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浸渗时间对C/C-SiC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沛宇 徐永东 +2 位作者 范尚武 张立同 成来飞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采用反应熔体浸渗法,经不同的浸渗时间渗Si制备了3种不同的C/C—SiC复合材料,测试了材料的增重率、体积密度、断裂韧性及三点弯曲强度,分析了材料的物相组成,并观察了材料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得到的C/C—SiC复合材料中,主... 采用反应熔体浸渗法,经不同的浸渗时间渗Si制备了3种不同的C/C—SiC复合材料,测试了材料的增重率、体积密度、断裂韧性及三点弯曲强度,分析了材料的物相组成,并观察了材料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得到的C/C—SiC复合材料中,主要存在纳米级和微米级2种尺度的SiC颗粒,随着浸渗时间延长,材料的体积密度和SiC含量随之增加,但抗弯强度随之降低。浸渗时间从0.5h延长到5h,材料的密度从2.16g·cm^-3增加到2.21g·cm^-3,SiC的质量百分含量从21.54%增加到31.72%,三点弯曲强度从133MPa下降到86MPa,3种复合材料均表现出一种类似于金属材料的非脆性断裂行为,断裂应变约为1.3%,断裂韧性为9-10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渗时间 C/C-SIC复合材料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法制备复合材料的多组分伪势LBM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培生 王昭太 +2 位作者 赵万东 钟源 张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5,共9页
采用修正的多组分伪势模型(EFM)模拟了液态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过程中多孔介质内的浸渗过程,研究了黏度比(M)、壁面润湿性、雷诺数(Re)、孔隙率以及不同分形结构对浸渗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黏度比越大,浸渗饱和度(S)越低、浸渗时间(t)... 采用修正的多组分伪势模型(EFM)模拟了液态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过程中多孔介质内的浸渗过程,研究了黏度比(M)、壁面润湿性、雷诺数(Re)、孔隙率以及不同分形结构对浸渗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黏度比越大,浸渗饱和度(S)越低、浸渗时间(t)越短,并且M>90时,黏度比对饱和度和浸渗时间影响可忽略不计,此时接触角的影响较小; Re越小,浸渗饱和度越高、浸渗时间越长,同时壁面润湿性的影响越大;当入口Re一定时,孔隙率越小,分形多孔的渗透率越低,由于孔隙分布不均,造成流体在局部优先浸渗,导致浸渗时间减少、饱和度降低;对不同的分形多孔介质,壁面润湿性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对A类(标准分形)和C类(固体骨架偏右)的多孔介质,接触角(θ)越大,饱和度越低、浸渗时间越短;对B(固体骨架偏上)和D类(固体骨架偏左上)分形多孔,随接触角的增大,饱和度和浸渗时间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在接触角小于90°的区间内出现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多组分伪势模型 多孔介质 饱和度 浸渗时间 分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