泳法的石墨烯涂层制备与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洪红 陈苏琳 +2 位作者 陈茜 张执南 沈彬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1-400,共10页
采用电泳沉积方法在硅基体上制备石墨烯涂层,研究了不同电压对石墨烯涂层表面形貌、微观结构与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在往复式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石墨烯涂层在不同载荷(1~9 N)下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光学显... 采用电泳沉积方法在硅基体上制备石墨烯涂层,研究了不同电压对石墨烯涂层表面形貌、微观结构与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在往复式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石墨烯涂层在不同载荷(1~9 N)下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石墨烯涂层的表面形貌、结构特征、磨损表面形貌及石墨烯结构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石墨烯涂层可将硅基体的表面摩擦系数从0.6降至0.1;在低压(15~60 V)条件下电泳制备的石墨烯涂层具有更加致密的微观结构,表面承载能力强,减摩性能优异.本研究中揭示了基于电泳法制备的石墨烯涂层作为固体润滑涂层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涂层 电泳沉积 摩擦 承载能力 固体润滑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刀具的石墨烯复合涂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泽锴 弭弘尧 陈特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99,共4页
采用机械球磨后激光熔敷方法,在WC-6%Co数控机床刀具表面制备石墨烯-Cr Al Ni复合涂层,并进行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分析,以及与Cr Al Ni常规涂层的耐磨损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由石墨烯、Ni Al相和Cr组成,显著改善数控... 采用机械球磨后激光熔敷方法,在WC-6%Co数控机床刀具表面制备石墨烯-Cr Al Ni复合涂层,并进行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分析,以及与Cr Al Ni常规涂层的耐磨损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由石墨烯、Ni Al相和Cr组成,显著改善数控机床刀具的耐磨损性能和抗氧化性能。与Cr Al Ni常规涂层相比,石墨烯-Cr Al Ni复合涂层25℃磨损体积减小66%、250℃磨损体积减小72%、500℃磨损体积减小74%,900℃高温氧化60 min后质量增加率减小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CrAlNi复合涂层 数控机床刀具 耐磨损性能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