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Pt/C催化剂通过浸渍-还原法制备疏水催化剂 被引量:9
1
作者 肖成建 胡胜 +2 位作者 傅中华 罗阳明 王和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9期855-859,共5页
选择XC-72R炭黑为载体,采用改进的浸渍-还原法制备了2-3 nm高分散度Pt/C催化剂。研究了还原温度、还原剂、pH和甲醛用量等工艺条件对Pt粒径大小及分散度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提高溶液pH和反应... 选择XC-72R炭黑为载体,采用改进的浸渍-还原法制备了2-3 nm高分散度Pt/C催化剂。研究了还原温度、还原剂、pH和甲醛用量等工艺条件对Pt粒径大小及分散度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提高溶液pH和反应温度、增加甲醛用量均有助于得到Pt粒子粒径较小的高分散度Pt/C催化剂,较佳的工艺条件为:用乙二醇与水为炭黑分散溶剂,反应温度80-90℃,pH≈11,甲醛用量80倍于PtCl62-物质的量,可以制备Pt粒子粒径在2 nm左右的高分散度Pt/C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催化剂 疏水催化剂 浸渍-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还原法制备SPE膜-电极组件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唐金库 巴俊洲 +2 位作者 蒋亚雄 李军 吴文宏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9期116-120,共5页
为了研究浸渍-还原法对制备SPE膜-电极组件的影响,对浸渍-还原法的2个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通过方程计算出液膜厚度和[Pt(NH3)4]2+离子在液膜内的扩散系数,并得出以下结论:浸渍过程应为液膜扩散,使[Pt(NH3)4]2+在膜内的分布为直线... 为了研究浸渍-还原法对制备SPE膜-电极组件的影响,对浸渍-还原法的2个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通过方程计算出液膜厚度和[Pt(NH3)4]2+离子在液膜内的扩散系数,并得出以下结论:浸渍过程应为液膜扩散,使[Pt(NH3)4]2+在膜内的分布为直线,有利于还原过程中控制晶核生长速度,从而获得微细的铂颗粒;为了在膜的内表层形成精细的铂颗粒,要求离子膜内扩散是还原过程的控制步骤,同时还要求有快速的界面化学反应及较高的还原剂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还原法 液膜扩散 界面化学反应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掺杂三聚氰胺-甲醛气凝胶的浸渍-还原法制备 被引量:1
3
作者 瞿静 付志兵 +3 位作者 黄小丽 易勇 唐永建 王朝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8-122,共5页
以PdCl2为活化敏化液,水合肼为还原剂,采用化学浸渍-还原法在常温下制得了磁性金属Ni掺杂三聚氰胺-甲醛(MF)气凝胶,为金属掺杂气凝胶的制备寻得了新的途径。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对Ni掺杂MF气凝... 以PdCl2为活化敏化液,水合肼为还原剂,采用化学浸渍-还原法在常温下制得了磁性金属Ni掺杂三聚氰胺-甲醛(MF)气凝胶,为金属掺杂气凝胶的制备寻得了新的途径。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对Ni掺杂MF气凝胶进行表征,SEM和TEM均表明,经浸渍-还原处理后的MF气凝胶骨架中较均匀地分布着粒径约100nm的金属Ni颗粒,其中部分颗粒生长连结形成较大团簇。N2吸-脱附实验数据显示,掺入金属Ni后,MF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微孔体积均减小,表明浸渍-还原处理后得到的金属Ni颗粒均匀分布于MF气凝胶孔隙中,其中少量大孔的出现是由形成团簇的Ni颗粒填充了部分纯MF气凝胶的孔隙撑开了孔隙结构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掺杂 MF气凝胶 活化敏化 浸渍-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还原法制备的Pt-Co/C催化剂电催化还原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郎德龙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12-1216,共5页
为寻求一种较好的Pt-Co/C纳米合金催化剂合成方法,运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两种Pt-Co/C催化剂,运用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的方法测试它们在H_(2)SO_(4)溶液中有无CH3OH时,对O_(2)的电催化还原情况及抗甲醇性能,同时与商用Pt/C催化剂进行还原性... 为寻求一种较好的Pt-Co/C纳米合金催化剂合成方法,运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两种Pt-Co/C催化剂,运用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的方法测试它们在H_(2)SO_(4)溶液中有无CH3OH时,对O_(2)的电催化还原情况及抗甲醇性能,同时与商用Pt/C催化剂进行还原性能比较。结果表明:与商用Pt/C催化剂电极相比,Pt-Co/C(1)催化剂电极对O_(2)的电催化还原效果较好。80℃时制备的Pt∶Co=3∶1的Pt-Co/C催化剂电极对O_(2)的电催化还原效果最佳。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表明,Pt-Co/C(1)催化剂粒径小且分散均匀。采用浸渍还原法,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得的Pt-Co/C(1)催化剂对O2的电催化还原性能较好,同时具有较好的抗甲醇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电催化还原 浸渍还原法 甲醇 Pt-Co/C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Pt_(3)Co二元金属催化剂氧还原性能影响及泛函密度理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麦奕朗 解相生 +2 位作者 王志达 闫常峰 刘光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121,共8页
制备低成本、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铂(Pt)基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是质子交换燃料电池(PEMFC)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关键。以钴(Co)等非贵金属与Pt掺杂制备二元合金PtM催化剂不仅可以减少Pt用量,还可以获得高于Pt金属催化剂的ORR催化活性和... 制备低成本、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铂(Pt)基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是质子交换燃料电池(PEMFC)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关键。以钴(Co)等非贵金属与Pt掺杂制备二元合金PtM催化剂不仅可以减少Pt用量,还可以获得高于Pt金属催化剂的ORR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本研究使用浸渍还原法制备碳载铂钴ORR催化剂,通过控制热处理还原温度来控制纳米颗粒的结构、晶相、尺寸等,从而改善催化剂的ORR性能。XRD、TEM和电化学分析结果综合表明,热处理温度对纳米颗粒合金度和平均粒径有显著的影响,平均粒径和合金度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大。通过控制热处理温度可以获得粒径与合金度之间的最优值从而提高催化剂氧还原活性,实验表明,800℃是低粒径和高合金度的平衡点,在所有制备的催化剂中有最高的质量活性(0.41 A/mg_(Pt))和稳定性。进一步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高合金度的Pt_(3)Co结构表面可以降低速控步反应势垒,提高ORR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碳载铂钴催化剂 还原反应 浸渍还原法 活性与稳定性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Pt/C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Pt晶粒尺寸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黄成德 单忠强 +2 位作者 李晓婷 韩佐青 陈延禧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45-647,共3页
The effects of impregnation and reduction conditions on the particle size of Pt and structure of Pt/C catalyst were investigated by TEM, XRD and rotating thin-layer electrode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duct... The effects of impregnation and reduction conditions on the particle size of Pt and structure of Pt/C catalyst were investigated by TEM, XRD and rotating thin-layer electrode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ductants affected the particle size and crystal face of platinum in the catalyst and Pt/C catalyst prepared from BP-2000 and by using HCHO as reductant showed a good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 铂/碳催化剂 浸渍还原法 晶粒结构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三元催化剂PtRuCo/C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7
7
作者 徐群杰 周小金 +1 位作者 李巧霞 李金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35-2138,共4页
使用柠檬酸三钠作为稳定剂,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20%(w)Pt60Ru30Co10/C催化剂.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pH值对制备催化剂的催化甲醇氧化能力及稳定性的影响,并使用预吸... 使用柠檬酸三钠作为稳定剂,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20%(w)Pt60Ru30Co10/C催化剂.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pH值对制备催化剂的催化甲醇氧化能力及稳定性的影响,并使用预吸附单层CO溶出方法研究了其抗中毒能力.结果表明,当pH=8时,制备的PtRuCo/C对甲醇氧化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其催化活性远高于商业化的Pt50Ru50/C,同时催化剂的稳定性最好,高于商业化的Pt50Ru50/C的稳定性,而且预吸附单层CO的起始氧化电位比Pt50Ru50/C的明显负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还原法 PtRuCo/C 甲醇氧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催化剂的制备及单电池中的性能测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爱丽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2189-2190,2193,共3页
以氢气作为还原剂,XC-72炭黑为载体,H2[PtCl6]为前驱体,制备Pt含量为20%的高分散Pt/C纳米电催化剂,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电池中进行了催化剂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良好。
关键词 催化剂 浸渍还原法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FC用Pt/C电催化剂制备工艺及性能
9
作者 田建华 单忠强 +1 位作者 付高翔 迟大赫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8-230,共3页
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负载型Pt/C电催化剂,通过制备条件的优化和采用对载体碳材在流动N2气氛中的热处理技术,制备出平均粒径为3.2nm的Pt/C电催化剂;通过TEM测定了Pt颗粒尺寸和粒径分布;通过XRD确定了电催化剂中Pt的晶面分布;通过SEM观察了... 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负载型Pt/C电催化剂,通过制备条件的优化和采用对载体碳材在流动N2气氛中的热处理技术,制备出平均粒径为3.2nm的Pt/C电催化剂;通过TEM测定了Pt颗粒尺寸和粒径分布;通过XRD确定了电催化剂中Pt的晶面分布;通过SEM观察了Pt/C电催化剂在膜电极表面的分布。采用自制单体PEMFC的电流-电压曲线评价了自制Pt/C电催化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他 浸渍还原法 PEMFC PT/C电催化剂 制备工艺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Sb/C复合纳米催化剂对甲酸电催化氧化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龙龙 曹晓璐 +2 位作者 王亚骏 平金豪 李巧霞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8-374,共7页
以柠檬酸三钠为稳定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了碳载型的Pd-Sb复合纳米催化剂(Pd-Sb/C),通过调制不同Pd:Sb摩尔比研究了其对甲酸电催化性能的影响.TEM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颗粒粒径较小且均匀分散在碳载体表面.XRD和XPS测试表明,Pd-Sb/C... 以柠檬酸三钠为稳定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了碳载型的Pd-Sb复合纳米催化剂(Pd-Sb/C),通过调制不同Pd:Sb摩尔比研究了其对甲酸电催化性能的影响.TEM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颗粒粒径较小且均匀分散在碳载体表面.XRD和XPS测试表明,Pd-Sb/C中少量的单质态Sb(0)高度分散在Pd颗粒中或表面,形成合金化程度较低的Pd Sb合金.电化学测试表明,当Pd:Sb=20:1时,合成的催化剂对甲酸的催化效能最佳.与合成的Pd/C和商业Pd/C相比,Pd-Sb/C(20:1)的电流密度分别是Pd/C的2.6倍、商业Pd/C的4.2倍.Pd-Sb/C的整体催化性能得到改善主要归因于适量的单质态Sb(0)引入到Pd中,诱导产生电子效应和"双功能"效应,一方面减小Pd与CO毒性物种之间的吸附作用,另一方面促使Pd表面吸附的CO快速氧化,提高了Pd-Sb/C催化剂的抗CO中毒能力,使得Pd-Sb/C催化剂的整体催化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基催化剂 Sb修饰 甲酸电氧化 浸渍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锂-氧气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晓苑 张英杰 +1 位作者 李雪 董鹏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56,共7页
锂-氧气电池作为一种拥有超高理论比能量密度的新型电池体系,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和热膨胀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再由浸渍还原法分别负载不同的贵金属Ru、Ir、Au、Ag,研究石墨烯基不同贵金属催化剂对... 锂-氧气电池作为一种拥有超高理论比能量密度的新型电池体系,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和热膨胀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再由浸渍还原法分别负载不同的贵金属Ru、Ir、Au、Ag,研究石墨烯基不同贵金属催化剂对锂-氧气电池性能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较高氧析出催化活性的Ru/RGO和Ir/RGO催化剂的锂-氧气电池的可逆性能与充放电循环稳定性优于采用Ag/RGO和Au/RGO催化剂的锂/氧气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贵金属 催化剂 浸渍还原法 锂-氧气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Pt基催化剂制备方法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苗珍珍 史莹飞 秦晓平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4-638,共5页
对燃料电池Pt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原理及性能进行综述,重点探索Pt基催化剂量产的可能方法,包括多元醇法、油胺法、浸渍还原法和NaBH_(4)法,并对其他方法进行探讨。多元醇法和油胺法均为溶液法,制备过程简单、重复性高,适用于催化剂的... 对燃料电池Pt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原理及性能进行综述,重点探索Pt基催化剂量产的可能方法,包括多元醇法、油胺法、浸渍还原法和NaBH_(4)法,并对其他方法进行探讨。多元醇法和油胺法均为溶液法,制备过程简单、重复性高,适用于催化剂的量产制备。多元醇法采用价格低廉的生物质衍生物乙二醇作为溶剂和还原剂,可通过微波辅助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是目前最适于批量生产Pt基催化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Pt基催化剂 多元醇法 油胺法 浸渍还原法 NaBH_(4)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陶瓷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春花 陈日志 +1 位作者 邢卫红 范益群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52,共4页
采用镍盐浸渍-液相化学还原法对氧化铝支撑体进行镍活化,再采用化学镀制备得到镍/陶瓷复合膜.采用XRD,SEM-EDS及气体渗透等方法表征镍/陶瓷复合膜的表面微结构、形貌及分离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镍活化-化学镀过程可成功制备厚度较均匀的镍... 采用镍盐浸渍-液相化学还原法对氧化铝支撑体进行镍活化,再采用化学镀制备得到镍/陶瓷复合膜.采用XRD,SEM-EDS及气体渗透等方法表征镍/陶瓷复合膜的表面微结构、形貌及分离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镍活化-化学镀过程可成功制备厚度较均匀的镍/陶瓷复合膜,在渗透压差0.08 MPa、室温的条件下,H2/N2分离因子为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浸渍-还原法 陶瓷膜 镍/陶瓷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基载体负载Co基催化剂催化NaBH_4水解制氢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璇 付国家 +1 位作者 田红景 郭庆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0-1026,共7页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经NaOH溶液浸泡去除灰分开孔后用作载体,通过多步浸渍–还原法负载Co制得Co基催化剂。采用XRD、SEM和N2吸附测试对该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o成功负载到了污泥基载体上,催化剂表面孔结构发达,具有较大比表面积...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经NaOH溶液浸泡去除灰分开孔后用作载体,通过多步浸渍–还原法负载Co制得Co基催化剂。采用XRD、SEM和N2吸附测试对该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o成功负载到了污泥基载体上,催化剂表面孔结构发达,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分布较均一的孔径。今系统性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循环次数对污泥基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该催化剂稳定性及活性均较高,在循环使用9次后,催化产氢产率仅由179.2mL min-1 g-1催化剂下降至106.7 mL min-1 g-1催化剂。催化剂催化产氢反应的活化能为55.12 kJ mol-1。污泥来源广泛,以其为载体制备产氢催化剂可应用于便携式氢燃料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Co催化剂 浸渍-还原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加氢合成甲酸适宜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娓 马丽萍 +2 位作者 黄在银 廖丹葵 许文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7期1156-1158,共3页
采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负载型Cu基催化剂,在微型反应装置上进行了活性评价,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氢碳摩尔比、空速等工艺条件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对催化剂活性影响显著,升高温度,增加压力有利于提高CO2转化率、... 采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负载型Cu基催化剂,在微型反应装置上进行了活性评价,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氢碳摩尔比、空速等工艺条件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对催化剂活性影响显著,升高温度,增加压力有利于提高CO2转化率、甲酸收率,适宜的氢碳摩尔比为4左右,空速范围5 000~11 000 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加氢 甲酸 Cu基催化剂 负载型 浸渍-化学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Al_2O_3负载纳米Fe颗粒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磁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守宪 史志成 +1 位作者 张子栋 范润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29-1432,1437,共5页
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多孔Al2O3负载纳米Fe颗粒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穆斯堡尔谱仪(M ssbaue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及磁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铁元素以纳米级单质Fe颗粒和超顺磁态α-Fe2O3(<20 nm)的形... 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多孔Al2O3负载纳米Fe颗粒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穆斯堡尔谱仪(M ssbaue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及磁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铁元素以纳米级单质Fe颗粒和超顺磁态α-Fe2O3(<20 nm)的形式存在。通过穆谱知,氢气气氛600℃还原3h,59.9%铁元素转变为单质铁。浸渍-还原方法能在较低温度下成功制备不同组成、微观结构及磁性能的多孔磁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还原法 多孔氧化铝 纳米复合材料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苯加氢制环己烷用铂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17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2-262,共1页
关键词 环己烷 催化剂 制备方法 浸渍-湿法还原法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苯加氢制环己烷的铂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18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5-165,共1页
关键词 加氢精制工艺 环己烷 制备方法 催化剂 浸渍-湿法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