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在硅纳米孔柱阵列上浸渍沉积的位置选择性
1
作者 柴花斗 富笑男 李新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39-743,738,共6页
利用硅纳米孔柱阵列(Si-NPA)表面规则的图案化形貌和还原性,采用浸渍沉积技术制备了具有三种不同表面结构特征的Ag/Si-NPA复合纳米体系。在未经清洗的Si-NPA衬底,沉积银的形貌为树枝状;在新鲜衬底和自然老化衬底上,银的沉积都会形成规... 利用硅纳米孔柱阵列(Si-NPA)表面规则的图案化形貌和还原性,采用浸渍沉积技术制备了具有三种不同表面结构特征的Ag/Si-NPA复合纳米体系。在未经清洗的Si-NPA衬底,沉积银的形貌为树枝状;在新鲜衬底和自然老化衬底上,银的沉积都会形成规则的手链网络;而经过强氧化处理的衬底上则不能实现银的浸渍沉积。分析表明,Si-NPA表面的规则阵列和多孔结构等几何构型,在样品的后处理过程中将导致样品表面氧化程度随空间几何位置出现周期性梯度分布,从而对浸渍溶液中银离子在不同几何特征区域的还原、成核及生长模式产生控制作用,最终导致了银在Si-NPA表面浸渍沉积的位置选择性。本研究为采用浸渍沉积技术制备周期性、图案化的金属/硅复合纳米体系,研究其物理性能并探索其可能的器件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孔柱阵列 浸渍沉积 Ag/Si-N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沉积法制备一维Au/TiO_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伟玲 朱宝林 +5 位作者 董建勋 宋娟娟 胡晓静 王淑荣 张守民 黄唯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7-30,共4页
以钛酸纳米管为载体、HAuCl4为金前驱体,通过浸渍-沉积法制备一维金修饰TiO2光催化剂(Au/TiO2)。通过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研究材料的结构和性质。以甲基橙溶液作为模拟废液,研究Au/TiO2材料在紫外光条件下的光催化活性... 以钛酸纳米管为载体、HAuCl4为金前驱体,通过浸渍-沉积法制备一维金修饰TiO2光催化剂(Au/TiO2)。通过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研究材料的结构和性质。以甲基橙溶液作为模拟废液,研究Au/TiO2材料在紫外光条件下的光催化活性。研究表明,由于金可以接受电子,从而促进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的分离,使TiO2的光催化活性提高;Au/TiO2的光催化活性还与金的含量密切相关,金的最佳负载量为1%(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纳米管金浸渍沉积法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改性硅胶块体吸附剂除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方玉堂 易立群 高学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8-171,共4页
采用浸渍沉积法制得钛改性硅胶块体吸附剂。对块体吸附剂的孔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改性硅胶吸附剂动、静态除湿性能以及在吸附/脱附过程中湿度场、温度场的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硅胶,其微孔、中孔孔径有所减少,而孔容和比表面显著增大... 采用浸渍沉积法制得钛改性硅胶块体吸附剂。对块体吸附剂的孔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改性硅胶吸附剂动、静态除湿性能以及在吸附/脱附过程中湿度场、温度场的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硅胶,其微孔、中孔孔径有所减少,而孔容和比表面显著增大;钛改性硅胶的吸附性能好于硅胶,而脱附能力劣于硅胶;由于钛改性硅胶产生更多的吸附热,吸附时出口气流温度略高于硅胶,而脱附时正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沉积 块体吸附剂 吸附/脱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模板法制备铜纳米颗粒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绍元 马文会 +3 位作者 周阳 陈秀华 王燕凤 吴兴惠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81-1585,共5页
采用双槽电化学腐蚀法制备多孔硅(porous silicon,PS),对其进行超声后处理.以PS为模板采用一步浸渍沉积法制备大小均匀、形状规则的铜纳米颗粒,并研究沉积时间对纳米颗粒形状、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PS超声后处理并未造成其物理和化学结... 采用双槽电化学腐蚀法制备多孔硅(porous silicon,PS),对其进行超声后处理.以PS为模板采用一步浸渍沉积法制备大小均匀、形状规则的铜纳米颗粒,并研究沉积时间对纳米颗粒形状、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PS超声后处理并未造成其物理和化学结构的破坏,大量的硅氢键(SiH x)和蜂窝状多孔结构(直径150 nm左右)分别为纳米铜的形成和生长提供了还原剂和场所;沉积时间对铜纳米颗粒形貌具有重要影响,当沉积时间为40 s时得到形状和尺寸较为均匀的铜纳米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PS)模板 浸渍沉积 铜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图案化镍/硅纳米复合体系的制备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焕云 姜卫粉 李新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12期2767-2771,共5页
以水热制备的具有规则表面形貌和结构的硅纳米孔柱阵列(Silicon Nanoporous Pillar Array,Si-NPA)为衬底,采用浸渍沉积技术并通过调控溶液中Ni2+的浓度,制备了表面具有不同图案化结构的镍/硅纳米孔柱阵列复合体系。分析表明,Ni2+浓度对N... 以水热制备的具有规则表面形貌和结构的硅纳米孔柱阵列(Silicon Nanoporous Pillar Array,Si-NPA)为衬底,采用浸渍沉积技术并通过调控溶液中Ni2+的浓度,制备了表面具有不同图案化结构的镍/硅纳米孔柱阵列复合体系。分析表明,Ni2+浓度对Ni/Si-NPA表面形貌和结构有很大的影响:高的Ni2+浓度下制备的Ni/Si-NPA能够保持Si-NPA衬底的规则阵列结构特征;而低的Ni2+浓度下制备的Ni/Si-NPA其衬底规则的阵列结构几乎完全被破坏。优化了制备具有图案化结构特征的Ni/Si-NPA的实验条件,并对Ni/Si-NPA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孔柱阵列(Si-NPA) Ni/Si-NPA 浸渍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硅胶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0
6
作者 方玉堂 张紫超 +1 位作者 李大艳 高学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1-14,共4页
采用浸渍共沉积法,以陶瓷纤维纸为基材,钴盐、铝盐或钛盐为改性剂,顺次经水玻璃、酸性盐溶液,制得了金属离子掺杂硅胶吸附剂。探讨了盐含量、温度、pH值等对改性硅胶吸附性能的影响。静态吸附测试及多孔介质表面分析表明:经金属离子掺... 采用浸渍共沉积法,以陶瓷纤维纸为基材,钴盐、铝盐或钛盐为改性剂,顺次经水玻璃、酸性盐溶液,制得了金属离子掺杂硅胶吸附剂。探讨了盐含量、温度、pH值等对改性硅胶吸附性能的影响。静态吸附测试及多孔介质表面分析表明:经金属离子掺杂改性,可以使硅胶吸附性能明显增强,BET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明显增大;饱和吸附量及BET比表面积按铝掺杂硅胶、钛掺杂硅胶、钴掺杂硅胶及硅胶的顺序减少;前期吸附速率(1000s)、平均孔径及其热稳定性按钴掺杂硅胶、铝掺杂硅胶、钛掺杂硅胶及硅胶的顺序递减。饱和吸附量与BET比表面积相关性分析显示,掺杂改性硅胶仍以物理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纤维 浸渍沉积 吸附性能 改性硅胶 金属离子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